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题材纪录片中代际互动的叙事话语表达

2023-12-02 12:11:56乔瑞华
传播与版权 2023年22期

[摘要]非遗题材纪录片通过影像叙事完成了有关代际互动的社会文化表达,对构建社会文化空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传承》(第三季)为例,探讨非遗题材纪录片在对话青春、空间呈现以及视听表达层面有关代际互动的叙事话语和表述策略,关注非遗传承人面向现在和未来的身份认同与价值走向。

[关键词]非遗题材纪录片;影像叙事;代际互动

近年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代表性项目为表现主体和审美对象,通过视听语言的运用加以表现[1]的纪录片,在制作规模和文化传播影响力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用影像记录非遗事项,在我国最早可追溯至1933年人类学家凌纯声等在湘西拍摄的湘西苗族鼓舞、苗族民歌、苗族服饰等[2]。作为一种为人类学研究提供佐证的有效记录手段,纪实影像凸显保存非遗文化的优势。2004年,随着我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遗成为社会多方密切关注的话题,一大批非遗题材纪录片也应运而生,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播贡献了有生力量。特别是近十余年来,央视陆续制作播出的《了不起的匠人》《我在故宫修文物》《传承》《百年巨匠》等纪录片,开拓了国产纪录片精雕民族文化、刻写民族记忆的精品化模式,并持续带动地方电视台、各级非遗保护中心、高校机构为主体的团队创作[3]。

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非遗题材纪录片通过影像叙事完成一系列社会文化表达。有学者认为,核心叙述句式的运用赋予非遗题材纪录片注解文化、补白内涵、沟通情感的作用[3]。也有学者指出,视听层面的去语境化和叙事层面的再语境化的话语机制,促使网络热播纪录片在影像层面完成对文化遗产的再次赋义,也由此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4]。这些研究成果均强调非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融入纪录片的文本表征体系,对构建社会文化空间具有重要意义。从现实的角度看,“非遗当下的文化建构是要使其接续传统与现代生活”[5],映射到大多数非遗题材纪录片中,影片往往将传统与现代生活的冲突投射在新旧传承人的代际关系上,在影像层面完成对代际关系的叙事重构,展示自身参与当下中国社会核心议题的能力。基于此,文章以纪录片《传承》(第三季)为例,探究其影像叙事所完成的有关代际互动的文化表达。

《传承》(第三季)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年出品的纪录片,该片延续了前两季的选材方向,采用十集组合的形式,记录了十七项我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技艺,以非遗传承人的日常故事完成了“承时代心,传世代美”的内核表达[6]。与前两季相比,第三季围绕非遗技艺代际传承的主题,进一步用故事化的叙事策略呈现新旧传承人思维观念的差异和碰撞。因此,分析该片影像叙事的代际关系的文化表达,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对话青春:代际互动的通约性表达

近年来,年轻化的角色选择逐渐成为非遗纪录片叙事的一个重要特征。非遗纪录片“以青年为叙事对象,以个人成长为故事主题,涉及对整个社会深层文化价值与结构的表现以及社会对个体的形塑”[7],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商业化的制作模式,满足年轻受众的收视需求。整体而言,非遗纪录片更多地将新旧传承人置于代际关系的戏剧性冲突,陈述两代人在现代语境下对非遗文化传承的不同态度和价值取向,也就是将某个仪式或民俗节日设置为青年行为的叙事背景,使青年传承人在与老一辈传承人的代际互动中,或是逐渐重构认知,形成自我对新传承人社会身份的认同,或是秉承非遗文化初心,协助老一辈传承人在新时代社会文化语境中达成身份自洽。在这个过程中,作为非遗具象载体的某个仪式或民俗节日,成为重现民族传统、协调代际关系,进而固化民族集体记忆的纽带。值得注意的是,非遗纪录片中的仪式活动过程立足人物当下日常生活的场域,而新旧传承人则是对生活经验有着个性化感知的个体,他们“用一种日常文化的方式规范了人与物、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关系”[4]。

