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优化策略研究

2023-12-02 12:11黎意慧
传播与版权 2023年22期
关键词:新文科高校图书馆优化策略

[摘要]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新文科建设。而作为新文科建设的主力军,高校图书馆也在积极寻找创新途径,以期在促进新文科建设发展中做出更大贡献。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以其创新技术与科学理念成为高校图书馆推进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发展趋势。然而,受到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人文服务建设工作仍处在初级阶段,虽有部分高校图书馆率先进行数字人文服务建设,但未成规模。文章分析新文科和數字人文的基本概念,概括国外成熟的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的优点,结合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发展现状,提出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优化策略。

[关键词]新文科;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优化策略

我国的新文科建设必须摒弃传统文科的劣势,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专业度,创新课程模式。高校图书馆通过数字人文在学术上将信息化技术和传统文科结合,实现传统文科的革新,促进文科发展,为培养新时代新文科人才做出贡献。随着新文科理念的推广,高校图书馆积极创新发展策略,利用数字人文开展广泛的研究与探索,致力于优化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在我国虽然获得一定的重视,但是在具体的研究和实践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实现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的全面推广还须长远努力。

一、新文科与数字人文的基本概念

(一)新文科

新文科在传统文科的基础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学科各专业进行有效组合,为学生提供学科交叉条件,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知识拓展。在我国社会大变革背景下,新文科的提出有效地打破了传统文科的思维惯性,在继承传统学科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进一步推动传统文科的变革。新文科建设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社会变革的适应性,进一步推动社会创新与进步[1]。

作为传统文科创新的一种表现形式,新文科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目标性。新文科是对传统文科的改革,改革目标由培养专业型人才转变为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人才,改革极具目标性。二是体系性。新文科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体系化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能有效地推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三是专业创新。新文科在原有的文科基础上融入了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传统文科的教学进行了有效改革,为新文科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四是课程创新。随着新文科的提出,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诸多高校已着力创新课程理念,推进课程改革。五是内容创新。在新文科建设中,高校的教学已进行数字化改革,数字化教学内容已逐渐推广,数字化发展成为新文科改革的重要方向。六是方法创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化手段层出不穷,随着新文科的提出,教学方式也不断现代化,越来越多的科学教学手段被应用于文科教学课堂上,新文科科学化发展势不可挡。

(二)数字人文

数字人文主要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与人文学科进行有效结合,实现学科领域的跨越,其目的是研究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增强人文学科的教学效果,以及如何运用人文学科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目前,不少研究人员都在积极探索如何让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入教学领域。在图书馆发展方面,数字人文已由简单的期刊、报纸等的数字化,发展为对相关人文资料的智能分析与处理,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优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二、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发展现状

为了响应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的推广政策,提高高校新文科的教学水平,部分高校图书馆已成立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并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如历史活动的图像可视化、学术知识的数字知识图谱以及建立数字人文网站等,但由于缺乏成熟的技术与充足的研究人员,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发展较缓慢。

(一)相应的技术未成熟

数字人文的研究与发展是多项信息技术的结合:在创造资源时,需要数字化技术;在搭建平台时,需要数据分析技术与数据管理技术;在进行数字人文的呈现时,需要可视化技术[2]。因此,高校图书馆只有加大研究力度,采取一定措施提升科研力,建设相关实验室,进一步突破技术困境,才能有效拓展数字人文的应用形式,实现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的有效推广。

(二)人才队伍建设尚未健全

要想进一步推进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的发展,图书馆必须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大多缺乏相关人员和技术,导致人才队伍组织不均衡、人才技术水平较低。再加上图书馆依旧缺乏数字人文研究技术人员,也未找到准确的研究方向,其研究的项目大多为可视化或者数字化项目,缺乏一定的创新,影响了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在全国范围内的落实。

三、国外成熟的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发展现状

目前,国外建成的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中心已有上百个,通过对这些数字人文服务中心的进一步研究可以得出,全球范围内相对成熟的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中心都拥有人才支持、政策支持、服务支持、教学支持等方面的优势。

