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文化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与实践路径*

2023-12-09 16:39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劳模劳动价值观

雷 云

(湖州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一、问题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1]。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各阶段学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劳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独特的属性。高校劳动教育兼具教育价值和劳动价值的双重功用,旨在培养“全人”并提高人才的社会适应性[2]53-59。大学阶段,一方面更为注重培养学生形成理性的劳动认知,即学生对什么是劳动、劳动的价值、劳动的哲理等形成深刻的认知;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形成高尚的劳动情怀,即学生对不同职业劳动的勤劳节俭、团结合作、锐意创新、吃苦耐劳等品性的热切追求。当前大学生缺乏劳动意识,轻视劳动,鄙视体力劳动,选择“慢就业”,不珍惜物品的劳动价值,忽视劳动实践等现象越来越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与高等教育目的背道而驰,因此,高校劳动教育需进一步应对当前的困境与挑战。

“劳模”是指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火热劳动中,涌现出的一大批品德高尚、业绩卓著、贡献突出的先进人物[3]3。劳模通过不断传播和弘扬精神产品,形成强大的力量影响着身边的人,最终形成劳模文化。因此,劳模文化是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经过“劳动模范”这个集合体长期劳动与创新所形成的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创业精神、助人风尚、劳动品格的总和[3]自序1。劳模文化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其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与资源,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劳模文化引领人们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努力工作、用勤劳的双手实现每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有的表现,也只有这样的制度才能凝聚力量、达成共识,产生先进的文化力量[3]25。劳模文化作为弘扬劳动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其与高校劳动教育在理论内涵与实践层面具有目标导向上的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有效素材。因此,以劳模文化为重要抓手,找准劳模文化与高校劳动教育的契合点,将劳模文化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中,有助于进一步开拓劳动教育的新格局,为高校劳动教育提质增效。

二、价值论:劳模文化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意蕴

(一)劳模文化融入高校劳动教育,有利于厚植劳动教育的文化底蕴

劳模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组成内容,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劳模文化的弘扬有利于人民群众了解和掌握我国的文化要素,增强文化素养,在社会上形成崇尚知识的风气[3]59。因此,有必要将劳模文化融入高校劳动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劳动教育的开展奠定深厚的文化根基。教师在进行劳动教育时,需要宣传、提炼劳模文化中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影响学生,从而实现高校劳动教育的文化育人价值。劳模文化所蕴含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等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等可以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血脉渊源。例如,孔子云“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4]自序1。《荀子》云“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5]238。从上述经典语录中不难看出,古人先贤对踏实勤勉、恪尽职守的敬业态度的赞叹。此外,老子云:“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6]306《荀子》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5]5。这些都是对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的提倡。教师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将劳模文化融入高校劳动教育中,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和践行劳模精神的过程中,实现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承与建构。深入挖掘劳模文化中蕴含着的丰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可以进一步厚植高校劳动教育开展的文化基因,增强学生对高校劳动教育的认同感并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二)劳模文化融入高校劳动教育,有利于延展劳动教育的广度

作为一种时代精神、人民楷模的表现,劳模文化融入高校劳动教育,有利于打破高校仅就劳动教育谈劳动教育的封闭局面,劳模文化的融入会促进劳动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的深度融合,为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方面,有利于劳动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合。大多数高校的劳动教育实践定位不准,没有真正意识到劳动教育对于立德树人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劳动教育实践的价值取向偏差和异化[7]85-89。劳模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产生的精神现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形化体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8]4,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劳模文化在高校劳动教育中的融入,有利于学生对劳模精神中诠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地感知、接受及领悟。因此,劳模文化融入高校劳动教育应做到生活化、形象化以及具体化,其融入的程度既反映了高校劳动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也决定着劳动教育的成效。高校劳动教育需要以劳模文化为抓手,生动地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地发挥劳动教育的立德树人价值,进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引向深入。

另一方面,有利于劳动教育与道德情感教育相结合。现代大学高度重视科研和学术自由,同时也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独立人格,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和道德境界,以培育富有健全的能力和有道德的人[9]。以往对大学生道德方面的研究侧重于学生道德认知的提升和道德行为的培养,而道德情感作为大学生道德实践中最富活力的因素往往在研究中被忽视了。道德情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对别人或自身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时所产生的一种真切的情感体验[10]63。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道德情感——这是道德信念、原则性、精神力量的血肉和心脏”[11]75。因此,对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除了可以采用常规的陶冶法、角色扮演法以及移情训练法等,还可以利用劳模文化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方式。这对于责任感、良心感、义务感以及荣誉感等道德情感的生成,具有重要的促成作用。在进行劳动教育时,教师可以用劳动模范身上展现的高尚的道德情感熏陶和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在不同的职业工作岗位上坚持奋斗、努力拼搏,进而促使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净化、升华,从而实现劳动教育与道德情感教育两者之间的相辅相成。

