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开淮
摘 要: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各学段的教育工作开展均重视素质教育综合成效,其中就包括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开展落实。由学科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对音乐课程内涵深层次地探析,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推动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教育的深度融合,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对音乐鉴赏有较强的探究欲望。再加上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及二度创作,也能增强师生互动和审美情趣,并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根本,改变单一化的评价方式,为学生日后学习及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音乐鉴赏;开展;夯实;中学素质教育
音乐艺术表现手法多样,内容丰富。高中阶段开设音乐课程,教师关注对高中生鉴赏能力的培养及情操的陶冶。结合学生的需求及兴趣爱好,对教材理论知识拓展教学,选择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遵循循序渐进引导原则,保证每位学生都会集思广益,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及观点,既能强化学生主体意识与能力,又会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可为中学素质教育成效起到较好的巩固
作用。
一、中学素质教育视域下开展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素养提升
教师在课堂中注重教学内容设计的合理性,通过前期准备保证基础条件持续完善,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及课堂教学效果。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教师应该提供给学生自主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学会分析及探究,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1]。再加上教师课前准备,选择适合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深刻的体验;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对音乐风格、整体氛围等相互交流,让学生敢于表现自我,从而促进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课堂活动中,强化学生学习效果;最后,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质量与知识迁移进行总结,让学生通过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自主分析,并对下一步教学工作有目的性地调整,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有利于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较特殊,可通过听觉触动人的情感,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创设阶段就要有明确的育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这是传统教学方式中不具备的根本条件。通过对乐理知识拓展教学,经教师自主及引导,不定期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在学生自主参与的过程中能更好地理解及掌握乐理知识,并借助优秀的经典作品,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相互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会对音乐深度感知,发现音乐美及文化内涵,以此达到预期教学目标[2]。
此外,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多方面地了解学生各阶段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给予鼓励,增加他们自信心,能够在整个学习阶段增强学生的能动性。比如,对《中外流行音乐》相关内容的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聆听音乐作品的方式有较强的感受,掌握音乐情绪,认识作品题材、风格、旋律等,在审美标准认识方面更通俗,突出音乐作品的设计价值。教授过程中教师考虑到教学难点内容与重点内容,通过讲解及指导,让学生唱出风格、唱出文化内涵,利用激趣法、讲授法、演示法、启发式、討论法等,借助多媒体导入新课,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歌曲的曲名是什么?由谁演唱?”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及学习,选择与学生相关的音乐作品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通俗音乐的定义、内容、特点、与民间音乐的关系、与古典传统音乐的区别等,让学生的知识体系更清晰,在欣赏中掌握乐理内容,通过自身对具体内容的理解及掌握大胆地唱出不同的音乐风格,通过不断实践的检验,产出更多具有高度艺术性、优美、高尚的音乐作品。
(三)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
音乐欣赏需高度集中注意力,需要教师与学生全情地投入,仔细发现各乐段的乐曲变化、节奏变化等,整个过程能培养学生的记忆力与思维想象能力[3]。同时,每部音乐作品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或悲或喜的音乐情绪,也使作品的作者与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丰富学生的思维想象。通过聆听不同音乐作品,逐渐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也能激发出更多新的认识与创造性思维,在音乐作品中激发创作灵感,也能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音乐素养。
此外,音乐鉴赏不单单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激发音乐之外的正能量,音乐教师要高度重视,引导学生全情投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从音乐作品中获得灵感,为学生日后学习及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高中音乐鉴赏课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目标缺乏明确性
音乐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将学生培养成为综合型人才。审美能力是综合素养的重要能力,音乐不仅是一门课程,也是情感抒发的渠道,能够通过歌唱进行情感疏导,烘托愉悦的气氛。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音乐教学目标缺乏明确性,无法全面地了解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关于教学形式的选择及应用,忽视对学生参与性、积极性的考虑,无法保证课堂教学实效性[4]。甚至还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不利影响,学生在课堂上不能自主分析及学习,加大对教师教学的依赖性,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较单一,影响范畴受限,均无法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
(二)教学方式落后单一
