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元素融入传播学课程内容初探

2023-11-25 21:01:58高焕静
传播与版权 2023年21期
关键词:主流价值观自我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焕静

[摘要]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有效融合,是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传播学课程是新闻专业本科教育的主干课程,是新闻专业课程思政的主阵地。在传播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流价值观、自我认知培育,积极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使其成长为符合社会需求的有用之才。

[关键词]传播学课程思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流价值观;自我认知

课堂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战场。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科学的课程思政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与课程自身的思政内涵相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因子融入课程,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并丰富专业课的内涵,挖掘其育人价值,拓展其教育教学功能[2]。因此,教师应认真学习和研究传播学课程思政内容,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找到思政内容和传播学课程内容的契合之处,通过案例、话题等方式将思政内容自然嵌入该课程知识体系,使思政内容与传播学课程有效融合。这是传播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

新闻传播作为宣传思想战线的核心领域,肩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

命[3]。新闻工作者处于舆论宣传引导工作的第一线,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爱国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准确的自我认知缺一不可。传播学是新闻专业本科教育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内容包括传播控制研究、传播内容研究、传播受众研究、传播媒介研究、传播效果研究等,其要求学生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了解人类社会传播发展的历史与规律,系统理解和掌握传播的一般原理,正确认识传播与社会的关系;具备运用传播理论和方法对传播活动和传播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初步能力。传播学是新闻专业课程思政的主阵地,教师有必要将思政内容融入传播学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和洗礼,实现价值塑造和知识补给的有机统一。

一、立足中国语境,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意识

爱国主义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爱国主义不仅体现在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中,而且渗透到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表现在为国家繁荣发展和安全而奋斗的行为之中,成为影响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要因素[4]。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厘清新时代爱国主义科学内涵,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鲜明特质,增强新时代爱国主义厚重情感,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千千万万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关键之举[5]。教师将爱国意识培养融入传播学课程教学,是传播学课程思政的具体体现。

传播学源于西方,20世纪80年代初被引介至中国,成为本科高校新闻专业的必修课。传播学课程偏重基础理论,且其中涉及的研究案例和相关资源大多源于西方,理论的艰深与案例的陌生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导致学习停留于表面,缺乏运用理论分析当下传播现象和解决中国问题的能力。鉴于此,在传播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中国语境,引入国情、社情相关内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厚植爱国情怀,关注中国传播现象。以“把关人”理论为例,该理论认为在信息流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价值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然后传给接收者,因此,“把关人”会影响接收者对信息的接触和理解。在讲授该理论时,教师除了阐释该理论的产生背景,分析其内涵,还可以将我国社会主义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结合起来,让学生深入了解以下内容: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新闻传播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事业,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等多方面的社会职能;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6],从而深入分析我国“媒体把关”的实质,阐明我国新闻选择、加工的具体标准和要求。新中国的传播制度是伴随着各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而形成的,教师在讲授我国传播制度形成过程中要融入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展变革的各项成就,从而使学生全面了解我国国情、社情。我国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是我国新闻工作者在进行信息处理时所遵循的最高准则,它指导着新闻信息的采、编、发布的全过程。学习我国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是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我国媒体工作环境,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自信蕴含了丰富的国家认同元素,国家认同离不开文化自信。教师在传播学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消除学生因受西方文化语境影响而导致的对知识点理解的偏差,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吸收专业知识,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国家认同意识。

传播学产生于战争年代,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诸多国家对宣传战和心理战的广泛使用,让人们意识到传播的威力,并开始关注和研究传播现象。教师对传播学起源的讲授离不开对这一段历史和相关案例的介绍。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国古代有诸多宣传战和心理战的典型案例,如“四面楚歌”这一典故讲述了项羽部队被困垓下,刘邦军队中的士兵假装成楚国人,齐声高唱楚地民歌,项羽帐下士兵听到后,思乡心切,纷纷落泪,无心恋战,最终败北的故事。在讲授传播在战争中的作用时,教師应结合中国语境,将相关本土案例引入教学,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教师还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故事中寻找灵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努力、不懈奋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高尚的精神品质是激励广大师生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革命文化宣传教育活动,这些宣传教育活动的生动实践内容也成为教师讲授传播和宣传相关知识的重要资源。教师将这些鲜活的案例引入传播学课程,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对革命文化的认同。

