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婷
摘 要 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是元杂剧的悲剧典范,也是享誉全球的悲剧经典。它以窦娥等人物形象和正义饱满的情感成功描绘了一幅社会生活画面。在教学中教师要借助戏剧的特点讲解文本,引导学生得出窦娥悲惨命运的归宿是“多少冤屈一声叹,一生清白留人间”。
关键词 宾白 冤屈 冲突 戏剧教学
《窦娥冤》因为语言的障碍和审美的阻碍,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阅读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穿越这些障碍去领悟这篇作品的精彩之处?笔者以元杂剧的结构形式为突破点,进行了教学研究和探索。
一、立足宾白,分析人物出场的门道
宾白,是古代传统戏曲剧本中的说白。元杂剧的宾白继承了叙事艺术的“重事”传统,它的目的在于追求故事情节的合理性、叙述的逼真性,而不是去塑造人物的性格特点。在人情世态、悲欢离合的境遇中,宾白以故事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来引人入胜。例如,《窦娥冤》中窦天章把年幼的窦娥卖给蔡婆婆,其中的纠葛和人物内心的变化都是通过窦天章在楔子中的宾白展现出来的。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阅读剧本,和学生一起分析探究每一个人物出场的宾白,明确人物出场词的几个任务:人物的自我介绍、角色定位、情节提示等。例如蔡婆婆出场的宾白:“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字里行间透露了蔡婆婆对待人生的态度。窦娥父亲窦天章出场的宾白:“读尽缥缃万卷书,可怜贫煞马相如,汉庭一日承恩召,不说当垆说子虚。”描述了窦天章当时处于非常穷困潦倒的生活状态。“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自家姓卢,人道我一手好医,都叫做赛卢医。”这是赛卢医的出场介绍,不仅介绍了这一人物自身的情况,还介绍了有关的故事情节。有的人物在戏剧中有多次的出场介绍,如楔子中蔡婆婆出场的时候提到了窦天章欠高利贷打算用女儿窦娥来抵债这一事件,为窦娥这一主角人生的冤屈做好了铺垫;第一折中蔡婆婆在出场的时候提到了窦娥嫁到了蔡家,然后丈夫去世的事实。作者对这些情节的反复交代有利于读者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
在人物出场时进行宾白介绍的用词,展现了戏剧和小说塑造人物角色的不同。对于人物的性格特点,小说一般采用“隐性”表达,需要读者从故事的情节和描写中去探寻,戏剧则是采用“显性”方式呈现,让观众直接得到。
二、立足人物,分析反常之处的深度
《窦娥冤》的故事情节简单清楚,人物形象也十分鲜明,学生在阅读上没有障碍。教学如果仅仅停留在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分析这一层面上是明显不够的。作者在人物的设计上,除了表现出人物性格特点的鲜明之处,还写出了人物真实而又复杂的一面,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人物的时候,要分析人物所处的时代以及社会土壤,这有助于读者更深刻地感受作品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意义。教学中该如何做呢?笔者根据《窦娥冤》的一些研究资料,首先提出了两个思考问题:蔡婆婆和窦娥对待封建社会女性改嫁的态度是不是一样的?窦娥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元杂剧是元朝的一种新兴戏剧文化,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寡妇形象。蔡婆婆是《窦娥冤》中再嫁的寡妇,她早年就死了丈夫,自己懦弱胆小又世故圆滑。她在张驴儿父子的威胁下屈服,不仅自己和张父做起了夫妻,还自愿当起了张驴儿的说客,劝说窦娥嫁给张驴儿。在窦娥坚决不从的情况下,她才劝说张驴儿父子先不着急,慢慢来。蔡婆婆的这种态度足以说明她的再嫁带有很大的自愿成分。而窦娥作为听从父亲、孝敬婆婆、对丈夫从一而终的道德完人,却被冤屈致死,她到底错在何处?这才是当时社会最可怕之处。
窦娥是善良的,这一点是大多数人认可的。她怕婆婆受刑而自己主动揽下了所有罪行,怕婆婆难过而请求绕道去刑场。但是窦娥在临刑前发下的第三桩誓愿——楚州干旱三年,是不是展现了窦娥人性中“恶”的一面?窦娥发下楚州大旱三年的毒愿,首当其冲是楚州无辜的百姓。窦娥怎么能够因为自己的冤狱而殃及百姓?从这一点上引导学生去思考这篇文章中窦娥人性的“善”与“恶”,有助于帮助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理清自己立论的逻辑起点,在质疑中推动思维进阶。
三、 立足沖突,分析对抗之处的光辉
在《窦娥冤》整部戏剧中,窦娥作为主要人物,自始至终处于矛盾冲突的中心。因为生活贫困窦娥被父亲卖掉,在张驴儿父子的胁迫下蔡婆婆逼着她改嫁,遭到张驴儿的威胁,最后被梼杌屈打成招。在这部戏剧中冲突主要表现为社会冲突、道德冲突和意志冲突三个方面。社会冲突是造成窦娥冤案的直接原因:赛卢医欠下高利贷,勒死蔡婆婆成了解决这一冲突的办法;张驴儿歹意杀人,反而以此要挟窦娥;判官不分事情真相冤杀窦娥。其次是道德冲突:张驴儿父子强行入赘,这种不道德的反常行为,在元杂剧中反而被表现成一种十分平常、屡见不鲜的正常现象。在不道德的社会中,坚守道德底线的人反而被推向火坑。最后是窦娥内心的意志冲突:主要表现为不安于现状又不得不安于现状,不相信鬼神又不得不相信鬼神,明明知道道德没用又不得不遵从道德。窦娥对自己三岁丧母、七岁离父、十七岁守寡的悲惨命运满怀怨愤,但守节尽孝以修来世之福的愚昧认识,迫使她不得不安于现状。当窦娥蒙受冤屈的时候,她情不自禁地诅咒天地鬼神的昏愦,但又对天发下三桩毒誓。在窦娥的心中,天地鬼神既能够把没有罪的人推向绝境,又能够为有冤屈的人昭雪洗冤。作者通过这三重层层递进的矛盾冲突,揭示了元代社会道德的崩溃和涣散。在整部戏剧中,窦娥和自己父亲的冲突、和婆婆的冲突、和张驴儿父子的冲突以及和梼杌的冲突,都推着她不断地走向矛盾的高潮。在刑场上,窦娥将自己悲剧的一生归结于自己的苦命,对着虚幻的天地进行控诉。这样一个一无所有的女子,在当时的社会最没有力量的女子,她的反抗只能是徒劳的,是无声无息的,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但又是惊天动地的。如果窦娥不是那么善良,就不会那么简单的屈打成招;如果她不是那么倔强,或许还可能苟且活着。正是因为她的善良和倔强才使她最终走向了死亡的宿命,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善良和倔强,才更能展现出窦娥这一人物个性的光辉,也让悲剧悲得更彻底。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受难是悲剧的前提,而抗争则是悲剧的核心和本质。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戏剧的特征去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感悟人物的命运,最终得出窦娥悲惨命运的归宿是“多少冤屈一声叹,一生清白留人间”。
[作者通联:江苏徐州市铜山中学]
普及化时代的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之困
首先看整个中国的基础教育,我们已经实现了各级各类的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巩固率是95.5%,初一初二的辍学还是很严重,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1.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59.6%,其实我们已经实现了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还这么焦虑?是因为我们已经走进了普及化时代,但是我们的观念还在精英化教育时代。
——熊丙奇 教育思想网 202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