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2023-11-22 01:07:26都娜
教育界·A 2023年29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都娜

【摘要】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开展整本书阅读。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整本书阅读推荐读物《小鲤鱼跳龙门》为例,研究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方略,提出“注重利用学习单”“以多重身份解读读物”的教学准备方略和“设计问题”“精准伴读”“拓展延伸”的教学实践方略,旨在促进相关教学实践与研究的开展。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小鲤鱼跳龙门》

一、研究缘起

(一)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面简称《课程标准》)基于“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要求教师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提出了“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等阅读目标。这足以证明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教师应根据学生阅读需求和发展需要,科学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与能力。

(二)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具有奠基性与承接性

低年级指的是1—2年级。低年级的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开端,更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与能力的重要阶段。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具有奠基性与承接性。通过整本书阅读,低年级学生普遍能够学会制订计划、运用方法、分享心得、交流问题,提升阅读水平,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从而为接下来的整本书阅读打下基础。所以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不容忽视。教师应正确对待整本书阅读教学,向学生提供恰当的阅读素材和阅读指导。

(三)童话是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主要内容

《课程标准》对小学1—2年级的整本书阅读学习内容做了说明,其中包括“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书,想象故事中的画面,学习讲述书中的故事”。童话是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首选内容。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经验不足,喜爱趣味故事。教师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选择一些童话书,以便促进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另外,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快乐读书吧”栏目中,童话是编者推荐学生阅读的内容。所以教师在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应根据教科书推荐的读物,以童话为主要载体有效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想象画面和讲述故事。

综上,以《小鲤鱼跳龙门》等读物为例进行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具有深刻意义。教师应当根据整本书阅读教学要求,深度挖掘读物的阅读价值,梳理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新思路,为整个小学阶段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注入活力。

二、小學低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方略—以《小鲤鱼跳龙门》为例

经过长期实践与研究,笔者发现,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一般包括两个阶段,即教学准备阶段、教学实践阶段。下面,笔者将围绕这两个阶段,以《小鲤鱼跳龙门》为例,分享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快乐读书吧”栏目有利于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该栏目推荐了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大量优质读物。《小鲤鱼跳龙门》是著名儿童文学家金近的一本童话集和二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栏目推荐的内容。这本童话集收录了《小鲤鱼跳龙门》《小猫钓鱼》《狐狸打猎人的故事》《小鸭子学游泳》等六篇经典童话,与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需求高度契合。而且金近笔下的童话想象大胆奇特、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1]。因此,教师应全力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让低年级学生在童话世界里自由翱翔。

(一)教学准备方略

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应完成两项准备工作:其一是注重利用学习单,为有计划的阅读做准备;其二是以多重身份解读读物,为有把握的阅读做准备。

1.注重利用学习单

凡事预则立,计划是预先设计教学过程的常用手段。教师有必要提前制订计划,以此让学生有计划地阅读。教师可以借助学习单,向学生说明整本书阅读计划,同时帮助学生做好阅读时间、阅读方法等方面的规划。

在《小鲤鱼跳龙门》童话集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跨度较大,相关任务并非一节课就能完成的,有时还需要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并且童话集中的每篇童话故事应采用对应的阅读方法,因此教师可提炼童话故事名称,设计《小鲤鱼跳龙门》整本书阅读学习单(如表1所示),并将学习单提前发给学生。

教师可通过表1提示学生要有计划地阅读。学生可根据表1的“阅读时间”与“阅读方法”这些提示信息,利用好课堂与课余时间,选择阅读方法,为系统化的整本书阅读做好准备。

2.以多重身份解读读物

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仍有待发展,这要求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成为成熟的阅读者。“成熟”主要表现为:教师以作者、教师、学生这三重身份解读读物,通过多角度的分析与感受,把握整本书的内涵与特点,同时把握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可能产生的问题,预设教学实践阻碍与应对之策[2]。

(1)以作者的身份解读读物

语文特级教师李怀源认为,故事的背后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希望,读这些故事可以感受到作者带给我们的力量。可见,对任何一篇故事开展阅读,都需要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希望,这也是教师要基于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以作者的身份解读读物的根本原因。教师应当站在《小鲤鱼跳龙门》的作者金近的立场上,分析其创作童话故事的初衷,如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激发儿童对生活与文学的热爱之情,等等。通过这样的分析,教师才能在之后的整本书阅读指导中,真正按照作者的想法,发挥整本书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2)以教师的身份解读读物

教师自身在解读读物时,需要尽可能准确地把握读物的重点内容,以便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进行补充讲解,促进其深度理解。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视角下,分析《小鲤鱼跳龙门》对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积累文学常识等方面的促进意义,制订具有语文特征的整本书阅读指导方案。教师还可以迁移低年级语文教学经验,预先准备图画、动画等辅助阅读资源。

(3)以学生的身份解读读物

学生的思维成熟度、认知广度等比教师低。教师若一味地以成人的视角解读读物,所开展的教学实践往往不符合学生低阶阅读的特点。因此,教师在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要避免像要求成人那样要求学生,同时要以学生的身份对读物展开进一步解读。比如,教师可以将自己想象成学生,通过对“如果我是学生,我可能会对《小鲤鱼跳龙门》的哪部分有兴趣(感到困难)?”等问题的自问自答,分析《小鲤鱼跳龙门》对学生的吸引点,以及学生在阅读时的阻碍点(如可能在整本书阅读中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意阅读篇幅较长的童话,或者出现不认识字词的情况)。

