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勇胜 郭敏进 王东海 姚胜强
【摘 要】民族体育文化中蕴含着诸多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其融入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让高校思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为学生审美情绪的提升与增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兴趣奠定良好基础。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除了要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修养与文化素质外,更应该要融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确保学生能拥有健康体魄与向上风貌,促使学生全面成长。鉴于此,研究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内涵及关系,旨在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拓宽空间,为育人工作提出创新举措。
【关键词】传统体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内涵;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7—183—03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都较为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倡导需在教材上采用国家教育部所统一指定的教材。但是要想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感染力,需在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在体育专业教学中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为育人效果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内涵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
关于“文化”定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而不同的学科在对“文化”的定义上也是如此,即便是相同的学科,其流派不同,定义也有可能不一样。而关于“文化”的定义,虽然较为多种多样,但是学术界在现有研究中,将其划分成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两种,此种界定也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1]。学者林耀华在其著作《民族学通论》中認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综合。对此,可以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定义为我国各民族参加传统体育文化中所创造的精神与物质财富总和。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物质财富中,涵盖了体育用具、体育场所、体育服饰等。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用具一般比较淳朴、简易、材料也比较容易收集,而该用具不仅是运用于体育中,也是劳动人民劳作中不可或缺的劳动工具。例如,我国诸多少数民族的“竹竿舞”所运用的竹竿,除了是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器具外,也是生产劳作中挑东西的劳动工具,能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简朴、实用观,助力受教者形成正确消费观。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神财富为民族传统体育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包含了相应的规则、功能、价值观等。例如,较为传统的赛龙舟中,由于该比赛考验合作能力,需要参与比赛的人员能于比赛中遵循共同规则,方能获得胜利,并且龙舟上的色彩也能彰显出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价值精神追求,此为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财富。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内涵
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思政教育的价值整合
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于传统体育文化中,在历史发展长河中融合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深厚的内涵与博大精深的文化载体。而思想政治教育中则涵盖了锤炼意志、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等内容,在二者深度融合中,以理论为基础、思想为导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渠道,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奠定良好基础,促使社会向前发展。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的深度融合,是兼具理论与实践价值的工作,在理论层面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发挥思政教育渠道,让二者实现相辅相成与协同并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能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也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载体;实践意义层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着较强技能性,例如,能让学生在学习民族传统体育过程中,感受到其所具有的魅力,不仅能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也对学生思想水平的提高具有良好影响。
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功能契合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传统优秀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坐标,既能助力国家文化发展,也能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良好连接,利用其所具有的内在属性,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全方位地彰显出来[2]。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使学生能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为思政教育的关键。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强有力途径,其内容除了通过典籍学习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也能将其所具有的体育文化精神彰显出来。可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能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具有的深厚内涵体现出来,丰富思政教育内容与拓宽传播渠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关系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契合性
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包含了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治教育、国防教育等,此阶段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良好的道德品格、行为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蕴含着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拼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精神,是对大学生展开思政教育的良好素材,对建设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中形成了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被各民族人民赋予了教育功能与期待,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例如,民族传统体育中的用具不仅具备有着民族特色,简朴美观及大方,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对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良好意义[3]。同时,传统武术中倡导武德观,学生于学习中能强化自身的道德境界。可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将国民的审美情趣、价值观、精神追求彰显出来,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较强的契合性,符合了思政教育中倡导的将学生培养成具备审美情趣、勤俭节约、待人友善的品格。
(三)二者皆倡导要铸牢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思政教育内容,落实此工作不仅需要在思想上做好引领、理论上进行传授,还需要做好高校各民族学生间的交往及交流合作。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需要深入实际进行交流,此举让民族传统体育具备交际功能,转变成多元化的交际载体。例如,壮族中的抛绣球,为传统的体育运动,在运动中能起到传情达意的作用。而各个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也能为各民族人民进行交流交往,增进情谊奠定良好基础,发展到现代体育运动更是成为了国与国间实现相互交往与了解的手段。
