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 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流行语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网络流行语并非都是健康有益的,其中的网络烂梗会给学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因此,本文旨在解构网络烂梗,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我会定期在班级发起主题讨论,挑选一些当前流行的网络烂梗作为讨论焦点。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由发表观点,强调深度思考和理性分析。比如,有一次,我组织学生讨论“皮皮虾,我们走”这个网络烂梗。学生先自由发表看法:“我觉得‘皮皮虾,我们走’很有趣,每次听到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我认为这个烂梗太无聊了,缺乏深度,我们应该关注更有意义的事情。”……
我进一步引导:“为什么这个烂梗会流行?它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社会现象和价值观?”
小华思考了一会儿说:“我认为这个烂梗的流行可能是因为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太大了,需要一些轻松幽默的语言来缓解压力。”
小明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我觉得这个烂梗的流行反映了现代人追求新鲜刺激的心理,但这种追求往往是肤浅的,缺乏真正的价值。”
我总结:“你们都很有见解。这个烂梗的流行确实反映了现代社会的某些现象和价值观。我们应该在享受轻松幽默的同时,保持理性思考。”
通过这样的讨论和深度分析,我希望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网络烂梗,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我认为,在面对纷繁的网络信息时,只有用清醒的头脑独立判断,才能真正远离网络烂梗。
在网络社交普及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帮助他们理解网络烂梗可能导致的言语欺凌现象,引导他们深度思考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
例如,我设计了“模拟微博墙”。我先向学生介绍了微博的使用规则,然后让他们分组,每组创建一个“微博账号”。接下来,他们可以在“模拟微博墙”上发布、评论、转发。活动的第一天,许多同学热衷于发布一些流行的网络烂梗,比如“手动狗头”。于是,我们展开了以下对话。
我:“手动狗头”是什么意思?
生1:我知道,“手动狗头”常接在一些具有攻击性、侮辱性的言论后面,表示“我是在开玩笑,别当真”。但实际上,这种行为往往会给别人带来困扰和伤害。
我:为什么会有人使用“手动狗头”呢?
生2:有些人可能觉得这样做很有趣或者是想表达自己的独特个性,吸引眼球。
我:如果别人对你使用“手动狗头”,你有什么感受?
生3:看到有人用“手动狗头”嘲讽别人,我感觉很不舒服。
生4:没错,类似的烂梗还有“鸡你太美”。我看过一个新闻,有个男孩仅仅因为名字里有个“坤”字,就被同学嘲笑是“鸡哥”,被排斥。
生5:我想知道,为什么施暴者会这么做?他们不怕受到惩罚吗?
生6:可能出于某种心理需求吧,想吸引别人的眼球或者是觉得这样做很有趣。至于惩罚,有些施暴者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这种行为是错误的。
我:没错。施暴者的动机多种多样,有些人可能是出于个人恩怨,有些人可能是想吸引眼球,还有些人可能是无意识地跟风。但无论如何,这种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生7:受害者一定很难受,我们应该为他发声!
生8:对,我们要尊重他人,不盲目跟风,拒绝网络烂梗,反对言语欺凌。
生9:我们也要理解旁观者的困惑。他们可能会感到无奈和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我:希望大家能够意识到网络烂梗的危害,自觉规范言行,共同营造和谐的班级环境。
这个活动引发了学生对网络烂梗的深度思考,催生学生的共情能力。当学生模拟遭遇言语欺凌的情景时,他们开始理解受害者的感受、施暴者的动机、旁观者的困惑,从而远离让人不舒服的网络烂梗。
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表达思想和社交互动的主要渠道,强制让他们与网络隔绝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理性思考和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提高网络素养。
开设批判性写作课程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写作课程中,教师针对某些网络现象,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交流,鼓励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发表看法。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经典文学作品、名人名言等素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写作训练,学生学习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网络信息,学会运用逻辑和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避免情绪化和偏激的言辞。
例如,在某次写作课程中,我选择“键盘侠”现象作为写作主题,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
“‘键盘侠’从更多角度暴露了社会的各种现象,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信息和观点。”“‘键盘侠’可能会污染网络空间,传播不实信息,这对青少年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构成了潜在的威胁。”“‘键盘侠’现象让我们认识到了网络社会的复杂性。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这一现象,不应一味批判。”……不少学生的习作显示出他们已经学会了辩证看待问题。
更令我惊喜的是,小红在文章中提出了平衡个人利益和社会贡献的思考:“我们要明白,个人利益和社会贡献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我们可以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为社会作贡献。”
小芳还在文章中提出了建议:“我们要对网络上的信息保持警惕。对于‘键盘侠’,我们既不能全盘接受他们的观点,也不能完全否定。我们应该学会筛选信息,理性看待网络现象。”
批判性写作课程可以有效地培养青少年的理性思维。首先,思维训练可以让学生质疑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被网络烂梗误导。其次,写作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问题,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其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和批判意识。
展望未来,一方面,教师需要加强课程内容的设计和优化,引入更多的实际案例,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家校携手,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文中学生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