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

2023-12-13 20:41梁雪娇宋晓菲李艳华王旭凤赵海杰胡译元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9期
关键词:皮内针神阙穴双下肢

梁雪娇, 王 婷, 宋晓菲, 李艳华, 王旭凤, 赵海杰, 胡译元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骨科, 北京, 1007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后,纤维环部分或完全破裂,髓核单独或者连同纤维环、软骨终板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窦椎神经和神经根,从而产生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伴有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等临床症状的一种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发生于L4-L5和L5-S1,好发于25~50 岁青壮年,占整个发病人群的75%以上,男性高于女性[1],长期影响生活自理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能力,所以患者往往表现情绪低落、悲观恐惧等不良心理状况。随着腰椎间盘诊疗技术不断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也在不断地提高。本文总结1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6 岁,主因“间断腰痛30 余年,加重伴左下肢酸胀疼痛麻木20 余天”为求进一步系统诊治,由门诊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入本科。既往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病史20 余年;左侧乳腺结节切除术后5年;左膝关节微创术后1年。患者神清,精神可,面色如常,未闻及异味,舌质淡暗,苔白,脉弦细。专科检查:L2—L5和S1椎旁及棘突压痛(+),叩击痛(+),左侧直腿抬高试验60°(+),加强实验(+),左侧股神经牵拉实验(+),双侧髋、膝、踝皮肤痛觉正常,左侧膝腱反射减弱,左右跟腱反射正常,左侧股四头肌肌力较对侧减弱M4,其余下肢诸肌肌力基本正常。腰椎核磁:腰椎退行性病变,腰椎间盘膨出,其中L2-L3、L3-L4、L4-L5、L5-S1椎间盘膨出并突出,腰椎骨质增生,L2-5终板炎、许莫氏结节,L2椎体向后I 度移位,腰胝部少许皮下筋膜炎,L2-3间盘脱出。中医确定诊断:腰痹(气滞血瘀),西医确定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关节炎;腰椎滑脱症;高血压病。

患者于2022 年11 月21 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腰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探查,经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手术顺利。术后则针对患者病情制定护理计划,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患者术后便秘、疼痛等症状缓解,康复顺利。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给予患者术前常规准备,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咳嗽和排痰的方法。加强营养,多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注意避风寒,防感冒。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的目的、方法,介绍同种病例手术成功的情况,减轻患者的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肌等神经功能变化。观察伤口敷料情况,保持伤口负压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色、质、量的变化,并正确记录。观察局部皮肤情况,正确指导患者勤翻身,必要时给予气垫床防压疮的发生。遵医嘱给予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2.2.2 疼痛护理:实施个体化联合治疗,遵医嘱运用自控式镇痛泵、止痛药,配合皮内针[2]治疗,取穴阴郗穴、合谷穴[3]、内关穴、公孙穴、照海穴等穴位,2次/周,5次为1个疗程,以提高疼痛阈值以达到术后镇痛的效果。

2.2.3 腹胀、便秘护理:嘱患者多食易消化高纤维食物,指导患者宜进食活血化瘀之品,如桃仁等。采取艾灸神阙穴、天枢穴、关元穴等穴位,15~20 min/次,连续治疗7 d;联合腹部按摩,4次/d,为晨起、午睡醒后、早餐及晚餐后1~3 h 进行,顺时针方向按摩,每次10~20 min,以促进排便。遵医嘱给予穴位贴敷治疗[4],选取黄芪30 g、积实20 g、肉从蓉20 g、当归15 g、生地黄10 g,加水煎煮取汁约200 mL,复煎取汁100 mL,混合后将药液浓缩至50 mL,另将大黄10g、冰片5 g 打粉,与浓缩液混合,搅拌均匀,加入少许淀粉,制成药青。取穴神阙穴[5],将适量药膏敷于上述穴位,每日更换1次或给予中药热熨下腹部。遵医嘱给予开塞露/甘油灌肠剂等。

2.2.4 康复运动:指导患者进行足趾、踝部等主动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循序渐进指导患者进行蹬腿、直腿抬高、五点支撑及飞燕式等功能锻炼。五点支撑锻炼:患者取卧位,以双手叉腰作支撑点,两腿半屈膝90°,脚掌置于床上,以头后部及双肘支撑上半身,双脚支撑下半身,成半拱桥形,当挺起躯干架桥时,膝部稍向两旁分开,速度由慢而快,每日3~5 组,每组10~20 次。适应后增加至每日10~20 组,每组30~50 次,以锻炼腰、背、腹部肌肉力量[6]。飞燕式锻炼:患者俯卧位,双下肢伸直,两手贴在身体两旁,下半身不动,抬头时上半身向后背伸,每日3组,每组做10次。逐渐增加为抬头上半身后伸与双下肢直腿后伸同时进行。腰部尽量背伸形似飞燕,每日5~10 组,每组20 次。通过功能恢复训练,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血栓形成[7]。术后1~3 d 协助患者佩戴腰托取半坐卧位或坐于床边,适应体位变化后,慢慢练习下地行走,行走时姿势正确,做好安全防护。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其中皮内针疗法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各种痛症,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的特点。皮内针又称埋针”,通过神经末梢的传导,可引起病灶部位解痉,改善血液循环而缓解症状,所以皮内针进针后部分病痛可即刻减轻或消失,但有些病痛随着起针又再出现,而留针可延长镇痛效应。腰椎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主要有直腿抬高法、五点式支撑、腰背肌功能锻炼等术后康复训练。研究表明[8],术后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穴位敷贴疗法选用的中药方剂能够壮脾肺,大补元气,可对肠道平滑肌发挥作用,促进肠道收缩,调节肠道菌群,从而改善排便;神阙穴,神阙穴在腰中部,临近胃和大小肠,可健脾和胃,促进排便[9]。上述护理方案联合应用,旨在缓解术后便秘、疼痛等症状,旨在增强脊柱及腰背肌的稳定性,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从而进一步使患者康复。

患者知情同意:所有个体参与者或其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开放评审

专栏主编点评:本文病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建议内容进一步凝练、丰富,突出护理特色和亮点。

猜你喜欢
皮内针神阙穴双下肢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皮内针研究热点及趋势:文献计量学及知识图谱分析
自拟骨痨汤联合神阙穴拔罐对老年脊柱结核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莱菔子热奄包外敷神阙穴联合按摩疗法治疗胃肠胀气的临床观察
皮内针联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基于皮部理论浅析皮内针疗法之应用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
请您诊断
以呼吸困难、双下肢不对称性水肿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1例
头皮针配合埋皮内针治疗失眠症6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