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人”理念下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组织策略探析

2023-12-08 15:35:28张燕子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3年10期
关键词:以美育人美育教师应

张燕子

*本文系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政-行-园-校协同育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1SJGLX796)、教育教指委重点课题“‘岗课赛证融合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课题编号:JYJZWJY-2023A-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以美育人”是我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价值导向,是提升整体国民精神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以美育人”进一步强调了美育的育人价值,旨在通过以美化人、以情感人,将人类文明的璀璨瑰宝传递给青少年一代,从而陶冶其情操、温润其心灵、促进其精神不断成长,形成高尚的品格。学前阶段是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力发展的敏感期,是开展美育活动的关键时期。美术欣赏活动作为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应坚持“以美育人”的理念组织美术欣赏活动,促进幼儿的成长。

一、营造宽松且富有美感的活动环境,引发幼儿的审美兴趣

(一)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

美术欣赏活动离不开师幼与审美对象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精神对话。艺术文本的意义只有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才能让读者领略其真谛。在读者与文本的充分互动中,艺术文本的价值和生命才能获得生发。宽松自由的氛围充满了支持和信任,体现了对幼儿的尊重,幼儿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并能得到教师及时的回应和肯定,从而产生认同感,建立自信和自尊。幼儿自主自由地展开审美想象,与审美对象进行充分的心灵沟通,在欣赏过程中达到“物我统一”,获得审美层面的精神自由和自我实现的“高峰体验”。

(二)富有美感的活动环境

幼儿园环境具有潜在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意蕴,是重要的美育场域,承载着不可取代的发展功能。具有美感的环境能够激发幼儿的审美自觉性,引起幼儿的审美兴趣,让其获得愉悦感,使之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浸润和陶冶。营造富有审美特质的环境,是对幼儿美术欣赏的环境支持。教師应选择与欣赏主题相关的素材布置活动室,满足幼儿随时欣赏的需要,帮助幼儿建构相关经验。教师还应注意自身的语言表达美和精神气质美,如在欣赏过程中采用文学性的语言,以及符合欣赏对象情感的语气语调进行引导,营造美感氛围。同时,教师要鼓励幼儿参与环境的布置,积极倾听幼儿的心声,了解幼儿的需要,和幼儿共同布置环境。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在动手创造中体验美,感受创造的快乐,这也体现了“劳动创造美”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观。

二、多元方法手段共同参与,支持幼儿的审美探索

(一)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幼儿美术欣赏活动应以对话法为主,辅以对比欣赏法、体验法,适时贯穿游戏化策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幼儿的审美体验搭建有效支架,引导幼儿在多方互动对话中不断拓展审美场域,在对比欣赏中逐渐丰富审美经验,在感知体验中增强审美情感,在游戏化情境中获得审美享受。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幼儿审美期待的中介,避免对幼儿进行主观评判,而是通过有效的提问、追问和回应,激发幼儿之间的审美互动,引发幼儿对审美对象持续深入的感知、理解和想象,促使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审美态度和习惯。

(二)巧用信息技术手段

现代化信息技术将声音、图像、动画等相结合,让美术欣赏形象化、可视化且更有互动性,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性。比如:利用互动性强的美术欣赏软件,引导幼儿对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作品从整体到局部深入欣赏,还可以让幼儿通过点击、拖拽等方式与作品进行互动,增强欣赏的体验感;利用VR等技术手段,向幼儿适时介绍美术作品的历史背景、作者的生平故事等,能增强幼儿的欣赏兴趣,加深其对作品的理解;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幼儿身临其境地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可以丰富幼儿的文化和审美视野。总之,教师应积极探索美育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合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丰富美术欣赏资源,满足幼儿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高美术欣赏的趣味性和灵活性。

三、采用灵活的组织策略,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一)“感受→分析→解释→评价”四环节逐步推进

依据幼儿的审美心理过程与特点,美术欣赏活动一般以“整体感受、作品分析、意义解释、审美评价”四环节组织实施。

整体感受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幼儿对作品进行初步感知,并自由表达对作品的第一印象和感觉。这种印象和感觉是幼儿初次面对艺术作品时所产生的一种闪光式的认识,是本真的、直觉性的,较为宽泛、粗浅,但却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在这一阶段,教师应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让其独立欣赏,尽量不打断幼儿,不急于提出太多问题,要让幼儿畅所欲言,大胆表达。

作品分析是对审美对象的内容美与形式美进行欣赏与分析的环节。幼儿通常会自发关注作品的内容要素,但随着其年龄的增长,他们也能主动发现作品的形式特点。因此,幼儿对作品内容美和形式美的欣赏是交互进行的。据此,教师可根据幼儿对作品的反应,通过对话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对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逐步欣赏和层层深入的分析。

意义解释是在对作品欣赏和分析的基础上再一次整体欣赏,并对作品蕴含的意义进行探讨和理解的过程。不同于第一环节的整体感受,此环节要求一定的反思性,且更有深度。教师应着重引导幼儿在整体与部分的交互融合中理解作品的意义,还可以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为作品命名等方式,引导幼儿理解作品蕴含的意义,体会其中传递的情感。

审美评价主要是对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进行认识和判断的环节。此环节的关键在于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点,鼓励并尊重幼儿对作品进行自由的个性化评价,促使幼儿在审美判断中汲取作品的审美特质,提高审美趣味和鉴赏力。

(二)以“大美育”观促进多领域有机融合

美育是面向人人的全面性、普及性教育。教师应树立跨领域融合发展理念,将美育元素和美育精神自然渗透在课程体系中,以美育促进五大领域的有机融合,实现美美与共。健康、语言、科学、社会、音乐等多个领域活动中蕴含着美术欣赏的契机,美术欣赏活动中也潜藏着与各领域的自然联系。例如:在欣赏雕塑作品《掷铁饼者》中,可引导幼儿欣赏人体运动的健美,感受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幼儿能感受到动作之美、队形之美、节奏之美等;在科学活动中,可引导幼儿发现规律美、秩序美;在社会活动中,幼儿能在交往互动中感受文明礼仪美、社会文化美等;语言活动中,不乏文学作品的意境美、节奏美,特别是文学美与艺术美相结合的绘本,更是值得欣赏的素材。需要注意的是:美术欣赏与其他领域的融合是一种基于幼儿审美需要的生态式的、自然的、恰当的有机融合,而非生硬的联系或机械的叠加。

猜你喜欢
以美育人美育教师应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 11:22:11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2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8
美育教师
基于以美育人的学校社团文化建设
考试周刊(2016年63期)2016-08-15 23:07:14
职业技术学院之音乐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20期)2016-04-14 01:27:24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