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把握好的几个关系

2023-12-02 15:57张忠
河南教育·高教 2023年10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大学生

摘 要: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推动课程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推动课程思政有效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处理好三个重要关系,即在课程定位上处理好“心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在培养目标上处理好“育心”与“铸魂”的关系,在教学策略上处理好“价值引领”与“隐性渗透”的关系。只有这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在“大思政”的格局下,助力高校育人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当前,这一理念已经成为各高校强化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高等教育阶段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解决心理困扰、保持心理健康、优化心理品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自身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推动课程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课程思政的融入,为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成效提供了新的契机,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这就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处理好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个关系。在保持心理健康教育独立性的同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实效。

一、在课程定位上要处理好“心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

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轫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经过三十多年的课程建设,已经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程,成为大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之初,为了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位的“独立性”,研究者更多地突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区别,强调两者在理论基础、教育目标、内容体系、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试图将心理健康教育从德育体系中独立出来。

不过,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心理健康教育(心育)与德育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这些争议大致可分为三种,即补救论、附属论和互补论。补救论着重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所特有的理念、内容、方法是对传统德育工作的补充、拓展与优化;附属论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心育属于德育的组成部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德育属于心育体系的一部分;互补论则认为两者既有本质差异,又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相互融合,能够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经过争论,互补论逐渐占据了上风,大量的研究成果集中于探讨心育与德育“相互融合”“同构共建”等问题,但关于两者关系的争议一直存在。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旨在要求各门课程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实现育人总目标。最新研究认为,课程思政理应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可见,强化思政融入、关注价值引领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之义。而想要推动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发展,必须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心育”与“德育”,尤其是与“思政教育”的关系。

应该认识到的是,在大思政的新格局下,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成为思政育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思政教育、德育的总目标是统领,是终极指向;心理健康教育是基础,是实现终极目标的方法与路径。但需注意的是,还应避免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政化”“德育化”,或直接用思政教育、德育取代心理健康教育。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已经拥有了一支庞大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形成了一套独立、完整、成熟的课程体系,能够帮助学生处理在环境适应、自我认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情绪管理、网络休闲、挫折应对等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惑,帮助他们掌握心理调节技巧、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优化心理品质。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了独特的優势,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2021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1〕10号)明确指出,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高校要面向本专科生开设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原则上应设置2个学分(32—36学时),有条件的高校可开设更具针对性的心理健康选修课”。这充分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总之,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融入”,而不是“替代”。“不能以牺牲专业知识为代价,改变课程的本质属性,把心理健康课上成思政课”,而是要在坚持相同的育人目标的基础上,在内容安排、方法选择、活动开展、绩效评估等环节上融入价值关怀和价值引领。因此,一方面要继续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在“大思政”的新格局下,以“育德”为目标,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思想素质的提升、家国情怀的培育奠定扎实的心理基础。

二、在培养目标上要处理好“育心”与“铸魂”的关系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提升育人质量的新实践,是推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举措。这一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在各门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旨在通过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厚植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帮助他们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四个自信”、强化道德与法制意识,将青年学生培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一般可分为三个层级,即基础目标、中间目标和最高目标。其中,基础目标为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中间目标是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高目标是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帮助学生做到自我实现。可以说,课程思政旨在“铸魂”,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育心”。因此,推动课程思政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在培养目标上处理好“育心”与“铸魂”的关系。而从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目标来看,无论是哪一个层级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正确的道德观念、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念的引领。

首先,就基础目标的实现而言,一些心理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对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和对错误价值观的矫正。以人际交往为例,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一些人际关系问题,如对他人的嫉妒、排斥、报复等,其背后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优先”“缺乏同理心”等心理原因造成的。在解决这些心理问题时,如果仅是传授一些人际交往技巧,显然很难帮助这些学生有效地改善人际关系,而只有让学生领悟到“平等”“互利”“仁爱”“友善”等道德准则的价值魅力,才能真正帮助他们处理好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再如,当前一些大学生选择“躺平”“摆烂”“佛系”,其背后的原因并非所谓的“生存焦虑”“内卷焦虑”,而是他们在自我追求上的迷失和精神世界的空虚,是对人生目标的追求缺失和对生存意义的认知扭曲。显然,仅依靠情绪调节技巧的讲授,也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而是要以更高的人生格局、更强的时代号召,引导学生跳出“小我”,以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融入社会。

