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斐
摘要:文章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首先对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其次阐述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最后指出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构建教学体系的思路,旨在推动工程管理教育的发展和改进。
关键词:新工科背景;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
一、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课程设置。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工程管理原理、工程经济学、工程法规及标准、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大多注重理论教学,缺少实践教学环节。
第二,教师队伍。部分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队伍较为薄弱,存在教师学历不高、缺乏实践经验、教学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都需要加强。
第三,实践教学。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相对欠缺,缺乏实际操作和应用场景的体验。同时,大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设备和基础条件相对薄弱,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脱节现象突出。
第四,教学模式。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多样,包括课堂授课、案例教学、模拟练习、实践教学等。但是,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层面的学生,教学方法还需细化,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五,教育质量评估。工程管理专业应该具备高水平的教育质量体系、实验平台和教学实验室,以适应教学要求。
二、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第一,在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更强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必备的核心素质,应该立足实战,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素养。
第二,在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更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技能,因此工程管理专业需要不斷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工程管理技能。
第三,在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更强的创新精神和领导能力。在创新和领导方面,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领导能力,具备创新技能和前瞻思维,通过对工程管理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升级,提高工程项目的完成效率和竞争力。
第四,在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多样化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广阔的知识面,丰富的经验,并参与其他学科的研究,学习多个方向的科学知识,交叉利用不同学科的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发展。
三、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构建教学体系的思路
(一)专业培养理念
第一,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需要培养实践型、工程型人才。工程管理专业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加强实践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能力。第二,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三,制订个性化培养计划。工程管理专业应从学生的个人特点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和目标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第四,创新教学方式。工程管理专业应采用在线教育、互动教学、实践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培养优质的创新型人才。
(二)课程计划制订
如图1所示,高校应对实践教学内容、模式、管理和场所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设置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高校应充分考虑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引入BIM(建筑信息模型)、装配式建筑、人工智能、绿色建筑、PPP等前沿理论,及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方面构建一体化的系统知识体系。
首先,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包括人文素养、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方面,高校制订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计划时,应秉持三个理念:第一,传递社会责任意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意识;第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在全面了解工程管理学科的基础上,具备创造发明的能力;第三,鼓励学生热爱生命,关注环保、科技、创新等问题,在交际合作过程中互相理解与包容。
其次,专业教育。高校设置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时,应该包括五个方面:第一,项目管理,重点讲解项目生命周期的规划、执行和收尾阶段,以及项目计划、协调、监控和改进等方面的任务;第二,成本控制,讲解项目成本预算、分析、控制和优化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成本风险、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方法;第三,风险管理,讲解风险识别、定量分析、综合评估、应对和监控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风险管理方法、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第四,质量管理,讲解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质量管理方法和质量评估能力;第五,进度管理,讲解调度计划制订、资源分配、进度跟踪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进度管理方法和进度控制能力。
(三)实践场所建设与实践经验获取
第一,教学实验室建设。高校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实验室,可以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和技能训练的场所。实验室设备应该配备齐全,保证能够模拟各种工程管理实践环境。第二,企业实践基地的建设。高校建设与工程管理专业相关的企业实践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使学生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能分析、理解实际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程。高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利用课程设计和实践项目为企业提供服务。第三,学术会议和讲座。高校应邀请工程管理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会议和讲座,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与专家面对面交流,促进学术和实践的跨界融合。第四,实践性课程和设计项目。高校可以将实践性课程和设计项目与学生、社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与学的新方法
第一,翻转教室。翻转教室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助,让学生在课前自行预习相关知识,而后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和讨论自己的学习成果。
第二,游戏化学习。游戏化学习是指教师将游戏化设计应用于教学中,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工程管理模拟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模拟工程管理的流程和环节,学习工程管理知识和技巧。
第三,在线学习。在线学习是指通过电子设备将教育资源通过网络传递到任何地方,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交流。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将工程管理课程进行分块,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在线讨论来交流学习经验。
第四,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指通过实际项目、实业实践、虚拟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掌握相关工程管理技能。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实践项目,模拟实际工程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工程管理的核心技术和技巧。
(五)教师队伍建设
第一,学科专业背景。工程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需要教师具备相关的技术背景和管理经验。因此,教师应该拥有相应的工程学科或管理学科的背景,以及相关的工程管理实践经验。
第二,教学经验。工程管理是一門历史悠久的学科,教师应该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条理地授课,适时地进行学生互动和讨论。
第三,团队协作性。工程管理是一门团队合作的学科,教师队伍也需要进行团队协作,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之间应进行资源共享、课件制作和课程设计等相互配合的工作。
第四,学术研究能力。工程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应用较多。教师队伍应该有学术研究的能力,掌握最新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使教学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第五,创新能力。工程管理专业注重创新教育,因此教师队伍应该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在设计课程、制订教学方案时,教师可以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教育理念和方法,创新性地开发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六)考核和评估
第一,课程评价问卷。通过课程评价问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师授课、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认知和满意度,并针对这些反馈,及时对课程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二,学生评估教师。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估,有利于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风格、课程设计、作业评分等方面的满意度,既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良性改革,又可以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
第三,课程设计项目评估。通过课程设计项目评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对工程管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从而评估教学成果,及时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
第四,综合考核。通过综合成绩评估,包括期末考试、平时作业、课堂考勤等因素,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还可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面临着更大的教育创新和改革的机遇与挑战。为了跟上新时代发展的步伐,高校工程管理专业需要积极应对新工科背景的要求,适应新时代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需求,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注重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推动专业课程与行业需求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葛具萍,陈玉峰.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1(21).
[2]刘长华,边金.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4).
[3]李云龙,谢艳华,黄华恢.“新工科”背景下基于BIM的工程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创新设计探索研究[J].才智,2022(9).
[4]张新新.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科技与创新,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