(一)完备的人才队伍建设

完备的数字人文服务队伍需要大量的人才提供支撑,才能开发出有效的工具。笔者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得出,国外成熟的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中的人才体系往往具备以下内容。一是委员会,其成员的数字人文资历十分丰富,在实际工作开展中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3]。二是技术人员,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的技术人员专业类型丰富,大致可以分为开发类、数据处理类、设计类和维护类,这些技术人员通过对相关项目的研究,为所在的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提供技术层面的保障,同时此类技术人员还能应用相关信息技术,为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技术支持。三是校内外的人文学科研究人员,如校内教研人员以及博物馆、校外图书馆、出版社、计算机技术企业等专业领域的研究人员,为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四是研究中心的成员,主要有项目研究人员、专职工作人员、校内实习生等,其主要工作内容是统筹数字人文中心的各项日常工作,并适当参加数字人文项目。五是图书馆管理人员,其主要负责图书馆馆藏、文献、学科、数字人文等资料的管理,为来访者提供所需的学术资源、数字人文咨询、数字化资源等。

(二)全方位的科研支持

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的发展离不开对科研的支持,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可看出,在国外高校中,相关单位对数字人文服务中心的科研支持力度较大,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对相关项目的指导力度大。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中心对数字人文项目提供多种形式的技术指导,如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评定、相关的设备支持和模型支撑等,有效地推进了数字人文科研的发展。二是提供工具和技术的协助。国外不少高校都有相关的数字应用工具或应用技术的支撑,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在数据处理方面,无论是数据清理、数据转换,还是数据分析、数据统计和数据保存等都有着相关的软件支撑。此外,不少国外高校还有相应的建模技术大大缩短了项目研究的时间,可帮助研究人员更为直观地进行项目分析。三是充足的研究资金支持。数字人文项目的研究因涉及大量的信息技术手段,对研究资金的需求极大。为了更好地促进数字人文领域的发展,国外部分高校专门设立了数字人文科研资金,如科研人员的赠款申请、研究生的研究经费等,不仅种类多,而且金额数目大,可有力地支持数字人文项目的研究和发展[4]。

(三)良好的学术氛围

良好的科研氛围大大促进了数字人文项目的研究工作进度。为了促进学术交流,国外部分高校图书馆建立了线上、线下交流服务平台。在线上交流服务平台即利用互联网提供相应的文化服务,在线下交流服务平台则是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将对数字人文感兴趣的人才集中在一起,并在空间内提供学习和讨论的渠道和资源[5]。国外部分高校图书馆提供数字人文相关服务的主体主要有以下四大类:一是图书馆个体,主要为高校师生提供相关技术和信息;二是学院个体,学院集合相关的教师和研究人员,通过数字媒体等手段,为其提供相关的人文专业知识,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三是图书馆与学校相结合,由图书馆牵头提供各项优质资源,再结合学校资源为项目的研究提供相关的建议和咨询,从而有效支撑项目的开展;四是图书馆与学校相结合,再辅以校外机构共同参与研究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数字人文项目不仅有丰富的图书馆资源和校内政策的支持,还具有校外在技术、出版、应用等方面的社会资源,有利于项目落地。

(四)有效的教学支持

国外部分高校对数字人文研究教学支持主要分为培训支持、课程支持、嵌入式教学支持。

第一,培训支持,即面向广大高中生提供假期培训。例如,斯坦福大学在暑期举办了为期21天的人文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历史、政治、文学等方面,旨在增强学生的人文意识。

第二,教学支持,主要针对在校生,培训科目种类繁多,大致可以细分为实习课程、证书课程、辅助课程、选修课程等。对高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来说,教学支持在课程难度和课程类型上也具有一定差别。以某高校的数字人文课程为例,对本科生而言,这门课程是辅修课程,在学习时只需要掌握课程中的相关信息技术处理工具的使用方法,在考核中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演讲展示即可。而对研究生来说,数字人文课程则是证书课程,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的信息处理工具,还要学会文本、数据分析以及与可视化、建模与仿真技术相关的应用技术,在考核中需要完成一系列的项目研究。此外,在数字人文教学中,数字人文概论是最重要的课程,课程内容主要为学科介绍、有关理论的概述和相关技术的应用方式等,在该门课堂上,教师通常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与探索内容,让学生充分理解数据人文的概念。该课程的另一重要教材《用户体验与设计》中包含了大量的实验过程,学生可以通过教材学习角色场景开发、界面设计、可行性分析等。此外,一些相关的人文与技术课程,如数据可视化等,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字人文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兴趣。

