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运动项目教学的优化策略

2023-11-19 05:12陈圆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23年6期
关键词:运动能力小学体育核心素养

陈圆

关键词:核心素养;运动能力;小学体育;运动项目

随着“双减”政策在我国教育领域的推进和实施,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高度重视体育的价值,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学生合理安排体育运动项目,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同时,小学体育教师还应灵活运用多元化、趣味化的教学模式,革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本位,利用激趣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助力。

1小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特征

影响小学生运动能力的因素有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人的外在表现与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和生活方式、体育锻炼能力等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优化运动项目、提升学生运动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上述影响因素,这样才能实现强化训练效能、增强小学生体质的目标。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除了年龄特征比较显著外,其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正在发育。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研究证实:小学生应重视发展和训练速度力量和耐力素质,尤其是训练有氧代谢和一般耐力性的训练,这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运动能力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在小学阶段,还要重视训练和发展学生运动协调能力,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基于此,需要根据小学生发展特征,科学合理地选择相应的体育运动项目,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强化训练和教学,实现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教学宗旨。

2小学体育运动项目教学现状

一些小学体育教师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不重视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不能有效锻炼他们的肌肉力量、速度耐力等,进而降低了各项运动的达标率。研究发现,虽然一些教师能严格执行体育课程标准,但是未能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发展规律和运动能力去选择运动项目,导致学生的体能训练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影响了学生各项体育运动项目的达标率,使学生各项运动能力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

3优化运动项目教学的策略

3.1优化球类运动项目,构建趣味化的教学模式

球类运动项目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枯燥,使学生的学习态度较为消极。而体育课中除了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外,还有能力培养、体能训练等教学内容,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运动教学项目日渐厌烦,对学习的积极性也日渐下降,既不利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也导致球类运动的教学质量与效果无法提高。但体育运动课程又和其他课程有所不同,它既富有活动性,又具有竞争性,使体育运动课程不宜墨守成规。因此,开设球类课程时,体育教师应通过与各种教育方式相结合的形式,秉承创新理念,不断变革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导,构建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模式。

以小学篮球教学为例,教师应通过应用趣味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如一个班里有篮球打得十分熟练的男同学,也有对篮球一窍不通的女同学,那么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理解与关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状态,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进步。教师在篮球教学中,应当积极采取多元性、开放性、创新性的趣味化教学模式,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与实际学情,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让学生在真实的运动情境中,领会篮球精神,在快乐的教学环境中,掌握新的篮球知识与篮球运动技巧,不断提升自身篮球素养。通过趣味教学模式的应用,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有效推动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同时,在课程实施阶段,教师需要给每位学生展示的机会,使学生能有所感受,带领学生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展开练习。在篮球练习的开始阶段,教师可以采用篮球韵律操、游戏训练活动等方式,点燃学生的参与热情,实现激趣导学。篮球运动的基础技能便是掌握步伐技巧,因此,教师可以从最基础的步伐训练开始。在开展“步伐”游戏训练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两两一组,其中一名同学需要找准时机进行切入,另一名学生要防止对方正常移位或者将球传递出去,通过生生之间进行相互切磋,充分掌握篮球的动作与步伐,使学生在互相监督、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友谊。

3.2优化田径运动项目,提升学生运动能力

田径运动项目是小学体育教学的核心内容,而田径运动能力是发展和形成学生其他运动能力的基础和保障。所以,教师应在遵循学生运动能力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对田径运动项目进行优化,将小学生体育“学”“练”“训”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目前小学田径项目的教学内容多以短跑、实心球、跳远、跑步、接力等项目为主。这种单一、缺乏创造性的运动项目,不仅会对体育教学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会使大多数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就学校来说,在原有的体育田径运动教学中,应增加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体育教学方面,可以把素质拓展训练与田径教学结合起来,对跳远、蛙跳等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可加入有趣的游戏和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并能从有趣的课程和活动中感受到体育的乐趣。

此外,在训练内容上,学校可以将教学评价纳入教学方式中,以小组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从而检验小学生的体育成绩。比如,体育教师可以组织一场40人的短跑接力赛,把所有的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让小组按照自己小组的情况来分配顺序,然后从起点出发,哪个组先跑到终点,获得最终的胜利,即可赢得奖状、棒棒糖之类的小礼物。而输的小组则会受到一定的“惩罚”,比如唱歌、跳舞之类的才艺展示。在活动结束后,体育教师要跟学生进行交流,让他们知道,这场比赛的胜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在比赛中获得快乐,愉悦身心。

3.3优化体育作业,提升学生体育技能

布置家庭体育作业是学校体育的补充与延伸,亦是推动阳光体育的重要方法,小学体育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融合游戏元素,增强作业的趣味性,既抓住了小学生爱玩的心理,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学生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身体素质。例如,教师可以设计羽毛球、篮球、足球等游戏类体育活动作业,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与同学成立专项小组,或者与家长一起训练耐力,激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强化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感受与体验,从而提升学生体育综合素养。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不可能所有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发展都是一样的水平,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设计不同的体育作业,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逐步使自己的体育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当中“一刀切”的作业设计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分层设计作业,从而加强学生对于体育这门学科的正确认识,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作业。这种作业形式,不管是对学生的运动能力,还是身体素质的提高,都会产生很好的促进效果,还能有效避免有些学生认为作业太难,有些学生则认为作业太过简单的现象。

例如,在学习跳远这一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在为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时,不仅要传授学生正确的跳远技巧,还需要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来设计作业,让学生能够在完成体育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对跳远这个项目产生更加完整的认识。

3.4遵循各学段小学生运动能力发展规律,因材施教

学生在身体素质及运动水平上有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在体育教学当中,如果使用相同的标准及要求进行教学,那么对学生而言是不合理的。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秉承因材施教的理念,了解学生之间存有的不同,然后借助小组协作与目标分散的方法,促使学生达成锻炼目标,使其提升核心素养。

比如,在学习“基本身体活动”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在开始跑步、跳跃与投掷之前,教师应针对学生目前的身体情况展开测试,把每个人的测试结果记录下来。然后结合学生取得的成绩,把成绩较为接近的学生分到一个组,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锻炼。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打击到体力相对较差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要结合各组所取得的成绩,提出比目前成绩略高的教学目标,看究竟哪个小组能够最先达到目标,以此激发学生的挑战欲。待达到运动目标以后,教师应给学生设计下个目标。在一同锻炼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及坚韧不拔的意志,在彼此的激励与帮助下,不断完成对自身的突破,使体育授课的质量获得显著提高。

4结语

体育在小学教学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对于提高学生身体及心理素质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开展有效的体育课程教学,不断优化和创新体育运动项目,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体育知识,不断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运动能力小学体育核心素养
运动员膳食营养与运动能力关系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因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措施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