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婷,董正武
(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4000)
近年来,线上教学成为中学教育教学的主要模式。线上教学实施初始,师生对线上教学抱有新奇感。然而,随着线上课堂趋于常态化,弊端也随之出现。在此情形下,教师不能困于局势,应全力延伸线上教学的优势,加强创新与实践。不断实践和反思是每位一线教育者亟须执行的事项,应通过实践与理论反复结合,找到线上教学的突破口,得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2019-2022 年,以“线上教学”为主题的文献迅速增长,其中,占比最大的为高校在线教学,研究者分别从教学平台、教学模式和“教”与“学”等方面展开研究。与中等教育相关的核心文献占比较少,如图1(p145)所示,研究计算机应用和教育管理的较多,其次是与化学、物理、地理等学科相关的中等教育。针对不同学科,各领域学者从不同层次展开了研究。苏华虹领衔的研究小组,以“铜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为例,打造了专属高三的线上复习课,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学科观念的建构[1]。万欣欣和孙越东等人运用混合式教学方式,进行物理教学实践,发现混合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2]。唐少霞和戴文博等研究者为使地理线上教学更好地开展,对海南省中学生进行网络调研,得出地理线上教学的弊端并提出应对措施[3]。
图1 2019-2022 年“线上教学”+“中学”核心文章中学科分布示意图
综上所述,针对已有各学科线上教学的数据分析研究不够充分,研究角度不够全面,还需各地区一线教师进行多维度的研究与调查,及时将本辖区线上教学的实际情况与数据进行整理归纳,深刻揭示各学科教学问题与现状,以便推广极具创新力的教学模式,切实实现转型教学[4]。因此,本研究在众多学者充分实践线上教学的基础上,通过课堂检测与问卷调查等形式,分析与探索高中生物在线课堂的教学效果,以期能为更多的一线教师提供在线课堂的建议和参考。
本研究选取乌鲁木齐市C 中学高一五个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课堂及时检测和问卷调查法,获得学生基于线上生物教学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态度。
问卷调查采用结构型和非结构型相混合的模式,发放问卷的时间为线上教学的第三周。理想数据收回200 份问卷,实际数据收回156 份问卷;其中非结构型(开放型题目)是让学生提出对生物课堂在线教学的建议。课堂检测是为了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以问卷星中的测评和考试两种形式开展,在每堂课下课前三分钟下发,题目针对当堂课程的重难点设计,题数为10 题。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将高一156 名学生的建议进行关键词归纳,并绘制成柱状图(见图2)。从图中可看出,在生物线上教学中,有23.2%的学生希望教师多布置习题并讲解,帮助其巩固所学知识点。7.1%的学生觉得网课太无聊,希望教师多放些有趣的视频、图片,讲些有趣的段子和事例。6.2%的学生希望多连麦,多多回答问题,认为缺少课堂互动,很单调,而这一点确实无法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延迟、卡顿等种种情况,都会使原本短暂的课堂时间稍纵即逝。3%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够将每节的重难点总结出来,发给大家进行背诵。还有3%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带领大家复习,作业少布置一些。有4.3%的学生希望教师讲课稍微慢一些,有点跟不上。25%的学生认为教师讲得很好,若想提高学习效率,还需自己多努力,保持自律。2%的学生倾向于线下学习。最后26.2%的学生认为截至目前没有什么问题。
图2 学生对生物线上教学的建议
整体来看,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一,还没完全融入高中的学习氛围,学习内驱力不强,仅有25%的学生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律,其余的学生大都希望通过外界因素来对自己施加管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时长尽可能调整策略,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使学生高效接受知识。
3.2.1 资源共享
通过线上教学,本研究发现最大的优势在于资源共享。其一,在短时间内,学生可获得老师发布的一手资源,如:丰富的习题资源及重难点知识的总结。一方面解决了家庭困难学生买习题、资料等众多的额外花费;另一方面,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不存在习题太简单、不够做等现象。其二,根据图2 可看出,有3%的学生期望教师能够在每堂课结束后,将本节课重难点知识总结出来发给大家背诵,据此,线上教学就大大减少了教师整理、打印教学资料的时间[5]。
3.2.2 及时反馈