第三,嵌入式教学,指通过一系列手段整合课程的资源,以开发、指导、研讨、协调、咨询等方式,将数字人文技术应用于课堂。例如,国外部分高校将多媒体教学试验和教师的教学内容相结合,设置专门的教学多媒体项目,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教师的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在课程上的互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还有部分高校为师生的教学和学习提供充足的交流平台,如举办技术研讨、经验交流会等,有效地促进师生对相关项目的了解与探究。此外,嵌入式教学还体现在应用新媒体来帮助相关的研究人员进行研究和评审,并开发一系列的数字媒体工具和相关技术进行有效的教学创新。教师通过将数字人文融入教学场景,不仅有效地推动了教学的开展,而且实现了教学和人文的结合,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

四、国外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中心的发展特点

(一)发展目的性明确

国外高校图书馆为了建立科学的数字人文中心,积极寻找与校内、校外各机构的合作。

第一,部分数字人文资源丰富的高校图书馆设立数字人文中心,并以数字人文中心为发展重点,积极邀请领域内专家、教师、技术人员和图书馆管理人员参与数字人文中心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高校图书馆积极调整自身的工作重心,利用自身丰富的资源优势为数字人文中心提供一系列支持,并积极参与相关项目的研究。第二, 一些人文资源较为匮乏的图书馆通过与校内外其他机构合作,共同建立数字人文中心。在这类数字人文中心中,高校图书馆主要提供相关的服务支持,如数字人文中心建设场地、数字人文中心咨询服务、馆藏资源和技术支持等。总而言之,国外高校图书馆积极投入数字人文中心的建设工作,有效促进了数字人文的发展。

(二)充足的资金技术支持和有效的人才队伍建设制度

第一,为了更好地发展数字人文服务,国外高校为图书馆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以及相关的项目引导和技术支持等。相關的项目引导与技术支持不仅能为项目研究人员指明研究方向,还能减少科研人员在数据收集、整理等工作环节的任务量,有效地节省项目研究时间。第二,国外高校图书馆建立健全的人才队伍机制,其中人才包括技术指导人员、技术研究人员、综合管理人员、资源管理人员以及中心服务人员等,不仅能有效地保障数字人文中心的创新发展和运营,还能让相关人才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提升专业水平。有力的科研支撑促进了数字人文中心的研究与发展,同时,数字人文中心的发展也反过来进一步造就高质量的人才。

(三)数字人文支撑教学,教学反作用于数字人文发展

国外部分高校图书馆已开设数字人文研究相关的培训与课程,同时,在课堂上也嵌入了数字人文技术进行教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综合发展的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或亲身体验数字人文课堂的高效性与创新性;另一方面教师通过系统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相关的学科知识,间接地为数字人文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的渠道,同时还有效地推进了数字人文的科学发展。

五、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优化策略

通过分析数字人文的发展特点与国外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中心的优点,结合我国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的建设现状,笔者总结出相关的发展经验,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中心的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一)立足于发展方向,积极寻求合作

数字人文中心的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强的复杂任务,其涉及的人文学科领域广,对创新的信息技术应用要求高。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建设数字人文服务中心,不仅需要大量的人文学科知识和丰富的馆藏,还需要专业性强的信息技术支持。而当前我国多数高校图书馆并不具备相关的研究硬件设施和人才储备,因此并不能独立建设数字人文中心。基于此,我国高校图书馆必须结合现状,找准自身定位,积极寻求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同时,为了丰富数字人文中心的知识储备,提高数字人文服务质量,高校图书馆应加强跨学科和跨校园合作。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机构的合作需求不同,高校图书馆应充分整合自身资源,在与不同的机构进行合作时,提供对应机构所需的资源。例如,高校图书馆在与信息技术研究实验室进行合作时,需要提供相应的馆藏资源;在与校外机构如出版社、档案馆等进行合作时,既要拓宽自身数字人文知识结构,也要提供校外机构发展所需的相应资源。

