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体时代的高校舆情呈现出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的特点,而高校的“去社会化”特征,特有群体价值共鸣性使高校网络舆情特征区别于普通的社会舆情。同时,“草根意见领袖”的核心效应更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走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从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精英的社会参与感、从众意识、以及新媒体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潜意识引导及新媒体匿名制度探讨了新媒体时代的高校舆情成因,提出舆情引导机制的监理需要把握回应网络舆论的最佳时机、网络舆情引导宜疏不宜堵、培养“意见领袖”及打造高校符合社会发展价值观的舆情土壤等新媒体时代高校的网络舆情引导方式。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8-000-02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于应用,微信、微博、朋友圈的推广,一条新闻在短时间内就会受到数以万计的关注并传播。高学历和能力使得大学生对于新媒体的接受程度高于其他年龄阶层,所以高校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对于新媒体的应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新媒体最大的拥覆与受众,也是对突发新闻反应最为敏感和激烈的人群。如何能正确引导新闻舆论对高校学生的影响,避免出现高校舆情危机,是新时间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新的课题。
一、新媒体时代的高校舆情特征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国家管理者制定和推行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工作措施,以及影响民众利益及主客体利益关系变化的事件、人物等)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执政者及其所持有的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①。由此,我们可以将高校舆情理解为在高校范围内,围绕高校师生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而持有的取向和态度。
而“新媒体”与“旧媒体”相对应的概念,其内涵随着历史与技术的改变不断变化。当一项新的传播技术诞生并为人类广泛应用后,人类都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媒体”与“旧媒体”的定义都会随之发生变化。当下,学界所探讨的“新媒体时代”是指“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等数字化信息传播技术诞生以来的这一历史时期。新媒体时代以数字传播、网络传播和全球传播为主要特征。”②
而随着新媒体的广泛普及与应用,网络成为社会、高校舆情的形成的重要空间。高校师生通过网络表达对社会及校园事件进行传播,并发表看法,表达态度,形成高校网络舆情。高校网络舆情是高校舆情研究的重要内容。
1.新媒体使舆情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
据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50.3%。③
大学生作为上网的主体,其关心的网络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社会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这个群体的价值观已经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一环,新的APP已经包揽了学校生活中的选课、交友、课余、考研等多方面。随着微信、微博的推广,一条新闻从发生到传播,短时间内关注既可破万。网络舆情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
2.“去社会化”特性使高校舆情区别于一般社会舆情
高校作为社会重要的子系统,与整个社会的舆情联系处于“半隔绝”状态。
社会舆情做为公众的意见公开表达,如果一些激进的意见通过不断传播而扩大,必将导致舆情危机。社会舆情多数为社会关注事件,而高校舆情多集中于校园烙印的事件,如学生食堂、毕业论文等问题。这些高校舆情很难成为网络舆情,因为其只能在有共同环境基础的学生群体中传播,难以和社会融合。
引发高校网络舆情的事件都必须符合社会关注并与公众心目中的固有价值观不一致,这时成为网络舆情的概率就会增大。典型案例如清华“真维斯楼”事件。当校园事件上升到用全社会价值观判断真伪时,高校舆情将上升为社会舆情。
3.特有的群体价值共鸣性
因为高校学生在成长环境、认知条件的相似,对一些高校舆情会产生群体共鸣。
(1)对大学生个体造成伤害问题
“人命大于天”,当发生大学生个体受到伤害或死亡时,很容易形成舆情危机的导火索。例如上海海事大学的杨元元事件。上海海事大学海商法专业就读研究生的杨元元,在宿舍卫生间结束了自己的30岁的生命。网上出现了《于“海事大学杨元元之死”之我见》,此贴一出,引来长达23页的跟帖。
(2)学术腐败问题
学术腐败问题也是高校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如,西安交大陈永江等6位老教授举报西安交通大学长江李连生学术造假、学术侵占事件。《焦点访谈》节目曾对这一事件作过报道。“西安交大六教授举报长江学者造假”一度受到广泛关注的事件历时三年之后才终于有了一个权威的说法。网络关注帖子近万条。
(3)高校教师师德师风问题
“为人师表”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教师的普遍要求,尤其是代表高级知识分子高校教师群体,不仅仅要在学识方面成为社会的榜样,更应该在道德品质方面成为社会的楷模。一旦高校教师道德情操方面出现劣迹,往往会被社会重点关注。如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吴春明猥亵诱奸女学生事件。网络上出现了正反两个方面对这个事件进行评论,历经三个月,在这一事件的真相扑朔迷离之际,厦门大学发布《关于对吴春明处理情况的通报》。这一事件才告一段落。
(4)高校商业化问题
高校是“象牙塔”,高校是“知识的圣殿”。虽然高校一直在进行着改革,但是高校仍是广大民众心目中的圣地,不容玷污。清华“真维斯楼”事件即是典型的由高校商业化引起的社会舆论事件。清华大学因为企业的赞助,将第四教学楼名为“真维斯楼”。这本是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但是该事件引发了激烈的网络热议,最终在大多数网友的反对声音中,双方撤销了冠名。
4.高校“草根意见领袖”的核心效应
意见领袖是指人际传播网络提供信息的核心,他们的意见会对他人施加影响,他们是整个传播系统的中介,他们会对信息进行传播及再加工,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高校的意见领袖存在于学生之中,他们往往通过发贴聚集舆论,并以此为中心,复制转发,形成巨大的舆论能量圈。
