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民间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

2023-12-10 19:41:45陈剑
考试周刊 2023年46期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实践

摘 要:随着教育理念和方式的不断发展,教育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极为迫切。充分挖掘有价值的民间文化资源,立足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多样化的形式融入课程中,可以增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最终形成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精神自立。文章从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可操作性方面论述了玉林民间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

关键词:民间文化资源;幼儿园课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46-0155-04

2018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里提出:支持引导幼儿园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合理布局空间、设施,为幼儿提供有利于激发学习探索、安全、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和玩教具。因此,合理利用本地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和形式,是幼儿教育发展的方向,是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是实现课程向生活回归的重要途径。

一、 民间文化资源的特点以及教育价值

(一)民间文化资源贴近幼儿生活

民间文化是当地千百年来人们繁衍生息耕种劳作的缩影,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以及历史传承密不可分。从神话传说到民间习俗,从民间礼仪到传统节日,从民间手工艺到民间艺术表演,无不传播弘扬着当地劳动人民的智慧。民间文化来源于生活,贴近幼儿生活,对幼儿更具有亲和力,更易于幼儿获取生活经验,从而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二)民间文化资源蕴含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思想理念,构建了良好的道德体系,形成了博大的人文精神。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理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以人为本、向上向善的人文精神,这些都是民间文化的优秀传承。在人文精神的传承方面,民间文化具有独到的“日用而不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感受和学习中华传统美德,对幼儿的成长大有益处。

(三)民间文化资源富有教育价值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极为迫切。充分发掘民间文化内涵,创造性阐释民间文化中符合时代、符合幼儿教育的内容,挖掘这些具有人文价值的民间文化资源,立足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多样化的形式融入课程中,可以培育幼儿从小对家乡的归属感,传承民间文化的根和魂。民间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可以解决幼儿园课程质量提升、民间文化传承的问题,较好实现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园特色教育发展和民间文化传承的三方共赢。

二、 玉林民间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探索

(一)开展玉林民间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的理论研究

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和梳理,我们发现,文化资源中民间文化是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具有极高的精神意义和传承价值。民间文化资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能为幼儿的游戏探究提供丰富素材的同时,又可以帮助幼儿很好地回归生活。它具有特殊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既可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可以培养幼儿健康的个性,促进幼儿全方位发展。

幼儿园课程是以幼儿园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幼儿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幼儿园教师为主体构建的课程。我们认为玉林民间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应考虑三个问题:一是玉林民间文化资源融入园本课程应达到哪些教育目标?二是玉林民间文化资源在园本课程中如何融入才能达到这些目标?三是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二)了解玉林民间文化资源在幼儿园应用现状

玉林于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郡,2000 多年来中原南迁汉族和原住壮瑶等民族相互融合发展,创造了许许多多值得称道的地方地域文化。据2009年修订的《玉林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丛书统计,玉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曲艺、戏曲、手工技艺、民间信仰、民间美术、民间舞蹈、传统体育、民族语言、传统医药、民间习俗等多达9000多项。目前,仍然活跃在玉林民间生活中的舞蹈有鹤马舞、钱鞭舞等,美术有羽毛画、剪纸等,音乐有玉林八音等,传统戏剧有桂南采茶戏、陆川啀戏等,杂技与竞技有州珮功夫、十八路莊等,民俗有舞狮、寒山诞等,美食有玉林牛巴、大碌米粉、茶泡等。

由于环境、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民间文化正在不同程度地淡出人们的生活视野。通过对教师、家长和幼儿的调查和访谈发现,百分之八十的人不懂玉林方言,幼儿对玉林民间文化的认知较为缺少,教师和家长虽然对本地文化略有了解,但多为地方特产和节日习俗,对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工艺、民间文学等文化知之甚少。

我们针对教师开发利用玉林民间文化资源的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主要了解教师对玉林民间文化资源的了解程度、如何利用玉林民间文化资源、幼儿在与玉林民间文化资源相关的课程活动中的表现如何、目前课程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等。通过调查访谈,使我们清楚地了解教师在玉林民间文化资源融入园本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这些问题为下面的研究確立了方向和重点。我们需要进一步深挖玉林民间文化资源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加强对玉林民间文化资源的研究和内容的甄别,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加强在课程中开发和运用玉林民间文化资源的研究。

(三)优化对玉林民间文化资源的选择

民间文化范畴广,内容众多,并不一定都适宜融入幼儿园课程,因此,我们通过搜集、比对、分析、改编等方式,不断优化对玉林民间文化资源的选择,经过实践,我们总结了以下几方面原则:

1. 体现理念

教育资源的选择是为课程实施服务的,幼儿园课程的构建立足于办园理念和园所文化,因此选择的玉林民间文化资源应该能多维度展现课程理念,具备教育价值,帮助幼儿的学习得以对应和延伸,满足幼儿的探索需求并使幼儿参与其中,否则再优秀的资源也毫无价值。

