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 健 甘宜涛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学习者的生存方式随之发生变化[1]。学习在经历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的电子学习、以移动设备为媒介的移动学习、以传感器技术及移动设备为媒介的泛在学习等几个发展阶段后,人们对学习的认识也发生了转变,即学习是一种情景化、个性化、发散性、相互协作的活动[2]。以传感器技术、移动设备为媒介的泛在学习是基于普适计算技术与情境认知理论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的发生无处不在、学习的需求无处不在、学习资源无处不在”[3],是一种按需、适量、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是最接近人类学习本真状态的学习模式[4]。泛在学习具有的永久性、可获取性、即时性、交互性、教学行为的场景性以及适应性[5],为学习者创造了一种不受时空限制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能够自由选择学习方法、学习手段,按需、适量地进行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这正与当前高等教育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相契合,也与课程教学所追求的全员、全程、全过程育人相契合,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注入新的元素。自带设备(Bring Your Own Device,BYOD)是用户将自己的移动智能终端(如平板电脑、笔记本、智能手机)应用于工作和学习中[6],设备自身具有的人性化、移动性、用户驱动性的特点与“以学生为中心”倡导的个性化、情境化、协作性学习理念相契合,为泛在学习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路径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
泛在学习具有永久性、可获取性、即时性、交互性、教学行为的场景性、适应性、真实性等特点,对“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有巨大推动作用[7]。永久性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为教师教学或分析教学效果提供参考;可获取性可以帮助教师、学生突破时间、地点的限制获取课程教学、学习所需的资源;即时性可以帮助学生即时获取课程的学习资源,并记录学生学习的学习行为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方向指引;交互性可以为教师与学生的同步交流、交互创造条件;教学行为的场景性使课程教学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从而使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所需的知识能够以一种更加自然的方式呈现出来;适应性可以使教师、学生按需、适量地获取各自所需的信息及资源;真实性使课程教学与学生的真实世界、真实生活相关联,使课程教学充满更多需要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减少说教,使课程教学与其他学科融合,增加趣味性,提升吸引力。
泛在学习技术融入课程教学,创造个性化、适应性、即时性的开放教学环境是适应教育技术发展要求及学生学习需求转变的应然之举。泛在学习环境中的课程教学能够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说教,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技术支持下,学生可以摆脱时空的限制,按需、适量、即时获取资源,自主掌握学习进度。然而,泛在学习技术为课程教学带来变革的同时,也使教学面临着几个需要关注的问题。首先,教学制度的适应问题。大学课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使用手机都被认为是课堂违纪行为。教师、教学督导及教学管理人员对学生使用手机的行为难以认可,认为学生会利用手机聊天、玩游戏或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在此背景下,泛在学习使用的BYOD 设备如何适应现有的教学制度成为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关注的问题。其次,教学信息的安全问题。BYOD 设备在课程教学中使用,更多的外来设备访问校园网络,使校园网络面临着较大的信息泄露风险,甚至被攻击、破解[8]。课程教学贯穿于全部的课程,如果BYOD 设备广泛使用,则要求学校在开放网络环境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保障。最后,BYOD 设备的使用问题。BYOD 设备的使用主要涉及规范性问题,即多种类型的设备带入课堂后,如何规范使用并提高效用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BYOD 设备获取学习所需的资源、信息,避免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还要根据课程类型的差异设置规范性条款,以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提升设备的效用。
泛在学习环境下,智能设备的使用拓宽学习空间、丰富学习资源,使课程教学在多样化的环境中进行,学生可根据实际需求,适量选择学习资源,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及空间,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创造条件。然而,面对巨量的学习资源及不受时空限制的教学环境,仅有技术支持并不一定能保证学生的有效学习。因此,准确把握泛在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课程教学的内涵是关键。
学生的有效学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学习动机。在移动学习中,学生是否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直接决定着其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9]。因此,泛在学习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即从学生的视角来思考吸引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动机。其次是学习环境。学习环境通过学生固有的经历和储备的知识发挥作用。泛在学习为学生创造了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学习突破传统课堂的空间限制。在巨量学习资源的作用下,学生固有的经历和储备的知识如何有效地促进新知识的建构是关键。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从巨量学习资源中选择合适的资源进行新知识的建构。另外,泛在学习具有的情境性特点为学生的学习创造真实的学习环境,使学习在与同伴、教师的交互作用下得以实现。在这种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新知识。由此看来,泛在学习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开放、交互的学习环境,在参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加以指导。
