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3.23.054
[摘 要]在高职非英语专业开设英美经典小说公共选修课,借用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设计的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阅读英美文学经典小说的方法,体验西方文化的丰富内涵,提升个人的文化素质。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活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经典小说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
目前,在高职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中关于英美文学内容的研究日益增多,打破了英美文学教育只为高校或高职英语专业开设的局面,这种尝试不仅丰富了授课内容、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质,还推动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为了提高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英美文学原著的学习兴趣,使其了解西方文化,激发其专升本或高职英语等级考试的学习兴趣,开设英美经典小说公共选修课十分必要。依据建构主义理论,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帮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展合作精神,利用原有的经验、知识和思维建构新知识和新技能[1]。
1 研究背景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为建构主义教学法的建立提供了基石,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论是建构主义的基本立场。建构主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差异性和学习情境,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建构的学习者、意图的学习者、情景的学习者和反思的学习者”。
英美经典小说教学根据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实际英语水平,以强化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为首要任务,让学生初步了解阅读经典英语原著的方法,使其深入了解西方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等文化知识。
英美经典小说作为公共选修课,要求选课的学生必须已经完成一学年的大学英语学习、爱好英语、拥有端正的学习态度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名美国小说家海明威说:“现代美国文学,全部来源于马克·吐温的一本书,书名叫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他是我们所有书中最好的一本书(美国评论家认为美国文学中只有两三部杰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就是其中之一)。在这之前没有过,打它以后也没有这么好。”毛姆在《书与你》中谈到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向读者展现了丰富而地道的美国风味。这本书的成就,远胜于他的其他作品,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杰作。”哈罗德·布鲁姆认为:“马克·吐温的卓越不凡集中体现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被公认为属于一组精选的美国长篇小说……我在……荒岛上只能读一本的话,那必须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显而易见,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公认的经典小说。借鉴钱冠连的“选择英文阅读材料应遵循经典的、有智慧的、有百科全书式的价值、尽可能趣味性强四个原则”,课程决定选读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作为本课程的阅读教材。在每周2课时、共计36课时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观赏密西西比河的风景,探索美国西部的冒险精神,欣赏美国方言口语的艺术之美,享受在大学期间首次读完一部伟大作品的乐趣。
2 教学活动设计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为中心,以小说的第一章节为例,设计的教学活动必须体现学生“学”英文原著的方式或方法。
第一章教学内容讲述了哈克作为养子与养母道格拉斯寡妇一起生活的點滴。
教学目标:厘清章节中人物之间的关系,辨识一般过去时概念和用法,理解tiresome和lonesome的构词并举例,理解圣经故事在小说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学生的角色是主动的学习者和建构的学习者。在读经典英文原著的初始阶段,学生渴望了解故事的人物、情节和环境,会主动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开展思维,建构新知识。因此,教师设计了一个×××(小说名)阅读记录卡,要求学生每日自主阅读、批注、笔记和撰写,体验主动学习的过程。阅读记录卡的内容包括“The Chapter”“The Reading Time”“Characters”“Where”“What happened”“My Favorite Sentences”“I Want to say”。教师按照阅读记录卡的要求给学生做一个每日阅读记录的示范:
The Adventures of Huckberry Finn 阅读记录卡
Chapter 1.
Character:Huck,The Widow Douglas,Miss Watson( The Widow Douglas sister),Judge Thatcher.
The Reading Time:15min.
Where:The Widow Douglas home.
What happened:The Widow Douglas who took Huck for her son and would sivilize him to read and behave.
My Favorite Sentences:Then for an hour it was deadly dull (修辞——押头韵),and I was fidgety. I went(动词过去式)up to my room with a piece of candle and put(动词过去式)it on the table.
I Want to say:“Huck,please enjoy the happy life.”
