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

2023-12-04 03:47白瑞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3年10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生物教学高中生物

白瑞

摘  要: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要求人们要用自己的客观思考能力来评判,要敢于质疑权威,要有自己的见解。但是,目前的教育情况却并非如此,在高中的课堂上,教师因为课程紧张,受应试影响大,只重视学生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生物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一切生物学的理论提出都要经历发现一个事实、给出一个猜想,然后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最终得出一个结论的过程,这个过程和批判性思维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基于此,文章就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进行探讨,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批判性思维;生物教学

创新要求质疑,质疑要勇于批评。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根本,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批判性思维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学术界对它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学习源自思考,思考来自怀疑,在新课改下,各学校都在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在目前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开展的批判性思维训练,对提高他们的自主性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意义

生物学的一切理论都是由表象到理论的过程,研究者通过观察现象、提出假设、做大量的试验,最终得出结论,这是一个严谨求真的过程,而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生物实验探究,能够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并引导其通过现象观察本质,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基于此,该思维训练过程能帮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的探究,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在生物实验中,许多考题都会涉及显微镜知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亲身操作。许多学生在使用显微镜时,都会碰到“隐形”现象,此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是哪一步出了问题?是操作方法的问题,还是这台显微镜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自主思考、实践。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并且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这也是当下这个时代的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

二、影响学生批判性思维形成的因素分析

(一)学生思维固化

批判性思维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求同存异,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这种方法需要学生不断地打破常规,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敢于创新。目前国内大部分的高中都是以学生的学科知识为基础,按照教材开展教学,很少会有其他的突破,这就造成了学生固化的思维模式,缺乏创造性和批判力。例如,在蛋白质的讲解中,教师通常会把蛋白质的作用、种类、分类、特性、结构等知识传授给学生,让他们了解蛋白质。对学生而言,这种教育和训练方法既不能让他们质疑,也不能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学生不能否认,也不能批评,这不利于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批判性的思考。

(二)教师父母缺乏重视

在开展教育时,教师和父母会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学习能力,而忽略了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这会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失去独立的人格。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和父母通常更看重的是学生的“懂事听话”,但这种做法会让学生缺乏独立思考,难以形成批判性的思维。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被一种强烈的“跟风”所左右,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会变得模棱两可,在面对问题时,他们不会去质疑别人,而是顺着别人的意见去做。基于这样的现状,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法,更深入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他们能够更全面地发展。

三、高中学科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现状

高中生正处于个性发育和心理发育至成熟的关键阶段,其思维方式和行为都有较强的可塑性。以学科为基础,以系统化的方式培养思维模式,是学生终身受益的关键。同时,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思维能力,为了使学生的思维更好地发展,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及创造力。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上,教师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开放民主的课堂教学生态,尊重学生的个性,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包容、公平的學习氛围中培养学生质疑与批评的能力,使学生由消极地接受知识转向积极地探究学习。

然而,就当前而言,虽然新课标的实施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不少一线教师也接受了新的课程观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很难真正做到知行结合,依旧沿用以往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的理性思考、探究、表现、平等交流,都受到了抑制,学习处于表层。许多学生的逻辑和理性精神存在着显著的缺陷,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差。因此,要想真正贯彻新课改的思想,促进学生的深层学习,达到课程的目的,教师必须不断地完善教学手段,探索有效的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法。

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措施

(一)深度挖掘生物教材

高中生物教科书中包含了大量的实验,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知识,通过对实验过程和结论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思考能力。在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提到了“细胞的生成”,在细胞学中,有一种说法是,新的细胞是从旧的细胞中诞生的。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人对此产生了怀疑,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假设,得出了“细胞是由分裂而来”的结论,这一观点打破了以往生物学界的看法,此后又有许多人对此进行了论证。以此作为教学案例,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阶段向学生讲解这个过程,或者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这些细胞来自哪里?”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猜测,让他们尝试自行解释问题答案,同时鼓励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敢于表达和强调自己的观点,而这个案例也能让学生看到质疑的作用,促进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二)充分利用生物实验开展教学

