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志军
摘 要:为了做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广东省东莞市嘉荣外国语学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系统的思考,分析了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性、认识和学校定位,提出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建设,在实践教育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素养。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课程体系;师资队伍
从21世纪开始,我国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越来越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东莞市嘉荣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嘉外)创办于2021年,现在已经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创办伊始,学校就非常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了做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我们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系统思考,扎扎实实地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本文是我们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和认识。
一、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
我们深知,要做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首先需要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有足够深入的认识。我们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中国当今社会发展和嘉外的办学理念三个方面思考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时代召唤
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1978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办了“少年班”,吹响了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号角;1988年,邓小平同志在一次会见外宾时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对科学技术重要性认识的质的升华。邓小平說:“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这指出人才早期培养的重要性。
2002年,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是第一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二)国家战略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们要“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时隔二十年,从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到“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入国家发展战略,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三)嘉外使命
嘉外要办的是一所适应时代发展的未来学校,嘉外的育人目标是“五育并举”,培养“适应未来,创造未来,引领未来”的,具有家国情怀的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我们非常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把这项工作作为推动嘉外发展的引擎。我们的办学理念强调办“高于分数的教育”,办“综合素养+优质升学”的教育,旨在通过优秀的素质教育,通过科学的“教”与“学”提高学生的成绩,并为他们未来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认识和我们的定位
(一)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
目前,关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我们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在各行各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或重大贡献”的人才。由此来看,基础教育阶段的任务是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打基础的阶段,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要重视多元化培养,要拓宽领域和途径。
重基础、重素养和多元化培养对学生的成才有很大帮助。嘉外一直是两手一起抓,全员素养培养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良性互动、整体发展,注重所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
(二)嘉外的定位
众所周知,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包含不同阶段的过程,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初中到高中,从大学到研究生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嘉外是怎样定位的呢?
我们认为,中小学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打基础和早期发展时期,目的是使学生具有雄厚、扎实的创新素养,期望他们高中毕业十年、二十年后成为真正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拔尖创新人才。因而,嘉外的定位是做好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培养工作。当然我们看重学生在不同阶段取得的优异成绩,成绩是工作的自然结果。
具体些说,在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上,嘉外的任务是为学生打下比较系统扎实的知识基础,重在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素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什么是创新素养?我们的看法是:
第一,立德树人,“德”字当头。一定要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与担当。志向、责任感与思想境界直接影响学生发展与创新的高度,我们要培养的是服务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
第二,创新素养虽多,但基本上可以分为“知、情、意”三类。“知”主要指智力和与其相关的思维品质。这类素养中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质疑精神等; “情”主要指好奇心、兴趣、热爱,由好奇心发展为兴趣,再由兴趣发展为对事业的热爱、痴迷;“意”为意志,主要表现为坚韧、勇气、抗压能力、恒心等,这类创新素养也是极为重要,但从根源上说,它们都来源于“情”,源于热爱,由爱而来。
三、嘉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建设
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认为要做好这件事,除了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达成一致共识外,还必须建设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我们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建设。
(一)厚植拔尖创新人才沃土
说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绝大多数人都会谈到两件事:早期识别与系统培养,这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认为,在识别之前,首先需要有足够多的好苗子。重视基础,厚植创新沃土是让拔尖人才“冒出来”的第一个关键环节。
嘉外小学部、初中部强调因材施教,教学个性化,评价多样化。通过几百门选修课、周末兴趣课程、人人有岗位的班干设置、私人订制辅导机制、个性化分层作业布置、各类才艺展示舞台、各类主题嘉年华活动、小组研究性学习、导师制、学习小组等措施和机制,充分发现、唤醒、激发每一个学生与众不同的天赋;使不同性格禀赋、不同兴趣特长、不同素质潜力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嘉外相信,只有每个人的发展潜力都得到持续激发,才能在人人成才的基础上涌现出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只有为拔尖创新人才厚植了沃土,才会有不同特质的好苗子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二)精准识别拔尖创新人才
有了沃土,有了好苗子,接下来的第二个关键环节就是好苗子的识别。好苗子的破土而出很不容易,这就要求我们识别时尽可能不要遗漏。我们的做法是:看成绩,不唯成绩;重视素养,素养决定未来;多元识别,学生特质不一样,优势不同,可以在多方面表现出来;学科竞赛是其中一个方面。适当宽松,为了不遗漏好苗子,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放宽条件。
(三)建立十二年贯通培养机制
一是实施小、初、高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战略。在“通”字上下功夫。
二是采取“充实方式”和“加速方式”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并为少数特别突出的学生建立“绿色通道”,满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进度、深度和广度上的需求。
三是重视小、初、高三个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的内容和重点建设。
四是聘请和引进专家、名师,打破瓶颈,开展个性化指导让卓越学生站稳高原。
五是建设深度学习中心,搭建多元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和实践平台。
(四)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载体和核心环节,是拔尖创新人才生态体系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嘉外的课程体系由四大板块构成:校本化的国家课程,超市化的选修课程,12年链式化的特色课程,常态化的活动课程。其中除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课程外,还有强基课程、竞赛课程、实验和探究性课程,以及大学衔接课程。
嘉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还在完善中,我们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重点有三个。
第一,贯通性原则:发挥十二年一贯制优势,做到培养过程畅通无阻。小学阶段主要是创新素养培养的基础阶段,由好奇到兴趣;初中阶段主要是深化基础,由兴趣到热爱;高中阶段主要是发展提高,由热爱到探究。
第二,科学性原则:每个阶段课程设置的内容难度和教学方法都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
第三,基础和拓展相结合的原则。
(五)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
名师出高徒,建设胜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优秀教师团队。嘉外把教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放在首位。在队伍建设上,嘉外重视所有教师,在教学实践各个环节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如教学流程与质量控制、品质课程开发与建设等。
我们非常重视竞赛,积极引进和聘请专家、名师对优秀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指导。
嘉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任重道远,我们会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认识,持之以恒,把这项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朱永新,褚宏启.发现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06).
[2]朱华伟.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选拔培养机制探索[J].创新人才教育,2022(04).
[3]朱華伟.培养创新人才的深圳中学课程改革实践与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2022(11).
[4]唐盛昌.构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的实践探索[J].创新人才教育,2014(01).
[5]唐盛昌.高中生专门课程的构建与专业取向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