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诗乐融合”的实施路径

2023-12-01 08:42:08庞静
教育界·A 2023年30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小学音乐

【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小学音乐教师当前的首要任务。如今,古诗词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所占的篇幅逐渐增多,教师可以利用古诗词与音乐的共通特点,构建“诗乐融合”的音乐课堂,有效融合音乐和古诗词,拓展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使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发现古诗词蕴藏的内在价值,从而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小学音乐;诗乐融合;实施路径

作者简介:庞静(1989—),女,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小学。

《义务教育艺术(音乐)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以理解中外音乐相关文化,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为目标,侧重指向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维度目标。自古以来,诗中有乐,乐中有诗,诗乐相随,诗乐相融。古典诗词富有文化特色,是我国繁荣发展的精神基石。而将古典诗词融入音乐课堂,能够使学生在吟唱古诗词的过程中,体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音乐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小学生传承经典的能力[1]。本文以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诗韵悠悠”的教学为例,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诗乐融合”的实施路径。

一、创设活动场景,融入诗乐氛围

“诗韵悠悠”单元以古诗为载体,编排了《读唐诗》《游子吟》《小儿垂钓》《登鹳雀楼》《长歌行》等曲目,通过听诗、诵诗、吟诗、唱诗、演诗、画诗等方式,引领学生领略诗歌中的音乐风味以及音乐赋予诗歌的别样风采。“诗韵”体现了古典文化的独特魅力,“悠悠”则展现了音乐的创新意境。诗乐相融,能够给予学生不一般的审美感受。在教学时,教师应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场景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迅速融入音乐的氛围之中。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会背诵很多唐诗,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敲金蛋”的游戏,让学生“敲碎金蛋”,看到里面的古诗题目以后,背诵相应的诗句。比如敲到“咏柳”,就背诵“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学生对这个游戏活动非常感兴趣,抢着举手“敲金蛋”、背古诗。在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后,教师可以正式开展课堂教学。首先,教师可以播放歌曲《读唐诗》,要求学生仔细听歌词,然后说一说这些歌词中包含了哪些唐诗的诗句。学生屏息倾听,发现这首歌里的很多词句都出自唐诗,如“床前的月光”出自李白的《静夜思》;“窗外的雪”出自杜甫的《绝句》;“高飞的白鹭”出自张志和的《渔歌子》;“吴山的雪”出自方回的《次韵景安吴山观雪》等。其中学生对“吴山的雪”可能比较陌生,教师可以出示这首诗歌,对作者和诗句稍做讲解。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这些古诗,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其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再次听赏歌曲,说说《读唐诗》的歌词结构。学生发现这首歌曲的第一段写的是景,第二段写的是情;第一段的结尾部分把唐诗比作画、比作歌,第二段的结尾部分把唐诗比作清泉、比作祖先的诉说。第三次听赏歌曲以后,学生的感受更为深刻:四拍子的旋律朴实优美,段落过渡行云流水,极具自然淳朴之风,既有古色古香的味道,又有现代音乐的时尚之感。第四次听赏以后,大部分学生都能随着欢快的旋律哼唱起来。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对这首歌曲演唱形式的理解,再尝试着表现歌曲中“说”的部分,体验合唱的形式。

通过音乐的恰当演绎,古诗独特的节奏、浓烈的情感、深远的意境都拥有了更加鲜活的生命力。课堂上,教师通过设置背唐诗、猜唐诗、赏歌曲、唱歌曲等环节,能让学生对“诗乐融合”这种教学方式更感兴趣。

二、吟诵古诗歌词,体会诗乐美妙

在教学歌曲的时候,教师往往会采用朗诵歌词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歌曲演唱的内容。与朗诵课文相比,歌词的朗读需要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因此,在朗读含有古詩的歌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吟诵的方法,这样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古典诗词中的原有韵律,又能让学生发现古诗词与音乐融合在一起的美感,从中感悟诗乐相融的美妙[2]。

