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雨 雷颖颐
【摘要】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在信息传递、价值引领、文化传承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维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巩固和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现实需要。基于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应锁定智媒体融合发展的契机,加大数字技术赋能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研发和创新力度,不断优化新媒体融合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耦合发展优势,进一步拓展传播渠道,创新传播方式,提高传播能力,提升传播效能,借力全媒体数字技术筑牢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阵地,维护高校校园安全稳定,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关键词】智媒时代;数字技术赋能;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进入智媒时代,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互联网不仅是信息的热源地和信息传播加速器,同时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和进行舆论引导的重要平台。大学生面对网络空间中浩如烟海的信息真假难辨,其中一些负面信息极易造成他们的认知偏差,影响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高校作为传播知识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因而,高校应锁定智媒体融合发展的契机,加大数字技术赋能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研发和创新力度,不断优化新媒体融合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耦合发展优势,进一步拓展传播渠道,创新传播方式,提高传播能力,提升传播效能,借力全媒体数字技术筑牢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阵地,维护高校校园安全稳定,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一、高校网络舆情主体及管理机制呈现样态
我国高校开展网络舆情引导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同时又面临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微博、微信、小红书、知乎、抖音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强势崛起,新媒体作为放大器和聚焦器,使网络舆情事件传播的速度呈指数级提升。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形势错综复杂,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面临着多元文化与外部世界发展变革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在此背景下,清晰梳理高校网络舆情主体及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网络舆情主体存在“圈层化”现象
高校网络舆情主体主要包括學校行政管理人员、高校教师以及大学生。伴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作为高校网络舆情参与主体数量最多的大学生,极易产生一致性或情绪化的观点及意见,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网络舆论“圈层”,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是由于他们具有年龄结构、身份标签、生活习惯、心理认同、行为方式等高度同质性的特征,基于相似的兴趣爱好、文化品位、社会关系及价值观念,高校大学生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下逐渐生成一个个交流圈,共同建构着群体的趣缘文化圈层。这些“圈层”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极易形成信息茧房。对于来自社会的突发或热点事件,往往在圈层舆论领袖“涟漪效应”的作用下,纷纷跟帖、转发、点赞、评论,更有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利用校园网络话题发散性强、开放度高、跳跃式散播的特性,有意强化某种倾向性观点和主张,形成高校“圈层化效应”。伴随着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孕育萌发,沉浸其中的大学生对圈外的信息不自觉地形成警惕性、自主性及排他性,这种现象严重削弱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与引导力,对高校的和谐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二)高校网络舆论“把关人”角色日渐弱化
在传统高校舆论场中,学校的有关领导、舆情监督人员、党政工作干部及辅导员等是筛选信息的“把关人”,他们具有信息支配主动权。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变革,网络好似一张去“中心化”的“蜘蛛网”,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他们都可以成为这个网上的一个个节点。网络传播信息的便捷性、虚拟性、交互性及无障碍性弱化了高校“把关人”的角色,互联网迅速成为言论自由的聚集地。大学生在良莠不齐、泛滥成灾的网络信息面前,极易被这些网络谣言蛊惑,主流价值体系易被“后真相”的碎片化的信息传播解构,因而就造成大学生认知上的片面化和偏激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造成威胁,同时更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环境的塑造。
(三)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僵化
高校承担着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使命,它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场域。但作为表达网络意见或社情民意最活跃、最尖锐的高校大学生,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迅速反映,已经与高校僵化滞后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严重脱节。近些年,高校舆情管理机制由于管理模式落后僵化,信息沟通不畅,普遍存在粗放的管理方式、僵化的机制以及单一的行动路线等问题,高校各部门之间条块分割、逐级请示的传统垂直化管理模式仍占主导地位。一些高校对舆情管理工作重视不足,不能及时、有效排查负面信息,有的直至酿成网下活动时,才觉察到事态的严重性并采取措施,错过了一些重大网络舆情引导的有利时机,对高校名誉和社会安定均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虽然多数高校积极开展了校园媒体融合,但有些还只是各个媒体简单“相加”,缺乏多元平台联动发声,没能实现网络空间的全覆盖。
(四)高校德育教育固守传统模式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审视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现状,依然存在不足之处:一是高校教学理念存在误区,重视学生的学科理论知识水平,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应试教育占据主导地位,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止于表面,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渗透力较低、育人功能大大减弱。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一,教材陈旧。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材虽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但内容抽象枯燥,缺乏吸引力,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不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学习效果。另外,处在全媒体时代,教学模式过度依赖教材,对于融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缺少激情,很少采取多样化教学模式将现实中的道德事例与教材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导致学生的思维被禁锢于教材,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三是不依据学生发展规律和特点实施差异化教学,依然采用老旧的灌输式教育方法,无视学生的认知程度和表达方式,脱离生活实际,无法真正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水平。四是过度量化德育评价,这样直接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理念的树立出现偏差。没有科学、公平、合理的评价标准必然会导致评价失真,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高校德育评价的初衷,削弱了德育评价的公信力,而且无法促进学生思想“升华”和良好品德的养成,长此以往会日渐偏离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正确轨道。
