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政策研究的凝视:现实图景和未来展望*

2023-12-09 16:39刘水波袁乙平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理论课思政

刘水波,袁乙平

(1.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2.成都工业学院 人事与教师发展部,四川 宜宾 644000)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1]2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政课在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核心问题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党和国家也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指导高校思政课建设工作,例如《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等。既有顶层设计又有具体的操作细则,且涵盖了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组织管理、科研教学、课程改革、师德师风、师资队伍等诸多领域,初步形成了高校思政课建设“四梁八柱”的政策格局。对于这些政策文件,学界进行了广泛研究。梳理回顾已有研究成果,可以更好地把握高校思政课政策研究的脉搏,发现高校思政课政策研究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而有针对性地补齐研究短板,提升高校思政课政策研究指导实践的价值。

一、当前高校思政课政策研究的现实图景

笔者先后于2022年8月和2023年2月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检索十八大以来的高校思政课政策研究主题文献,分别得到79篇和82篇文献。从数量上来看,一方面,文献数量总体偏少;另一方面,半年时间内文献数量仅增加了3篇,可见学界对该主题研究的关注度较低。通过对80余篇文献进行分析并呈现高校思政课政策研究的现实图景后发现,当前高校思政课政策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对高校思政课政策发展脉络的梳理研究

梳理高校思政课政策发展脉络,回顾高校思政课政策发展历程,有助于厘清政策背后的现实逻辑,明确不同历史阶段制定相关政策的时代背景。黄艳认为梳理总结高校思政课政策发展历程、探寻其演变特征和发展轨迹,对于坚持和完善高校思政课制度,以及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75-82。从时间维度上看,学界对于思政课政策的梳理主要采取按阶段划分的方式,大多涉及两个时间起点,一个是新中国成立,一个是改革开放,近年来则出现了少量以党的十八大作为时间起点的研究文献,如马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政策解读及路径研究》[3]76-80等。黄艳等梳理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思政课政策发展变迁的历程,并将其划分为探索建立期、曲折发展期、停滞破坏期、恢复改进期、改革创新期、质量攻坚期六个阶段[4]14-22。石云霞在梳理了1949—2009年高校思政课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后认为,高校思政课的建设和改革从总的方向上看是前进的,从具体的道路上看又是迂回曲折的,在前进中有过暂时的“倒退”“逆转”[5]4-12。许欢等重点回顾了改革开放后高校思政课政策的发展历程,将之归纳为“恢复重建”“整体推进”“全面深化”“持续提升”四个发展演化阶段[6]72-83。在这类研究中,研究者将不同的高校思政课政策文件进行时代归位,分析它们在不同时代发挥的不同作用,探究不同时代高校思政课政策文件之间在功能作用、价值导向、目标追求上的变与不变。可以说,高校思政课政策变迁是时代变迁的缩影,通过分阶段研究高校思政课政策文件,可以洞察其背后的历史大环境以及当时国家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明确不同时期高校思政课政策的发力方向。

(二)对高校思政课学科建设政策的梳理研究

学科建设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灵魂。李冉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厚度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高度,也决定了思政课教学的效度”[7]107-112。当下,学界对于高校思政课学科建设政策的研究主要基于《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9年本)》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两个文件。一方面,学界重点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陈占安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不应该与其他学科完全分离,应该积极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积极吸收其他学科建设的优秀经验[8]4-9。卢黎歌等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更加注重“凝练学科方向,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色’与‘特色’的关系”,并“在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色基础上,追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基础上的特定地域、特定行业、特定群体、特定学术背景的特色”[9]166-176。另一方面,学界对于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价体系进行了反思。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学科,既有一般学科的共性,也有自身的个性,因此在设置学科评价体系的时候不能笼统地套用一般学科建设的评价标准。佘双好注意到,当前的学科评价体系“过分重视学科建设的普遍规律,忽视了学科建设的特殊规律,甚至出现了打着‘世界一流’和‘国际化’为旗号的‘西化’倾向,西方学术标准、价值标准充斥学术市场”,“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中国特色不但不能成为优势,反而成为学科建设的劣势”[10]26-29,37。因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长远发展计,需要立足中国国情,反思并完善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价体系,建立适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点的评价体系,以期更好地适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特殊要求。总体而言,这类研究并未局限于对相关政策文件的文本解读,而是注重对政策文件指引的中长期学科建设方向进行探索和预研。学者们结合所在单位的教学实践以及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长期关注,在对比不同学科建设思路的优劣之后,提出了许多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建议,论证了《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9年本)》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所指引的学科建设思路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对高校思政课课程设置政策的梳理研究