《传承》(第三季)的创作宗旨是去“寻找传承中的青春力量”[8],青春叙事成为其重要的创作方式,即以新一代青年传承人的个体成长为着力点,呈现非遗文化参与当代生活的社会期望。例如:第一集《归处》中的青年周沐林,原本对母亲发扬疍歌不以为然,后来却主动帮助母亲录制疍歌视频;第九集《维系》中的青年杨能文,一开始联合母亲一起阻止父亲手工弹棉花,最后反而理解了父亲对手工弹花的执念,并帮助父亲解决现实困境;不同于上述青年角色的塑造,第二集《织焰》中的彝族男孩李稳、第五集《承心》中的藏族青年桑朗多登,一直将非遗视为构建自我民族身份的必备元素,并通过与上一代传承人的对话来汲取非遗文化内蕴,积极践行非遗文化。无论是被动的非遗涵化对象,还是主动的非遗践行者,在该片的青年人物形象的塑造過程中,都凸显了非遗要素的当代共享价值,架构起青年传承人与老一辈传承人之间对话的桥梁,帮助新旧传承人达成当下社会文化语境中的身份自洽。

二、空间呈现:代际互动场域的交汇点

任何叙事都是在特定空间中发生的,非遗题材纪录片就是在影像空间中实现非遗文化内涵的视觉化建构,其影像空间不仅具有铺设语境和还原特定区域背景的作用,还作为一种表征元素、符号装置或认知方式,积极参与文本的故事叙述与意义建构[9],成为故事与文化、社会的交汇点。

《传承》(第三季)中的空间叙事体现在运用“主题—并置叙事”模式[10],完成共同主题统摄下的空间聚合。该纪录片用十集的体量共同阐释“非遗代际传承”这一主题,其中每集又围绕一个分主题并用一到两个相对独立的叙事文本分而述之,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实现总主题的表达。这种叙事结构既确保了叙事学意义的完整性,又拓展了叙事的主体范围和开阔了空间视野。该片呈现的十七项我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技艺分布在具有特定地域文化语境的不同空间,无论是《守壹》中的广东小镇,还是《织焰》中的云南彝族村,抑或是《生技》中滇藏川交界的大山和《承心》中的亚丁山,都是展开叙事的空间,呈现鲜明的地方性和民族性,成为承载非遗文化符号的“拼图”,共同实现既定主题的空间建构,有效勾连起观众与地方之间紧密的情感与文化联系。

同时,挖掘空间本身的语义内容,投射在具体的人物和事件上,也是空间叙事在该片中的重要体现。例如,第一集《归处》记录了哈萨克族青年松哈尔与父亲达列力汗在婚礼举办地点上产生的冲突,松哈尔想在城里饭店举办婚礼,但是作为传承人的父亲想让儿子在毛毡房中举办传统婚礼,在未婚妻的劝说下,松哈尔的态度从最初的抵触到逐渐认同,最终父子二人在携手搭建毛毡房的过程中达成和解。在这个叙事段落中,牧场和酒店已经超出叙事空间背景的属性,上升为一种承载传统与现代冲突隐喻功能的叙事元素,成为两代人不同非遗文化观念碰撞和交流的重要场域,而毛毡房这一重要的非遗标识物,也作为跨越代际裂缝的沟通性力量,帮助两代人在代际互动中达成文化理解,重新发现新时代背景下各自的身份与价值。

三、视听表达:代际互动的文化深描

影像叙事需要以视听语言来达成,作为具有特定规则的符号表意系统,视听语言承载着对信息、情绪、意义的表征与传播功能[11],在《传承》(第三季)中,视听语言的组织不仅在叙事框架中生成可理解的文本,完成主题陈述,而且赋予文本对社会生活的文化注解。具体而言,一方面,影像文本运用宏观镜头和细节镜头营造非遗文化空间,呈现与非遗知识之间的对应性关系,引导文本接收者建立起互文的文化想象;另一方面,以新旧传承人的日常纪实性镜头为内生动力,牵引代际之间关于非遗文化的对话与碰撞,探索非遗文化的当代转化和社会功能。

例如,第一集《归处》在开篇采用一组宏观视野的航拍空镜头记录连绵不断的群山、牛羊遍地的草场,以全知视角的解说词为叙述纲领,用整体概览的方式迅速介绍故事发生地的地理方位与自然景观,借由群山、草原等特定符号实现隐喻表达,建构“天地辽阔,万物生长”的特定意象,折射传承人与自然原生态的融洽关系,并通过运用多角度、浅景深的近景与特写镜头聚焦细节,展现人物制作毛毡房过程的精湛技艺,拉近与被摄体的空间距离,赋予观众参与感。在大量此类镜头的交错捕捉下,细微动作被近距离地放大呈现,这既凸显器物的美感和手艺人的匠心,也赋予纪录片进行非遗文化深描的功能。宏观镜头与细节镜头相得益彰,既带给观众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又拉近他们与非遗文化的视觉距离,增强画面外不同个体对非遗文化的意义认知。