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图,请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它描述的是哪一首唐诗。学生从“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坐在池塘边的草地上,学着大人的样子正聚精会神地钓鱼,一只手还在向远处的问路人打招呼”的画面中,能够猜出这是我国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诵这首诗,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接着,教师可以配乐朗诵《小儿垂钓》,并加入四三拍的节奏,让学生仔细聆听,听完以后进行比较,说说教师的朗诵和自己的朗诵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如老师朗读的音调有高低之分,声音有强有弱,尾音变长了,身体有动作,还加入了扇子道具,而自己的朗读纯粹是把古诗大声地诵读出来。这时,教师可以及时为学生介绍吟诵,让学生知道这种介于朗读和唱歌之间的形式就是吟诵。中国古典文化中的诗词歌赋,大多都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而成的,即通过诗乐相融的方式形成了许多经典作品。因此通过吟诵的方式,能够更为形象地还原古诗,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接着,教师可以为学生分析《小儿垂钓》这首古诗四二拍节奏的强弱规律:四二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第一拍为强拍,第二拍为弱拍,然后带领学生当堂吟诵,边用手掌打出强弱拍子,边唱歌谱,并适当加入“摇头摆身”的动作,有节奏地吟诵古诗,通过摇摆身体控制声音的高低强弱,比如声音大的时候身体向后,声音小的时候身体向前。在学生初步掌握吟诵这种方法后,教师可以选择本单元中的歌曲《游子吟》,让学生试着吟诵。通过练习,很多学生都逐渐能读出节奏感,还读出了气息的强弱感。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借用古人吟诵古诗的方式来吟诵歌词,能够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使学生的诵读与音乐融为一体,帮助学生找到吟诵古诗的共通点,发现古诗中内含的节奏美,体会诗乐结合的美妙。

三、多元演唱歌曲,感悟诗乐意蕴

从历史角度看,诗与歌原为一体,古典诗词作品的创作饱含音乐元素,是文学与音乐在艺术审美中的有机结合,但由于种种原因,古诗词大多只以文字的形式保留了下来。许多热爱古文化的作曲家把古诗词谱写成歌曲以后进行吟唱,凸显出非同一般的诗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古诗中加入多种元素,让学生反复吟唱,促使学生更加透彻地体会古诗特有的古典意蕴[3]。

“诗韵悠悠”单元共选有三首关于古诗的歌曲。在教学《游子吟》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先播放儿童歌曲《游子吟》,请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思考两个问题:(1)与吟诵相比,这首歌曲带给你怎样不同的感受?(2)歌曲唱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由于这首歌曲在古诗中加入了旋律,学生欣赏完歌曲以后都感到这样的演唱与吟诵相比,歌曲的音乐旋律性更强了,情绪上也变得更加优美抒情,很容易听懂歌曲的内容,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一位母亲为即将远行的游子缝补衣服时的情景,表达的是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在学生对歌曲有了初步印象后,教师可以再让学生静心聆听歌曲,说说自己能否感受到歌曲中母亲那份依依不舍的心情,思考歌曲中什么地方最能唱出对母爱的报答之意。随着音乐的推进,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歌曲的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最能唱出对母爱的报答之意,因为这两句诗在这首歌中演唱了两遍。教师可以让学生重点听一听这两句古诗,思考问题:两遍演唱的情绪是一样的吗?从声音的力度和气息的强弱上,学生能真切地体会到第二遍演唱时的力度加强了,情绪也更加强烈了。教师可以重点辅导学生学唱这两句,体会歌曲中流露出的浓烈的感恩之情。

再比如,在学习《小儿垂钓》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先播放歌曲让学生熟悉旋律,然后思考再两个问题:(1)歌曲的演唱顺序是怎样的?(2)这首歌曲里出现了大量的休止符,这些休止符与古诗朗诵的韵律有没有关联呢?《小儿垂钓》只有四句诗,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曲谱前两句的休止符规律,并带领学生认识二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通过讲解,学生认识了反复跳跃记号的用法,掌握了歌曲的演唱顺序。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曲谱中11处休止符圈出来。学生不由地思考起来:这么多休止符是否与古诗词朗诵的顿挫感有关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个小游戏验证这个想法,即在每一个休止符出现的地方,轻轻地加入一个响舌。在练习朗诵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大部分的休止符都出现在每一句的句尾,只有第三句在强拍上就出现了休止符,这个转换生动地展现出了垂钓小儿机灵可爱的形象。学会休止符的停顿以后,学生可以加入歌词进行演唱,最后在演唱中加入二声部伴唱,使得歌曲更加优美动听。

