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推销员之死》的艺术悲剧特色

2016-05-17 12:52马艳彬
电影文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推销员之死艺术

[摘要]《推销员之死》是阿瑟·米勒的经典之作,该书获得了无数奖项,被人们称为20世纪话剧的里程碑。影片《推销员之死》之所以能够获得巨大的成功,是由于该作品刻画的是一个小人物悲剧性的一生,揭露出了“美国梦”的瑕疵,成为西方现代悲剧的典范,反映出了小人物的命运在当时美国社会的压制下是不堪一击的,揭示繁荣背后美国现实的弊端。本文通过对电影《推销员之死》主题思想以及美学思想等方面的分析,进一步领会该电影的艺术悲剧特色,阐明悲剧的魅力在于肯定人的尊严及其存在的价值。

[关键词]《推销员之死》;艺术;悲剧特色

一直以来,大部分的评论家都集中关注《推销员之死》中“美国梦”的破灭、人物的悲惨命运以及故事情节的曲折等,事实上在“美国梦”的背后暗含了深刻的主题思想以及艺术内涵,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威利之死这一悲剧所产生的根本原因以及“美国梦”破灭背后的深层次含义,来进一步探讨《推销员之死》真正的悲剧魅力与艺术价值,阐释了悲剧的真正魅力在于其肯定了小人物存在的精神价值以及尊严,使现代人从中能够看到生命的真谛以及对自由生存与理想人性的追求。

一、《推销员之死》的悲剧性

(一)电影《推销员之死》故事梗概

《推销员之死》刻画了小人物威利,一个有着三十多年推销经验的推销员,他幻想着通过推销来得到名望以及不合实际的美好前景,于是他盲目地高估自己的能力,陷入了一种不现实的境界中,将周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置于自己美好的想象中,直到临死仍没有察觉到自己毁灭的临近。该作品揭示出了美国社会生活的法则,即失败者没有活下去的权利,男主人公威利没有取得成功,最终只能走向毁灭。[1]从影片《推销员之死》中我们可以看出米勒在该剧中满怀同情地关注了小人物的悲惨命运,通过电影中父子关系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主流社会的价值观,使我们对当时社会的价值观以及社会的合理性做出深刻的反思,并深深地触动。电影《推销员之死》中真正的悲剧并不在于威利的死,而是威利追求一生的梦想到死都没能实现,这个小人物最终走向毁灭的整个过程反映出了社会现实与梦想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而这一冲突又具体体现在了两个方面,即个人事业的失败与完整家庭的破败。在《推销员之死》中,男主人公威利是一个服装推销员,他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他坚信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够获得成功,于是他便拒绝了已成为富翁的哥哥的邀请,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忙碌,但是终日的忙碌到头来都成了泡影,威利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梦想彻底破灭,直到死也没尝过成功的滋味。[2]此外,家庭的破败也是威利最终悲剧的原因之一,他将希望倾注在儿子身上,不料儿子最终却一事无成,在经济困境以及生活的重重压力之下,父子之间的矛盾越发尖锐,最后落得反目成仇的局面,这使得威利失去了活下去的所有理由。

(二)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

《推销员之死》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社会原因。电影中的主人公威利所生存的那个时代,美国社会向国民们灌输淘金信仰,使得无数人渴望获取大量的财富,但是以威利为代表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们却发现,他们深陷在生活的困境中,无法得到更多的生存空间,威利最终的死亡结局也印证了在金钱至上社会中现实的残酷与黑暗,普通大众在成功道路上的曲折与艰辛。[3]威利的生存危机代表了当时社会的危机。第二,个人原因。威利一直怀揣着不切实际的“美国梦”,将“美国梦”当作他毕生追求的目标,他想象着自己能够像辛格曼一样成为成功的推销员,但是现实却是无比残酷的,威利只能在自己的幻想中不断地寻求自我安慰以及获得生存的勇气。此外,威利有着极强的自尊心,他喜欢自吹自擂,他所具有的自尊心是扭曲而且非常脆弱的,当他被老板解雇后,他的自尊心连同梦想被击得粉碎,他唯有选择死亡才能逃避世界的冷漠以及现实的痛苦。第三,家庭原因。事业失败的威利将家庭看作自己的寄托,尤其是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威利一直抱有很大的希望,但是最终威利的两个儿子都一事无成,而且父子间的矛盾变得尖锐。此外,威利的妻子琳达对威利的命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琳达对威利温柔体贴,给予威利很多的关爱,但正是由于这种爱在无形中给威利带来了更多的压力,使威利越来越难以看清自我,沉浸在自我编织的梦中,确切地说是琳达进一步加重了威利的精神负担,琳达忽略了威利的精神世界,这也是悲剧产生的必然原因。[4]