同时,影像文本回归非遗的日常生活场域,将镜头对准新旧传承人现代生活的空间,挖掘与呈现个体不同生活状态下的自然人性,赋予传承人个体作为文化枢纽的意义。这在《传承》(第三季)中体现为纪实性段落的运用,例如,第四集《守壹》在刻画91岁横沥牛墟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杨锦时,就运用时空长镜头,记录了他周旋于买家和卖家之间促成一桩生意的段落。长镜头同步记录现实生活的场景,有助于观众回归生活的原生态环境,强化对场景空间特征的感知,实现与非遗文化的碰撞、交流和共享,从而赋予非遗文化传承的时代意义。不间断的长镜头也记录了人物本真的行为动作与情感流露,使传承人个体对非遗文化的不同期待在与其所处的时空关系呈现中得到解释,让两代传承人之间互动的意义变得更丰富,体现非遗文化当代共享价值的表意功能。

此外,该纪录片还通过镜头强调人物之间、人物与其所处时空的关系,使画面中新旧传承人状态形成强烈对比,让观众进一步思考非遗文化的时代接续。例如,第四集《守壹》用了一组关联镜头记录牛中师傅与被考核人阿华的互动,当阿华考试不利时,牛中师傅作为前景被虚写,阿华作为主体被实写,二者关联于同一个画面,这不仅从视觉上生动刻画出彼时阿华内心深处的情感,也进一步凸显非遗代际传承的现实困境,让观众主动思考新旧传承人作为社会个体,如何让非遗文化保持连续性,回应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时代需求。

四、结语

非遗题材纪录片与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扶持和网络时代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密切相关,将文化表达聚焦非遗传承过程中代际互动和身份认同的时代关切。《传承》(第三季)通过对话青春、空间呈现以及视听表达等叙事策略,充分关注非遗传承人的个体感受和人性价值,并呈现新旧传承人的代际互动,回应他们面向现在、未来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走向。非遗题材纪录片本身构成国家民族文化记忆的一部分,在公共性层面蕴含共通的记忆向度、情感维度和精神高度[12],它为处于集体记忆群体里的观众汇聚民族共通性情感、形成文化自觉提供了场域,也契合了现实语境下建构中华民族文化身份和坚定文化自信的社會心理需求,呈现非遗文化的当代共享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敏南.“非遗”题材纪录影片的叙事策略[J].当代电影,2012(05):149-152.

[2]杨国兴.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的适应性传播[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5):46-51.

[3]王志峰,朱斌.“后非遗”时代纪实影像的文化书写与省思:以非遗题材纪录片为中心[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2(12):63-71.

[4]梁君健.物质性与个体化:网络热播纪录片中传统文化的话语机制及当代转化[J].南京社会科学,2019(11):120-126,149.

[5]马知遥,常国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视域下非遗的文化建构[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3):21-30.

[6]娜孜叶.纪录片《传承》(第三季):“传”的是历史,承接着未来[EB/OL].(2019-05-09)[2023-09-03].https://www.ih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18652.

[7]王海峰.新时期的凝望:主旋律年代青春剧的青春叙事:以《最美的青春》《那些年,我们正年轻》为例[J].电视研究,2019(05):61-63.

[8]白瀛.纪录片《传承》第三季聚焦年轻“非遗”传承人[EB/OL].(2019-04-08)[2023-09-03].http://m.xinhuanet.com/ent/2019-04/08/c_1124336357.htm.

[9]刘涛,黄婷.融合新闻的空间叙事形式及语言:基于数字叙事学的视角[J].新闻与写作,2023(02):56-67.

[10]龙迪勇.试论作为空间叙事的主题:并置叙事[J].江西社会科学,2010(07):24-40.

[11]张小琴,梁君健.从日常生活到视听叙事文本:纪录片影像叙事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02):112-116.

[12]朱斌,张雅清.身份与认同:非遗纪实影像的“记忆之场”构建[J].天府新论,2023(03):131-137.

[基金项目]枣庄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项目“大运河(枣庄段)沿线非遗传承人群的影像实践与身份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21ZX06);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专项项目“新时代山东红色基因影像数字化活态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2CSDJ70)。

[作者简介]乔瑞华(1978—),女,山东德州人,枣庄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