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春玮
摘要:为积极响应新课标中的数学教学理念,小学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特点,最大限度地满足每個学生的学习需求。数学作业的多元化设计是有效帮助小学生补充数学知识、拓展数学学习方法、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和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手段。文章主要探究了几种作业设计的策略,希望可以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多元化设计;小学数学作业;自主学习;数学思维
对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教师要注意数学学科的固有属性及特点,重点关注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拓展其学习思路,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共同探索数学的奥妙。
1 改进作业模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于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总共有七大要素,教师在为学生设计作业时,应注重这些要素在作业设计中的运用。数感意识,如对“亿”这个数量的感知,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头发的数量进行举例,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对“亿”这个单位有初步了解,也可以用中国的人口数量来举例,培养数感意识。运算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良好运算习惯,使其拥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在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及时订正的习惯时,可以采用生动的练习形式,如“拔红旗”活动,激发其学习兴趣,以此达到提高计算准确率的目的。应用意识,在数学中,分类是对客观世界进行总结的活动,教师应及时让学生明确“分类认知”,增强其应用意识。例如,香蕉与苹果,可以总结成水果;桌椅板凳可以归类为家具。数据意识,集合是数学中经常会用到的性质概念,主要是培养学生对集合的感知能力,进而使学生具有分析、分辨不同集合间联系的能力。创新意识,要想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起到表率作用。教师的言谈举止和学习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个学生。所以教师应改变教学思路,鼓励学生提问,培养质疑意识,进而提升其领悟能力,将创新思想贯彻落实到每个学习环节中。模型意识,数学的三维目标是知识技能、思维方法和情感态度,将三者交互融合,能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构建数学模型。推理意识,数学思维中包含很多范畴,如跳跃性思考、提取事物信息、分析客观现象、递进逻辑性行为等。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强化该要素在作业中的运用,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使其发散思维,自己琢磨问题,不论结果的好坏,重点是思考的过程。
在教师设计数学作业时,应要求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将以上七种意识融会贯通,全面了解研究对象所包含的属性和概念,更好地掌握数学原理,感悟审美价值,使小学生形成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想象力,进而自主参与到数学活动中。
2 分层设计作业,全面培养数学能力
全面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推动其高效自主地对数学知识展开学习,要注重对小学生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锻炼,使其数学能力得到有序提升,为学生打下坚固的数学基础。一般来讲,数学这门学科的独特性在于学习过程中需要反复地练习,与其他学科不同,数学重视实践。对此,教师应强化小学生的基础练习,而作业的设计也要避免重复、单一,同时避免反向引导导致学生忽视了做作业的过程。此外,还要重视数学的特色,优化设计作业的思路模式,不仅要减轻学生负担,而且要强化作业对学生学习起到的作用,以便将作业设计得更具针对性、适应性以及全面性,帮助指导不同个性的学生,根据其成长发展的规律进行数学练习,完成数学作业。通过教师的规范指导,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使其得到成长与发展。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中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人民币面值和不同面值间的数量关系时,应先教小学生认识人民币,将不同材质、面值的人民币集合展示出来,让其先掌握人民币面值的重要意义,然后再传授不同面值间人民币的换算关系,最终通过创设“小小商店”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各面值人民币的购买能力,掌握其所蕴含的数量关系和数学知识。教师在为小学生设计作业时,应注重基础练习,设计一些元角分换算、元角加减以及元角综合运用类的数学题,并与学生家长沟通,让学生体验一次“花钱”实践,在实践中运用所学习的数学知识。
3 强化作业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多元化设计小学数学作业,推动学生高效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应强化作业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设计实践类数学作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类数学作业旨在引领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推动他们在生活中养成自然的数学行为,培养数学意识和数学习惯。实践类数学作业的设计重点关注不同学龄段学生的特点,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一次次的实践,对所学知识产生一定的感悟,拓展数学教学的深度,给小学生一定的成长空间。
第一,用数学趣味题吸引低学龄段的小学生,激发其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低年级的小学生好奇心比较重,对于新鲜、新颖的事物总有独特的观察角度和思考模式,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结合这一特点。例如,在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七巧板作为教具,让学生自主利用七巧板拼图,并分析其是否为平行四边形,留作业时可以将该方法与家长沟通,充分体现“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
第二,用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数学关系,提升中学龄段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对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尽量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的作业题,从而提升学生的计算和应变能力。
第三,在作业中强化高学龄段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属性,拓展其逻辑思维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智逐渐成长,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所积累的经验也更加丰富,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注重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拓展其思维的成长空间,给予他们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家庭作业让学生自行动手展开实践,并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4 设计思考型作业,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为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生数学作业应多设计一些思考类型的题目,使其主动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从而深度了解数学原理,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设计内容方面,应以几何题为主、计算题为辅,全面培养小学生的思考能力。
相对于其他题目,几何题最考验也最能锻炼学生的独立思维。“点、线、面”所构成的平面、立体空间,是构成客观世界的基本要素。在几何世界中,点是起源,线是无数个点连接所形成的,而面则是由无数条线所组成的,并且“点”被看作“零维”对象,“线”则是“一维”,“面”是“二维”,“点面线”所组成的世界则是“三维”,它不仅是宇宙观、世界观的基础,而且是数学的艺术语言。因此,多练习这方面的题目,不仅能增强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能让其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调动其探究“客观世界真理”的积极性,深度挖掘他们的数学潜力,激发学习热情。
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可以尝试增加几何知识在作业题中的占比,在学习完三角形、圆形等几何知识后,及时为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将当前的知识内容与之前所学习过的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并为下一阶段数学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5 设计信息化数学作业,刺激学生的感官体验
设计多元化的小学数学作业,推动学生高效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应将作业内容的设计信息化,强化作业中的科学科技属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乐于自主完成数学作业,将其学习的热情、积极性調动起来。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设计信息化作业内容时,应当重点考虑学生当前的数学思维水平,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综合分析其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通过数学学习软件和微课的方式,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提升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养成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良好习惯。将数学从书本、课堂上延伸至电脑、信息化软件中,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在完成信息化作业的同时,切实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开始有意识、主动地激活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到相应课程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一些视频及图片作为教学资源,并结合教材内容,将其设计成信息化数学作业,上传至信息化教学软件中,让学生在“跳出书本做作业”的同时,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提升数学能力。
6 多元化评价学生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为促进小学生高效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应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反馈,对其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给予其足够的成长空间,切实改变学生对作业的传统认知,引导学生通过完成数学作业建立数学自信,用丰富的激励、奖励举措,助力小学生的数学兴趣养成。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可以尝试多角度的作业完成评价机制,用学生间的互相评价、教师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丰富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内容,让多数学生分享学习成果,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其更加积极努力地投入数学作业完成中,享受数学作业所带来的乐趣。
在结束每单元的阶段性学习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自行梳理数学知识体系的作业,并根据作业的反馈情况,甄选优秀的学生作业进行讲解展示,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指导其完善数学知识体系,同时对其给予奖励。
综上所述,数学作业的多元化设计,能够推动小学生高效自主地开展数学学习。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分层式的数学作业设计,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自主探索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与学习习惯,充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程敏娟.小学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策略[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23(6):76.
[2]管芸.“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J].试题与研究,2023(14):25-27.
[3]陈艾琳.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调查研究[D].成都:成都大学,2023.
[4]薛玲芳.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优化分析[J].文理导航(下旬),2023(4):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