(三)劳模文化融入高校劳动教育,有利于赋能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成长

劳模文化作为弘扬劳动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其融入高校劳动教育会对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赋予更多的可能。劳模文化传承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劳动成为自由快乐的手段[3]自序1。那么,劳模文化融入高校劳动教育如何赋能了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呢?笔者认为劳模文化融入高校劳动教育后,主要以大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为核心,辐射并带动其他素养的提升。

劳模文化是激发大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内在引擎”,其主要从原则和理想两个层面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发挥助益作用。一方面,从原则层面来看,促使大学生具备踏实的工作态度和饱满的工作热情,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实现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从理想层面来看,帮助大学生在做好在校学习这一本职工作基础上,以敬业、乐业、奉献等价值观为指引,实现对自我发展的超越以及个人的社会价值,使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为国家进步发展努力的公共责任感。劳模文化融入高校劳动教育除了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赋能以外,还为大学生劳动知识和技能的完善奠定一定的基础。因为劳动模范自身具备高超的技术能力和专业技术知识,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能够通过自身的勤劳和创造力生产出美妙的物品[3]215。教师在进行劳动教育时,可以结合不同专业的特色,选取与专业高度契合的不同职业类别的劳动模范对学生进行直接或间接地介绍,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在自身的专业领域里勇于创新尝试并进行劳动实践锻炼,最终引导大学生勤奋学习,立志进行劳动创造,切实提升自身的劳动素质。大学生在学习劳动模范的过程中,除了学习劳动价值观和劳动知识与技能之外,还应不断学习劳模身上的学习能力、道德品质、创新创业能力以及竞争能力等。总之,将劳模文化融入高校劳动教育中,能够切实提高大学生作为未来劳动者的综合素养,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并拥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深厚的劳动情怀、扎实的劳动知识与技能,从而担负起社会赋予的职责,创造社会价值,为未来职业活动所需的职业精神塑造与培养奠定相应的基础。

三、内容论:劳模文化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多维度透视

劳模文化中的哪些内容能融入高校劳动教育,首先需要明确劳模文化的整体构成结构。现有研究对于劳模文化的整体构成结构主要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是劳模文化包含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模评选与表彰、劳动精神演进、劳模形象变迁[12]347-353;二是劳模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应该包括劳模价值观、劳模精神、劳模形象、劳模品牌等[13]23-26。文化是由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财富的总和[14]55。通常来讲,一种完整的文化形态应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价值系统四个部分。考虑到劳模文化融入高校劳动教育后对大学生的教育意义,主要选取劳模文化中的价值系统、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向度的内容进行融入,其分别对应劳模价值观、劳模精神以及劳模评选与表彰制度。

(一)价值系统:劳模价值观

劳模价值观是劳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劳模价值观并不是一种个体的价值观,而是由劳模群体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劳模的共同价值观主要表现为经济价值取向、政治价值取向以及伦理价值取向三个向度。其中,经济价值取向表现为劳模在工作岗位上辛勤劳动为单位创造了经济效益,同时也给单位带来隐性的劳模品牌效应;政治价值取向表现为劳模自身具有明确的政治立场和责任感,注重参与社会民主管理,会调动身边劳动者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伦理价值取向表现为劳模自身具备真诚奉献、默默无闻的高尚伦理道德感召力,为其他劳动者树立了道德学习的榜样。劳模价值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会在某种程度上激发大学生树立端正的劳动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地关照大学生的道德理解,引领大学生树立积极参与社会民主生活所必需的价值观,全面地促进大学生道德品质完善、社会化发展等,最终促使大学生形成社会与自我共存的社会意识。

(二)精神文化:劳模精神

劳模精神是劳模文化的核心表征。劳模精神不是一个人的精神,也不仅仅是某一时、某一地的精神,它是一种跨越时空、人类共同精神的聚合和折射形成的文化氛围[3]4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15]。这一经典的概括深刻地揭示了劳模精神的内涵和本质。劳模精神倡导社会主流道德观念,这有利于大学生自觉塑造崇高的精神境界,提高自身道德修养[16]32-34。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劳动价值高度认同,但对“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却只有13%的学生能准确回答,可见对劳模精神的宣传与弘扬仍待加强[17]102-106。对大学生进行劳模精神的弘扬除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外,还可以将其融入高校劳动教育中,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化解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价值危机,另一方面有利于增进大学生对劳模精神的深刻认知、认同及践行,形成尊重劳动并超越劳动的观念,实现高校劳动教育的“事实”与“价值”的高度统一。