作为未来的新闻工作者,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家国情怀是其做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二、主流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社会责任意识指社会成员基于对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关切的认识所形成的自觉为社会尽责任的意识,以及在这种意识作用下产生的经常性行为动机[7]。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离不开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在传播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对党和国家的制度政策、重要纲领文件、领导人讲话精神以及主流媒体经典传播案例和媒介实践等进行认真研究,提炼其中与课程相关的主流价值观内容,将其融入专业知识点的讲授。

传播学是关于信息传递的学科,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传播技术和传播介质不断迭代,带来了信息传播环境的重大变化,信息传播进入了多媒体并存的时代,呈现传播主体多元、信息传递方式灵活、渠道多样、传播速度快、信息覆盖面广的时代特点。然而,在信息传播越来越便捷的同时,新的问题也不断涌现,如信息质量参差不齐、舆论事件频发、谣言与真相并存等。面对多变复杂的信息传播环境,引导学生学会辨析信息真伪,正确处理和对待热点事件,传播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是传播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也是信息时代高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具体体现。谣言传播是传播学的重要内容,虚假信息和不良言论通常在社会环境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以及证据不明朗的情况下滋生和传播。新媒体环境下,各种未加证实的信息通过微信群、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裂变式传播,往往会使不明真相的群众产生恐慌、焦虑等不良情绪,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在传播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将专业知识与社会热点相结合,通过对当前网络平台中的各类谣言进行分析,剖析其滋生土壤、传播渠道与传播特点,分析政府部门的谣言治理策略,引导学生提升专业素养,运用专业知识对信息的真伪进行判断。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带领学生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使学生在复杂的信息传播环境中牢牢把握正确政治导向,在头脑中筑牢“防护墙”,擦亮眼睛,提高警惕,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

在媒介化社会,每个人都是复杂舆论环境中的一分子,青年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中的言行是其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也会对他人产生影响。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必须以主流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其拥有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和大局意识,使其准确识别和正确处理虚假信息,在众声喧哗中保持理性思考,在舆论引导中发挥重要作用。

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还表现在作为未来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使命和社会担当。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和“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中的传播案例,不仅体现了新闻工作者深厚的专业知识底蕴和精湛的专业技能,还包含了新闻伦理道德、职业操守和新闻工作者职责使命等丰富内容。“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自2020年开办以来,共制作了上百个视频,由多家新闻媒体的优秀新闻工作者讲述新闻一线的典型案例,分享其从事新闻工作的宝贵经验,记录新闻工作者奋战在一线的感人故事,以及他们关于新时代记者使命与担当的感悟思考。高校新闻院系培养的学生是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主义新闻后备力量,教师在传播学课程教学中引入上述案例,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接受主流价值观的熏陶和洗礼,帮助学生增长专业知识和提升专业技能,使学生了解在当下环境中新闻工作者需要肩负的使命。教师通过讲述榜样故事,能够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激发学生的斗志,为学生日后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新闻工作者打下良好基础。

教师应结合经典案例,传播主流价值观,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融入专业知识学习过程。无论是青年大学生还是未来的新闻工作者,只有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使命感,才能够将个体前途命运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促进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三、思政内容融入自我认知培育,引导学生自我成长

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8]。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课程思政要求“教书”和“育人”两不误,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是“育人”的具体体现。

