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尧
[摘 要] 高阶思维的培养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数学课是思维培养的主阵地,而问题是高阶思维发展的最大动力. 文章以“图形的位似”的教学设计为例,对比常规课堂教学,设计指向“问题链教学”,探索运用递进式问题链、评价式问题链、发散式问题链发展学生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阶思维;问题链;图形的位似
引言
高阶思维研究源于布鲁姆和加涅的认知水平分类:识记、理解、运用为低阶思维,分析、评价和创造为高阶思维[1]. 发展学生高阶思维的最基本途径是解决问题,包含学生学习问题解决方法与教师教学问题解决方法两方面.
传统的“单一问题”不足以满足学生“层进式”学习知识的需要,进而发展基于“单一问题”,由“延伸问题”所构成的问题链,有效促进学生对内在结构逐层深化的知识的学习,但仍难以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问题链不是几个问题的简单叠加,而是有目的性、系统性、层进性的问题组,指向问题解决的问题链包含起始问题,延伸问题,提炼问题三部分[2](如图1所示). 教师应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基于发展性的课程知识观去构建大问题背景,以起始问题对接教学切入点,以延伸问题为学科核心思想方法构建脉络,以提炼问题为学生提供思考与表达的空间. 本文以北师大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8节“图形的位似”为例,展示如何运用问题链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常规教学设计
问题1:如图2所示,五幅图片是形状相同的图形,取图中相对应的两点A,B,它们的连线经过镜头中心P吗?换其他的对应点试一试,还有类似规律吗?
问题2:如图3所示,两个相似五边形,设直线AA′与BB′相交于点O,那么直线CC′,DD′,EE′是否也都经过点O?
师生互动:归纳位似多边形的定义以及位似中心的定义.
探究:测量并计算,①对应点到交点O的距离之比;②对应边的相似比.
师生互动:总结位似多边形的特点和性质,得到位似多边形对应顶点到位似中心的比等于相似比.
以上是某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获得的部级优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经历了观察、测量、运算、猜想、归纳等数学过程. 但在教师过多的“预设”下,呈现的活动过程近似假活动. 学生虽亲历了问题的“探究”过程,但面对“已知”(教师已呈现探究目标)目的或结论的“数学问题”时,所谓的观察、测量、运算、猜想等都是较低思维水平的活动,难以达成学生对内在结构逐层深化的知识的学习.
基于问题链的教学设计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因此,教师在传给学生知识内容的同时,更应授给学生学好数学的方法. 数学问题链教学通过构建思维型问题,在内容上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激发学生多元思考和探索,进而让学生在思考方式、方法、路径和策略上有所收获,体悟关键方法与核心思想. 比较人教版、北师大版教材呈现的位似定义,发现人教版更多是从几何直观到位置关系的刻画,而北师大版则是从数量到位置关系的刻画. 基于教材特性,在执教北师大版教材中的“图形的位似”这节内容时,可以借鉴人教版教材的亮点,在教学过程中利用问题链引导学生先经历几何直观下的感性认识,再经历数量刻画下的理性认识.在此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数学定理的形成,也要追求对“数学定理”的修改、优化.
1. 展开递进式问题链,发展分析高阶思维
起始问题1:前面我们学习了图形的哪些变换?
延伸问题1:三种几何变换(旋转、平移、翻折)前后,图形全等. 迄今为止,还未学一种变换能将图形放大或缩小. 生活中有哪些你熟悉的能将图形放大或者缩小的实例?
延伸问题2:刚刚所举实例中,哪些例子有共性?
延伸问题3:老师在拖动图形的过程中,你观察到了哪些现象?
延伸问题4:什么是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有哪些性质?
延伸问题5:(如图4、图5所示)我们继续观察,这两组放大或缩小的图形有哪些共性?
延伸问题6:这里的对应点有几对?应该如何描述?
提炼问题:如果两个相似多邊形任意一组对应顶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O,而且对应边互相平行,那么这样的两个多边形叫位似多边形(记为“判定1”). 点O称为位似中心.
设计意图 从图形变换的角度进行研究,可以将位似与中心对称进行对比;从图形性质的角度进行观察,可以将位似与相似进行类比. 因此,这里围绕起始问题1设计了一系列递进式问题,意在帮助学生借助几何直观,得到位似多边形的一种判定方法. 在此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指引学生思考,得到位似多边形的“判定1”,渗透数学学科的一般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和逻辑推理素养,发展学生的分析高阶思维.