二、新媒体时代的高校舆情成因
1.未来社会精英的社会参与感
所谓“社会参与”常常指社会公众的参与,准确讲应是公众参与,意味着在政府决策过程及决策执行落实过程中社会公众的参与程序、方式、内容、程度及各种矛盾冲突的调处方式方法。
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精英,具有很强的是非观,在很多社会问题面前,往往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但是,大学生群体正值人生的青春期,尚未真正步入社会,对一些事件的处理往往会突出“热血”的一面。又因为网络的匿名性,很多偏激言论一经传播极易引起连锁反应,造成严重舆情。
2.从众意识
从众是因为群体影响而放弃个人意愿进而而所有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行为。当一个引导者做出一件事情,其他人因为模仿而不断的加入,最终一个群体趋向一致。当一个班级大多数同学对于一个热点问题进行了跟帖点赞,比如学生食堂的卫生等问题,那么其他同学也会积极响应。如果一个班级引发了一个意见源,那么相邻的班级也会积极响应,进而将舆情引导到全校园。大学生会对一个群体的意见产生共鸣,并对绝大多数人的意见产生跟随。
3.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新媒体潜意识引导
就心理学角度而言,潜意识是人类心理活动中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新媒体在走进高校学生生活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引导着学生对新媒体中的思想观念、评判标准进行跟从,既受到新媒体潜意识地引导。这种引导使高校学生基于一种本能对事件进行判断,分辨是非。因此,新媒体的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潜意识引导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容易被别有居心的人或势力所利用,另一方面,新媒体的潜意识引导也可以成为相关部门阻止谣言散播,引导舆论的重要利刃。因此,在遇到重大舆情时,新媒体的一些观点将成为舆情的起点。
4.匿名制度使网络成为负情绪宣泄场
高校学生目前毕业、考试、就业压力巨大。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虽然高校已经在逐渐重视学生的心里问题,但成效甚微。很多学生将网络当成负情绪的宣泄场,将日常生活学习中的负能量宣泄于网络,不负责任的推动热点问题的传播,最终导致舆情危机。
三、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1.把握回应网络舆论的最佳时机
延后是处理网络舆情危机的结症。客观的说,高校舆情事件泛滥从最初的“潺潺细流”到后来的“波涛汹涌”,就是对舆情事件的干预时机是滞后了。
当事件发生后,我们应抢在舆情的爆发前进行引导。这个节点的把握关系到舆情是否从校园舆情扩展为社会舆情。在舆情爆发前的处理时间是黄金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干预和引导舆情的走向效果最为明显。处理的时间越提前,结果最主动。第一时间处理原则最重要。否则,舆论的压力会让我们疲于应付。
2.网络舆情引导宜疏不宜堵
舆情如水,宜疏不宜堵,对于网络舆论的引导,也适用中国治水之道。言论自由与及时干预是调节舆情的“疏与堵”。热点事件时,如果硬性封锁消息,将导致网上谣言四起。刻意掩盖隐瞒真相会激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尤其是早期学生意愿受到搁置,极易演变成中期舆情的“洪水蓄积”,一旦爆发后果严重。应主动把握舆论走向,收集民意,积极沟通,化解隔阂和对立情绪。对一些非理性情绪,要耐心疏导。也可以借助论坛灵活机动地开展评论,让权威声音与其他各种观点在交锋碰撞中逐渐主导舆论方向,让舆情在理性博弈中趋于正常。除个别确有危害的信息要严加禁止外,对舆情处理立足于“疏”和“导”,让舆情成之于民,消之于民。
3.积极物色培养“意见领袖”
“传播学理论中,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④
在网络中,意见领袖可以以自身个体的影响力,对网络舆论传播起到局部,甚至整体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高校可以通过物色和培养意见领袖,对意见领袖进行积极引导,达到对舆情进行引导与控制的效果。这其中意见领袖的物色与培养是关键。如今的学生更加具有独立的个性,只有一些更具人格魅力的意见领袖能左右这个群体的思想,进而控制高校舆情的导向。通过“意见领袖”的引导,引导主流言论,抑制消极言论,是目前舆论引导的重要一环。
4.打造高校符合社会发展价值观的舆情土壤
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群体进行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使每个学生个体成为舆情中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坚砖”,这样才能使学生群体在舆情泛滥时成为“拦洪之墙”;其次要规范校园舆论行为,实施实名发言制度,确保言有所依,言有所出,言有所负,言有所责。再次,要给不同的网络声音发言的机会,定期汇总一些“可能”的舆情热点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辩论,得出一个相对满意的意见。这样,当舆情热点再次来临,高校舆情已经提前过热了,对舆情的反应将趋于冷淡。
综上,在新媒体时代,高校管理者应根据高校网络舆情特点、网络舆情成因,深入挖掘行之有效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通过把握回应网络舆论的最佳时机积极对网络舆情进行疏导,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力,有效将高校网络舆论危机给社会带来的各方面影响降低到最小。同时,高校应该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舆论氛围,不断增强师生及社会对高校的信任度,树立高校良好形象,打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情土壤。
注释:
①王来华.舆情研究概念——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2.
②韦路,丁方舟.论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研究转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93-103.
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201601/P020160122469130059846.pdf
④彭兰.影响公民新闻活动的三种机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38-47.
作者简介:柴 楠(1980-),女,辽宁沈阳人,博士,讲师,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辽宁大学党建研究重点课题,自媒体语境下高校网络舆情控制及引导机制研究,项目编号:LDDJ150102,课题负责人:柴楠。
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