通过唐诗和音乐的相互融合,学生在欣赏和演唱中感受到了诗歌和音乐相互衬托的美妙效果,提高了文化素养和情感修养。当然,吟唱古诗词,必须要了解其中意境,因此,学生需要具有良好的理解能力,准确把握古诗与音乐之间的关联,既要唱出古诗的情感内涵,又要唱出音乐的旋律美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诗乐相融。

四、拓展实践活动,彰显诗乐特色

任何事物都需要创新,才能富有生命力。新课标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音乐实践的机会,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把学生感兴趣的音乐类节目引入课堂,组织学生欣赏、积累、模仿、创编,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热情,使其充分感受音乐,提升创造能力。

除了教材中选编的几首古诗新唱的曲目,网络上还有许多古诗新唱的视频,教师可以挑选几首学生感兴趣的歌曲,如《唐诗三百首》中的《山行》,让学生看一看、听一听、辨一辨,了解该歌曲中用了哪几种演唱形式。由于《山行》这首歌曲朗朗上口,学生很快就学会了吟诵、吟唱、齐唱、反复唱等演唱形式。教师可以去掉《山行》中的歌词,只保留音乐旋律,要求学生填入其他古诗句,试着唱一唱、演一演。这样的代入既不需要太多的音乐技巧,演唱的效果又特别具有新鲜感,学生非常感兴趣,纷纷模仿。此时,教师需要给出提示:《山行》是七言唐诗,旋律中填入七言古诗比较适合;《山行》描写的是诗人对秋天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其曲子比较欢快活泼,那么应填入相应的描写美景的古诗句,才能做到诗乐相融。学生尝试加入贺知章的《咏柳》、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杜甫的《绝句》等古诗,演唱起来都非常适当。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表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拼,看看哪个小组演唱得最好。有的小组学生两两合作,一人用竖笛演奏乐谱,一人演唱,其乐融融;有的小组学生用方言演唱,领略到了自由、随意、和谐的诗乐相融的风情。课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欣赏更多古诗新唱的歌曲,如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就是出自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邓丽君演唱的《几多愁》出自南唐李煜所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杨洪基演唱的歌曲《满江红》出自南宋岳飞所作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健康向上的流行音乐歌曲,让学生去掉歌词,依据旋律填入新歌词。例如动画片《宝莲灯》的插曲《爱就一个字》歌颂了母子间的亲情和朋友间的友情,其旋律悠远绵长,辽阔空灵,荡气回肠。学生可以将《游子吟》这首古诗稍加改编,填入《爱就一个字》的旋律后唱一唱,进一步深刻体会《游子吟》蕴含的思想感情。

拓展教材内容,从多个角度、多种途径展示了诗乐相融的魅力。灵动隽永的古典诗词歌曲,包蕴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美育价值,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表现力,从而将中国古诗词文化深深地镌刻在学生心田。

结语

教学实践表明,古诗和音乐相互融合,可以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诗歌和音乐相互衬托的美妙效果,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诗乐融合”为艺术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美育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音乐教师要充分挖掘其中的教学路径,不断提高课堂质效,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朱琳.音乐教学中诗乐融合的探索[J].中小学音乐教育,2022(9):40-41.

[2]许晶.詩乐融合 创灵动课堂[J].小学教学研究,2020(4):94-96.

[3]杨柳,袁瑕.“诗”“乐”融合,升华诗歌教育[J].四川教育,2022(12):47-48.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小学音乐
审美课堂: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样态
地理教育(2016年11期)2016-12-20 16:26:24
烟草商业企业标准化管理实施路径研究
价值工程(2016年31期)2016-12-03 22:55:56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2:18:51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37:23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