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旭, 米爱红, 高瑞瑞, 夏莹娟, 刘晓, 杨柳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 肾内科血液净化技术组, 河南 郑州 450006)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 目前临床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后因排异反应患者需进行长期的免疫抑制剂治疗, 其中猪抗人淋巴细胞球蛋白因较好的疗效与适中的价格成为目前临床常用免疫抑制治疗药物。 因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治愈率低下、 复发率较高, 且长期治疗对家庭经济造成沉重负担, 多数患者负性情绪严重,治疗信心受到影响, 出现消极用药等行为[1], 故加强对该类患者的护理干预也尤为重要。 鉴于此, 本研究旨在探讨合理情绪疏导疗法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我院收治的78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 纳入标准: 符合 《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17 年版)》[2]中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 均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猪抗治疗; 年龄18 ~50 岁; 患者及家属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存在严重精神疾病; 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 合并其他血液系统疾病。 对照组男25 例,女14 例; 年龄18 ~48 岁, 平均年龄 (28.48 ± 6.43) 岁; 病程2 ~8 年, 平均病程 (4.18 ± 1.27) 年。 观察组男24 例, 女15例; 年龄18 ~49 岁, 平均年龄 (29.26 ± 6.61) 岁; 病程1 ~7年, 平均病程 (4.08 ± 1.16) 年。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 包括健康知识宣教, 用药、 饮食指导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合理情绪疏导法干预, 共分为四个阶段: ①心理诊断。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通过沟通了解患者基本情况, 总结出患者受到困扰并出现负性情绪的原因, 从最主要的问题入手解决。 ②领悟。 向患者讲解合理情绪疗法的主要原理与目的, 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帮助患者认识到负面情绪对治疗的不良影响, 初步改变患者不合理信念, 帮助患者更加理性、 客观地看待病症。 ③修通。与患者进行讨论与辩论, 使用逻辑三段论法对患者的不合理信念提出质疑, 列举不合理信念带来的后果, 逐一辩论, 分析诱因, 强调因果一惯性, 围绕如 “长期服药的利与弊”、 “发病缘由的理性考察” 等主题展开辩论, 着重信念的构建, 使患者辨别谬论, 承认矛盾, 并纠正错误观念, 消除其消极观念, 建立合理信念。 ④再教育。 由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个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 患者负面情绪很难做到一次性根除, 护理人员需要不断与患者通过辩论、 理性考察等方法, 培养患者每当出现负面情绪时就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的思想, 帮助患者减轻压力, 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
1.3 观察指标①自我感受负担。 于干预前后使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 (SPBS)[3]评价, 该量表包括身体因素、 情感因素与经济因素三个方面, 总分50 分, 得分越高则自我感受负担越重。 ②治疗依从性。 干预后使用自制的依从性评估量表评价。完全依从: 患者完全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方案; 部分依从: 患者基本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方案; 不依从: 患者完全拒绝医护人员的指导, 治疗毫无进展。 总依从性=(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x ± s 表示, 采用t 检验;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自我感受负担 干预后, 两组患者的SPBS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 且观察组SPB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SPBS 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患者的SPBS 评分比较 (±s, 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39 44.24±2.61 25.05±1.38对照组 39 44.19±2.54 27.41±1.44 t 0.086 7.389 P 0.932 0.000 t P 40.592 35.890 0.000 0.000
2.2 治疗依从性干预后, 观察组治疗总依从性为92.31%, 高于对照组的74.36% (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比较 [n (%)]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特点为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能力减弱, 无法满足外周血全血细胞的新陈代谢, 引起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 临床认为其发生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 基因突变、 病毒感染、 化学药物等有关, 患者常出现贫血、 发热、 出血等症状[4]。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急、 病情发展快,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而后需给予患者的免疫抑制剂长期治疗以减轻机体排异反应, 其中猪抗人淋巴细胞球蛋白最为常用。 因治疗周期较长, 加之治疗费用昂贵, 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焦虑、 痛苦、 烦躁等负面情绪, 治疗依从性较差, 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5-6]。 因此,临床在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同时, 也需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
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Ellis 提出的一种心理学治疗方法, 该疗法能够让个体达到自我关怀、 适应变化、 敢于尝试及方向明确等心理健康目标[7-8]。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干预后的SPBS 评分低于对照组, 治疗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提示合理情绪疗法在减轻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自我感受负担、 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分析原因在于: 合理情绪疗法在心理诊断阶段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能够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从根源上确定患者不合理信念产生的原因, 为后续的辩论做好充分的准备; 进入领悟阶段后, 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跳出自己的惯性思维模式, 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有一种客观性认知, 从而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 在修通过程中, 通过帮助患者进行理性分析和逻辑辩论根除患者埋藏于心中的非理性认知, 从最基本的逻辑三段论法等方法开始, 寻找患者自身语言中的谬误, 让患者意识到自身理论无法自洽, 从而恢复理智; 在再教育阶段, 让已习得理性思维的患者彻底否定自己过去的感性思维, 时刻追求逻辑自洽性和事情的因果一贯性, 在此基础上与患者多次沟通, 恢复患者的社会技能和自我排解情绪的能力, 缓解其不良心理状态。 合理情绪疗法有助于提高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 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综上所述, 合理情绪疗法可明显减轻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自我感受负担, 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