2. 拓展发散式问题链,发展创造高阶思维
起始问题2:我们除了研究位置关系外,还研究过什么?
延伸问题1:与一般的相似多边形相比,我们的位似多变形多出了位似中心. 你以前学过哪些与“中心”相关的知识?
延伸问题2:图形旋转中与旋转中心相关联的性质是哪一条?
延伸问题3:(我们总说,全等是特殊的相似)从相似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还可以怎么描述?
延伸问题4:我们可以作何猜想?
延伸问题5:借助图6,你能证明猜想吗?
提炼问题: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为定值.
设计意图 在图4、图5中,(用几何画板演示)当OB=OB′时,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C′D全等,将此作为起始位置进行拖动,有利于学生将位似与中心对称进行对比,发散思维,从而顺利猜想出位似多边形的数量关系. 因此,这里围绕起始问题2设计了一系列发散式问题,基于简单的、学生已解决的问题(由几何直观得到的位似多边形的性质),启发学生“自己发现”位似多边形的性质,再引导学生从已有的位似性质、判定1猜想出判定2.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认知的深化与提高,发展学生的创造高阶思维.
3. 深化评价式问题链,发展评价高阶思维
起始问题3:你能根据位似多边形的性质,推测出位似多边形的其他判定方法吗?
延伸问题1:请同学们思考并说明“判定2”是否正确.
延伸问题2:对于两条判定方法,你觉得哪条更好?
延伸问题3: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还有其他发现、推测、质疑吗?
提炼问题:如果两个相似多边形任意一组对应顶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O,而且任意一组对应顶点到位似中心O的距离之比为定值,那么这样的两个多边形叫位似多边形(记为“判定2”).
设计意图 这里围绕起始问题3设计了一系列评价式问题,意在引导学生遵循几何学习一般的路径. 通过延伸问题1,启发、引导学生从已有的位似性质、判定1猜想出判定2,并加以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紧接着通过延伸问题2,促使学生在对比过程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发展学生的评价高阶思维;最后设置延伸问题3,意在渗透发展性的课程知识观,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认知的深化与提高,发展学生的创造高阶思维.
教学反思
关于“图形的位似”这一节内容,在以中考为目标的教学中,往往形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中考基本上不考,但作为考试大纲的内容之一,又不能不教. 因此,教师应该在知识“无味”的前提下,去挖掘这一教材的其他教學价值!基于“价值”导向,笔者有几点看法.
1. 基于大问题背景,深度理解知识
问题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灵魂. 基于大问题背景设置的问题链指向结构化的数学知识,指向发展性的课程知识观. 教师要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用问题引领课堂,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改变思维方式,最终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 例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三个具有目的性的大问题(起始问题)引领的问题链贯穿课堂. 教师先用几何画板通过动态演示,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相似图形;然后借助递进式问题归纳概括“位似”的“定义”(即判定1),凭借发散式问题猜想一般位似多边形的性质,运用评价式问题对比两个判定方法的优劣,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应用;最后通过课堂留白,激发学生课后探究、深思的热情,实现思维碰撞灵动[3].
2. 运用问题链,发展高阶思维
问题链具有开放性、发展性、探究性等特点[4].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具有不同教学功能的问题链,有助于学生在拓宽和优化知识结构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的整体性、思想的一致性、方法的普适性. 例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三个起始问题可谓环环相扣,每一个起始问题下的一系列延伸问题又相辅相成,有效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思维方式,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实现学生对新旧知识的整合、建构、升华,深度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达成几何直观、逻辑推理两大数学素养落地. 在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问题链教学中,展开递进式问题,发展学生的分析高阶思维;拓展发散式问题,发展学生的创造高阶思维;深化评价式问题,发展学生的评价高阶思维!
3. 树立发展性的课程知识观,培养学生的远见卓识
深度学习倡导:要追寻知识的广度、深度和关联度. 因此,新时代的数学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基于学生远见卓识的培养,教师应树立发展性的课程知识观,努力去发现具备研究价值的问题,设计成可供探究的问题链,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勾起学生探求数学的好奇心,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用高观点去指导学生的数学学习与探究活动,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数学思想的升华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实现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再到“知何由以知其所以然”的跨越.
参考文献:
[1]洛林·W. 安德森.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角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唐恒钧,张维忠, 陈碧芬. 基于深度理解的问题链教学[J]. 教育发展研究,2020(04):53-57.
[3]陈海烽. 灵动课堂:从传授知识到传递智慧[M].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8.
[4]黄光荣. 问题链方法与数学思维[J].数学教育学报,2003,12(02):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