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建平
生活的原生态在外观上是芜杂无序的,在时间轴上是松散乃至简单重复的,小说以故事的形式在原生态之中整理秩序、建立关联,并围绕一个主题删繁就简,以逻辑性将其整合起来,使之产生意蕴。每篇小说都有核心故事,即使有复线,也不过是两个或者多个故事的并行伸展。所有的叙事都要围绕核心,如果作者不慎走神,偶尔跑题、偶有闲笔或者借题发挥,写出了“碎片”文字,最后也是“闲话休提,言归正传”。
每一篇小说都是或大或小完整的建筑,力学上其结构未必都紧凑坚固,但它一定是从地基建到屋顶,构成一个整体的。而长篇小说无疑是其中結构最繁复、外形最宏伟壮丽的建筑。这是我们在后现代主义文化盛行之前对于小说的基本认识。
小说家对碎片的运用,始终存在着度的把握,这不是简单的从0到10的比例调控。承认并接受小说中碎片的存在,把它视为故事性、逻辑性的有益补充,与主张“碎片化”,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小说观念。唐纳德·巴塞尔姆所说的,“碎片是我唯一信任的形式”,是基于对传统小说的厌倦。传统说故事的人,往往为了故事的圆整、连贯破坏了事物的自然性。但还有比生活本身更碎片化的吗?小说不能去简单复制生活,那将使这一文体丧失存在的合理性。
小说被赋予了虚构的特权,以最大的人工改造来抵达真实、自然,那种比事实更接近真相的真实。在现实主义的评判标准中,碎片只有作为整体的有机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才有存在的价值,一切游离于整体之外的,都被当做多余的枝杈,冗余,瑕疵。偶尔的缓缰漫步可以说是闲情逸致,信马由缰纵马驰骋只能说是漫无目的不知所向。
但文体总是在不断自我变革。近代小说诞生以后,作为另类、异端的“新小说”或者“反小说”总是会适时出现,并渐变成为主流。一些被认为是根基的、底线的观点,比如散文的真实性、小说的故事性,是否也会成为革新的对象,从而让词典编纂者修改词条,或者它坚不可摧,在革命与颠覆中,与文体本身一起消亡?
在小说写作中,“碎片”方式的使用可增强陌生感和新颖度;它的“浑浊加入”,可以增加故事的丰富感和厚度;还可以有意识地形成对故事的阻碍,避免它的过度“顺畅”。李浩的这篇《小说“碎片”的可能性》,不仅为“碎片”溯了源,而且为它正了名。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去世后不久,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说:“最会搞系统的人们,他们和自己的系统的关系,就好像一个人建了个硕大无朋的城堡却住在旁边的一个小棚屋里。”
谁会拒绝一座美轮美奂的城堡呢?谁又不爱一所悠然见南山的棚屋呢?这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而是可此可彼、亦此亦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