教师可利用问卷星里的评估、考试等多种测评手段,对学生进行课堂检测,花3-5 分钟的时间即可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切实做到有效反馈,及时调整。如图3(p146),是基于A 与B两个班学生的课堂检测结果,从可视化图像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A 班相较于B 班来说整体对第2 和第6 题掌握得非常好,这两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分别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和染色体;而对第3 题(一根枯木及周围无机环境属于哪个结构层次?)两个班都呈最低点,这就说明对此内容,学生存在不理解或其他问题,教师只需在班级群重点强调此内容,即可帮助学生解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图3 A 班与B 班答题情况对比
3.2.3 利用率强
线上教学知识更直观,可利用率强。线上课堂,学生只要拥有一部手机或电脑就可以随时随地听课,不受时间空间等限制。若学生因为有事没准时上课,或没听明白,下课之后只需“回放”直播即可。与此同时,更方便教师利用网上精品课程、直观三维模型与制作精良的生物视频,如图2(p145),有7%的学生期望教师在课堂上播放一些有趣的视频,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进行有选择的播放,既加强了优质资源的利用率,也满足了学生对课程的需求。
3.3.1 无学习氛围
线上教学无学习氛围,致使很多学生无法全身心投入课堂,加之从调查数据可看出,仅有25%的学生有自律的意识,况且有意识不代表有相应能力。笔者通过私下与学生交流,发现很多学生很想度过自律充实的一天,可因手机这一类电子用品唾手可得,学生会下意识地查看其他APP,不自觉地被网络上弹出的新颖词汇所吸引;更有甚者,教师在线上一端循循善诱、苦口婆心,而另一端的学生却在切屏聊天、打游戏刷剧等。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效率很不理想。
3.3.2 身心受损
久坐加长时间凝视电子屏幕,导致教师、学生身心受损,研究表明:“密集性线上教学使得中小学生AL(眼轴)增长较线下教学明显加快,致使近视度数加速增长[6]。再者原本传统教学中涉及的音体美在线上教学中参与率极低,甚至无法实施,这就意味着学生一天九节课加之早读晚自习,都是对着电子屏幕进行[7]。这也使得原本身体不好或因家庭原因,导致情绪障碍的学生更无法专心学习,甚至陷入恶性循环,情况愈发严重。
3.3.3 难以掌握真实的学习水平
线上教学中,教师难以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从图4 可看出,五个班中,除B班两次考试成绩波动较小,其余四个班在两次考试中成绩差距显著,实际两次考试间隔时间不超过三周。侧面表明线上考试存在一定水分,分数的真实性有待商榷。这其中必然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如摄像头角度、班级小群传答案的严重性、监考老师的监管程度及家长是否协助等。
图4 月考和期中考试五个班成绩对比
基于以上情况,对教学策略进行改善后得到图5。由图5 可知,两次检测分数差距不显著,证明当堂检测更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成绩。一方面,在课程结束后立即检测,学生可熟知课程侧重点;另一方面,由于每位学生能获得快速有效的自我测评,使得做题动机更为纯正。如此看来,有效性确实比线上大型考试更高,但不能因此断定课堂检测的成绩水平100%真实,这其中还需考虑答题时间等因素。个别学生也许听课不够认真,但由于想拿高分,则会花费时间百度、翻书、问同学等。数据显示(见图6),A、B、C、D、E为五个班学生正常做题时间,均集中在100s-300s区间,然而部分学生答题时间远超400s,除去网络延迟等情况,个别高分学生的成绩并不真实。因此,即使分数很高,也有时间等不确定性因素在其中。但整体相较考试来说,及时检测更能测出学生的真实水平,更能反映真实的学习效果,是目前较为可取的策略之一。
图5 两次当堂检测五个班成绩对比
图6 五个班课堂检测答题时间分布图
综上研究,线上教学效果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但只要采取得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弊端,改善线上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起到一定督促作用。本研究建议可从当堂检测入手,每节课预留3 分钟时间在班级群发布检测题,用考试或测评即可,让学生当堂做完当堂提交。由于随堂检测具有时效性,在短时间内可收齐试题,可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当天所学内容,对于课下敷衍作业的学生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当堂检测对学生来讲,是一种良好的自我评价手段,可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当然,要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还需教师多下功夫,不仅需要备好课,还要备“精”课,对教学内容了如指掌、游刃有余。在课前就要将重难点进行筛选,分层出题,照顾到每位学生,题既不可太多、太难,打击基础不好学生的教学积极性,又不可太少、太易,让优等生没有挑战性。总之,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任务也是一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