课程设置是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的基本环节,在党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高校思政课政策文件中也重点关照了高校思政课课程设置。部分学者参照高校思政课政策文件的时间线梳理方式,对高校思政课课程设置政策的发展变迁进行了阶段划分,大致分为初创探索、体系建构、系统设计三个阶段。他们认为初创探索阶段的政策旨在指导各高校确立一些基本课程,如开设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史等课程,从而实现了课程创设零的突破。体系建构阶段的政策开始关注一些全局性的、深层次的问题,如领导体制问题、教学方法问题、教师队伍问题、教材问题等,并指导高校对课程设置方案进行调整与完善,先后形成了“85方案”“98方案”“05方案”和“10方案”。系统设计阶段的政策更多地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统筹谋划,其间,党和国家逐步将思政课建设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体系予以统筹考虑、整体规划[2]75-82。对于高校思政课政策指导高校思政课课程设置的具体实践,一些学者认为高校思政课政策应具针对性,对于不同的受众群体要有区别和侧重,不同的教育对象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案,主动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意愿和理解能力。王立仁等提出,应将各学龄段的思政课融合成一个主旨相衔接、内容相关联、逻辑有联系、要求有层次的课程体系,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布局、一体化推进[11]11-16。这一类研究侧重分析政策指导下形成的不同课程设置方案,通过对比不同方案指导高校思政课课程设置的具体实效,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以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以及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政课课程方案。这体现了高校思政课政策研究的直接目的——为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建议。

(四)对高校思政课师资队伍政策的梳理研究

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对于思政课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高校思政课师资队伍政策展开研究,及时发现政策与现实之间可能存在的脱节问题,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政课师资队伍政策与时俱进。陈洪涛等结合《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等政策文件,着眼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职业要求、专业培训、工资待遇、体制建设等内容,分析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政课师资队伍政策的发展脉络,阐述了相关政策对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义,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12]12-16。许欢等分析了1978年至2020年间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政策,通过梳理相关政策的时代背景、预期目标、建设方向等,将这一政策脉络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恢复重建阶段”“整体推进阶段”“全面深化阶段”和“持续提升阶段”[6]72-83。其中,“持续提升阶段”主要涉及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相关政策,如 2013年教育部拟定“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五年培养规划”,推出高校思政课教师“百千万人才建设工程”计划。2015年《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发布实施,强调通过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质量来提高思政课整体教学质量。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从充实教师队伍、提升综合素质、改革评价机制、完善激励制度、强化后辈培养等方面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2020年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从配备与选聘、培养与培训、职责与要求、考核与评价、保障与管理等方面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新责任新使命。当今中国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交织叠加期,思想意识领域的交融、交汇、交锋前所未有,我们在思想意识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也前所未有,这就要求我们务必守住意识形态安全防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稳固的思想意识条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筑牢思想意识防线的重要手段,通过培养一支可靠、可敬、有德、有才的专业思政课教师队伍,并使之能够胜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之使命,如此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程度地发挥守护人民思想意识防线的作用。从这一角度看,高校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对高校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进行研究也极具价值。

(五)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政策的梳理研究

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际效果。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落后的教学方法则会严重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传播。例如,沈壮海对70余所高校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当前高校大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理论说教过多”“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实践教学”“不注重课堂互动”等[13]1-8,155。还有学者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政策做了专门研究,如顾晓英等通过细致的政策梳理后等发现,国内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演变大致经历了由单向注入变为双向启发—由单一课堂教学转变为课内外联动教学—由传统教学手段向多媒体教学手段转变—由单一教学方法向多元教学方法转变四个阶段[14]25-27。从上述作者的分析中不难看出,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政策的推陈出新是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转变的重要“引擎”。比如,198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明确提出要大力改进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教学,坚决摒弃“注入式”教学方法。199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配合课堂教学组织必要的参观、走访等实践活动,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在《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形势和政策〉课程建设的意见》中规定:“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要注意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形势政策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影视音像资料,丰富教育资源。”2005年高校思政课“05方案”也强调要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增强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05方案”还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翻转式、参与式、启发式教学等,提高课堂“抬头率”。