泛在学习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课程教学应该是全部学生参与全部课程的、全过程的教学活动和过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提升学生参与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借助技术支持帮助学生从巨量学习资源中按需、适量获取资源,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参与学生学习,为课程学习创设开放性环境,并依据学生、课程差异设计个性化学习内容。
随着教育范式的转变,在“教与学”的教育共同体中,教育将逐步实现“教”向“学”的转变,并最终实现学习者独立自主学习[10]。泛在学习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使教学活动中的各个要素发生变化,这就需要重新审视教师、学生、学习资源、教学媒体四要素以及彼此之间的交互关系。
泛在学习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资源获取、知识建构的主体。学生借助BYOD 设备的支持,突破传统的时空限制,按需、适量地选择学习资源,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参与课程的学习。另外,BYOD 设备使教师、学生的即时交流与合作成为可能,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既可以与教师实时交流,也可以通过设备将问题发送给教师,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解答问题、实现学习目标。
泛在学习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要求教师由传统的“说教者”“知识垄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指导学生从巨量的学习资源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有效学习,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予以个性化辅导;优化教学设计并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开放性、适应性的教学环境。
泛在学习环境下课程的学习资源是开放性、生成性的,由教师收集与加工。学习资源经过网络、BYOD 设备在学习共同体内共享,学生在已有经验及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而资源的适切性、交互性、可加工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有效学习[11]。此外,泛在学习环境下课程的学习资源是情境性、真实的,即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学生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学习资源。课程的教学过程亦是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生根据自身不同的需求获取各自所需的学习资源,教师依据学生的需求差异适时、适量地为学生匹配合适的学习资源。
以传感器、移动设备、无线通信为代表的新一代移动设备为课程教学、学习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智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突破原有时空、知识储备的限制,依据自己的需求适时、自主地参与学习。
泛在学习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由说教者、知识的垄断者转变为教学参与者、指导者,学习资源多样化、情景化、适应化,移动设备为课程教学、学习创设智能的学习环境。四个要素形成一种交互的关系,具体如图1 所示。
图1 泛在学习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课程教学的要素及相互关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平板电脑、笔记本、智能手机几乎成为大学生的标配[12],这些设备普及并在工作与学习中使用使BYOD 教学成为可能。BYOD 密切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场景相融合,促使学生以一种个性化、对自己更为负责的方式积极参与学习活动,通过与教师、同伴的交流与合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高社会交往能力[13]。BYOD 具有的用户驱动性、自带设备多样性、情境整合性、人性化、网络化等特点[14]与“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坚持的个性化、情景化、协作性、动机导向性等原则高度契合[15]。移动设备的软件升级促使BYOD 在教学中使用成为新常态。因此,基于BYOD 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大数据技术和学习科学在信息化学习环境创设中的智慧运用[16],既符合当前高等教育变革的理念,也有利于推进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深度融合。
BYOD 设备在课程教学中应用,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融合、传统课堂与在线课堂的整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混合[17]。BYOD 设备的使用使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融合,实现了课程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缩小课堂与生活的间隙,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及趣味性。BYOD 设备作为教师和学生交流、学习、互动的工具,使师生、同伴间的实时或非实时交流与互动成为可能,实现了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的高度融合。
