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管智骏 左小文
摘要: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在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诸多问题,文章致力于将高校辅导员工作室作为一个“系统”研究,将生物学的“共生理论”引入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研究领域,运用共生理论的研究框架与方法,分析其发展问题,构建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共生系统模型,并结合实际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共生理论
一、研究背景
高校辅导员工作室是辅导员的专业共同体,具备目标、团队、资源、机制等关键要素,其工作以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紧密结合学生工作的特点,开展学生服务、实践探究、学术交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创新育人理念的重要平台、辅导员风采展示的重要窗口。
当前,各省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已经全面铺开。但是课题组经过调研发现,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在建设过程中普遍出现一些问题。因此,优化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是高校教育工作亟须破解的议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共生理论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对“共生理论”的探讨起源于生物学,第一个提出广义共生概念的是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在1879年提出“共生是不同生物在某种程度上的密切关系”,1982年戴尔斯维斯提出“共生是合作者之间形成的稳定、平衡、持久的组合关系”。20世纪50年代后,有学者大胆提出“人类也是共生生物”,此后关于共生理论的应用逐渐延伸至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
从共生理论的学术史可以发现,共生理论已经逐渐突破原生物学范畴,延伸成为涉及人类群体生存及发展的理论体系,共生理论指出“共生”是不同种属的共生单元,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照某种特定的共生模式而形成的关系。
高校辅导员工作室本质是一种合作型组织,其合作者之间存在“共生”关系,因此课题组将共生理论框架及方法应用到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研究,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研究现状述评
课题组以“辅导员”“工作室”等关键词在CNKI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得到与辅导员工作室研究强相关文献68篇、其他相关文献177篇,梳理分析后发现国内学者对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对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内涵与意义进行研究;第二,以某高校辅导员工作室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出现的问题,提炼其中成功的实践经验,提出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路径。
课题组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当前的研究对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内涵与意义方面,观点相对统一,但其优化策略普遍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理论依据单薄,欠缺系统性。因此,课题组在优化策略研究上力求更具学理性与系统性,以弥补当前学界对此领域研究上的不足。
三、共生理论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本体论探析
基于共生理论的研究,课题组在共生理论的框架下深入探析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本质,构建“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共生系统模型”。
共生理论所指的“共生单元”是在共生系统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基本单元。在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共生系统中,辅导员、学生、工作顾问等个体都属于共生单元。
共生理论所指的“共生模式”是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反映出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的关系。在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共生系统中,工作室组织架构、工作交流、学术沙龙、项目合作等都属于共生模式讨论范畴。
共生理论所指的“共生环境”是在一定范围内影响共生单元和共生模式所有因素的总和,具体可以分为内部共生环境和外部共生环境。在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共生系统中,外部共生环境主要包括国家政策、学校制度、资源供给等;内部共生环境主要包括工作室内部制度(激励与约束)、文化氛围等。
四、江西省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发展现状调研
课题组选取江西省内23家高校辅导员工作室进行调研,发现当前工作室建设普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形式大于内容;二是核心难以聚合;三是资源难以共享。课题组透过问题表象,在共生理论视阈下剖析问题根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共生单元不够完善
部分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主持人综合实力不够突出,或是工作经验不足,输出能力欠缺,或是工作毅力不足,無法长期奋斗。部分高校辅导员工作室成员结构单一,且年龄相仿、能力素养接近,在共生过程中,难以形成强有力的资源聚合,工作室建设推进缓慢,优秀成果难以输出。此外,高校辅导员工作室部分成员由于受到利己主义思潮影响,合作意识欠佳,不愿意分享自身宝贵的工作经验和优势资源,影响了辅导员工作室的发展进度。
(二)共生模式不够成熟
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共生模式在实践中多为“寄生”“偏利共生”模式,难以形成“对称式互利共生”模式。
一方面,由于辅导员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精力限制等原因,部分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开展活动较少,内容不够丰富;另一方面,从合作内容上,大部分高校辅导员工作室成员偏重在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学术合作,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领域中合作较少,推出的精品育人实践成果不多。