(三)制度文化:劳模评选与表彰制度

劳动模范评选与表彰作为我国特有的一项制度,其起源于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时期的劳动生产运动,新中国成立后该制度一直沿袭下来[18]77-84。劳模评选与表彰制度作为劳模文化的制度载体,通过对那些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劳动典范或楷模的评选和奖励来进一步激励全体劳动者。劳动模范评选与表彰制度至少包括劳模的性质、评选标准、评选程序以及奖励内容等方面。将劳模评选的标准以及奖励内容融入高校劳动教育中,有利于发挥高校劳动教育对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引领。选树劳模的标准是树立劳模质量的关键环节,目前,选树各级劳动模范的评选标准不仅要围绕业务标准,而且还要聚焦政治立场、道德素质等其他标准。例如,劳动模范热爱祖国,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立足岗位、奋发进取、团结协作、助人为乐、勇于奉献等。大学生对劳动模范评选标准的提前了解和知悉,有利于其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坚定政治理想,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奉献精神等。劳动模范的表彰制度承载着劳动示范、道德示范、价值引领等功能。国家对劳动模范的表彰主要以奖励的方式进行。同时,劳动模范的奖励实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且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19]39。对劳动模范的嘉奖是激励大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不断地奋进进取的动力助推器,通过对劳动模范奖励的引入,可以在高校进行劳动教育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对尊重劳动、崇尚劳动观念的敬仰心。

四、实践论:劳模文化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劳模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抓实高校劳动教育的主阵地

将劳模文化融入高校劳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阵地。对此,应从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有效融入。

第一,充分挖掘劳模文化蕴含的劳动教育资源,将其融入不同类型课程的课堂教学之中。劳模文化可以融入专门的劳动教育课、学科专业课以及公共基础课的课堂教学之中,但在融入前教师有必要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即劳模文化与高校劳动教育之间应是一种松散且耦合性的关系,教师可以从劳模文化中挖掘有关劳动情怀、劳动价值观、劳动品德、劳动习惯、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资源,且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课程的具体内容对劳模文化元素进行合理化地提取与结合。首先,将劳模文化元素融入劳动教育专门的课堂教学之中,例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在办学过程中,积极打造以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为思想引领的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开展与职业相结合的劳动实践课程等纵横贯通的劳动教育实施体系[20]75-78。其次,可以将劳模文化元素融入学科专业课堂教学中,如教师劳模李荣同经常把课堂搬到校外,带着学生深入生产一线、田间地头,现场给学生讲解专业知识[21]。这种借由专业教育间接实施劳动教育的方式,实现了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劳动技能、劳动价值观等方面的有机融合。最后,在公共基础课的课堂教学中融入劳模文化元素,例如,在思政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劳模文化中劳动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进行融合,创新和激发学生的劳动观念,深化学生劳动观培育成果。

第二,丰富劳模文化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多元教学方法。探索劳模文化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多元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高校劳动教育的生动性。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故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访谈式教学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首先,故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来深化所讲的教学内容,进而启发学生思考的一种教学方法。劳模身上承载着劳动价值观和劳模精神,据此,劳模文化中劳动价值观和劳模精神在高校劳动教育中的融入可以采用故事教学法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讲述不同类型劳模身上的独特故事,需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兼顾不同劳动方式、行业性质、性别的劳模,保证选取劳模的差异性。例如,针对计算机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时,可以选取以窦铁成等为代表的智能型工人的劳模故事;针对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选取以钟南山、罗红等为代表的劳模故事。其次,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目的地创设形象化场景,促使学生进行劳动过程体验与劳动态度提升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作为辅助手段,通过播放有关劳模精神和劳模先进事迹的视频,把学生引入具体的可感知的生动情境,从而通过“感知—印象—建构”这一过程树立劳模在大学生心中的形象,进而将劳模形象深刻地印于学生脑海之中。同时,在学生观看视频后,让学生对视频中所体现的各种冲突,例如,家庭与工作、身体状况与职业追求、小我与大我、利益与平凡等进行讨论,进而激发大学生对这些真实性冲突作出深入的思考和抉择。最后,访谈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主持人、学生作为访谈者,对身边的教师劳模等劳动模范进行互动对话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具有互动性和榜样性的双重属性。此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围绕“责任与担当”“家国情怀”“以苦为乐”“无私奉献”等主题,选取合适的受访谈者(如劳模校友、家长劳模等),让学生在与受访谈者交流的过程中面对面地深刻体会受访谈对象身上所呈现的角色、任务以及劳动事迹,激发学生的劳动内驱力与劳动精神等。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大学生在深度交流访谈的过程中直接地感受劳模身上的人格魅力,进而将劳动情怀植入内心。

