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基于读图能力的校本作业设计策略

2023-12-13 09:53:00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长春北湖学校刘星言
成才 2023年19期
关键词:读图校本双减

■ 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长春北湖学校 刘星言

立足新时期,《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中,针对当前教育“内卷”问题,明确指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对作业的总量、质量、时间、结构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在“双减”的背景下,怎样合理地组织和减少学生的负担,怎样设计好他们的作业,以怎样的方式呈现作业,让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让知识与现实的生活相联系,这些都是地理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像系统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它包含但不局限于景观图、地图、图表等。在初中阶段,培养阅读地图能力的重点在于对图像系统的解释能力的培养。但是,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各种能力之上的,如空间想象能力、空间协调能力、图像转移能力等,因为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具有多维度性和更强的综合性,因此开发校本作业这一工具对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基于读图能力的校本作业设计原则

1.1 育人性原则

在地理学科的校本作业中,教师应在地理课程标准的指引下,贯彻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设计校本作业的时候,教师应综合考量多种因素,比如,作业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相符,能否反映出教学的重难点等。但是,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教师最应注意的是学生,要遵循育人的原则,确定主体之后,再讨论校本作业的目标,唯有充分地了解学生群体对作业目标和价值的认识,才能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使作业与学校的学情一致。在地理校本作业中,情境的创设应该以现实场景为基础,这样可以有效地指导初中生从作业中积极地吸取社会经验,了解地理知识的现实意义。

1.2 科学性原则

在进行地理校本作业设计时,教师要以界定准确的地理概念为基础,避免任何知识上的错误,无论是场景设定的资料,还是要给学生的讨论材料,都要有清晰的出处,并且有一定的逻辑思维。此外,在传统的纸质作业中要以地理图表为主要载体。教师要注意选择正确规范的地图,因为地图投影的不同,所以地图之间也存在差异,网络上的资料很多,但是要小心选择合适的题图,教师要从官方的正规渠道下载和使用地图。地理校本作业是对课本内容的一种高效扩展,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将课本中的活动与之融合,从而对知识进行扩展,同时要符合科学性原则,对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进行培养。

1.3 公平性原则

在新时期,“教育公平”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而“双减”政策也正是以“教育公平”为出发点制定的,从而缓解当前“内卷”的局面。学生之间存在着思维现状、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巨大差别。因此,在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时,教师应该从他们的现实情况出发,关注他们的内在差别,为他们提供多元化的角度,从而帮助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难点、疑点和盲点。在设计地理校本作业时,要有区别性,既要考虑到个别学生现阶段学习能力较低的问题,又要有一定的难度,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在校本作业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估,并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

1.4 探究性原则

地理教学中有很多开放性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发现有意义的问题,并能对这些问题做出深刻的剖析。在探索的时候,学生要处理海量的数据,同时还要在问题的分析中进行协作,并反思自己的行为,推动思维的互相影响。校本作业可协助培养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批判思考能力,亦可提升学生探索能力。比如,讨论是否应当在偏远的乡村修建一条道路时,可以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根据这个原理来进行校本作业设计的时候,教师应该关注到相关的过程中存在的动态性和交互性,在综合“教—学—评”的框架下,对这些内容进行设计并展开,也可以采用大单元综合设计方式,这样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究性的原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从一个信息的提供者变成知识学习的推动者,在探索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个恰当的情境,并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将已有的知识与新的信息融合起来,为团队合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并让学生对所选择的学习问题展开有价值的探索。同时,教师也应该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的,用更有难度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更深入地探究。

2 基于读图能力的校本作业设计策略

2.1 精心遴选内容,实现作业多维功能

2.1.1 立足现实,设置情境,让作业落地

“现实情境”的创设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将自己的地理知识、技能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地理校本作业应根据实际生活设置情境,添加实践探究,例如,地球公转时观察不同季节阳光进入室内的范围大小变化,亲身体验一年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或者观察影子的变化长短和方向;夏至时让学生制作节气书签;在“交通运输”一课的课前作业中,引导学生观察超市里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是用什么方法运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存在。将课堂上的教学与作业由静态变为动态,让地理校本作业变得更加开放与实用。

2.1.2 拓展作业来源,增强作业趣味

在“双减”之前,中学地理作业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问题亟待解决,教师需要从源头上拓宽地理学习资源,提高学习的可完成性、趣味性。而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业,则更具可操作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完“气温”这一节课之后,教师可以利用气温观察报告这一作业载体(如图1所示),让学生具体描述气温的变化,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地理绘图能力,还能提升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进而促使学生将知识与素养进行密切的结合,齐头并进。