2. 适宜发展

适宜性同时包括了资源的丰富性、可操作性和可变性。玉林民间文化资源的选择除了具备教育价值,还应考虑如何更充分地体现地域文化,有效充分地利用各种活动和环境表达这一理念。玉林民间文化资源应该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发展需求的幼儿多样化的需求。根据幼儿年龄、性格的特点创设更丰富多样的活动,使幼儿有更多的契机去真实地感受传统文化,从而感悟生活,启迪思想。

3. 就近取材

在选择玉林民间文化资源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幼儿园所处区域丰富的玉林民间文化资源,不舍近求远,把贴近幼儿生活的玉林民间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活动中来,实现教育本身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幼儿生活的目标。

4. 确保安全

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因此,选择玉林民间文化资源一定要确保选择和利用的安全性,安全标准应从幼儿身心健康两方面去考量。一是材料的选用是否安全卫生,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二是选择的教育资源是否恰当,是否对幼儿造成心理影响。要确保玉林民间文化资源的选材和利用能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基于以上原则,我们深入开发玉林民间文化资源,通过查阅县志和文献、走访等方式,对玉林民间文化资源进行了梳理,挖掘出适合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的资源并按自然资源、民间艺术、民间文学和民俗风情四类进行了分类整理。

三、 玉林民间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实践

(一)创设丰富适宜的课程环境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我们主要讲物质环境的创设。本土材料,看似不登大雅之堂,但如果巧妙运用就能发挥教育性、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环创特点。以往,我们也利用自然资源和废旧材料创设环境,但从前期调研的情况看,目前利用玉林民间文化资源创设主题环境主要存在材料使用随意性较强、缺乏艺术性以及幼儿参与较少的问题。因此,针对我们整理收集的玉林民间文化资源,在主题环境创设上进行了新的尝试。

1. 以主题内容为主线,创设班级环境

我们从主题内容出发来创设,使主题环境构成整体,如结合“欢乐三月三”主题,美工区进行染彩蛋、做绣球、画壮锦、绘制民族娃娃等手工活动,并用这些手工作品装饰活动室,玩碰彩蛋、抛绣球的游戏;表演区投放民族服饰、竹竿等材料,进行对山歌、跳竹竿舞的表演;美食区制作五彩糯米饭和艾粑粑;益智区创设三月三主题活动墙等,结合师幼共同创设的主题墙,整个班级环境充满浓浓的民族节日氛围。

2. 以季节作物为背景,丰富游戏材料

大自然是最好资源库,玉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别适合农作物生长,每个季节都有着丰富的农作物。我们充分运用当季作物,投放到环境创设中。如夏季荔枝成熟的季节,我们鼓励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去采摘并投放到区角里,在美食区幼儿可以观察荔枝的外形和内里,品尝果实,并尝试制作荔枝果汁、荔枝干,手工区利用荔枝皮和核制作挂饰、陀螺、装饰画、拓印画等。

3. 以幼儿参与为主体,美化校园环境

大自然中能利用的材料繁多,但不加选择、不加修饰地搬到幼儿园,那只是一种材料的堆积,起不到美化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我们在充分欣赏艺术家的自然材料装饰作品的前提下,和幼儿一起收集自然物,并探讨如何让这些自然物焕发出艺术的美。幼儿与教师一起通过勾勒、添画、涂染、拼接、粘贴等,使原本普通的石头、树枝、瓶子、稻草、草帽、竹席、布条等幻化成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或装饰于墙面、或悬挂在空中、或布置在角落过道,让校园环境充满浓浓的乡土气息和艺术氛围,既有观赏性,也有启发性和教育性。师生共同创设环境,可以激发幼儿创造的兴趣,提高审美水平和环境创设的参与度。

(二)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活动

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理念背景以及幼儿园实际,通过梳理活动目标,建构内容体系、实践实施路径、探究评价策略等途径,架构了以玉林民间文化为主体的《五彩玉林》特色课程,课程整合了五大领域的内容,其中“五彩”分别代表了幼儿发展的五大领域,包括了健康领域主题“动感玉林”、语言领域主题“话说玉林”、社会领域主题“畅游玉林”、科学领域主题“探秘玉林”、艺术领域主题“绚丽玉林”,主题活动既凸显重点领域的特征,也对五大领域进行融合。通过确定整体框架,以主题资源包的方式形成案例,然后以点带面,形成内容体系,充分凸显民间文化资源特殊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

1. 课程内容本土化,注重民间文化传承

围绕陶行知先生“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论,基于已有的课程基础,充分挖掘玉林民间文化元素和教育价值,从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寻找主题切入点,设计开展特色主题活动,开展了《茶泡飘香》《“倾倾”玉林事》《舌尖上的玉林》《玉林大番薯》《州珮功夫》《玉林年味》《神奇的中草药》《玉林八音》等多个主题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渗透方言的学习,创编了《夜光虫》《捏捏仗》《一二三,穿威衫》《踏歌三月三》等玉林话童谣在孩子间广泛传唱和表演,还将钱鞭舞、舞龙舞狮、功夫、礼仪、方言等元素融入幼儿早操中。极具特色的活动,形成了“五彩玉林”特色课程,实现课程向生活的回归。