(二)劳模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发挥高校劳动教育的思想沁润作用

高校可充分地发挥劳模文化的隐性作用,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工程中,营造文化育人的劳动教育氛围。

其一,在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方面融入劳模文化元素。高校可利用学校公共基础设施、学校教室连廊以及学校的公众微信网络平台等制作劳模文化墙或劳模文化专栏,在劳模文化墙或文化专栏上展示大学生身边的教师劳模等不同领域的劳模案例,让大学生受到劳模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高校可以围绕相关主题创作有关劳模或学校内评选的劳动之星的宣传片、影视作品或微作品等,借助网络新媒体平台(抖音、微信等)助力劳动教育,广泛地宣传劳模和劳动之星的先进事迹,引发大学生对劳模或劳动之星背后展现的主题进行热烈的讨论与深思,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向劳模和身边的劳动之星学习并立志以劳动创造奉献社会。上述形式可以使大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受到劳模文化的熏陶,从而实现隐性劳动教育。

其二,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劳模文化元素。高校一方面可以组织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例如,劳模成果展示会、劳模文化的摄影比赛、劳模文化知识竞赛、劳模文化研讨会、劳模文化演讲比赛等;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劳动之星的相关评选活动,此活动的组织主要是借鉴劳模文化中的劳模评选与表彰制度的作用与功能,将其融入劳动教育中。对此,高校可围绕“宿舍生活劳动”“学院日常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学习创造劳动”“技能型劳动”等主题模块开展劳动评选活动,赋予大学生“劳动服务之星”“劳动创新之星”“劳动公益之星”“劳动技能之星”等荣誉称号,以此激发大学生爱劳动、崇尚劳动的觉悟,让每个学生在自身擅长且热爱的领域内争当劳动能手。事实证明,国内一些高校相继开展的劳动之星评选活动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江西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勤工助学“劳动之星”的评选活动,更好地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发扬劳动精神并锻造劳动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应保证此项活动的可持续化与可延伸性,因此,有必要建立校内劳动之星的学生库,并对这些学生的事迹进行宣传,这样有利于对学校的其他学生树立更好的榜样示范作用。开展丰富的劳模文化系列活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情怀、养成劳动习惯,提升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增强大学生弘扬劳模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为大学生的劳动价值取向、劳动精神面貌、劳动技能水平、劳动伦理道德以及政治素养等方面的发展进行有效的综合赋能。

(三)劳模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拓宽高校劳动教育的空间

劳模文化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不应禁锢于校园内,需与社会进行协作与联动。新时代的劳动教育,通过与外界事物、社会他人的互动,学生能够获得身体的体验,习得劳动情感,逐渐生成劳动价值观[22]27-32。只有将劳模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之中,才能确保劳动教育的开展实现知与行的统一。对此,高校应从两个方面将劳模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中:一是联通校外实训基地,促进大学生在专业实践、顶岗实习中的劳动生活体验,增加学生体验劳动带来的奥秘感和成就感。用企业以及实训基地中的劳动模范所具备的劳模精神、劳动伦理道德、工匠精神以及劳动技能水平等感染学生,改变和纠正学生以往对本职业劳动产生的误解和偏差。此外,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实习的过程中,高校也可以聘请不同类型的劳模担任校外实践教学的实训导师,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在与劳模深度交流的过程中,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劳模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的有机融合。二是将劳模文化融入大学生的志愿服务中,对此高校可以开展“跟着劳模做志愿服务”的公益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应为学生创设跟着劳模做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机会,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创设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例如,针对医学专业的同学,可以开展跟着劳模做健康管理的志愿服务;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同学,可以开展跟着劳模做品味生活的志愿服务;对于农学专业的同学,可以开展跟着劳模做科技助农的志愿服务等。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能深刻地感受劳模的服务精神,同时也能让大学生在奉献中体会专业劳动在服务公众的过程中带来的价值和快乐,从而升华自身的劳动价值观,培养自身良好的劳动情操。

猜你喜欢
劳模劳动价值观
劳模在身边 服务你我他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我的价值观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