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鸳霄
2019年,我作为访问教师来到了鹤琴幼儿园,走进班级,参与教研,介入家长工作……和那里的孩子、教师、家长一起度过了有意义的一年。虽然距离访学已经过去3年,但那份“被接纳”和“被看见”的感受依然清晰。这段经历对于我来说,既是专业学习的过程,也是唤醒自我认知的过程。
一、在“被看见”中产生归属感
作为“访问教师”,如何适应和融入新的环境,是我进入鹤琴幼儿园之前最担心的事情。记得刚进入幼儿园时,孩子们还没开学,我和中二班杨老师、颜老师一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创设班级环境。从设计值日生工作栏、布置区角环境,到制作迎接标识,我都能听到他们对孩子兴趣和需求的细致考虑。正是在这种自然的互动中,我慢慢地从“旁观者”的学习角色中走出来,带着自己的原有经验去融入他们的对话和实践。而他们也非常热情地欢迎我加入到讨论中,让我有了“被看见”的感觉。
在班级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围绕一些问题展开讨论。例如,在设计中秋节活动时,两位教师会和我分享他们的思考,我也会和他们分享我的经验,最后我们会从“孩子们需要什么”的角度思考并达成共识。每天,我们都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分享孩子们的故事,重点讨论当前要解决的问题。基于这种良好的班组关系,我们厘清了班级工作的思路,优化了问题解决的方案。杨老师的乐于助人、信任放手,颜老师的坦诚相待、积极承担,让我不仅没有“被安排”的负担,反而产生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这种沉浸式的学习过程不仅是我作为班级新成员被看见、被接纳的过程,也让我从“学习他们的言行”走向了“与他们一起思考”。
訪学结束回到自己幼儿园,一位同事问我:“对于班级新来的教师,我应该让她帮着做什么呢?”我就和她聊起了自己在鹤琴幼儿园的学习经历,相较于“被安排”,新教师可能更需要“被看见”。这种“看见”是一种接纳的态度,也是一种主动协商的沟通方式,因为每一个新成员的加入,不仅意味着一起工作,更意味着共同生活。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对于每一位新教师都多了一份了解其已有经验和学习需求的好奇心,因为我们相信学习是一种唤醒内驱力的自主成长,更是相互看见中的共同发展。
二、在共同生活中理解“看见儿童”的含义
在鹤琴幼儿园,我看到了一群眼里有孩子的教师,他们谈及孩子时总会有说不完的故事;在关于如何开展活动的讨论中,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来听听孩子的想法吧”;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也总是喜欢把教师当成朋友,主动分享自己的经验。一直以来,我都在努力地想要读懂孩子,去鹤琴幼儿园之前我也在思考怎样才能确保教师关注每一位孩子。而在与中二班孩子一起生活的日子里,我体会到教育孩子并不是刻意而为的。
例如,走进超市,我们放下让孩子们完成记录表的执念,欣喜地观察到他们主动认识钱币、发现商品的分类以及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等行为。在我们与家长分享这一切后,家长的反馈又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不一样的已有经验。这种建立在孩子、教师、家长之间的有效互动,既是看见孩子的过程,也是读懂孩子的关键。种种经历让我意识到,在与孩子的共同生活中自然地观察、理解、回应孩子,才是我们要去追寻的。因为这不仅是思考自己怎么做的过程,更是打开心扉与孩子们一同享受探索乐趣的过程,而孩子们的学习往往就是在这样的互动中产生的。
回到我自己工作的幼儿园,我也努力尝试让课程回归儿童、回归生活。例如,新小班的教师们在思考第一个主题活动时,从搭建主题活动框架的惯性思维中跳出来,首先去思考入园初期的孩子有什么样的需求,自己可以通过哪些活动去更好地了解孩子。在此基础上,从家访计划的制定、班级环境的布置,到渐进式入园的安排,教师们在慢慢熟悉孩子们的过程中与他们建立了积极的关系。课程的本质就是用心和孩子一起生活的过程。教师不要把重心放在画课程网络图上,不要去臆想孩子的需要,不要单纯地纠结于是预设还是生成,而要重视观察、倾听,并将所有的准备转化为资源的储备,如此,各种教育契机就会自然生发。
三、在开放的教研中感悟成长
记得在科学领域组的一次教研活动中,张俊园长亲自组织了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他不是为了示范如何教学,而是为了引发教师们的思考。他用自己与孩子互动的亲身经历,引发参与观摩的教师的热烈讨论。从张园长的现场案例到教师们分享的自己在科学领域的观察案例,从看见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到关注孩子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我切身感受到了鹤琴幼儿园“不问对错,只问思考”的教研氛围,每位教师都在为反思性教研做贡献。每位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主动的反思,所以引发教师反思是聚焦真问题、开展真教研的关键。
张园长一场有关小学低段儿童科学认知特点的讲座也让我印象深刻,尤其在现场提问环节,他与教师围绕将近20个问题进行了互动。张园长看似没有答案却胜似答案的回答引发了大家的思考,而这远远比知道答案本身更有意义。那一刻,我想到了一直让我纠结的问题,即“我一个人思考不难,难的是如何让我园的教师们去思考、去做”。我发现最大的问题就是我总想将自己的想法、经验给予教师,然而这种想法本质上就错了。研讨的过程不是给教师答案,而是唤醒教师的主动思考。
后来,我在组织自己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时,尝试搭建“圆桌童年派”教研对话平台,围绕“假如我是幼儿园的孩子”“平衡生活与工作”“我眼中的幼儿园教师”等主题,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鼓励教师们辩证地思考问题、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我深刻地体会到,时时处处有教研,教研的本质是思考,关注的是问题的生成与解决。因此,教研活动应该是开放的,可以有不同场域、不同话题、不同对象,教师们通过平等对话、整合分析、尊重包容来达成共识,建立同频共振的教研文化场,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在鹤琴幼儿园的一年里,我看到了一群充满活力、热爱生活的“活教师”,也在看见与被看见中遇见了不一样的自己。这一段“共同生活、共同成长”的经历,不仅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更让我相信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