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
(一)革新教育理念,具化教学目标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具有积极作用,在组织学生参与体育学习、课余活动、运动竞赛中不可或缺。因此,在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教师除了要发挥自身的授业者之外,还需要做好传道者和解惑者,确保自身能达到高层次的要求。身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需要教师能强化自身的德育意识与育人情怀,确保自身能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教师[4]。传授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教师更应该要具备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良好地处理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文化体育间的碰撞。并且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时,需依据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特点,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设计出课程的思政目标,依据教学任务让课程目标能具体到每一节课中。例如,在武术课的教学中,上下课需行抱拳礼,表示对教师、课堂、同学的尊重;在学习不同的拳种与套路中,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武术的理解,为学生文化自信奠基;课堂中学习武术技巧,让学生能养成刚健自强的精神气概,学会尊重对手与遵守规则,提升学生武德。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教学目标,能让课程具有可操作性,让教学效果完成率提高。
(二)建设师资队伍,提升意识与能力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关键在于教师,需要教师去落实。因此,需加强对教师的培训[5]。首先,提升教师的师德风范与育人能力。例如,传授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技术,还要确保自身能具备良好的理论能力,学会分辨不良的思维,自觉地抵御西方竞技体育对我国体育思想产生的强大冲击,以正确的思维打破传统固化的西方体育思想。并于课堂教学中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学生的发展作用彰顯出来,例如,在教学传统武术时,需将传统武术对人的作用、对人道德的作用充分彰显出来,提升教师的道德素质与育人能力,为学生提供持续且具有影响力的道德服务。其次,教师要积极对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采用显性的课程教育形式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于学习中强化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体验感,加深印象。例如,教师可以从体育专业课程入手,将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其中,挖掘出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充实教学内容,方能让专业课程与综合素质课程实现同向同行,真正打造出高质量的课堂。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要想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深度融合,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路径,需要体育教师能于教学中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方法,切勿采取传统单一的体育套路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要引进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思政元素内容进行不同的教学资源演示。例如,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聊天软件为学生推送有关爱国主义的影片,让学生能在学习民族传统体育时,能依托不同的手段对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初步认识。同时,教师在此过程中也需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工作,让学生能在外界教学手段的影响下,充分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且教师在进行教学中,需摆脱传统单一传授民族传统体育的模式,应采用多种合作,在课余活动中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在课外活动中真正感受到民族传统体育精神的熏陶,提高与优化学生的道德品质,促使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其次,要重视实践教学。实践作为认识的来源,在实践中能加深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解,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应该要重视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所在。例如,学校需组织具有意义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文化节日、表演项目、体育比赛等,借助系列活动使学生能在参与中直观感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审美价值、人文价值,让理论与实践实现良好融合,促使学生形成良好道德、
(四)营造良好氛围,凸显育人价值
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高校在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中,需将环境所具有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确保能让二者深度融合实现良好效果。通过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思政元素挖掘出来,如,将其中的协同合作、积极向上、公共公正等彰显出来,以一些较为传统的体育用具、图像、文字等融入到校园中,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与作用发挥出来[6]。例如,通过在高校中营造良好的武术文化氛围,借助已有的校训、校史、武术名师代表等,开展具有特色化的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活动,丰富学校已有的武术精神文化内容。与此同时,利用学校已有的硬软件设备,将学校已有的武术图画、器材、雕塑等,一一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在校园中真正营造良好的氛围,于润物细无声中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功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具有良好的价值观十分重要。而在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中,基于二者的内涵与关系,让二者实现深度融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与体育精神,促进学生健身健体的同时,也能具备良好的价值观、社会观,发挥二者深度融合的实效性,将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所需求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冉斯铭.从传统文化的视角探讨武术的特点及思政教育价值[J].武术研究,2022(6).
[2]吕帅.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实践路径浅析——以武术项目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22(25).
[3]魏统朋,张广鹏,刘雪微.“课程思政”导向下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德育实践研究——以武术教学为例[J].武当,2021(2).
[4]刘健,丁保玉.武术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价值诠释与实践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21(12).
[5]辛治国,董秀华.“立德树人”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课堂融合实践[J].当代体育科技,2021(20).
[6]杨建营,冯香红,徐亚奎,等.体育教育专业武术理论课程思政元素及教学案例解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1(5).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路径研究(课题编号:ND214139)。
作者简介:廖勇胜(1982—),男,湖南常德人,硕士,湖南文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郭敏进(1981—),男,湖南常德人,博士,湖南文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王东海(1991—),男,湖南常德人,硕士,湖南文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姚胜强(1996—),男,湖南益阳人,硕士,湖南文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