自我认知即关于“我是谁”和“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追问。“认识自己”自古就被哲学家们认为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自我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自己的行为给别人造成的印象的知觉;对别人关于自己行为的评价的知觉;对他人评价的感觉。自我的形成过程融合了个体的自我传播与人际传播实践。通过人际传播,我们与他人进行交流,别人才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印象和评价,通过自我传播,能加深“我(I)”对“我(ME)”的认知,并通过“主我”与“客我”的互动,形成自我的概念,包括“我”的思想、“我”的情感、“我”的态度等[9]。自我认知不仅是对自我的能力、才干等的认识和评价,还包括对自我的品行、修养的认知,“吾日三省吾身”便是古人以完善个人品德和行为为目的的内省。个人的成长以自我认知为前提,准确的自我认知有助于个体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价值。自我认知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重要环节,而且作用于社会,对社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个体自我认同特别是积极理性的自我认同,是认同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是实现国家认同的前提,与思想政治教育有高度一致的目的性,都指向自我的理性自觉和精神觉悟[10]。因此,个体的自我认知培育也需要融入思政因子,将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内化到个体的自我认同体系中,使个体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人際传播和自我传播是个体形成准确的自我认知的重要途经。传播学中的自我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专业内容可以与学生的自我成长相结合,在传播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相关专业知识,鼓励学生多思考、常反思,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善待自己;使学生遇到困难时认真分析原因,找到解决方法,遇到挫折时不悲观、不沮丧,积极应对;让学生学会将相关知识用于日常交往中,通过与他人互动形成准确的自我判断,在交流中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积极健康的心态也是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必备的素质。

社交媒介搭建了新的人际传播场景,人们基于地缘、趣缘、学缘、族缘等因素相互连接和聚合。人际传播的范围更大,使个体有机会与自己年龄段、教育背景、社会圈层等完全不同的人进行交流。个人的信息发布、分享、点赞、关注等社交行为获得他人的回应,是形成自我认知的重要途径。但是,网络具有虚拟性,网络身份的多元化容易模糊现实中的自我,容易导致自我认知的偏差以及自我的迷失。传播学中技术善恶之辩,以及关于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技术与人的关系的讨论都会引发人们对技术的重新思考。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和波兹曼的“媒介批评三部曲”—《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都深入探讨了技术对社会的深刻影响。在传播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讲解以上相关知识,并结合当下媒介技术发展带来媒介环境激变的现实,分析技术环境下交往场景的改变给自我传播和人际传播带来的影响,引导学生积极处理新媒介场景中的人际关系,自觉抵抗技术对生活的入侵,牢牢把握自我的主体地位,认清多元虚拟身份背后的真实自我。

關注青年学子的成长,将其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师需要将思政教育的要求纳入学生自我认知评价体系和培育目标,让学生从促进社会进步、推动国家发展的高度对自我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自觉接受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标准去衡量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在认同中寻找差距,并积极寻求弥合途径,不断完善自我。

四、结语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是高校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它贯穿课程的具体设计和实施过程。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是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功能,通过在专业课程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与心灵成长、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作为隐性思政教育,思政内容和专业内容自然而有效的融合,是课程思政实现其目标的关键。传播学是新闻专业本科教育的主干课程,教师将思政内容融入传播学课程知识体系是新闻专业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具体要求。教师除了将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意识培养、自我认知培育与传播学知识点有效结合,还应不断挖掘传播学课程的其他思政元素,探讨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有效融入的更多可能性,从而更好地实现课堂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烁.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03):64-69.

[3]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EB/OL].(2018-12-24)[2023-07-27].http://www.cac.gov.cn/2018-12/24/c_1123896790.htm.

[4]韩震.加强爱国教育 弘扬爱国精神[N].经济日报,2021-07-12.

[5]王新亮.人民论坛网评|加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EB/OL].(2022-03-28)[2023-07-27].https://3w.huanqiu.com/a/1b80ec/47NXGn3djV7?agt=292018.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7]江畅,林季杉.社会责任感与核心价值观践行[N].光明日报,2013-07-27.

[8]陈志鸿.以人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107-111.

[9]陈力丹.自我传播与自我传播的前提[J].东南传播,2015(08):30-33.

[10]董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体自我认同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主流价值观自我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浅谈广播媒体活动的创意与策划
中国广播(2016年11期)2016-12-26 10:07:45
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具”角度看国内外校服的变革
新一代(2016年17期)2016-12-22 12:15:37
新型主流媒体与主流价值观的建构
新闻世界(2016年11期)2016-12-10 08:03:58
大学生悦纳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3:48:12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形成主流价值观的基本举措研究
大学生自我认识偏差和整合分析
商(2016年24期)2016-07-20 11:05:18
高职学生入学教育的自我认知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8期)2016-03-07 09: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