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蕾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1]由此可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战略任务。大学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构建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培育体系是新时代思政教育的目标内容,“大思政课”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渠道,以独特的“三全育人”方法论和“整体观”思维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视角,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有助于破解生态文明教育的困境,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在全球生态灾害频发与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结合国情建设“美丽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思政课”既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趋势,也是为社会生态协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强化了生态意识,提升了生态素养,增强了行动自觉,具有同步彰显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提升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关键群体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对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高校学生的最终成长目标不仅是成为高级知识分子,而且要成为具备生态素养和绿色生态行为的“生态新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带来了资源环境日趋紧张、生态系统日趋退化等诸多问题,面对环境的挑战,我国必须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高校思政教育也应将生态素养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提出新要求、采取新行动、完成新任务,不断开拓思政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课堂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融合的多维教育空间。
纵观我国70 多年的生态文明建设史,中国共产党从未停止过对生态文明的建设与探索,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可供借鉴的生态文明经验。从垃圾分类、光盘行动到碳达峰、碳中和被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广度在不断增加,中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规范学生的生态行为,使其自觉抵制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现象,树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态观,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落实切实的环境保护行动。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生态文明,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了不断丰富与完善。在思政课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一方面能够使大学生自觉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观以及养成绿色环保的生态方式;另一方面能够增强青年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宏观层面把握全球生态发展要义。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积累的丰富的生态建设经验与成果也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了生动的教材。青年一代应汲取宝贵经验,奋勇向前,努力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于“大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不应该仅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2]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课程思政为重点,以日常生活为拓展,三者有机融合才是“大思政课”的大格局。为了多维度、多视角地阐释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意义,“大思政课”需要与时代同行、与实践同行,着力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作为校园环境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人文环境营造,与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育紧密相连。良好的人文环境会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教育、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政教育的成效同样离不开良好的人文环境。但是,当前部分高校单方面追求学校的影响力排名,以发展速度和办学规模为考量标准,形成了偏离办学宗旨的“唯指标”现象,导致了高校治理机制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冲突。部分高校对于端正学生的思想认识、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思政课缺乏从内容到形式的思考与创新,缺乏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工作格局,作为思政课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文明教育处于边缘位置,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始终停留在理论层面。
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的长效机制要求思政课程的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要素相互协调、有序运转。协调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培育过程是否顺利,培育结果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漫长且复杂的,当前各高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在教学主体方面,许多思政课教师的生态环保知识储备不足,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内容缺乏系统的学习,重“书本理论”、轻“生态实践”,无法使学生形成理性认同。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学内容单薄,课程规划不合理,课程资源匮乏,没有在追本溯源的过程中结合当今时代的特点深入教学。在教学方法方面,以传统课堂讲授为主,生态环保实践投入较少,缺乏实践支撑,导致“知行脱节”。
“大思政课”作为一门动态课程,承担着生态文明教育的使命,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深挖、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传承以及对新时代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与生态文明教育相融合的教学过程,拓展了“大思政课”的内容体系,实现了“大思政课”的内涵式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科学地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内在逻辑关联,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法指南与价值遵循。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3]也就是说,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自然是社会持续进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和价值前提,只有尊重、顺应、保护自然才能有效防止劳动异化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空气和水资源污染、土地退化、森林资源缺失、物种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生态弊端。因此,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有利于扩充和完善“大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有利于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时代性,有利于提升青年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孕育着中华民族关于人类生存与发展深厚而系统的哲学基础,既是中国古代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最朴素的思维方式,也是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中国为解决世界环保问题所提供的特色方案,需要在高校思政课上讲深、讲透、讲活,进一步构建“大思政课”的立体格局。“中国传统哲学以奇迹般深刻的直觉思维体现了人类最高的生态智慧;这种伦理的肯定世界和人生的哲学,是一种最丰富和无所不包的哲学”[4],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5],强调了世间万物均源自天地,季节交替、万物生长都要遵循天道。二是“仁爱万物”的伦理观,“君子之于万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6],即万物平等,人类与自然万物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三是“取用有节”的保护观,孔子曰:“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墨子曰:“俭节则昌,淫佚则亡。”这些都为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了借鉴。
生态文明建设以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导向,以人民福祉为发展目标和归宿。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生态文明意识的确立是基础,为此,我们需要依托生态文明教育来引导青年大学生自觉养成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大了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的力度。2015 年,我国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环境保护知识应被纳入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教育内容。2016 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6—2020 年)》指出,要完善学校环境教育,加强青少年生态意识。2017 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形成人人参与生态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2021年,国家六部委联合编制《“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 年)》中提出了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这就需要在高校思政教育课的平台上推进,打破课堂局限,实现“家—校—社”的有效衔接,促进学生自觉遵守生态规律,通过积极的生态实践活动为社会发展服务。
