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彬 黄宇勇
作者简介:郑晓彬,男,硕士,副主任医师。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缝合对改善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患者症状与炎症因子及通气功能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1年3—12月在龙岩市第一医院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8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鼻腔填塞,观察组采用改良缝合,对比2组患者症状评分、鼻腔吸气及呼气阻力、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后48 h鼻塞、鼻面部胀痛、头痛、流泪、睡眠困难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患者鼻腔吸气和呼气阻力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显著低子,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7.5%)(P<0.05)。结论 改良缝合能有效减少患者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不良症状,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 改良缝合;鼻中隔偏曲;临床症状;炎症因子;通气功能
中图分类号:R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31-0078-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31.026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其发生率约为8.2%,以鼻塞、鼻部疼痛、鼻出血、头痛等症状为主,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可矫正偏曲的鼻中隔,解除鼻塞、头痛等临床症状,是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术中需切除偏曲骨和软骨组织,并保留不偏曲的软骨和黏膜,还需压迫鼻中隔以建立鼻造型,以往多采取鼻腔填塞的方式进行鼻中隔压迫,存在压迫不均匀、易损伤鼻黏膜、患者舒适度不高等不足[2-4]。近年来,随着鼻中隔缝合技术不断进步和改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也逐渐采用缝合处理。本研究选择2021年3—12月在龙岩市第一医院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8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研究,旨在明确改良缝合对改善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患者临床症状与炎症因子及通气功能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3—12月在龙岩市第一医院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8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根据入院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19~56岁,平均年龄(38.4±6.3)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5±2.7)年;鼻中隔偏曲类型S型16例,C型24例;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19~56岁,平均年龄(38.4±6.3)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5±2.7)年;鼻中隔偏曲类型S型16例,C型24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项目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管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专科查体、鼻窦三维CT确诊为鼻中隔偏曲;病史为持续性或交替性鼻塞,伴或不伴有清水鼻涕、喷嚏;入院前2周未使用抗过敏药物、鼻喷药物或其他治疗鼻炎的药物;均接受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均为知情同意,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慢性疾病;严重脏器功能不全;凝血功能异常;有鼻部手术史;鼻窦三维CT或电子鼻咽镜检查提示鼻息肉、鼻窦炎或其他鼻腔肿物;精神异常。
1.3 方法 2组患者均于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全麻后,以0.1%的肾上腺素做成的棉片进行鼻腔填塞,收缩黏膜,将0.1%利多卡因(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071)注射至鼻中隔双侧黏软骨膜下。于鼻中隔前端左侧皮肤黏膜交界处做L形切口,暴露鼻中隔软骨面,分离左侧黏软骨膜至软骨,在中隔切口后1 mm处切开软骨,用同样的方式分离右侧黏软骨膜,再用黏膜保护器撑开两侧软骨膜,切除偏曲软骨。在此基础上,2组分别采用以下填塞或缝合方法。
观察组采用改良缝合。矫正鼻中隔偏曲后,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手术区,然后在0 °镜照明下,用5-0可吸收缝合线在鼻中隔前端切口下缝合并打结,再从鼻中隔左侧后下端开始以“Z”形贯穿缝合中隔。临近切口时,从左向右进针但不拉紧缝线,由右侧鼻腔上端贯穿至左侧切口前方,与之前预留的线头打结。为避免引起术后鼻中隔血肿、缝针过密引起黏膜血供,缝合针距为8~10 mm,具体方式見图1。
对照组采用鼻腔填塞。用4块高分子止血海绵填塞鼻腔,每侧2块。将高分子止血海绵置入鼻腔内,贴近鼻中隔,向海绵内注射质量分数为0.9%氯化钠注射液使鼻中隔膨起,术后36 h取出海绵。
1.4 观察指标 (1)主观指标。术后48 h,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鼻塞、鼻面部肿胀、头痛、流泪、睡眠困难等症状,由患者根据主观感受在0~10选择数字进行打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5]。(2)客观指标。在术前和术后2周,使用ATMOS DiagnosticCube Rhino 31鼻阻力仪测量鼻腔吸气阻力和鼻腔呼气阻力。在术前和术后2 d,取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于4 ℃下,3 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血清。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使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试剂盒分别由上海美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世纪沃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3)并发症。随访2周,记录患者在2周内发生鼻腔粘连、鼻前庭区肿胀、鼻中隔肿胀的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术后48 h症状评分对比 观察组术后48 h鼻塞、鼻面部胀痛、头痛、流泪、睡眠困难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手术前后鼻腔吸气及呼气阻力对比 术后,2组患者鼻腔吸气和呼气阻力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指标对比 术前,2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观察组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的17.5%(P<0.05),见表4。
3 讨论