二、电影主题思想的剖析

(一)“梦”的破灭

《推销员之死》中推销员威利自始至终都沉迷于人人都有机会成功的“美国梦”中,但是直到临死他也未能尝到成功的滋味,世态炎凉的现实最终使他走向了悲剧的死亡之路,这对于威利的人生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与悲哀。但是威利为了能够使儿子从自己的死中得到两万块的保险费,选择了开车自杀,他对自己的死充满了希望,他希望儿子能够用得到的保险费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威利的悲惨结局是由两个因素造成的,一是“美国梦”的彻底破灭,二是威利自身性格的缺陷,死亡似乎是威利梦幻破灭之后最符合逻辑的一个结局。[5]其实威利并非没有生存的机会,但是他刚愎自用的性格使他无法再继续活下去,只有用死才能洗刷丧失尊严的屈辱,才能真正地摆脱精神上的崩溃。

电影中威利的梦想是由“对三个偶像的崇拜”以及“一个至爱的厚望”编织而成的,其中对三个偶像的崇拜,一个是他的哥哥本,一个是他父亲,这两个人物在剧中的展现寥寥无几,威利的父亲在剧中连名字都未给出,这也说明了在威利的现实生活中,这两个人物所留给他的只是一个潜意识中模糊的幻影,他们给威利带来的只不过是虚无缥缈的梦想,威利只能从这种虚无缥缈的幻想中努力寻求安慰并寻找自我价值。威利第三个崇拜的人物是在销售上获得了巨大成功的推销员辛格曼,威利自始至终都幻想着自己能够成为像辛格曼那样成功的推销员,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所谓的“美国梦”。然而现实却是,威利对这三个人的崇拜以及幻想,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表现,当威利对这三个偶像崇拜的梦想破灭之后,威利便将自己的梦想寄托在了自己的大儿子比夫身上。

(二)“人”的新生

《推销员之死》中让人觉得可悲又可叹的是威利梦想破灭之后瞬间变得高大的父爱之梦。威利的大儿子比夫从小对父亲充满崇拜之情,威利也对比夫寄予了厚望,希望比夫能够有所作为。但是后来父子的关系因重重的谎言与欺骗而变得水火不容,父子两人的矛盾越来越深,然而在这种境况下威利依旧自愿选择死亡来使儿子比夫从中获取保险金来完成自己的事业,这种舐犊之情已经超越了“美国梦”的所有价值观,威利的死亡没有因失败而变得渺小,反而使儿子重新认识了解了父亲。父亲的死使比夫彻底地觉悟,他意识到了父亲梦想的错误,意识到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追随这不合时宜的梦想,最终必然会一事无成。可以说威利的死虽然意味着他人生的失败以及梦想的彻底破灭,但是也预示了比夫新人生的开始,他终于可以自由地主宰自己的人生。观众通过电影《推销员之死》中小人物威利的命运,进而引发出对人生观的深思,这是由于人们能够从小人物威利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能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人们从威利的死以及比夫最终的觉醒中可以领悟到,在绝望的生活中,人们应该为了人格与尊严永不妥协地活下去,这也是观众透过电影在绝望中看到的一丝希望,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也正在于此。[6]

