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销员之死》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2023-12-17 13:47常馨月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7期
关键词:推销员之死伦理选择阿瑟

【摘 要】阿瑟·米勒是美国著名剧作家,也是20世纪美国戏剧三大家之一。他的代表作之一《推销员之死》曾获得普利策奖,讲述了具有30余年推销经历的主人公威利一生追求功成名就最终梦想破灭的故事。本文将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解读《推销员之死》中的伦理环境和伦理选择,分析作者透过这部戏剧背后传达出的伦理思想和伦理观念,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文学伦理学批评;家庭伦理;伦理选择

【中图分类号】I71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7—030—03

阿瑟·米勒是美国著名剧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推销员之死》得到了包括普利策奖在内的三大奖项,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此外米勒还创作来包括《两个星期一的回忆》《桥头眺望》等作品。作为美国当代文学史上十分重要的现实主义剧作家,米勒因其作品和生活中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而享有“美国戏剧的良心”这一美誉。《推销员之死》作为米勒的代表作,刻画了洛曼家族的内部冲突。同时也反映了普通人的生存困境,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无情和虚伪。主人公威利是一个普通的推销员,他有两个儿子,30余年的工作生涯中他一直在为梦想努力,为自己的儿子创造美好的未来。尽管如此人到中年的他还是被无情地解雇了,而他的信念也因此破灭,最后他决定用自己的保险金给儿子们的将来带来成功。阿瑟·米勒通过展示洛曼一家的痛苦和矛盾,也表达了其个人的伦理思想和对社会的伦理关怀。

聂珍钊教授在《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中提到:“文学伦理学批评需要回归到历史的伦理现场,并站在当时历史时期所处的伦理立场方面来解读和阐释文学作品,从而寻找文学中产生的客观伦理原因并解释其伦理立场是如何成立的,以此来分析作品中导致社会事件和影响人物命运的伦理因素。”(聂珍钊,2014)本文意在从文学伦理批评视角解读作品 《阿瑟米勒》 中人物所处的伦理环境以及他们所面临的伦理选择,从而引发人们的警醒,让人们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念。

一、威利所处的伦理环境

《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中提出:“伦理环境,也可称为伦理语境,是文学作品所处的历史空间。由于文学作品所描写的是虚构的历史,因此文学伦理学批评否定抽象和主观的道德批评,并要求在特定的伦理环境中分析和批评文学作品,对文学作品本身进行客观的伦理阐释。”(聂珍钊,2014)在文学作品中,人物所要面对的伦理困境、伦理身份困惑以及伦理身份的迷失等都与人物所处的伦理环境有关。“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从伦理视角认识文学的伦理本质和教诲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阅读、分析和阐释文学的批评方法。”(聂珍钊,2014)戏剧《推销员之死》中作者阿瑟·米勒通过描绘美国普通家庭中发生的悲剧,揭示其背后的事实意义,从而找寻引发个人和家庭悲劇的社会原因,引发人们对伦理道德的思考。而商业社会的飞速发展和虚幻、家庭关系等都构成了该剧作的伦理环境。

(一)社会伦理环境

随着商业的发展,进入后工业时代以来,人们逐渐被金钱和物质腐蚀扭曲,于是人们变得冷漠自私。人们的传统伦理标准也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威利·诺曼奋斗着的商业环境中,人们完全把对物质的追求视为最高价值,物质和金钱成为了控制人类的一种力量。而对利益的追求也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人与金钱的关系,就像霍华德对威利说的那样:“因为你得承认,买卖归买卖。”(米勒,2020)当人到中年的威利再也推销不出去任何东西的时候,他的老板将他无情地解雇了。

威利的父亲和哥哥是一直是威利心中很典型的英雄形象,他们早些年离开城市在荒野中追求自己的梦想。威利的哥哥本用他的经历和财富向威利证明了梦想实现的可能性,而威利也一直以父亲和哥哥为榜样,坚信只要肯努力,有人缘,就一定能成功。“在这里就凭你有人缘,总有一天就可以发大财。(米勒,2020)”但随着世界进入后工业时代,商业社会以赚取最大利润为最高价值目标,因此也丢失了人性的良善和道德。传统伦理道德与商业价值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冲突,无法像年轻时那样推销出东西的威利最终被开除,失去了这份做了30余年的工作。

