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叙事性散文的几种写法

2023-12-07 14:15:00蔡新苗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3年10期
关键词:叙事性三味书屋百草园

蔡新苗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那么怎么才能不拘泥于写作框架写好叙事性散文呢?下面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经典课文为例谈一谈叙事性散文的写法。

一、叙事性散文视角的选取

叙事性散文必须选取第一人称视角,因为叙事性散文的第一条时空路线,必须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用以感染他人,引起他人的共情和共鸣。只有选择第一人称才可以满足这一写作需求。叙事性散文的第二条时空线是隐藏的,往往是用回忆往事的方式呈现出来,大多是为了写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感触和感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分上、下两个部分,运用第一人称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首先讲述了在百草园的童年生活,展现了自己无拘无束、充满童趣和童真的快乐时光;接着又写了在三味书屋里枯燥乏味、充满规矩与禁忌的少年时代。对比这两个生活时段,能让人感受到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的生活转折。第二条时空线的回忆,引人对少年时代对人性扭曲的生活进行反思,在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让读者得到思想和情感的启发。叙事性散文必须从“我”出发,描写在那个年代“我”经历过或“我”感受到的事,然后反思那个年代的事对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产生的影响。

二、叙事性散文的画面描绘

叙事性散文之所以要写经历过的事,是为了通过描写自己的生活细节,让读者感受到这些事件的真实性。叙事性散文的画面必须有真实感,因为有了真实的画面感才能让人产生共情和共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了拍雪人和堆雪罗汉,但这些童年事例都是略写,而捕鸟却写得特别有画面感。运用了“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等一连串的动词描写了捕鸟的细节。在写三味书屋时,“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详细的方位和动词的运用,给人一种真实感和画面感,将读者带入具体的情境中,能得到更多的感受和体验。叙事性散文强调细节描写,让人从言行、动作、方位上感受到这就是“我”的真实记忆。

三、叙事性散文的情感表达

叙事性散文不以直接抒情为主,以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但是它包含的感情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叙事性散文以叙事为主,以抒情为辅,以篇幅计算,叙事性抒情散文的叙事篇幅占了4/5或更多,直接抒情只占1/5或更少。叙事性散文运用两种时空分别表达情感:一个时空为过去式,通过画面渗透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一个时空为现在式,要求写出经过这么多年后对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进行反思。具有双重时空的情感表达是叙事性散文的特征。

长妈妈为“我”讲美女蛇的故事,这个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应用了美女蛇出现在墙头,而且一笑以后隐身离开的奇诡事件;又讲述了一个老和尚给予书生警告,告知书生不听自己的就会大祸临头的恐怖事件;老和尚大战美女蛇,最后收服了这条美女蛇。这种恐怖又诡异的事件吓得“我”一到夏天就害怕,心神不定,坐立不安。多少年后,通过对比发现那是一段多么珍贵的童年时光,那时能在百草园中自由玩耍、在雪中嬉戏、听长妈妈讲故事,那样的不舍的情感就渗透在这些画面中。

四、叙事性散文的对比

叙事性散文中选取的事件通常都戏剧化,运用前后事件的对比表现自己的情感变化、自己的反思和体验等。叙事性散文可以表现人、事、物三者的变化,叙述经历过一些事情后,“我”对人、事、物看法的差异。叙事性散文以叙事为对比核心,人和物只起辅助对比的作用。

1.人物对比

人物对比写的是自己心中人物的印象,这种印象可能被强化,也可能改变过去的印象。由于具有主观性,人物可能呈现出某种符号特征,也就是说可以应用符号化的人物,表现事件的价值和意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正面描写的人物只有两个:长妈妈和书院先生。长妈妈用给“我”讲睡前故事的方法表达精神的关怀。即使长妈妈没有文化,没有知识,也能够展现关怀与疼爱。书院先生行了拜师礼以后,就成了师父,除了读书就是读书,在学生不读书的时候,自己一面读书,一面让自己的脖子拗过去,极具画面感。书院先生是慈爱的,但是这种迂腐的做派让人难受。这种人物间的对比,能让人觉得长妈妈真正关心孩子的心灵,而书院先生却扭曲和异化了孩子的心灵。在描写人物时,作者还专门写了长妈妈没有知识,想让书屋先生解答“我”的难题的事,但是书屋先生根本无视“我”的问题,这与长妈妈对“我”好奇心的回馈形成了对比,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长妈妈用志怪故事满足“我”的好奇心,让“我”感受到了快乐。