学生在主动撰写阅读记录卡的过程中,从阅读时间的递增可推断阅读速度和章节的篇幅;选择摘抄修辞方式或时态等方面的句子,可强化记忆能力;自选视角撰写I Want to say可与小说人物共情。此外,学生建构故事情节的发展,感知了英语语言知识中词语、句型和时态,做到边学边用、学用相互结合,扩充了个人的知识库,为真正读懂小说打下了基础。
第二,学生的角色是意图的学习者。读经典英文原著,词汇量是学生读懂句子意思和段落大意的“拦路虎”,太多的生词和长难句会在无形中让学生产生焦虑情绪和厌学态度,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因此,教师应展示本章节中关键词的构词方法,如合成词tiresome和lonesome:首先,在手机上词根词缀的电子词典查找tiresome和lonesome,根据词根分解确定 tire词性为及物或不及物动词,lone是形容词,some形容词后缀;其次,根据单词笔记,推演tire(疲劳)+some→累人的、烦人的,lone(孤独的)+some→寂寞的;最后,举例动词或形容词加some后缀的单词,如,fearsome吓人的,gladsome高兴的、愉快的。学生在亲自实践构词的过程中感知到了哈克和养母相处时的心情是“累人的,烦人的”和“寂寞的”,积累了英语词汇的学习方法,激励他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库把学到的新词进行加工、处理、储存于大脑,领略了经典小说中词汇表情达意的奥妙。
第三,学生的角色是意图的学习者和交流的学习者。读经典英文原著,时态的构成、动词基本形式及用法会让部分学生觉得枯燥、无趣、很难理解。程晓堂认为:“英语的时态是指句子中谓语动词的形态,其中主要包括时间和状态两个范畴。时间指的是动作、时间、行为、情况发生或存在的时间。状态是指动作、时间、行为、情况所处的状態。”因此,建议学生从谓语动词发生的时间和状态理解一般过去式的用法[2],例句“Tom and me found the money that the robbers hid in the cave,and it made us rich. We got six thousand dollars apiece--all gold. It was an awful sight of money when it was piled up.”学生可以标记谓语动词find、hide、make、get、is、pile过去式的规则变化或不规则变化,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是过去,存在的状态也是过去。教师精讲、学生多多实践,聚焦时间和状态推断出吐温选择一般过去时的目的就是告诉读者他讲述的人物和事情发生在过去,避免了与读者交流互动时产生歧义,便于更准确地抓住小说要表达的意义,感触到学习英语时态不一样的乐趣,品鉴了经典英文原著中英语时态的力量。
第四,学生的角色是情景的学习者和反思的学习者。读经典英文原著,学生能了解、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赏析能力。例如,本章节出现的《迷失的羔羊》的故事,用“一百只羊中丢失一只”比喻指不相信上帝,在生活中迷失了方向的人。道格拉斯寡妇暗讽哈克是“丢失的那一只羔羊”,而她则是一个信奉上帝、恪守教义的捍卫者。再如《摩西和蒲草帮》的故事,道格拉斯寡妇把收养哈克作为儿子的举动和法老的女儿收养以色列男婴摩西相提并论,令人讽刺的是,哈克不知道故事的寓意,居然把纸莎草篮筐说成“纸莎草帮”,映衬了哈克“他那颇具喜剧色彩的体面”的特点。对比道格拉斯寡妇与哈克之间的养母子关系,学生会联想到中国古代孟母三迁仅为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孟母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理念是道格拉斯寡妇所不具备的。学生尝试“学用”结合分析中西文化的异同,既满足了学业需要,又发展了分析对比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3 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
3.1 教学方法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围绕学生的经验性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课前主动学习教师发布在学习通内的教学视频和教学PPT;课后,学生主动撰写每日阅读记录,为课上分享摘抄的佳句和好词做好准备;课上,教师采用支架式教学或情景性教学的方法,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的线索自主探索个人对问题的理解。比如,提出问题:“试分析撒切尔法官搞投资获利的行为,是否损坏了他作为法官的形象?”首先,要求学生先组内讨论法官的职责,得出结论:法官应该在相关法律部门工作,根据法律条款公正地为人们解决法律纠纷,法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应该较高。其次,教师向学生讲述吐温父亲曾经作为法官,他拥有“一幢较为豪华的房子”,还置下一笔价值为“400美元包括矿山、森林在内40000多公顷的土地”,可是“好景不长,到法院打官司的人很少,为赡养家庭,他只能做起小生意,还得设法揽点案子办”。由此得知,吐温父亲和撒切尔法官的境遇相似,投资获利可能出于生活所迫。教师特别指出国内学者研究认为吐温父亲置下的这份地产可能导致他本人产生了“暴富情结”,以至于在现实生活中频频投资、渴望暴富的愿望也反映在小说人物身上。教师选用典型的例子由浅入深地让学生明白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助于学生运用知识、经验和思维建构小说人物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讨论现实生活对个人的家庭、家庭成员、工作之间造成的社会影响等热点问题,从而有所感悟。
3.2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把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依据本课程的性质是一门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课程,教学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推动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课上,教师将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真实性评价融入教学,采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小组互评等方式,根据学生在学习通上就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作者的写作风格、小说的语言特点和西文化等方面问题的回帖,选出典型的内容作为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指标之一;实践能力评价则通过学生分享好词佳句的环节和每周读书分享会来实现,教师即时点评,推选出最有创意的分享内容。依据不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设计的评价标准能够让学生感知在教学中,他们的课堂参与度提到了提升,并遵循语言学习规律,促进了语言应用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发展。
4 结语
在高职非英语专业开设英美经典小说公共选修课,选读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尝试借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中心,不同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积累了丰富的学习经验,扩充了西方文化知识。今后在高职非英语专业英美经典小说公共选修课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角色,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学习阅读、分析、评价不同题材的经典作品。
参考文献
[1]席酉民. 大学转型:从教师主导到以学生为中心[M]. 慈溪: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
[2]鲁子问,康淑敏. 英语教学设计[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李丽晓,女,云南普洱人,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和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