二、智媒时代数字技术赋能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全媒体是一把“双刃剑”。高校既要应对全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带来的风险与挑战,更要利用智媒时代数字技术赋能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助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生态构建。充分发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全媒体”的优势,探索赋能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全程化、全息化、全员化、全效化的实施路径势在必行。
(一)以“技”制“胜”,多方联动健全高校舆情引导机制
第一,健全舆情研判预警机制。充分发挥新媒介技术,多方联动建立“人工 技术”的立体化监测预警体系,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对目标信息进行检索、收集、归类和汇总,并根据实际建立重点对象、重点舆区、重点领域不间断重点巡查制度等。当网络舆情数据库收集定量的舆情数据后,按照互联网舆情信息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对这些数据进行归类整理,同时也对数据库进行同步更新,然后对数据库中的舆情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制定舆情预警的分级标准:如舆情萌芽期、舆情发酵期、舆情高潮期及舆情平息期。进而需要具备敏锐的舆情触角、稳健的分析研判心理和专业的知识储备专员对重大舆情事件做出研判,具体分为:多维研判、要素研判、关联研判、推理研判等,根据舆情演化路径找准舆论传播中的关注点、转折点,科学掌握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第二,健全网络舆情处置应对机制。高校网络舆情通常以情感诉求为先,可以从显性引导和隐性引导两方面考量。显性引导就是要设立网络舆情新闻发言人制度,确保重大突发事件及社会热点事件发生时,相关部门不失声、不缺位、敢担当,切实关注调查真相、掌握真实情况,对于网络舆论中偏执观点以及违背客观事实的言论,高校应以事实为依据,积极表明立场,引导高校舆论的正确走向,重建社会对高等教育权威性的信任维度;隐性引导就是有意识地、日常性地教育和培养高校“意见领袖”。高校应结合互联网优势,拓宽网络舆情管理的形式和渠道,为大学生带来更直观的体验,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采用短视频、微信推送等手段,潜移默化地塑造和扩散对学校舆情发展有利的正面形象,抢占舆论话语权,控制舆情信息异化,变堵为疏,以“技”制“胜”。
第三,构建高校网络與情管理保障体系。一是完善高校网络舆情队伍建设制度,培育吸纳全媒体精兵强将,利用网络平台争取意见领袖,构建强大的舆情工作队伍。二是完善高校舆情管理的技术保障。依托高校自身的科研平台,研发网络舆情的智能管理机制,建立并完善网络舆情数据库、案例库,通过技术手段实现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三是完善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处置的物质保障。高校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对舆情工作予以支持,加大舆情技术应用研发和购买投入,建立舆情信息工作激励机制,改善相关人员工作条件,激发其工作斗志,保障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深挖“抖”媒,德育教育实现精准“滴灌”
得青年者,得未来。“德育教育 抖音短视频”的实践路径使高校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拓宽了传播渠道,扩大了传播效果。高校有了短视频的加持,有力推动了广大师生成为网络空间清朗起来的重要力量,并积极引导校园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着力构建和谐健康的高校网络舆论生态。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时需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一切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都需要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大学生在当前形势下学习和生活的需求对传统思政教育方法进行优化和革新,进而使其更加符合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切实需求。在抖音创作中,坚持“小成本、大情怀”的创新原则,思政类短视频需从信息、理论、逻辑、知识和思想等方面进行内容优化,着力发挥其独有的沉浸式、碎片化、多感官三大优势,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教育活动。
(三)“全”媒合力,共同优化高校德育网络文化工作室
网络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网络思政育人要充分整合全媒体资源,搭建多维渠道,多层联动、同频共振,形成育人合力,推出“一站式”打印、卡管、事务功能,打造“一站式”学生智慧社区,建立“5G技术 思政课程”模式,依托“I-Class”智慧课堂建设一批优质精品课程资源库,创建网络文化工作室。如桂林理工大学“设计 ”辅导员动漫思政网络文化工作室,团队成员积极开展网络思政、网络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研究,并积极结合学校“4 3”青春成才工程、“萌萌约吧”辅导员精品项目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实践项目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切入点开展寓教于乐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活动包括艺术设计作品交流、VR虚拟动画体验、剪纸艺术体验、书画艺术体验、陶艺艺术体验、动漫自画像体验以及主题沙龙、交流等活动,历时5届已经成为校级特色品牌活动。[1]实践证明,网络文化工作室的创建,是落实国家、教育部深入推进网络育人的应时之举和创新之举,它不仅满足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的发展、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以及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成长成才等三方面的需求,而且是高校推进网络育人的有效载体。它进一步助力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有效激发了师生主体的参与度,开发并创作了一批批有广度、有温度、有厚度的、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佳作。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算法推荐等新技术以及元宇宙等新理论的嵌入融合,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传播方式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转型路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站在智能社会的宏观视角,认识和把握虚拟与现实的关系,构建虚实融通的智慧思政。[3]针对智媒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呈现的多变性、聚焦性、盲从性等特点,数字技术为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工作精准引导、精准掌控、精准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它有效推动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增强预警与研判效率,整合高校各类新媒体融合跨界技术,强化数字赋能升级革新矩阵,打造数据融合、平台融合、机构融合、渠道融合、制度融合的全媒体高校网络舆情管控与引导机制的创新治理新形态,为大学生创造出可亲可信、可知可感的精神家园,构建有时代热度、人文温度、思想深度、情感厚度的网络育人基地。
参考文献:
[1]桂林理工大学.桂林理工大学“设计 ”辅导员动漫思政网络文化工作室.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公众号.
[2]刘璇.蓄力提升网络思政的育人价值[N].中国教育报,2023-09-01(2).
[3]万光侠.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向度[J].思想教育研究,2023(5):24-25.
作者简介:王嘉雨,西安航空学院讲师,硕士(西安 710077);雷穎颐,西安航空学院副教授,硕士(西安 710077)。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