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美荣 卜慧青 于祥朋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成为有德、有才、有品质的公民。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环境相对特殊,学生在家庭背景、生活条件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目前,农村小学无论是在教学条件还是在教学环境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改善,但在传统教育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下,农村地区的德育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随着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学生接触的信息鱼龙混杂,不良信息和错误观念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应提高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深入研究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促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和德育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基于此,笔者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蕴含的德育元素,提出了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以供参考。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进行德育渗透,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诚实守信、友善待人等良好的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二是有助于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进行德育渗透,能够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三是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开展阅读、写作等活动,进行德育渗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接触社会问题、了解社会发展,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公民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四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他人的故事和经历,让学生关注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关爱心和包容心,使学生形成人文关怀意识。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蕴含的德育元素
小学语文教学中蕴含的德育元素涵盖道德情感、价值观念、社会责任感、人文关怀和语言修养五个方面,这些元素为学生的德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通过学习作品人物的善良、正直、勇敢等品质,能够引发学生的不同情感,激发学生对道德的敬重和追求。在价值观念方面,教师通过讲解文学作品和课文内容,能够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如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国家、社会、家庭的责任感等,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社会责任感方面,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描写社会问题的文章,让学生关注社会现实,能够使学生了解社会问题发生的背景和原因。在人文关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能够激发学生对他人情感和需求的关注,使学生通过作品体会他人的故事和经历。在语言修养方面,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修养,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语言用法和文化背景知识,能够使学生掌握语言礼仪、文明用语等,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问题
笔者发现,部分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學中进行德育渗透仍存在一些现实问题,这些现实问题制约着学生对德育理念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的德育学习流于表面。例如,部分语文教师将德育看作行为习惯教育,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德育的核心和内涵。在日常教学中,他们只采用口头强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告诉学生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需要规避哪些行为、改变自己哪些错误的习惯等,没有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德育观念。但事实上,德育是一项非常宏观的工作,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在生活细节中通过德育约束个人的行为和思想。
四、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
(一)挖掘德育内容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点的讲解上,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性。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教师要将德育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深入分析教材中包含的德育内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为学生讲解伟人的生平及英雄事迹,围绕现阶段国家惠民政策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记忆,提升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
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不懂就要问》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孙中山等人的生平事迹,在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意识及情怀。同时,语文教材中包括有关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教师可以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及正确的价值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代入文章角色
由于小学生的年纪较小,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容易被周围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课堂表现,不断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刻把握和理解德育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内生字词,并让学生深入挖掘、感悟文章传达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些文章内容简单生动,教师应采取适当手段,引导学生更好地代入文章角色,让学生与作者形成共鸣。
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金色的草地》一文时,由于部分学生在上课前已经阅读过这篇文章,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代入文章角色,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面对当时那样的状况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在问题的引导下,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让学生明白新时代的青少年应具有历史使命和责任,牢记“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
(三)参与课外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具体的实践中,学生可以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所传递的价值观和优良品质,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总结自己的体会,从而提高德育水平和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以“感受父母的爱”为主题的周末活动,引导学生在观察父母生活中所做出的奉献,体会父母的不容易,拉近学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促进家庭和睦,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结语
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通过探索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法,能够更好地了解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还应注意以下方面:首先,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德育意识至关重要,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文教学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德育意识,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其次,课程设置应注重德育内容的融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具有德育意义的文学作品和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与道德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念;最后,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共同育人的合力。家庭是进行德育的重要场所,学校和家庭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通过以上探索,笔者相信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工作将取得一定的成效,从而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1.巨野县田桥镇朱烟墩小学;2.巨野县田桥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