(二)打造专业的人才队伍

第一,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主要的服务工作为提供丰富的馆藏文献,而对结合信息技术进行数字人文中心的改革和创新仍缺乏相关的意识和经验。同时,图书馆数字人文中心的建设依旧处在起步阶段,相关的科研资源和人才需求缺口依然很大。因此,高校图书馆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为数字人文中心项目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例如,高校要提供充足的科研资金以助力数字人文中心项目的发展,在项目运行阶段提供相关的信息技术支持、高效的数据处理工具和相关的项目指导,以保障项目顺利开展,项目成功后邀请相关的科研指导人员对项目进行有效指导,帮助项目研究人员发现项目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改进,为下次项目的开展积累丰富的经验。

第二,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中心的建设离不开优秀的科研人才队伍。高校图书馆应采取有效措施打造专业性的科研人才队伍,例如:在校内选拔优秀的人文学科教研专家,形成专业的人文学科研究队伍,为数字人文中心的建设提供知识指导;通过校内选聘相应的技术型人才,组建数字人文中心的平台搭建队伍。为保证相应研究的顺利开展,首先,高校应邀请行业内资深专家对团队科研成果进行指导。其次,高校应积极组织相关科研人员与管理人员进行数字人文服务中心应用和处理等方面的培训,增强相关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打造专业性、服务意识强的人才队伍。最后,高校应建设有效的线上线下沟通平台,在线上的沟通平台其可以打造相应的数字人文社区,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与交流氛围,并积极寻求与校外人文机构的合作,丰富人文学科的学术资源。在线下的沟通平台高校可以立足于加强科研人员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研讨办公室、组织研讨会、成立学术交流会等,通过构建有效的学术交流环境,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数字人文研究。

(三)将数字人文有效融入教学

科学的数字人文教学能有效推广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中心,并激发学生对数字人文中心的兴趣,为数字人文中心的建设储备人才。虽然我国不少高校图书馆已开设有数字人文学科的相关讲座,但是讲座开展的范围小、频次低,对数字人文中心的推广力度不够,在人才培养方面略显不足。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为了建设科学的数字人文中心,高校图书馆必须将数字人文有效地融入教学,进而有效推广数字人文理念,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人才。例如:高校图书馆积极开展座谈会、培训会,为学生讲解数字人文概念、发展历史、发展现状等;开发数字人文学科选修课,教学数字人文的应用工具、应用技术等,并进行有效考核,确保学生能真正掌握知识。此外,高校还可以借鉴国外数字人文中心的发展模式,开展嵌入式教学,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内容,并利用数字

人文的资源整合功能提供教学资源等。

(四)建立图书馆数字人文资源库

为了能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中心的服务作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高校可丰富图书馆数字人文资源库。建立图书馆数字人文资源库后,高校不仅需要丰富资源库内的资源储备,还要创新资源库的应用功能,如馆藏的检索、共享、远程无纸化阅读、可视化储存等。此外,其还需要对相应的数据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资源在学习、科研、教育等方面的充分利用。另外,高校还要积极开发图书馆数字人文资源库的科研评价功能,将数据库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信息技术的数据处理功能相结合,建立有效的科研成果评审标准,让数字人文资源库更具深度和广度。

六、结语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用功能的变革顺应了社会大变革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数字技术创新,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的建设使其在功能上进一步升级。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进一步推进其建设,各高校图书馆应合理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加强资源库建设、积极寻求项目合作、加大数字人文学科的教学力度、提供充足的科研资金和技术支持,以及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为建设更完备的图书馆数字人文中心提供多方面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钟戈.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四级信息课程体系”创新理论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3(03):51-56.

[2]常颖聪,黄思慧.基于SWOT分析的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2(02):25-32.

[3]李成林,肖可以,黃凯健.面向新文科建设的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优化研究[J].图书馆,2022(01):24-31.

[4]朱潇娜,龚蛟腾.新文科视域下图书馆学研究生教育探析[J].图书馆,2021(07):39-45.

[5]祝蕊,刘炜.新文科与数字人文学科建设[J].图书与情报,2021(05):53-59.

[作者简介]黎意慧(1976—),女,广西柳州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图文信息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新文科高校图书馆优化策略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