图1 气温观测报告

2.1.3 丰富作业设计形式,综合定位作业功能

目前地理校本作业的形式以书面作业为主,没有达到“双减”对作业形式多元化的要求,因此,校本作业可以增强实践性,提高学生制作地图、绘图、解释地图等学科所需的能力,从而为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铺平道路。比如,在教学地形部位的时候,因为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还没有得到发展,因此教师有必要让学生使用黏土来制作地形模型,这样可以让他们快速地理解知识组成,从而构建出地理知识框架。

2.2 注重分层设计,实现作业梯度

2.2.1 能力培养分层: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

地理校本作业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所以在作业设计中,下层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中层目标是能力和方法的掌握,上层目标是素养的落地。这三者并不能割裂开来,虽然有层次之分,但应是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内容。由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特点,教师可以允许三位之间有步调的快慢,但应从本校学生学情出发努力均衡作业难度和作业量,在符合“双减”政策的基础上,实现基础性、拓展性和研究性三个层级的作业布置与评价方法制定,不仅关注结果的分析,更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展与提升,激发学生因完成合适恰当的作业而产生的自信心。

2.2.2 学习过程分层: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后练习

地理校本作业的设计按学习过程进行分层,应平衡课前预习、课堂探究和课后练习三部分,进行整体的规划,并在一个新的层面上,总体指导作业实施。校本作业不仅要对已学过的课程进行回顾与拓展,更应注重预设下一次课程的学习。在进行课前预习的时候,可以添加一些有利于下节课学习探索的前期知识、素材和案例,提醒学生要关注社会的热门话题,教师应该利用与课本有联系但却又扎根周边的情境,来激发他们对下一节课的学习兴趣。这样,在实施下一节课程的时候,学生会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而自动地生成一个真实的连接。教师可以提前讲解,整理课本中的知识,使学生对课本中的知识有一个大概的认识。比如,在讲解七年级下册的世界地理时,教师要反复介绍地理位置的描述方法,让学生看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时,形成条件反射式的理解,在八年级之后,教师要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区域描述方法的相似和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在校本作业中,对一些简单的知识性内容进行填空化处理,或者采用思维导图等各种方式来处理这些问题,在此基础上,适当地添加一些回顾的内容,以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为重点。因此,校本作业不仅要巩固、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还要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2.3 学习目标分层,深入研究课标

地理课程标准是教师设计教学目标的基础导向,地理校本作业的实施中也必然承载地理教学目标的实施任务,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应用知识,随后教师进行评价,学生创造性地使用知识与能力,循序渐进地落实地理核心素养中的育人要求。

2.3 核心素养导向,直指读图能力

2.3.1 探索单元作业设计可视化路径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效果,更要注重教学过程,构建新型地理教学模式,为今后学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从确定单元作业目标开始,教师进行单元作业内容的设计、反思和反馈,建立一个“可视化”的完整闭环,这样就能使校本作业设计的整个流程可视、透明,避免因个人差异而导致的不同,也就能设计出一个有总体思维的校本作业,避免因每一位教师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校本作业的碎片化,或者由于不同的学校之间的巨大差别和变化,让学生难以接受。可视化的作业设计能为学校的地理教学提供参照和抓手,从而使地理教学成为一个整体。

2.3.2 构建心理地图

当学生已初步学会了读图的方式和步骤之后,他们就会在大脑中对复杂信息进行处理,这是一种比较高阶的能力。心理地图指的是在人脑中,对已经知道的地理物体的空间分布、联系、演变和发展进行的一种综合与再现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将自己知道的信息进行全面提炼,对教科书比较了解的学生可以对某个章节的哪一页的哪一道题进行明确的定位,而对地图比较了解的学生则可以将其准确的位置转移到哪个大陆、哪个国家、哪片地域。然而,这对学生自身的能力有着非常高的需求,因此不能在一门课程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将其应用,教师需要时刻把控学生知识、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动态,当有一些学生的发展达到要求的时候,在这个层面上进行培训,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去探究和学习地理知识,还可以让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空间定位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得到提高,同样也与他们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相一致。

2.4 凸显育人导向,多元作业评价

在“双减”以前,传统的家庭作业评估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偏颇,以正确与否为标准来评判所有问题,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以育人为主导的评估中,地理校本作业的真实作用应当被完全体现出来,它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发展目的,并且实现自我发展。因此,教师应当清楚自己的引导作用,在新的背景下,以“双减”为指导,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为出发点,以降低社会对教育的功利性为导向,以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为目的,使地理学科的课外活动在教育中更好地起到效果。在进行作业评估时,必须进行多种形式的协同,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缺一不可,学生处于课程的中心位置,学生之间的评估能极大地推动学生思考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3 结语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以校本作业为载体,突出作业的育人导向,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图能力,构建完善的地理知识框架。

猜你喜欢
读图校本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学刊(2019年5期)2019-04-13 00:41:26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学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49:30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天一阁文丛(2018年0期)2018-11-29 07:48:18
读图
IT经理世界(2016年17期)2016-11-29 16:48:22
读图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