三、美学艺术思想的深刻体现

(一)悲剧中对人性的关注

悲剧是一种能够净化人们心灵的艺术形式,《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最终的悲惨命运使人们感觉到无限的惋惜与悲哀,同时对威利的死充满了一定的恐惧感,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却能够从威利的死中看到他一生努力追求梦想的无畏精神,在感叹威利悲惨命运的同时也激起了我们继续生活以及不断拼搏努力的信心与勇气。由此看来,《推销员之死》这部作品所具有的艺术魅力赋予了它更加丰富的内涵与至高无上的荣誉。值得一提的是《推销员之死》中借助象征的艺术手法来深化全剧的美学思想,剧中的笛声始于威利的出现,最后又终于威利的葬礼,展示出了威利人性真实的一面,此时的笛声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背景音乐。笛声的美学效果使主人公威利的形象更加贴近生活,更加饱满,使人们对人性倾注了更多的关注,这也印证了米勒的一句话:“悲剧的持久吸引力在于,我们需要面对死亡是为了更加坚强地生活下去……”我们应从威利的死亡中体会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并以此来净化我们的心灵,这也是悲剧在美学意义上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悲剧中展现出希望的奋争

电影中的另一个人物哈皮,是评论家们往往容易忽略的一个人物,哈皮是威利的第二个儿子,事实上,在哈皮的父亲威利活着的时候,威利的思想一直深深影响着哈皮,一直根植于哈皮的内心。哈皮以为用谎言来掩盖事实可以化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他对父亲威利说谎,是由于他想利用谎言来缓和父亲与哥哥之间紧张的气氛与关系,同时也想帮助哥哥掩饰难堪,哈皮以为用谎言可以换得大家的欢心,能够获得好的人缘。[7]从表面上看来,哈皮是一个玩世不恭且满嘴谎言的年轻人,事实上哈皮所暴露出来的所有缺点在本质上都是受到父亲的性格以及人生观的深深影响,他与父亲有着相似之处,父亲威利是为了逃避现实而一直生活在幻觉中期盼着成功,哈皮则是为了讨得大家的欢心、赢得大家的尊重而满嘴谎言,哈皮与父亲威利都是为了保持自尊而不愿意去直面现实。哈皮这种矛盾的心理恰如其分地描绘出了他仍未认清自我,然而在父亲威利死后,哈皮迅速成长,他对父亲的死有着更深的理解与感悟,他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父亲那种为了维护自我尊严而坚持不懈努力的那种震撼人的力量,同时他也深深地意识到了父亲对儿子的那种深切的厚望,因此哈皮从父亲的死亡中彻底醒悟,表现出了为理想奋争的决心。哈皮与哥哥比夫相同的是,通过父亲的死他们都有所醒悟与反省,而不同的是哈皮以不同的角度以及情感方式对父亲的死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哈皮与比夫思想的巨大转变正是该作品所展现出来的美学思想,体现出了对人性的关注。当旧梦终结的时候,也是另一个新梦的诞生与开始,继续怀揣着梦想,以正确的人生抉择以及人生态度来继续面对以后的人生道路。

四、结语

电影《推销员之死》运用完全现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贴近生活的小人物形象,它的受众面广泛,涉及人们生活的价值观问题,这也是该作品能够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作品中威利最终的死亡充分地揭示了美国社会下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反映出当时美国社会现实的残酷,但同时从威利最终死亡的这一悲剧中,我们也能够领会到在多重困境中,小人物们对残酷现实不肯低头的可贵精神与勇气,通过这种展示使人们从中看到了生命的真谛以及生活的希望,这也是《推销员之死》这部作品作为一部悲剧典范的伟大艺术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王玉才,李润莲.亚瑟·米勒《推销员之死》的悲剧根源[J].芒种,2013(11).

[2]黄晓玲.从象征主义看《推销员之死》中的多重主题[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04).

[3]徐辉.论阿瑟·米勒的悲剧观——以《推销员之死》为例[J].芒种,2013(11).

[4]艾莎莎.论《推销员之死》的编剧艺术特点[J].北方文学旬刊,2015(02).

[5]刘衍,陈方.由《推销员之死》看审美现代性的批判对象[J].电影评介,2013(09).

[6]柯建华.论《推销员之死》中的伦理冲突[J].外国文学研究,2010(04).

[7]郭勤,吴建国.美国式推销的深层危机——美国三部经典剧作的后现代解读[J].外语研究,2010(02).

[作者简介]马艳彬(1981—),女,河南安阳人,硕士,郑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推销员之死艺术
纸的艺术
预设在戏剧文本《推销员之死》中的语用功能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