二、当前高校思政课政策研究的薄弱环节

虽然学界对高校思政课政策进行了比较丰富的研究,但当前研究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未来一段时间,只有着眼完善政策的现实需求,凝练政策研究方向,才能继续推动高校思政课政策研究向纵深推进。

(一)对政策的梳理研究多,落实情况研究少

从目前检索收集到的文献来看,多数文献侧重以政策文本为依据、以时间为线索,对关于高校思政课和思政教育的各类政策文件进行“阶段分析”,即分析政策背景、政策发挥的作用以及对应时期高校思政课和思政教育的建设发展情况等。在检索到的文献中,没有一篇文献在篇名中包含“落实”一词,在摘要和关键词中也鲜有提及。以思政课“05方案”为例,多篇文献均提到该指导方案,但论述的角度多集中于介绍该方案的历史地位、具体内容以及如何围绕该方案展开思政课建设等。思政课“05方案”自发布到现在已经过去十余年,后续又出台了更新的“10方案”,但少有学者研究这些方案的具体落实情况、具体影响效果以及各高校的反馈意见等。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如果政策只停留在纸面上而不能落地指导实践,那么,再多再好的政策也形同虚设。所以,学界针对高校思政课政策展开研究,不仅要关注政策有没有、什么时候有,还要聚焦政策的落实执行,以学术研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关注高校思政课政策落实执行的实际情况。

(二)对政策的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

当前学界对高校思政课政策的研究,无论是按时间进行“阶段式”研究还是按内容进行“类别式”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侧重对利弊、优劣、意义、影响等的叙述,忽视了对覆盖率、完成率、满意度等定量指标的分析研究。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例,该指导文件于2015年9月发布,内容包括组织管理、教学管理等5个一级指标,下设22个二级指标和39个三级指标,这些指标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各项任务作出了明确要求和规定,是高校进行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参考文件。过去8年间,学界常见总结性的、定性分析的研究成果,认为各高校参照《标准》开展思政课建设,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不可否认,各高校对《标准》的执行力度和执行方式肯定是存在差别的,如“双一流”高校对比普通高校、经济发达地区高校对比西部地区高校、文科类高校对比理工科类高校、本科院校对比专科院校等。正因为这些客观差异的存在,所以研究者不能笼统地判断《标准》的影响和效益。单纯的定性分析并不能准确反映各高校对于《标准》所列各项指标的执行情况,也不能及时准确地反馈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所以,当前缺乏的研究应该是定量研究,是在问卷调查、实地探访、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让数据说话,即用数据直观描述各项政策的覆盖率、完成率、满意度等真实情况,如此方能较为准确地了解《标准》实施的实际效果。

(三)对政策的纵向研究多,横向对比少

当前学界的研究能够较好地按照时间线对高校思政课政策变迁进行梳理,能够详细地呈现高校思政课政策由少到多、由多到优的发展脉络,对于整体把握高校思政课政策走向有良多助益。但纵向研究一方面不能完全反映同类政策之间的差别,另一方面对于高校思政课政策的一些细微调整反馈也不够及时,容易忽视蕴含在这些调整变化之中的党和国家的深层次意图,而这恰好是横向对比研究方法的优势所在。以党的十八大之后出台的高校思政课政策为例,在整体类别上,《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 年)》和教育部46号令,即《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同属于指导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虽然二者在内容上有相似相通的地方,但前者更加强调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对教学名师的打造,而后者更侧重于对教师队伍建设具体指标的规划。同样的,2018年发布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和2019年发布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都属于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指导文件,但前者强调通过提高思政课的地位来带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后者则直接从思路、师资、教材、教法、机制、环境等25个方面规定提升教学质量的具体路径。上述异同都是通过横向对比得出的,通过横向对比掌握政策之间的异同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政策内涵和政策导向,更好地依据政策、利用政策开展高校思政课建设工作。

