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2023-11-24 13:42黄华斌
新班主任 2023年11期
关键词:教鞭惩戒育人

□ 黄华斌

周一到校,我就收到某位家长发来的微信消息,告诉我关于孩子在学校被班主任惩戒的事情。家长虽然没有直接说要投诉孩子的班主任,但其内心的小情绪一目了然。孩子奶奶发给我两段视频,一段是孩子被惩戒后委屈的模样,一段是孩子在家里跳绳时快乐的模样。然后,是简短却很意味深长的一段话:“这是他在家的样子,我们只希望他能健康快乐地长大。早上打扰您了,抱歉!”两段视频和孩子奶奶的话,不禁让我深思。

我相信,班主任惩戒学生都是事出有因的,而且,如果还原事件的全过程,我们还可能产生“不惩不见效”或者“不惩不解气”的共鸣。如何认识、理解和实施教育惩戒,是对教师教育观、师德、教育智慧和管理能力的一种综合考量。那么,怎样让教育惩戒用得恰到好处呢?

首先,要有“家长思维”和“孩子观”。家长思维决定着我们在教育孩子时能否充分理解家长的感受和心理,有了这种思维,我们才能更好地调整和改进育人方式。同时,我们心中要装着孩子。孩子观或学生观决定着我们看待孩子问题或问题孩子的立场。“目中有人,心中有爱”,想想“假如我是孩子”,有些问题可能并不是问题,也就不必大动肝火了。有了“家长思维”和“孩子观”,教育者才不会实施不必要的惩戒。

其次,要留给孩子成长的时间。“相信种子”是教育观,而“相信岁月”则是方法论。教育是“慢的事业”,面对问题时,更是急不得。教育,要知止,知退,知让。所以,给孩子时间,就是给教育空间。教师在面对学生问题时,最要控制的,就是自己的急躁心态,平息怨气和怒气,切记“冲动是魔鬼”。特别要强调的是,教师一定不能把家庭和工作中的不良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否则惩戒毫无意义,只能是孩子遭罪、教师失德。

再次,当坚守教育惩戒的底线。惩戒与惩罚,是两个全然不同的概念,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是否以教育为目的和“度”的把握。教育惩戒最重要的底线是,不能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在实施惩戒时,我们要以帮助孩子改正错误为目的,尊重孩子的尊严和权利,关注孩子的情感体验、心理承受能力等,尽量做到“小惩大戒”。像“打人不打脸”“伤人不伤心”“凡事有度,过犹不及”这些古训,要成为教育者遵循的惩戒底线,敬畏之,力戒之。

最后,应联合家校建立惩戒机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只是一个指导意见,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实践路径。家校协同育人是教育大势,教育惩戒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我认为,最好的实践路径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依靠班级家委会的智慧,与家长共同制订“班级惩戒公约”。好的惩戒教育,应该在班级公约下实施,学生才会口服心服;在家长支持配合下完成,才能赢得理解和共鸣。

当然,教育具有复杂性,教育的场景千变万化,惩戒的“度”并非人人、时时都能把握好的。育人的智慧需要时间和经历来沉淀,对于很多年轻教师而言,他们缺乏这样的经验型智慧。因此,学校教育孩子跟父母教育孩子一样,不可避免会出现无心之过和因爱之失,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包容与理解。

惩戒只是教育的一种非常态手段。还记得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描写的场景:“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最美好的惩戒就应该是这种模样,“教鞭”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这样的教育,有高度,也有温度。

猜你喜欢
教鞭惩戒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忘却歌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这根“教鞭”有点甜
教育惩戒艺术仍值得继续探索
也谈“教育惩戒权”
教育有时需要一定的惩戒手段
教鞭(外二首)
教室风波之新教鞭之谜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