鼻中隔偏曲在临床较为常见,其原因包括发育异常、鼻外伤、占位性病变等,若引起相关症状,则应给予切除、复位、重建等治疗措施来矫正鼻中隔偏曲,从而改善鼻腔外观和功能。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重要术式之一,在鼻内镜下操作可以获得更清晰的术野,该手术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小,从而减轻了对患者鼻腔生理功能的影响,有利于促进术后恢复。术后多采用鼻腔填塞以进行压迫止血、促进创面愈合、避免鼻腔粘连,还能维持鼻中隔居中,使鼻腔黏膜归位[6]。近年来,填塞材料的不断发展有效减轻了患者痛苦,但填塞物填塞在鼻腔中难免引起鼻塞,且填塞过紧可能引起鼻面部疼痛、头痛等问题,影响正常的鼻腔黏膜血供,不利于患者康复[7]。此外,在取出填塞物时也可能损伤鼻腔黏膜,出现2次伤害,导致切口愈合不良[8]。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用鼻腔填塞治疗,从结果来看,患者术后存在一定的临床症状,如鼻塞、头痛、流泪等,且有7例患者出现鼻腔粘连、鼻前庭区肿胀、鼻中隔肿胀等并发症,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鼻中隔缝合技术在临床的普及度较高,其中又以Hari缝合术最为常见。本次研究对既往的Hari缝合术进行了改良,改良后的起始线结和结束线结都在鼻中隔前端切口处,更加方便拆除缝线,在拆除时只需剪开起始线结,然后两侧交替牵引出缝合线即可一直拆出所有缝合线,从而减少缝线残留[9-10]。本研究使用的5-0可吸收缝合线对鼻腔的刺激小,即使在2周后再拆线也不会引起过于强烈的应激反应,不但效果较好,而且更易于被患者接受[11]。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观察组术后48 h鼻塞、鼻面部胀痛、头痛、流泪、睡眠困难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鼻中隔改良缝合对减轻患者主观不适具有良好作用。为了更准确地评价患者治疗效果,还引入了客观指标,即鼻腔吸气和呼气阻力,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介素-6。鼻腔吸气和呼气阻力直接体现了鼻腔呼吸功能,对患者主观舒适感受也有重要影响。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鼻腔吸气和呼气阻力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以认为,改良缝合方法避免了鼻腔内部填塞,对鼻腔的刺激更小,更有助于改善患者鼻腔通气功能,不会引起鼻塞、睡眠困难等不适,更利于患者呼吸。本研究还发现,术后2 d,观察组血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反应蛋白是判断机体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在机体发生炎症感染的情况下,C-反应蛋白含量会显著上升;白细胞介素-6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也是重要的免疫系统调节剂,也可作为评估机体感染、炎症状态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表明,改良缝合更有助于减少感染可能,具有更好的可靠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改良缝合亦有着良好的安全性。在临床操作中,本研究发现改良缝合术操作简单,对器械设备、医技水平的要求不高,易于临床推广,尤其适用于条件一般的基层医院,这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福音。本次研究的结果与同类报道的结果相接近。张秀娟[12]对43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实施改良缝合术,结果表明改良缝合组的不适感评分显著优于鼻腔填塞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2.33%∶20.93%)。
综上所述,结合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认为,改良缝合能有效减少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不良症状,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需指出的是,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所纳入的样本量较少,没有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因此,下一步仍有必要开展更大样本量、更长随访时间的研究,以进一步证实改良缝合对改善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患者症状评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罗庭庭,和桂琴,姚文岚,等.鼻中隔偏曲矫正联合下鼻甲等离子消融术后鼻中隔缝合与鼻腔填塞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14):227-230.
[2] 周平,韩宇,汪靖,等.鼻腔填塞法和贯穿连续缝合法应用于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后的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1,24(2):266-268.
[3] AKAY H G,MULUK N B,INAL M,et al.Evaluation of olfactory sensation,acoustic rhinometry,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with nasal septal deviation[J]. J Craniofac Surg,2019,30(4):1221- 1227.
[4] 王胜国,周本忠,李龙巧,等.鼻中隔缝合和精准微填塞技术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的应用效果[J].甘肃医药,2021,40(3):221-222.
[5] 付宝花,刘红,陈福权,等.鼻中隔矫正术后鼻中隔缝合和鼻腔填塞结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33):122-125.
[6] SEO H S,NA H S,KIM S D,et al.Septal cartilage traction suture technique for correction of caudal septal deviation[J].Laryngoscope,2020,130(12):E758-E763.
[7] 王胜国,周本忠,李龙巧,等.鼻中隔缝合和精准微填塞技术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的應用效果[J].甘肃医药,2021,40(3):221-222.
[8] 于湛,刘玉龙,贾宏光,等.改良缝合法在鼻中隔偏曲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9,33(11):1036-1039.
[9] AKSAKAL C,AKTI S.Traction suture technique for correction of caudal septal deviation[J].J Craniofac Surg,2020,32(4):
e366-e369.
[10] MIYAWAKI T,TSUMIYAMA S,UMEDA G,et al.Plastic surgery principles in septorhinoplasty-importance of the caudal septum in the treatment of caudal septal deviation[J].Nihon Bika Gakkai Kaishi (Japanese Journal of Rhinology),2018,57(4):637-646.
[11] BAYRAK S,USTAOGLU G,DEMIRALP K O,et al.Evalu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ssociation between schneiderian membrane thickness and nasal septum deviation[J]. J Craniofac Surg,2018,29(3):683-687.
[12] 张秀娟.改良缝合与鼻腔填塞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的
应用效果[J].江西医药,2020,55(9):1285-1287.
(收稿日期:202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