新冠疫情暴发后,在线学习、线上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常态。BYOD 设备在课程中应用实现了传统课堂面对面教学与线上教学的融合。BYOD设备能够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使现实课堂得以拓展,学生学习形式更加多样化,学生学习更加具有自主性。传统课堂面对面教学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线上教学交流不深入的弊端,使师生、同伴间的交流更加深入。此外,BYOD 设备的应用能够为学生按需、适量地提供学习资源,与传统的课堂讲授相结合,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在传统课堂上被视为干扰教与学的因素。基于BYOD 的课程教学中,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反而成为教与学的媒介,成为优化教学活动的积极因素。在BYOD 设备的支持下,课程教学实现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混合。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设备,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自主学习,大大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泛在学习环境下,基于BYOD 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在参照已有研究提出的4S 教学模型基础上,以云班课、学习强国等APP 及微信为平台进行设计。
4S 教学模型框架如图2 所示,具体包括选择、搜索、解决、分享四个环节[18]。选择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历通过云班课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问题;搜索是学生在选择问题后借助学习强国等软件平台、中国知网等平台搜索解决已选择问题所需的资源;解决是学生通过与教师、同伴的交流与互动解决所选择的问题;分享是将学习成果、关于问题的观点、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其他通过云班课或微信在学习共同体内分享。
图2 4S 课堂教学模型框架图
1.课前:选择问题与搜索资源。课前选择问题与搜索资源是课程教学的准备阶段,设计如表1所示。对教师而言,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是设计学习问题及提供学习资源的基本原则。通过云班课创设班级后,在“资源”模块可以通过“本地上传”“网页链接”“资源库”三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尊重学生的差异,教师可通过“幻灯片”或“消息”向全班学生发送多个可供选择的学习问题。对学生而言,这一阶段是以任务为驱动或基于问题解决选择学习问题的过程,是学生根据自身学习兴趣及知识储备状况做出选择的过程。学习问题从云班课中教师提供的可供选择问题中进行选择。资源搜索是这一阶段的关键,在选择学习问题后,学生通过云班课中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学习强国等软件平台中现有的资源或其他方式搜索解决所选问题需要的资源。在资源搜索过程中,学生还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及帮助下从巨量的学习资源中做出取舍,以满足自身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
表1 基于BYOD 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课前设计
2.课中:解决问题与分享成果。课中是传统面对面教学与BYOD 设备应用相结合解决学习问题与分享学习成果的过程,设计如表2 所示。解决学习问题是教师、学生利用BYOD 设备在学习共同体中完成学习任务及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前期搜索、选择学习资源的基础上向教师及同伴陈述并接受相关质疑与提问。基于BYOD 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学生可以在云班课、微信中匿名交流、提问、质疑,避免面对面地冲突与尴尬,激发真实的想法,融合不同的思维。教师能够利用云班课中“活动”板块的“头脑风暴”“答疑/讨论”“活动库”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既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也可以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是教师、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呈现学习成果,在听取、学习其他成员学习成果的同时,做出质疑与评价,在此过程中建构新知识。基于BYOD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以云班课、微信或其他媒介为平台,共享学习成果,分享形式更加灵活、自主,实现资源共享、人人皆学。
表2 基于BYOD 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课中设计
3.课后:总结学习效果。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学生共同回归到网络平台,通过云班课或微信对教与学过程中的得与失进行总结与反思。教师利用云班课中的“作业/小组任务”“测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予以测评,评价一般遵循正向评价的原则。同时,利用云班课记录的学生学习记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个体差异进行分析,采用私信的方式反馈于学生并有针对性地予以激励或提供进一步的学习指导。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我反思与总结,并利用云班课或微信群进行匿名交流与讨论,促使课后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泛在学习环境下,BYOD 设备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塑造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基于BYOD 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课程的学习效果。BYOD 设备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将学习融入学生生活,学生自主选择个性化的移动设备并依据个人兴趣及需求参与学习。这种自主性的学习赋予学生控制及管理学习资源、学习进程的权力。此外,BYOD 设备的运用促使课程学习成为学生驱动的学习,学生参与学习实质上是主动建构和加工知识。这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BYOD 设备具有的移动性、情境性使课程学习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融合,学生利用自己熟悉的移动设备获取学习资源,完成知识加工与建构,在开放、友好的环境中通过合作完成学习,在交流互动中拓展认识网络,提升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