对理论的信服,不仅源自真实表达的力量,而且源于实践的直观映射。因此,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既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完善课堂教学主渠道,上好“思政小课堂”,也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上好“社会大课堂”,只有将两者相融合,才能实现育人目标同向同行。
高校开设思政课对于大学生生态观的培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把握思政课堂这一主渠道,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1. 充分展现思政课程的生态教育功能
高校思政课程一般包含“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这些课程中包含丰富而优秀的生态文明思想。如在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时,重点讲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等历届国家领导人改善生态环境的思想及实践;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时,重点讲述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意蕴;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时,重点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如“天人合一”“敬畏生命”“取用有度”等;在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程时,重点讲述新时代我国解决生态问题的实际案例,在引导学生深刻了解生态文明观的发展脉络、尊重自然规律的同时独立思考、积极寻求解决生态问题的中国特色方案。
2. 加强师资培养为教学提供保障
“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7]高素质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培育极为重要,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教师要有融入意识,要深刻了解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同时还应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改变传统单一模式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有效融合理论与实践,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此外,思政课教师应积极参加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专题培训、讲座、沙龙等,从而深刻把握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弥补自身理论方面的不足,更好地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
3. 形成推进思政课建设的合力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中指出,思政课要想出成效,单纯依靠思政课教师是不现实的,而是要整合力量,形成思政课建设的合力。在校外,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加强“领导人进思政课”与地方党政机关的交流,加强与其他高校的深度合作。在校内,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进一步完善领导负责制,整合校内资源和力量,创新授课方式,保障教学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所谓“大思政”,就是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实现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的有效衔接,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1. 增强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的认同感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偏重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单一片面。作为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可以通过在校园实践中抓住机遇,结合每年与生态环保相关的节日,如地球一小时日、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等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相关的专题讲座进行生态文明宣传,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可以通过打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绿色校园”,突出学校的生态美、绿色美,使学生享受舒适的校园环境,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从而在优美校园环境的熏陶下将生态文明内化于心并逐渐外化于行。此外,高校只有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亲身经历,才能使他们意识到生态环保的重要性。例如,为了使学生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生态发展理念有更深刻的了解,开封市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兰考县考察,了解兰考县经过盐碱治理、湿地保护、种植泡桐等措施有效改变了以往风沙、盐碱严重的恶劣生态环境,从而形成路林相依、路河相伴的新型生态经济链的过程,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的认同感。
2. 强化大学生对生态实践活动的参与度
认知是前提,实践才是落脚点,对生态文明的认知不能流于表面,要增强大学生践行生态实践的能力和水平。不同于单纯的生态文明教育,思政视野下的生态文明教育依托自然环境、户外体验的集体活动、交流研究为主要学习形式,更加重视受教育者的个体体验与参与度。首先是开展野外研究教育。不同区域的生态文明教育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学生要依托所处的环境认识自己所在城市的地形、水文、植被等自然面貌,通过亲近自然、实地走访详细地了解当地生态环境污染、治理与保护的现状。这是强化生态实践活动参与度的基础。其次是组织区域工业调研。要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学校三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强化责任意识,共建生态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观本地区重要的工业企业,开展访谈调研活动,结合野外研究,分析企业的污染和资源利用情况,撰写调研报告,整理归档相关资料并进行宣传,真正将生态文明变成鲜活的教育资源,促进大学生成长为环境的监督者。最后是建立学生生态素养成绩评估系统。评估体系的建立对于激发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有着重要意义,可以从生态文明教育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入手,综合衡量学生的生态素养水平。
3. 拓展大学生与生态实践活动的契合度
只有增加生态实践活动和大学生生活的契合度,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建立复合型人才的支撑。一方面,要注重学科学业交叉融合。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开展与专业相融合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可以在加强学生专业学习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例如,计算机专业可以在解决环境问题中满足绘图模拟、监测管理、计算分析等多种需求,从而广泛运用于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治理等各个领域;法学专业可以对环境治理过程中产生的违法行为进行分析与讨论,尝试使用法治思维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生物、化学、材料等专业可以通过研发绿色材料、提高去污控污技术等实现环境科学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可将实践教学与学生的勤工俭学、就业择业相结合,将高校物质环境、文化环境保护工作划分出来,将垃圾清理、优化植物生长环境、环保宣传等与环保相关的工作作为勤工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引导大学生将生态发展趋势作为毕业后的择业方向,鼓励大学生将自身专业与生态社会实践相结合,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增光添彩。
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青年大学生的圈层化特征尤为明显,在“大思政课”背景下,我们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技术,加强学校网络思政教育,转变教育方法,积极构建青年话语体系,增强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好青年的思想引导,使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1. 加强网络生态文明教育
高校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网站等传播平台,以多种形式如短视频、漫画、动漫、游戏等宣传符合当前我国主流意识的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生态文明观念,将生态文明教育与网络新媒体相结合,为广大学生讲好生态环境保护故事。高校教师要学会利用网络新媒体进行教学,培育学生的网络生态行为观念和网络生态文明素养,营造出文明健康、绿色和谐、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此外,为创造安全有效的网络媒体环境,高校必须建立健全的舆情处理机制,及时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2. 利用自媒体平台展示生态文明教育成果
自媒体是反映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载体之一,以快捷、易懂、灵活的特点,区别于传统媒体与主流媒体,跃升成为“大思政课”平台的新成员。首先,建立和完善高校生态文明成果共享资源库,师生充分借助和利用易班、学习强国、慕课等网上优秀的教育平台进行相关交流学习。其次,通过网络技术将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的图片、文字、视频等制作成各类生态文明教育成果,以更直观、更立体、更动态的方式创新育人话语体系,帮助青年大学生感受生态的魅力。最后,进行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相关专题网站建设。专题网站建设内容应贴合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紧密结合时代特色和思政教育特点。专题网站高校内部网站相结合,找准时间节点进行信息传播、舆论引导,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大思政课”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渠道。各高校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大思政”一体化育人体系格局,通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打通生态文明育人“最后一公里”。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思政课”平台有助于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的养成、生态文明习惯的形成、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以及生态文明活动的实践,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大思政课”中所隐藏的生态意蕴,促进全社会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人人自觉参与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从而为新时代培育高质量、高素质的生态文明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