教科书中呈现的很多经典的科学发现,都是经过了无数次的质疑和批评。例如,在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中,需要经过假设—质疑—验证—推翻—质疑—验证,最终得出结论。目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材对实验对象、实验器具、实验材料、实验步骤等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所以,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做一些小的改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批判性思考。例如,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恢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相关的实验探究问题:“为什么要用紫色洋葱的叶子作为原料?不能用别的原料,也不能用洋葱根?要是没有蔗糖呢?如果没有0.3克/毫升的蔗糖浓度会有什么影响?”然后,在剩下的教学时间里,可以让学生做一些探索和总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从而使他们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搭建平衡交流平台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即便是拥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也很难和教师进行沟通,并且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发表自己观点的平台,从而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例如,学习“基因的本质”这堂课时,学生的兴趣比较浓厚,所以在学习时,他们会有很多的问题,比如基因是什么?基因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每个人的基因有什么区别?基因是不是DNA?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我学习,然后教师也可以及时通过网络和学生进行沟通,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促进他们更好地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答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从而使其形成批判性思维。

(四)优化课堂互动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优化教学互动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建立奖励机制,对敢于提问和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奖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批判性思维融入课堂,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自己的知识缺陷,并通过参与提问以及互动来弥补自己的缺陷。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在课堂作业的批改中,教师将作业的答案公布出来,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批改。这样既能凸显作业中常见的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还能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此时,如果教师出现错误,要及时纠正,指出自己的问题,并表扬那些能找到教师问题的学生,并鼓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通过对交互方法的优化,教师只需指出问题,而后让学生互相纠错、共同进步,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充满积极、互动的气氛。

除此之外,课堂上的交流活动也可以扩展到课后活动,教师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与批评,并把课堂上的优秀学生作业与其他学生共享,让他们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不要盲目思考。此外,如果学生在互相批改作业时,发现同学的解题方式很麻烦,可以提出合理的意见,让学生有所提高,教师应鼓励这种友好的批评,并利用这个机会,表扬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让他们互相学习。在这种良好的交互环境下,学生会逐步形成批判性的思考方式,能够正确处理错误和质疑,从而提高学习的能力。

(五)适时引入课外知识

学生获得的生物学知识大多来源于教科书,缺少教科书之外的知识,因而思想局限,知识范围狭隘,质疑时缺乏信心。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适时地导入一些课外的知识,以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路。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学生了解和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从而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例如,“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纪录片,让学生能够通过课余时间的学习,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认识到教科书知识的真正含义。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基因是一种神秘而又熟悉的东西,他们可以通过对自己和周围人的分析,来比较遗传的影响,观察和分析是后天的影响更大,还是遗传的影响更大。通过让学生了解更多知识,能够让他们从多个视角进行分析,并发现分析问题的各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其批判性思维。

教师通过引入课外知识,能够让学生的知识系统逐步健全,并能自觉获得课外知识,很好地弥补知识的不足,形成自主思维的能力。教师要在课堂上安排思考题目,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學到的知识,分析克隆技术、病毒的变异等问题,对所学问题提出合理的疑问,并收集有关材料进行批判性的研究。只有把教学和课外知识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学会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

(六)教师自我不断提高

想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教师自己也要具备强大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才能引导和培养学生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大多都是照本宣科,根据课本上的内容,或者是其他教师已经制作好的PPT开展教学,只是让学生正确地完成,而不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允许学生有任何的疑问。高中生物的很多知识,都需要在实验室里亲身摸索,但为了节省考试时间,教师一般都不会亲自到实验室里进行探究,也不会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而是将实验的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这样不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验过程,也缺乏提问的机会。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批判思考能力,在课件制作和课堂活动中,合理设置教学环节,不断提升个人的实验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批判性思维是高中阶段教育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学生需要用正确而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切,所以生物教师可以基于学科特点,深度挖掘教材,把学生带入实验室,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质疑到得出结论,以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其形成批判性思维。

参考文献:

[1]肖安庆. 高中生物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 教育与装备研究,2021,37(01):58-61.

[2]肖安庆,颜培辉.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 中学生物学,2017,33(03):71-73.

[3]李自欣. 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责任编辑:廖  艺)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生物教学高中生物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在美国高校英语课堂中的体现
高中生物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实验教学实践探究
将批判性思维融入英语专业阅读课程的教与学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