(三)共生环境不够理想
从外部共生环境来说,第一,部分高校政策导向不明显,资金、资源供给力度不够;第二,部分高校虽然出台了辅导员工作室激励政策,但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由于部门之间的隔阂以及相关制度间的冲突,导致政策无法真正贯彻落实;第三,部分高校对辅导员工作室的考评方式单一,多以课题研究、学术论文情况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忽视了育人成效和辅导员队伍建设成效,容易导致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方向出现偏差。
从内部共生环境来说,部分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内部未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导致工作室凝聚力、向心力不足;部分高校辅导员工作室未建立规范健全的管理制度体系,或已经建立相关管理制度,但后期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导致制度陷入难以落实的困境,进而影响发展。
五、共生理论视阈下江西省高校辅导员工作室优化策略
课题组在理论研究与实践调研基础上,基于共生理论三要素,运用共生理论的研究框架和方法,提出优化策略。
(一)强化共生单元
第一,在工作室筹备期,高校应优选辅导员工作室成员,特别是主持人作为核心共生单元,必须遴选专业能力突出、经验丰富、有毅力、有个人魅力的辅导员担任。第二,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应积极引入行业专家、相关领导作为顾问团队,不仅可以为辅导员工作室的发展指引方向,提供宝贵建议,而且有助于辅导员工作室聚合优势资源,打造精品成果。第三,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应积极引入学生团队作为工作室重要补充力量,一方面有助于辅导员工作室核心成员从各种琐碎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在学生团体中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此外,在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过程中,高校应通过培训、沙龙等形式,引导成员形成共同愿景,强化互信关系,增强合作意识。
(二)优化共生模式
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应以“对称互利共生”为理念不断优化共生模式,引导“寄生模式”“偏利共生模式”积极向“对称互利共生模式”转变。
高校应切实将辅导员工作室作为专业化建设阵地。譬如,在开展辅导员沙龙活动、项目培训工作的过程中,高校可以积极依托辅导员工作室,既能提高辅导员工作室的组织力与执行力,又能增强辅导员工作室的影响力与团队认同感。
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应针对思政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育人模式、工作路径,打造可操作、可借鉴、可推广的工作精品和实践成果,逐渐形成多赢局面,不断强化品牌效应。
在项目合作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主持人应充分考虑成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养,最大限度地发挥成员特长,构建优势互补关系,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明确共生责任,并建立成果共享机制,让成员在项目合作过程中不断获取归属感、价值感、幸福感,逐渐形成“对称互利共生模式”。
(三)改善共生环境
高校通过改善共生环境,能为共生模式的优化及共生单元间能量的交换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课题组从“外部共生环境”与“内部共生环境”两个维度提出改善策略。
从外部共生环境来说,一方面,政府层面应进一步出台支持政策,加大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资金与相关资源的投入;另一方面,高校层面应成立辅导员工作室建设领导小组,配置上应由主要领导或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学生工作处、校团委、科研处、人事处、财务处等相关部门领导担任成员,全面推进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与管理,破除部门樊篱,从校级层面进行资源整合优化,增强高校辅导员工作室考核的科学性,将育人成效和辅导员队伍建设成效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不断激发工作室成员的内生动力。
从内部共生环境来说,一方面,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应加强内部文化建设。这里的“文化”是指共生单元基于共同目标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是所有成员对工作室认同的价值体系,以文化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内部凝聚力。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应完善内部制度建设,要明确發展目标和阶段计划,明确角色分工、基本任务、工作流程、奖惩机制、准入标准与退出机制等,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管理科学性及工作效能。
参考文献:
[1]田一洒.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8.
[2]戴理达.基于共生理论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研究:以智力资本与心理资本为共生对象[J].教育科学论坛,2021(7).
[3]周铮铮.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高校辅导员教育素质养成路径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2.
[4]莫媛.专家化发展方向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培育与建设路径探析: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7).
[5]胡守钧.社会共生论第2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基金项目:2022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共生理论视阈下江西省高校辅导员工作室优化策略研究”,项目编号:SZZX22015;2022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以职业核心素养提升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多维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ZZX22049;吉安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管智骏名师工作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