一、匾额存世概况
匾额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近些年对于匾 额的款识、匾额的图案、匾额的髹漆等方面有 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匾额在国内现存数量还是 个未知数,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现存木匾、石 匾共500余块;山东华夏匾额博物馆现存匾额 3000余块;福建连城博物馆馆长杨芳女士介绍,福建现存木制匾额约2500块,该馆展出的匾额 近300块;湖南长沙开元博物馆内藏匾额数量 不多,仅连城博物馆的一半之余;河南洛阳民 俗博物馆存匾额约2300块;刘光瑞创办的重庆 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藏匾额3200余块。据 可知数据统计约15000余块,较笔者在2017年 统计的数据多出3000余块。
匾额书法的章法问题此前鲜有研究,当下的书法创作却从匾额书法章法中进行了大量取法,清代的吴昌硕曾经题写的匾额乃横式题匾之滥觞,后有很多大家争相效仿,在整理的素材中发现以经典章法构图的匾额最多,几乎占到现有素材的三分之二以上,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几种章法构图,接下来一一分析。
二、章法分类
(一)经典章法构图
所谓经典章法构图是指画面分为左、中、右三部分, 按照匾额制作规范来说, 先书右侧,右侧题写内容一般为题匾或赠匾者的信息,其中包括所授官职、荣誉、姓名等信息,常纵式排列两行,因字数较多,字形左右拉伸,上下压缩,少有一纵行或三纵行者。从内容上看,书写的一般为此人最高官职、所授最高奖励,落款姓名有的是全称,有的是字,有的是姓,少有钤印,但钤印的印章大多比较精致,可见刻制者技艺之高。匾额主题即匾额中间的部分,常是四字词语,少有两字或三字。匾额主题是一块匾的灵魂,彰显匾额精神。
匾额主题以行楷书居多,现藏连城博物馆的《硕德宗纲》匾(见图 1)就是行楷书题匾中较有代表性的一块,其上款已不得辨识,此 幅作品是不可多得的书法珍品,从“纲”字的“纟部”可窥探出赵子昂用笔的痕迹, 从“硕”字的右半部分可以找到颜真卿结体之宽博拙气,从“宗”字可以看到王羲之飘逸之风,可谓融诸家之长而不失准格。
(二)上下分割式章法构图
上下分割式章法构图的匾额书法不多见,
在已有资料中只有几十件。分为敕赐匾、祝寿匾、贺匾等, 敕赐匾在匾额上侧加“御赐”两字。这种形式的匾额书法分为两部分:主题和落款。
主题即居中的几个大字,落款即下侧或上侧的小字部分或是印章图案等。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翁方纲所题《励之志》匾(见图2),款识内容:“嘉庆庚子年仲秋月谷旦内阁学士翁方纲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几行小字偏居上侧。
(三)以书法创作形式为根基的章法构图
这种形式的匾额书法章法最大的特征就是只保留主题和下款,上款省去,而且没有具体 的书写形式上的要求,它把书法审美作为第一要素,只要匾额形式美观即可,这样的匾额书法大多为右侧主题,左侧落款,也有少部分保留了上款,但最重要的还是下款,上款的存 在只是形式上的需求。具有代表性的有《辉 映》匾(见图3),上款: “使加十级纪录十次 光绪十六年庚寅春二月谷旦”。此匾取法赵孟 ,全然是《胆巴碑》《三门记》之风范,用笔无出其右。
(四)只有主题或只有内容的章法构图
这类章法形式的构图多见于招牌匾,如藏于连城博物馆的30多块招牌匾、藏于济南华夏匾额博物馆的20多块招牌匾都是只有主题,不见题款。这种只有主题的章法构图好处在于让人一眼便知其作用与类别,就像《龙门客栈》里的四字招牌和《水浒传》中的“三碗不过冈”的招牌,其目的便是让人看到并知晓商家从事 何种买卖。只有主题的匾额书法整体偏厚重,匾额上的几个大字铿锵有力,或是行书,或是 楷书,当然行楷书体居多。在此匾额上少有落款,仅少量名家题匾有落款。
只有内容的章法构图匾额书法比较少见, 这种匾额没有主题内容,只有落款信息,也就是我們所说的内容,一般用于张贴布告或赠予 朋友。由于这类匾额书法缺乏主题,无形中使 内容成为关注的焦点,内容书写比较规整、美观且大方。具有代表性的只有内容的章法构图的匾额有现藏于连城博物馆的圣旨匾(见图4)。
三、不同章法形式对书法创作的借鉴
匾额书法的章法丰富多样,人们从匾额书法的章法中取法,创作了多种形式的作品,丰富了书法创作的内涵,展现了对传统书法章法
继承和发扬的精髓。匾额可被视为一种文化符号,匾额书法是对书法形式的二次创作。
当以典型书法章法构图进行匾额创作时, 可以在上款信息中加上与主题相关的内容,上 款内容也可以多一些(内容少了显得分量不够),同时还要考虑书体与主题相呼应,不可抢主题 的风头。下款内容也可以替代以往时间加姓名的方式,多写一些与主题内容相关的文字。主 题的创作是作品的“眼”,因此,应用更多的 心思去处理主题,字少则在空间结构上下功夫,字多则在整体用笔上做文章。
其他几种形式的匾额书法章法同样给我们 启发,人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使其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懂得根据不同需求运用不同的章法形式,加入匾额书法章法构图元素使创作更加古朴,也使作品更具特色。
四、结语
匾额书法章法即其构成方式,笔者根据已有匾额资料所显示的特征整理出五种不同的匾额书法章法形式,或许还存其他形式,但可以确定是极为罕见的。书法创作从匾额书法章法中汲取营养使其具有时代特色,也是值得探索的创作方式。当然,在取法的同时要加上创作者自身的思考,要让匾额书法章法的知识为自己所用,从而创作出有价值的书法作品。
[ 作者简介 ] 崔行华,男,汉族,山东聊城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讲师,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已毕业),研究方向为书法艺术及书刻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