《推销员之死》这部戏剧正是聚焦于20世纪美国社会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但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社会环境,而是透过描写主人公的个人经历来进行叙事,反映社会发展所带来的问题。社会的变化在戏剧中被弱化,米勒更关注的是社会转型过程中普通人的命运和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表达了米勒本人对人性的思考和关注,传达了他的伦理观念。就像剧中的台词:“人不是水果,你不能吃了橘子扔掉皮。”(米勒,2020)

(二)家庭关系

家庭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单位,也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托尔斯泰,2020)家庭伦理意识的缺失、家庭成员无法承担伦理身份与相应责任时,往往会带来难以解决的矛盾和冲突。在《推销员之死》中,洛曼夫妻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夫妻双方难以维持既定的家庭伦理秩序,也无法承担家庭伦理下的责任,从而导致伦理困境。聂珍钊教授在《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中提出:“伦理困境是指文学文本中由伦理混乱导致的人物之间难以解决的冲突和矛盾。(聂珍钊,2014)”因此,威利的家庭关系也就陷入了一个悲剧网中。

婚姻伦理中最基本的伦理责任是尊重与忠诚。在《推销员之死》中,威利的妻子琳达爱并钦佩着自己的丈夫。威利作为丈夫和父亲也一直努力工作来养家糊口,但他的内心深处却一直感到孤独,于是威利背叛了琳达,让他们的家庭关系陷入了困境。威利爱着他的妻子,但是却对妻子不忠。因此在威利看到琳达在家里补自己破掉的丝袜时,威利感到很内疚,并表现出愤怒的情绪:“在这个屋子里不准你补丝袜!马上把袜子扔掉!(米勒,2020)”因为他知道自己并没有尽到做丈夫的责任。作为丈夫,威利不仅在身体上背叛了妻子,在精神上也无法与自己得到共鸣;作为妻子,琳达并不能真正理解他的丈夫,她小心翼翼地维护威利的尊严并处处关心威利,但她始终无法理解威利的内心世界,直到威利去世也不清楚自己丈夫到底在想些什么:“我实在不明白,你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你为什么这么做呀?我想来想去,想来想去,就是想不明白。(米勒,2020)”从某种程度上,琳达与威利的夫妻关系也是导致威利走向悲剧深渊的原因之一。“在生活中,家庭的伦理已经变质,联络的纽带变成了一种需求关系,相互的交流也演变成相互的欺骗。”(柯建华,2010)

在一段婚姻关系中除了尊重与忠诚,还少不了相互的沟通和理解,有效的沟通不仅可以加强夫妻之间的信任,还可以加强夫妻之间的思想交流,从而促进夫妻关系的美好和谐。健康的婚姻关系也能带来幸福的家庭生活。

二、威利的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

聂珍钊教授指出:“伦理选择具有两方面的意义。道德选择和对两个及以上的道德选项进行选择。其中一种是通过伦理选择来达到对伦理道德的完善,另一种是根据不同的选择達到不同的伦理结果从而产生不同的伦理价值。”(聂珍钊,2014)

聂珍钊教授在《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中这样描述身份问题,他提出出人的身份的概念:“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存在的标识。而人因为具有身份,所以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身份从来源上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与生俱来的由血缘关系所决定的身份,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的身份,另一种是后天取得的,如夫妻关系中丈夫和妻子的身份。”(聂珍钊,2014)在《推销员之死》中,主人公威利有三种伦理身份,一种是作为血亲身份的父亲身份,一种是作为家庭伦理身份的夫妻关系中的丈夫身份,还有一种是作为社会身份的推销员身份。“伦理身份是道德行为及道德规范的前提。”(聂珍钊,2014) 首先是丈夫这一身份。身为丈夫的威利深受妻子的钦佩,但夫妻之间却缺少心灵上的沟通,导致威利在外出工作时打破了伦理规则,背叛了自己的妻子。其次是父亲这一身份。当威利的儿子们还在读高中的时候,他们以父亲为榜样。而威利作为一个父亲,他对两个儿子充满了爱和期待,相信自己的儿子将来一定会成为十分优秀的人。同时,为了维持自己高大的父亲形象,威利经常向儿子们吹嘘自己:“他们都认识我,孩子们,新英格兰到处都有人认识我……等我带你们俩去,他们都会为咱们敞开大门……我在新英格兰那条街都可以停车,巡警都把我的汽车当成自备车来爱护。(米勒,2020)”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的繁荣逐渐摧毁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努力工作了十几年的威利发现自己追求的成功越来越难以实现,于是他将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然而他的两个儿子都没能满足他的期待。尤其是对长子比夫,比夫年轻时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足球明星,威利对此感到非常骄傲,并经常夸奖比夫,将比夫培养成了一个盲目自信的人。然而在他步入现实社会后却发现自己并不具备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的基本技能,又因为在考试不及格寻求父亲帮助时撞见了父亲的外遇在最后自暴自弃也无法原谅威利。作为父亲,威利并没有向儿子树立一个很好的道德形象。他对儿子的教育是错误的。他教育儿子要有“好人缘”,要“受人喜欢”,却忽略了对儿子人格上的教育,由此导致了儿子的失败。最后是推销员这个社会身份。聂珍钊教授提出:“因为社会身份指的是人在社会上拥有的身份,即一个人在社会上被认可或接受的身份,因此社会身份的性质是伦理的性质,社会身份也就是伦理身份。”(聂珍钊,2014)身为推销员的威利,他一直坚信凭借着自己的“好人缘”一定能在这个商业社会闯出一番天地,然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抱着固有思想的威利并不能适应新的世界,落到了被开除的结局。