2. 主题教学个性化,顺应幼儿学习兴趣

在《幼儿园主题式课程》的主导下,我们提倡各班根据幼儿特点、生活实际建立自己的班本主题活动,在主题实施过程中,师幼共同进行生成和延展,使活动内容更加符合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如《千“蕉”百态》《腊味飘香》《“竹”够有趣》《“蒜”趣多多》《“陶泥”欢心》《美味牛腩粉》《有趣的羽毛画》等活动,抓住幼儿兴趣点和日常生活中引發的问题,更好地引发孩子的共鸣以及探究的欲望,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获得了有益的经验。

3. 活动形式多样化,立足幼儿日常生活

着眼于幼儿的真实发展需求,巧妙利用玉林民间文化资源,让幼儿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自然成长。如“多彩的晨间活动”,活动材料来源于玉林民间低结构材料,如竹竿、竹筐、竹筒、石头、土布等,每日内容不重复,既能达成不同的培养目标,又能极大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玉林侬舞台”“萌娃小主播”“玉林民俗主题运动会”“玉林侬龙狮馆”“畅游民俗乐享六一”“木傀戏剧场”“方言大比拼”、民间游戏活动、传统节日活动等,让幼儿在丰富的活动体验中感受玉林民间文化的魅力;参观中药港、鹏垌村、牛腩粉一条街等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幼儿体验生活,丰富社会经验。我们力求给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都赋予教育意义,渗透玉林民间文化,做到处处皆是教育。

四、 课程实施效果

(一)促进办园特色的形成

通过实践探索建构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丰富了课程内容和形式,积累了可供本地区幼儿园借鉴运用的经验。如极具本土特色和互动参与的环境氛围,融合了民间文化元素的幼儿游戏,自编的玉林话童谣等,活动彰显了园所文化和课程理念,形成鲜明特色和亮点,提高了社会的认知度和辨识度。

(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以玉林民间文化为主体的特色课程整合了五大领域的内容,民间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得到最大化的体现。如民间游戏和民间技艺发展幼儿的动作技能,方言和民间文学培养幼儿语言素养,民俗风情和饮食景观丰富幼儿的社会认知,周边事物和自然现象增强幼儿的探索欲望,民间艺术和民间工艺陶冶幼儿的艺术情操。豐富特色的活动促进了幼儿全面发展。

(三)促进玉林民间文化的传承

随着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所有应用对象,如教师、家长、幼儿等进一步丰富了对玉林民间文化的认知,了解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主题活动、亲子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幼儿园、家庭乃至社区形成了弘扬传统文化的良性氛围。另外,通过将玉林民间文化资源融入课程的实践,使幼儿真实地感受玉林民间文化的具体与存在,激发其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实现文化的传承。

(四)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

教育资源的整合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玉林民间文化资源与生活息息相关,幼儿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交流。除了园内的教育活动外,家庭教育、社区教育都同步进行,如本地的家长可以跟幼儿交流方言、玉林民间传说和童谣等;社区的资源也充分利用起来,如参观中药材市场和牛腩粉一条街等,教育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大大的拓展,最大限度保证了各方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五)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幼儿园通过送教下乡、送培入园、跟岗学习、入园指导等方式对学前教育集团分园、区域内姐妹园、帮扶园进行成果推广实践的指导,充分发挥示范园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促使玉林民间文化教育在多所幼儿园开展,提升幼儿园课程质量,促进幼儿的发展。

五、 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从玉林民间文化资源融入课程的实施情况来看,部分教师缺乏对民间文化教育价值的有效把握以及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民间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教师缺乏对玉林民间文化的深度解读,无法把握其中的教育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流于形式,缺乏对幼儿正确的引导,无法使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当中发挥预期的作用;二是幼儿教师设计、生成课程的能力欠缺,虽有资源素材,却无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设计出丰富适宜的活动,形式单一,活动内容无法兼顾五大领域的发展目标,无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同时,在局部应用取得效果以后,面临着继续深度挖掘民间文化资源的内涵和精神,设计出符合不同层次幼儿需要的环境和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将局部实践升级为全局应用。

参考文献:

[1]虞永平,张辉娟,钱雨,等.幼儿园课程评价[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9.

[2]陈庆文,谢清理.广西本土文化走进幼儿园[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课题项目:文章系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幼儿园课程改革与保教质量提升”专项课题“玉林民间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21ZJY569)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陈剑(1976~),女,汉族,广西玉林人,广西玉林市玉州区第二实验幼儿园,研究方向:幼儿园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幼儿园课程实践
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策略探讨
亚太教育(2016年35期)2016-12-21 19:34:42
两汉文化资源在徐州市区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4期)2016-12-20 20:25:50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考试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 02:05:23
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小花籽开出幼儿园五彩课程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5:30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9:08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4:30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