三、未来开展高校思政课政策研究的展望

最终决定某一主题研究的站位高度、研究深度、视域广度的核心因素不是现有研究的优长之处,而是现有研究的薄弱环节。要想推动高校思政课政策研究整体繁荣,进而在研究中收获更多可以指导实践的研究成果,就需要学界合力攻坚,有针对性地对现有研究进行“短板补齐”。

(一)加强政策落实研究

加强高校思政课政策的落实研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以时间为轴线,分阶段研究高校思政课政策的具体落实情况。参照现有研究经验,可以将时间线大致划分为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个时期,选取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高校思政课政策文件进行研究,分析它们在高校的具体落实情况以及产生的影响。二是考虑地域差异,分区域研究高校思政课政策的具体落实情况。地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由此造成的地区经济、文化等差异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政课政策的落实执行情况。例如东部地区因为经济实力发达、师资力量雄厚、对外交流频繁,往往走在高校思政课发展改革的前列;北方地区是文化重镇和政治中心,部分高校历史悠久,享誉国内外,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办学经验,在思政课建设方面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地处内陆,经济较其他地区落后,在资金、人才、制度、办学经验等方面都不具备明显优势。以上这些都是分地域开展高校思政课政策落实研究需要考虑的现实因素,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可以分别在各地选取1~2所有代表性的高校,探究它们对于同一思政课政策的落实执行情况。三是关照学校区别,分类别研究高校思政课政策的具体落实情况。国内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双一流高校”与普通高校、本科院校与专科院校、文科院校与理工科院校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不同类别的高校在落实执行高校思政课政策的过程中执行力度必将存在不同。例如,“双一流高校”在物质资源和人才资源上比普通高校更具优势,往往可以投入更多的人财物、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等支持高校思政课建设改革;本科院校一般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本学院和全校的思政课教学工作;相比之下,大多数专科院校近几年才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其软硬件条件都不完善。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可以选定某一地域,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掌握该地区不同类别高校思政课政策落实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其中存在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

(二)提高定量研究比重

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是与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相对的研究方式。相比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更加关注研究事物量的变化,用准确的量的变化来展示事物之间的显隐性联系。在某一研究中,如果只有定性研究而没有定量研究,往往只能对研究对象形成一个大致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是不精准、不全面的,所以有必要对研究对象进行量的分析,使我们能够精准、全面地认识研究对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具体到高校思政课政策的研究,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亟需一些高质量的定量研究成果来反映当前各高校对于各项思政课政策的落实执行情况,需要用翔实的调查资料和数据分析来反映政策落实过程存在的问题。毕竟,丰富多元的实证材料比通篇的文字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也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因此,在当前定性研究多而定量研究不足的大背景下,定量研究会是未来一段时间深化高校思政课政策研究的一个热点和创新点。

(三)重视横向对比研究

对比研究是把一组具有相似性但不同质的对象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找寻异同并分析造成异同原因的研究方法。对比研究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分析方法,能充分揭示研究对象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抓住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具体到高校思政课政策研究上,就是要把某些具有相似性的高校思政课政策放在一起进行横向对比,通过对比发现这些政策在语言表达、主要内容、目标指向等方面的异同,进一步挖掘形成这些异同的原因,从而更全面地掌握政策走向,明确政策落实的着力点,积极应对政策指向的某些“急、重、难”问题。以上文中提到的《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 年)》和《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两个高校思政课政策文件为例,纵向研究往往能很好地呈现时间轴线上政策的发展变迁,表明不同时期党和国家都重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但这些政策在空间层面、内容维度上的具体变化则是纵向研究难以表达清楚的,此时就需要借助横向对比研究来说明。未来学界对于高校思政课政策的研究应该向精细化方向发展,横向对比研究的优点应该得到更大程度地发挥。把横向对比研究和纵向研究有机结合起来,高校思政课政策研究才能开新花、结新果。

政策研究的目的在于归纳总结政策制订过程中的规律,客观呈现政策落实的实际情况,为政策的完善和新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从而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故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对党和国家的思政课政策进行研究,既是学界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重要指示的学术自觉,也是学界探索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实践必需。当下,学界对于高校思政课政策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要持续跟踪政策走向,与时俱进,创新研究思维和研究方式,推动高校思政课政策研究成果在质和量上的同步提升。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理论课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