聂珍钊教授提出:“在文学作品中,因为伦理选择和伦理困境密不可分,所以伦理选择需要解决伦理两难的问题。”(聂珍钊,2014)相信自己的“好人缘”能带来成功却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异常冷漠,寄托自己梦想和期待的儿子也不成器,夫妻关系,父子关系,人际关系,这些都让威利陷入了伦理困境。最后,遭受多重打击的威利,带着对儿子的爱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以换取保险金为儿子的未来铺路。威利用此方法来弥补内心深处的愧疚,但却也是对现实世界的逃避。缺少清晰冷静的头脑,与时俱进的思想的威利做出了错误的伦理选择。家庭关系的破裂,事业的失败,被社会“抛弃”,无一不成为对威利的伤害。尽管商业社会的发展是造成威利结局的原因之一,但核心原因还出在威利身上。作为丈夫的他,破坏了家庭伦理中的伦理规范,作为父亲的他因一直活在虚幻的伦理道德幻想中,对儿子错误的教育也让他们变成了一事无成的大人。作为一个推销员,他一直坚信自己的一套理论,坚信“好人缘”能带来成功这一准则,缺少正确的伦理信条。最终导致威利做出了错误的伦理选择,造成了威利自身的悲剧。

阿瑟·米勒提出:“戏剧必须去探索人存在的本质,找出他的需要是什么,以使这些得到重视和满足。(米勒,1988)”主人公威利身上的孤独、绝望和道德困境都显示出商业化社会带给普通人的压力。米勒也通过威利的伦理选择表的了自己对商业社会中人类精神危机的担忧,和对伦理建设的关切。

三、结语

米勒认为戏剧创作应该对人类起到积极的作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核心内容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这三种关系,以及这三种关系之下蕴藏的伦理问题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描述伦理秩序的变化和这些变化所引发的道德问题和伦理问题也是文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文学能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指导经验。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解读《推销员之死》这部戏剧,可以进一步探索其现实意义,理解阿瑟·米勒想要传达的伦理道德经验和教训,表明文学批评的道德责任。透过分析主人公威利所处的伦理环境和他的伦理选择,我们发现,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一定要建立和谐、互相尊重的家庭关系,树立正确的伦理价值观,保持符合伦理规范的行为,形成一种被接受和认可的伦理关系。

参考文献:

[1]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M].英若诚,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

[3]尹露.从《推销员之死》看阿瑟·米勒对“美国梦”的阐释[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4]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M].草婴,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

[5]柯建华.论《推销员之死》中的伦理冲突[J].外国文学研究,2010(4).

[6]阿瑟·米勒.阿瑟·米勒论戏剧[M].郭继德,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常馨月,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推销员之死伦理选择阿瑟
接种乙肝疫苗致1例阿瑟反应的报告
没有秘密的树洞
美国死刑犯:七次躲过行刑,续命33年
夏目漱石《心》的文学伦理学研究
从《推销员之死》看阿瑟?米勒戏剧中的悬念设置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解读凯特·肖邦的《暴风雨》
试论《海蒂》中儿童的伦理选择与成长
预设在戏剧文本《推销员之死》中的语用功能
从文学伦理学视角解读宋丽伶
电影《推销员之死》的艺术悲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