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与“不教”

2023-11-18 18:44鲍鹏山
青年文摘 2023年9期
关键词:樊迟六艺小人

鲍鹏山

孔子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创办大学的人,他也因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专职老师。

孔子从30 岁创办私人学校,直到73 岁去世,除了51 岁到55 岁做了三四年官,其他时间一直在做老师。即使做官那三四年,以及周游列国期间,他也在带学生,没有停止教学。

孔子办学,教什么内容呢?那个时代,由官方办的学校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贵族子弟从政必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礼,各种场合的礼仪、礼节;乐,不是我们今天作为艺术欣赏的音乐,而是礼乐;射,射箭,贵族要保家卫国,要会打仗;御,驾车,包括交通工具和战车;书,类似我们今天的识字;数呢,就是实用性的算术,能记账。

孔子办学后,在教“六艺”之外,又加了新内容,正好也是六个,是六本传统文化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你看,孔子不仅创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所私立大学,还确立了这样一个原则:大学基本的教学资源,必须是人类有史以来的文化经典。直到今天,世界上的好学校,仍然是这样做的。

那孔子的“六艺”如何区别之前的“六艺”呢?之前的叫“小六艺”,孔子的叫“大六艺”。“大六艺”针对的,就叫作“大学”。《礼记》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是让一个人变得大起来,变成一个大人,有大眼光、大胸襟、大境界的地方。所以,孔子的大学,不是教知识、教技能,而是通过教育,让我们脱离低级趣味,让我们人的主体性得以确立,让我们的人格得以充分、自由地发展,这才是真正的“大学”。

在“大学”里,孔子如何教学呢?

举一个樊迟的例子。樊迟在孔门弟子中不算突出。孔子弟子三千,其中贤者72(也有说77),72 人里再选拔,是“孔门十哲”。樊迟属于72 贤者之一,但不在孔门十哲里。

《论语》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孔子与弟子对话,同一个人、同一个问题,一般只问、答一次。比如,颜回问“仁”,只一次。但是樊迟有三次问“仁”,两次问“智”。不知道是孔子记性不好,还是樊迟记性不好?又或者是孔子有些偏爱樊迟?也有可能。是孔子诲人不倦?是,又不全是。我们常说孔子“诲人不倦”,但实际上,孔子并不是“诲”所有人都“不倦”。对悟性不够的学生,孔子不教;学习主动性不够的学生,孔子不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不到他(学生)苦思冥想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内心想表达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一个角,不能推知另外三个角,便不再去教他。

人们常说孔子的教学是启发式教学,这是一个误解。孔子的教学法,其实是“不启发”。启发是有条件的,条件是你得“愤”、你得“悱”,你“不愤”“不悱”,我就懒得启发你。孔子不启发,偏偏教出好学生来,教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出了学生对自己负责任。

学生对老师不尊敬,孔子也不教。比如,送礼物就是对老师表达尊重的方式之一。“子曰:‘自行束脩(xiu)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有一天,有人问孔子,怎么才能得到你的教导?孔子指着那天正好有人送的干肉说,主动送十条干肉以上作为见面礼,我没有不教的。有人误以为孔子专门收干肉来作为学费。其实,孔子办学的主要经费来自社会赞助,比如,他的学生子贡,就是最大赞助人。直到今天,这仍是一种很好的办学方式,西方许多著名大学就靠校友赞助。而学生送的干肉,不是学费,叫“贽礼”,就是上门请教孔老师时送的执手礼,以表达对老师的敬重。

孔子还有一种不教。有个人叫孺悲,这人名字就奇怪——孺悲孺悲,悲哀的小孩。“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论语·阳货》)孺悲拿着鲁哀公的介绍信,想拜孔子为师,孔子的弟子进来通报,孔子说,我生病了,不见。弟子出去告知孺悲,还没等孺悲出门,孔子就在屋里大声唱起歌来。什么意思呢?孔子是让孺悲明白,我没生病,就是不想教你!为什么不教你?回家自己反省去。后来孟子解释说:“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让你知道我不屑于教你,就已经是在教你了。

可见,孔子的“诲人不倦”是有要求的,要有主动学习的精神,要懂举一反三,要有恭敬心。

回到樊迟,樊迟三次问仁,两次问智,孔子都耐心回答了。但又有一次,樊迟问的问题,孔子不仅拒绝回答,还骂了他。樊迟问,怎么种庄稼?孔子答,我不如老农。话到这里,已经有点不好听了。问孔子怎么种庄稼,就像今天拿一道化学题去问语文老师一样。樊迟有点笨,要不怎么叫“迟”呢,迟就是迟钝嘛。见孔子拒绝回答,他又问了个更傻的问题,老师,怎么种白菜?孔子答,我不如老菜农。这时樊迟才发现老师脸色不对,“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论语·子路》)孔子看着樊迟的背影,骂了他三个字:小人哉!

后來有一天,樊迟陪孔子在舞雩台散步。舞雩台,是鲁国祭天的地方,平时不祭祀时,孔子带学生在这里乘乘凉、唱唱歌。樊迟一口气问了孔子三个问题:“敢问崇德、修慝( )、辨惑。”(《论语·颜渊》)樊迟问,如何提高德行?如何消除邪念?如何辨别迷惑?孔子回了三个字:“善哉问!”

什么是“小人”,问小问题的是小人,问老师考试题型的是小人,问百度上能查到的知识的是小人;而问“崇德、修慝、辨惑”,才是大人的发问,所以孔子表扬樊迟“善哉问”,小子啊,你终于会问问题了!你问什么问题,就表明你关心什么事情,而你关心什么事情,就表明你是什么境界的人。

你会发现,整本《论语》里没有一条是关于专业知识、具体技能的解答,孔子谈的,全是人生价值问题,全是人的自身建设、自身德行、自身人格的成长问题。

我们今天的教育,是要让大家能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而孔子的教育,是要让人本身变得更加完善。孔子说:“君子不器。”有个北大学生问我如何理解“君子不器”,我说,如果你在北大四年只学到了专业知识,那你就是“器”而不是“君子”。我不是说君子不应该有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而是说,君子不应该仅仅拥有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我们不仅要有作为人的“功能”,还要有作为人的“主体性”——我们知道怎么做事,但是,我们知道怎么做人吗?

我们有做事的能力,但是,我们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吗?

我们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使用这种能力,什么时候不能使用这种能力吗?

我们知道只能用这种能力造福人类,不能用这种能力伤害他人吗?

《论语》里有个词叫“成人”。什么是成人?

成为一个人,成就一个人,完成一个人,追求人格的完善——这就是人的主体性建设,而不是功能性建设。孔子所有的教育,都是做人的主体性建设,这才是教育的本质,也是教育最原始、最核心的意义。

(本刊原创稿)

猜你喜欢
樊迟六艺小人
解读《论语》
论马一浮对六艺论儒学经典体系的重建*
平儿是“全人”还是“尤奸”“小人”
长沙市六艺天骄星城园学生作品展示
指印小人来了
《论语》中的语境还原与文意理解
木勺小人
从《论语》中“子教樊迟”浅议如何引导学困生
马一浮“新《六艺》论”论稿
马一浮的“六艺之教”在文献学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