其次,就中间目标的实现而言,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全面发展的实现同样离不开价值观的引领。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主要通过对学生的认知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及其他各种个性品质的培养来实现。比如,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特征,既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像能力、性格和气质等,又包括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等。一般来说,个性心理特征与个性倾向性之间能够相互影响。很难想象一个奉行利己主义价值观的人,会形成乐于助人、善良友爱的性格特征。因此,良好性格的塑造也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影响。同样,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学习能力的提升,也需要有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的激励。

最后,就最高目标的实现而言,学生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与自我实现的达成,意味着他们的个人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道德素养得到了不断提升。显然,不能仅将个人潜能的开发和自我实现的达成,看作个人理想抱负的实现,而要将其与追求人性的完满、精神境界的提升、道德品格的完善紧密结合。因此,潜能的开发、自我实现的达成,在本质上也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精神、共同理想的价值引领,最终帮助学生在不断的自我超越中,实现小我与大我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个人奋斗与伟大实践的统一。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三级育人目标的实现,需将“育心”与“铸魂”有机结合起来。要让“铸魂”为“育心”指引方向,让“育心”为“铸魂”奠定基础;让“铸魂”依托于“育心”,让“育心”升华于“铸魂”。

三、在教学策略上要处理好“价值引领”与“隐性渗透”的关系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中,长期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是应该“价值中立”,还是应该“价值干预”的争议。比如,有研究者就曾提出,“心理健康的评估应是对心理机能的评估”“主张缩小心理健康概念的内涵,心理学家应该守住自己的本分,不要干预学科之外的事”。对此,笔者曾围绕道德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个观点,即道德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内在前提,位列教育学科体系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能也无法回避价值干预的,因而它必须接受价值干预,但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干预不同于德育中的价值干预,它必须坚持间接性、尊重性和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其实,无论是从心理健康与道德健康的关系,还是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学属性来看,心理健康教育都无法真正回避“价值干预”。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价值干预”。

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表明,价值引领已經成为各门课程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原则。将价值引领贯穿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坚持自身教学特点,明确与思政课的课程界限。在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中,也强调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的“协同性”和“隐性化”。“协同性”强调的是各门课程要“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育才与育人、求知与求德等进行有机融合”,协同推进育人目标的实现;“隐性化”要求在育人实践中做到“隐性渗透”“润物无声”。具体来说,课程思政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隐性渗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要丰富目标内容,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和崇高的理想信念等非认知因素方面的目标也列入其中。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确立了明确的思政育人目标,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完成。例如,在进行性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掌握性心理健康的内涵,了解自身性心理发展的特点,掌握处理性心理困扰的方法与策略,更要主动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性道德、性伦理观念的教学目标贯穿其中。其次,在教学素材的运用上,要结合教学主题精心选用蕴含思政元素的图片、音频、视频和案例,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坚定政治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内化核心价值观、提升道德修养。例如,在讲授“挫折应对”这一主题时,可选择2016年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艰难夺冠的视频资料,在教会学生正确看待和应对挫折的同时,又巧妙地渗透女排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最后,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围绕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如讨论、演讲、辩论、艺术创作、角色扮演、心理剧等,充分发挥陶冶、暗示、体验、移情、感染、模仿、认同等“无意识”教育的作用。通过“无意识”心理过程的作用,有效地将理想信念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渗透课堂教学,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综上,只有在课程定位上处理好“心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在培养目标上处理好“育心”与“铸魂”的关系,在教学策略上处理好“价值引领”与“隐性渗透”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在“大思政”格局下,既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发挥出独特的“育心”功能,又能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形成合力,共同助力高校育人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俞国良.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制观:体系建设探微[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1(7).

[2]石变梅.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关系综述[J].教学与管理,2005(3).

[3]齐鹏飞.课程思政:各门课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N].光明日报,2020-06-16.

[4]晏源.在“育心”中潜移默化“铸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22(3).

[5]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6]江光荣.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理论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3).

[7]张忠,陈家麟.论道德健康与心理健康:兼议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价值、目标的拓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1).

[8]张忠,陈家麟.心理健康教育中价值干预问题的再认识[J].青少年研究,2009(3).

[9]张忠.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校师生共同体建设[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2(8).

[10]沈贵鹏.心理学视域中泛课程思政的特点诠释[J].思想理论教育,2018(9).

责编:司 哲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大学生之歌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