由此,教师可以对《小鲤鱼跳龙门》进行如下解读:在内涵方面,作者金近以童趣的语言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不遗余力地为儿童展现善良、勇敢等精神品质,旨在涵养儿童品格;在特点方面,《小鲤鱼跳龙门》具有想象性(对内容的想象)、叙事性、反复性(部分语言和情节反复出现)。教师以多重身份解读读物,准确把握以上内容,适当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把握的阅读。

(二)教学实践方略

在教学实践阶段,教师应将重点放在指导学生的方面,使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有必要的交流,有满满的收获,更有自然的生长[3]。这要求教师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先设计问题,然后精准伴读,最后拓展延伸。

1.设计问题—学生有交流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说明朱熹倡导问题教学法。问题就像一个支点,能够撬动学生的思維,助力其在交流中学习。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特点设计问题,使他们在阅读中有交流,在交流中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益。

从《小鲤鱼跳龙门》童话集的每篇故事中都能提炼出一个关键问题,比如:领头的小鲤鱼身上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小鲤鱼跳龙门》)第一次钓鱼时,猫弟弟为什么没有钓到鱼?(《小猫钓鱼》)小黄毛总是没有自信,认为自己游不好、游不快,却获得了游泳比赛的第一名,小黄毛是怎么做到的?(《小鸭子学游泳》)教师可以观察、跟踪学生阅读情况,进而找准时机,将关键问题抛给学生,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的阅读与交流。

2.精准伴读—学生有收获

虽然问题的提出有助于学生交流,但是要想在真正意义上使学生在阅读中有收获,教师还应进行精准伴读。在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只是学生的指导者和监督者,更是陪伴学生的朋友。教师要精准陪伴学生,能够引领学生走进童话世界,获得更多收获[4]。为此,教师可以采用与朗读、活动有关的伴读方法。

(1)从朗读切入

无锡市的东林书院曾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激励学子。从这幅名联中,我们不难看出读书声与读书的内在联系。一些低年级学生在面对一本书或一篇故事时,往往急切地想知道书或故事的内容,却缺乏阅读能力。如果此时直接让他们自主阅读,很容易使其产生挫败感。对此,教师可以另辟蹊径,展示书或故事中的插图并朗读精彩片段,先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大致了解相关内容,再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比如,教师可以立足图1,对《小鲤鱼跳龙门》一书中的“听老一辈的鲤鱼说,世界上有一个龙门,矗立在大海和大河交界的地方……”的段落进行示范朗读,再播放相关的音频,然后带领学生进行朗读。在朗读之前,教师可以使学生根据插图猜测鲤鱼奶奶正在讲的故事内容;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需要提醒学生认真听、仔细想;在朗读之后,教师需要消除学生的识字障碍,并鼓励学生自主朗读上述段落。这样,学生会被鲤鱼奶奶所讲的故事吸引,积极开展朗读,在琅琅读书声中自然而然地对整本书进行更多猜测,增强阅读动力,促进整本书阅读的顺利开展。

(2)从活动切入

在伴读中,教师应丰富活动形式与内容。比如,教师既可根据《课程标准》中“学习讲述书中的故事”等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要求,组织“讲故事”活动,也可根据学生的阅读需求—评价童话故事主人公,设计“制作人物名片”特色活动。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根据活动内容特点,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活动支架。比如,在“讲故事”活动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如图2所示的支架,使学生按照支架的提示回忆《小鲤鱼跳龙门》这篇故事的内容,努力把故事讲清楚。

又如,在“制作人物名片”(以《小猫钓鱼》的主人公为例)活动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如表2所示的支架,使学生按照内心真实感受填写表格信息,努力对主人公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找到主人公身上最值得自己学习的优点。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想象出的猫弟弟的形象画下来,以此增加活动趣味,实现读画结合。

3.拓展延伸—学生有成长

在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学生有所收获”,还要利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让学生自然生长。这要求教师设定“学生有成长”的目标,进行适当拓展和延伸。

比如,教师可以围绕《小鲤鱼跳龙门》整本书阅读设计“改编情景剧”“续写故事”“用你积累的语言创作故事”“推荐读物”等读后实践活动,然后让学生自行选择喜欢的活动,拓展阅读空间,获得阅读体验,在改编、续写、创作和分享中更加自由和积极地成长。

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教学可以丰富小学语文课程内容,提升学生阅读水平和文学素养。教师应从小学低年级开始,鼓励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和文学能力,让阅读逐渐成为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李玉华.“趣”读童话,轻叩低年级整本书阅读之门:以《小鲤鱼跳龙门》教学为例[J].小学语文教学,2022(19/22):48-50.

[2]肖志清.《小鲤鱼跳龙门》推进课教学设计[J].小学语文教学,2022(19/22):53-54.

[3]韩喜梅.童真 童趣:《小鲤鱼跳龙门》整本书阅读指导[J].科幻画报,2022(3):23-24.

[4]刘翘慜,付雪莲.二上“快乐读书吧”《小鲤鱼跳龙门》整本书阅读教学实录[J].小学语文教学,2021(9):45-47.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
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有效策略探讨
新一代(2016年17期)2016-12-22 12:46:40
如何让低年级孩子爱上阅读
考试周刊(2016年95期)2016-12-21 00:51:13
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文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2-15 19:11:48
浅析小学低年级说话训练方法
如何开展小学低年级英语的活动教学
浅谈低年级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策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析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