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伟
(内蒙古赤峰市医院胸外科,内蒙古赤峰 024000)
食管癌作为原发于食管的一类常见恶性消化道疾病,老年群体是其主要发病人群[1]。食管癌主要是因食管腺上皮或鳞状上皮发生异常增生所导致的,病死率较高[2]。现阶段手术治疗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但由于手术创伤、术后疼痛等原因的影响,患者在术后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肺功能障碍,若未及时接受有效的干预措施,较易引发多种肺部并发症,不利于患者预后,严重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3]。故对食管癌患者采用更为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 改善患者肺功能,规避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呼吸功能训练能通过简单易行的呼吸肌锻炼, 增加肺部通气量,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辅助治疗[4]。根据患者术后实际情况,给予患者科学的肺康复干预有助于提高改善患者预后。综合性呼吸功能训练结合肺康复干预对于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及肺功能的影响值得研究。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该院2022 年6月—2023 年5 月收治的110 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为对象,探讨综合性呼吸功能训练结合肺康复干预的实际运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收治的110 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患者入院经检查符合《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5]中有关食管癌的诊断标准;(2)患者接受手术治疗;(3)患者可开展正常呼吸功能训练和肺康复训练;(4) 患者病情及身体状态处于稳定期;(5)患者知晓本次研究内容。 排除标准:(1)食管癌已侵犯邻近器官,存在纵隔炎症、肺脓肿等;(2)存在心、肝、肾等器质性病变或功能不全;(3)患者身体状态差,研究前已存在肺部感染、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严重肺部并发症;(4) 近期存在化疗既往史;(5)近期接受过抗生素治疗;(6) 存在其他恶性肿瘤;(7)存在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8)存在精神疾病、心理疾病,理解及沟通能力差。 本研究已通过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结合组,每组55 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常规组采用抗癌、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治疗,患者符合手术指征开展手术治疗,术后患者给予机械通气,选择无创呼吸机,选择适合患者的面罩,连接管路,合理调节设置参数,连续治疗14 d。
结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呼吸功能训练结合肺康复干预。(1)建立肺康复小组。由科室医师及专科护士担任组员,科室主任担任组长,制定患者综合性呼吸功能训练结合肺康复干预计划,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学习计划内容。(2)肺康复教育。医务人员向患者介绍开展术后体位管理、呼吸训练、科室训练等康复计划的重要性。(3)肺康复干预实施。①腹式呼吸训练:患者坐位缓慢呼吸,一手放置在胸部上,一手放置在腹部上,用鼻吸气,吸气时轻压胸部挺腹,呼气时将嘴张大成O 型呼气并轻压腹部收腹, 练习3次/d,15 min/次。②缩唇呼吸训练:用鼻吸气后根据自身情况缩唇,嘴巴做吹口哨状缓慢呼气5 s,练习3次/d,15 min/次。③咳嗽咳痰训练:患者深呼吸后屏气3 s,膈肌上抬增大胸内压,用力咳嗽咯痰,3 次/d。 ④吸气训练器训练:患者呈坐位正常呼气,嘴部含紧气嘴,吸小球上,桶腔的顶端保持稳定,后屏气3 s,移开吸气嘴,缩紧唇部缓慢呼气,练习3 次/d,15 min/次,连续治疗14 d。
(1)肺功能指标: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肺功能仪测试患者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1 秒率(FEV1/FVC)、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呼气峰值流速(PEF)。
(2)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干预期间两组患者发生呼吸衰竭、肺不张、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等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结合组患者的MVV、FEV1/FVC、FEV1%pred、PEF 指标均高于常规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食管癌术后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表2 两组食管癌术后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组别MVV干预前干预后images/BZ_158_883_1128_912_1154.pngFEV1/FVC干预前干预后images/BZ_158_1347_1129_1376_1155.pngFEV1%pred干预前干预后images/BZ_158_1797_1126_1826_1152.pngPEF干预前干预后常规组(n=55)结合组(n=55)t 值P 值75.44±6.55 77.40±4.74 1.798 0.075 83.56±4.44 85.40±4.65 2.122 0.036 58.66±7.28 59.69±6.67 0.774 0.441 64.37±5.23 67.38±5.31 2.995 0.003 50.82±9.62 51.78±9.41 0.529 0.598 59.52±8.43 65.99±7.37 4.285 0.000 46.49±9.61 47.31±9.27 0.455 0.650 51.72±10.63 57.23±11.34 2.629 0.010
结合组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食管癌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现阶段食管癌属于一类较为高发的恶性肿瘤疾病,受到病情困扰和治疗负担的影响,不利于依从性和心理状态朝着良好方向发展[6]。 手术是食管癌治疗的主要手段,胸腔操作影响胸壁活动度,促使胃上移挤压到肺部,造成肺部扩张受限,降低肺通气功能[7-8]。术中麻药吸入、气管插管等刺激性操作,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呼吸道黏膜损伤,增加气道黏液分泌[9]。食管癌手术创伤较大,术后疼痛会影响患者呼吸功能,造成患者无力咳嗽、排痰困难,引起肺不张、肺部感染等肺部并发症[10]。因此,给予食管癌患者有效干预,最大程度恢复肺通气功能和预防肺部并发症极其重要。常规治疗方案机械化重复感强,干预措施不够完善,对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干预效果较为有限,不利于患者取得良好预后[11]。呼吸训练、体位管理、咳嗽咳痰训练等肺康复干预是物理治疗师临床实践中促进气道分泌物排出采用的治疗策略[12]。综合性呼吸功能训练结合肺康复干预更有助于改善食管癌术后患者肺功能,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在辅以常规治疗中的营养物质补充及心理支持等干预措施,能帮助患者尽快实现康复。
本研究给食管癌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性呼吸功能训练结合肺康复干预给食管癌术后患者实施,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结合组MVV、PEF、FEV1%pred、FEV1/FVC 指标均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落实综合性呼吸功能训练结合肺康复干预能更有利于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肺功能。 分析其原因,肺康复干预通过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咳嗽咳痰、吸气训练器等综合训练方式,增强了肋间肌和膈肌的活动度,加大胸壁及呼吸动度对肺泡的牵拉,肺泡扩张程度提升,减轻了呼吸道阻力,肺泡有效通气量也随之显著提升,进而改善了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和呼吸功能。 本研究还显示,结合组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应用综合性呼吸功能训练结合肺康复干预, 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其原因为:肺康复小组的建立,通过制定计划和培训内容,规范了医务人员对患者呼吸功能训练的指导行为;肺康复教育向患者强调了积极开展呼吸功能训练和肺康复干预的重要性,患者对食管癌术后康复的认知程度提高,治疗配合度随之提高;加之系列呼吸训练的落实到位,提高了肺泡有效通气量和动脉血中的血氧分压,改善了患者的呼吸耐力及通气功能。 在医务人员肺康复干预行为的规范性下辅以患者的配合参与, 共同作用降低了结合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针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落实综合性呼吸功能训练结合肺康复干预, 其临床应用效果理想,在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风险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