2.叙事对比

叙事性散文的叙事是对比的核心。叙事性散文常常选用一件事或多件事进行对比,用事件前后发生的一些变化,表现“我”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这是叙事的关键。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述了几件具有代表性的小事,表现了“我”童年在百草园的生活有多么快乐、在三屋书屋的生活有多么压抑。在百草园中快乐的童年生活事件有:在百草园中快乐地游玩、听长妈妈讲志怪故事、冬季依闰土父亲的办法捕鸟。作者选用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童年在百草园生活的快乐。在三味书屋,偷偷地去玩、被抓回来后念书以及偷偷描绣像等事件,表现书屋先生一味教孩子念书,而不讲书中道理,对“我”来说,这是有悖于天性、是束缚人的地方。从情态语言的应用上,在百草园时代,“我”眼中的世界是多彩的,也是鲜活的,“我”对百草园中的世界有真实的反应;而在三味书屋时代,“我”或者偷偷逃出去在园子里玩,或者在上课的时候偷偷描绣像画,虽然也跟着读书,却只感觉读的那些书死板,认为书屋先生迂腐的姿态特别好笑。

3.事物对比

叙事性散文的状物目的,是为了回忆一个人或者一种感觉,所以状物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写出那种特殊的感受和体验,写出物是人非的感觉。回忆往昔的人、事、物,会有怎样的情感变化呢?面对物是人非,会有怎样的感慨呢?借物抒情,表现思想和情感的变化才是事件对比的重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了两个空间,一个是百草园,一个是三味书屋。在百草园中,“我”感受到的都是快乐的情感和记忆;在三味书屋中,“我”感受到的是虚度光阴,留下的是偷偷出去玩的记忆。这两个空间的对比,完美地展現了“我”的童年时光和少年时光之间的差异。

五、叙事性散文的文化渗透

文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含艺术、政治、经济、历史等方方面面,而且影响着我们的情感和价值观。当浸润在某种文化中,文化会左右人们的意识形态:人们会下意识地认为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反思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思想和意识的影响,是叙事性散文的思想升华。

我们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孩童时代,我们无忧无虑,不用承担家庭的责任,除非家庭经济条件实在太差。人们常说:“孩子还小,慢慢教,再大一些就会懂事了,不要强迫他。”然而一旦进入少年时代,家庭的期望和责任都必须由少年承担。“我”就要承担起家庭的重责,要努力读书、做官、争取功名,这是唯一一条光宗耀祖的道路。然而周围人没有看到时代对人的影响,当封建王朝走向末路时,读书和做官还有什么意义?叙事性散文不是批判哪一个人物、哪一件事、哪一件物品对人的影响,而是在某文化中有一种统一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的趋同性。而面对这样的成长历程,面对这样的文化氛围,我们难道不该反思:究竟这样畸形的文化,是由怎样形成的?

猜你喜欢
叙事性三味书屋百草园
学校里的“百草园”
小主人报(2022年3期)2022-03-11 08:26:44
叙事性景观中植物的特点及配置形式研究
现代园艺(2021年19期)2021-12-08 22:23:57
三味书屋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
语文知识(2015年12期)2015-02-28 22:02:08
试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组对比
语文知识(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再探
语文知识(2014年1期)2014-02-28 21:59:10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高校初任英语教师身份构建的叙事性研究
三味书屋
对叙事本质的探索与追问——评《叙事性的理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