教师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的教学形式过于滞后,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学前期,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对学科知识较陌生,仅仅让学生听一些音乐然后自主理解是不够的,需要教师提供更为具体的指导及引导。同时,在音乐鉴赏课堂中,教学形式单一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果,传统化教学方式过于强调乐理知识的记忆,让学生在课堂上失去创新意识与能力,自身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无法全面地思考及解答,学生课堂积极性较低,教学氛围不佳,实践成效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三)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高中音乐鉴赏课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所实施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真实情况的细致分析,关于音乐作品艺术内涵、文化、价值等探究更强调主观性,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及看法,教师未给予学生适宜的条件,而是根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按照以往设计的教学方案及计划开展育人工作,课堂主体发生变化,学生处于被动局面中,自主意识及能力明显减弱,过于依赖教师教学,关于课上、课下任务的布置无法保证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未能正确理解学习的实质性[5]。再加上评价机制缺陷,学生对音乐鉴赏课未特别关注,课堂上易出现走神、说话等现象,增大课堂教学及管理难度,甚至还影响着其他学生的学习,导致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不佳。
三、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夯实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路径
(一)合理设计鉴赏课堂教学目标
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目标合理设计,离不开教师在整个育人阶段的职责作用发挥,也是夯实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及途径。首先,需要教师注重学生的情感投入,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音乐的情感力量。教师选择讲解音乐的背景故事、感悟、情感表达等方式,引导学生去理解音乐、感受音乐,能逐渐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表演技巧等。其次,注重音乐教育的多元化[6]。考虑音乐是一种多元化的艺术形式,不同的音乐类型、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及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去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及认识。最后,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教育的深度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及水平。
比如,学科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音乐会、音乐剧表演等活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学习需求,自主参与教学活动中,主动与教师、学生交流,通过日常学习中积累的乐理知识,对具体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目的是在实践中感受到音乐的独特魅力,并通过肢体动作、歌唱等表演,也易于学生对自身情感的表达,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在此情况下,教师善于观察每位学生的具体表现,多方面地搜集有价值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与方案内容,选择更适宜的教学方法及手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更多鉴赏技巧与方法,可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
(二)丰富鉴赏课堂教学方法
音乐鉴赏课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及审美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情感价值、审美价值。可根据音乐作品的特点、韵律等分类教学,比如,欣赏一首抒情歌曲时,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关于爱情、友情、家庭等内容的歌曲,通过分析歌曲的词曲、演唱者的情感表达等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情感价值,通过学生对不同类型的音乐进行比较、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水平[7]。再加上音乐核心素养融入音乐鉴赏教学任务中,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及人格塑造,教学中可选择创设情境、深化情感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实践特点,可在学生的心理及情感上有较大的影响,甚至是在精神层面上有较强的共鸣。
比如,对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音乐作品的欣赏,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性,无法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对作品有更深层次的感悟,而影响音乐魅力的体现,教师对此特别分析,从该作品创作角度分析,了解作者在创作时期所面临的各种难题及困境,想要表达的是作者不屈不挠的精神,通过教师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在课下多渠道地搜集学习内容,可以把自己理解的内容记录,或者是对不理解的内容在课堂上与同学、教师一起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题的同时还能在课堂上有较强的互动性,还能对重点知识、难点知识针对性教学,教师在课堂上会对学生提出不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可选择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之间相互思考、探讨,能够突出每位学生的学习优势与能力,更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也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学科素养及能力的提升带来积极影响。
(三)健全音乐鉴赏教学评价体系
先从学生学习角度分析,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先是描述评价结果,以等级+特长+评语形式,重视学生音乐心理素质的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习惯、思维等,教师对学生之间的评价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评语的合理性,避免言语上的过激而打消学生自信心,还需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增强学生的评价能力。其次,对学习成绩评价时,既是最后的成绩,又是整个学习的过程表现。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能够锻炼学生的创造性,将学生日常成绩与最终的考查成绩有机结合,能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便于教师及学生对自身各阶段的教学、学习等情况动态化地掌握,还会给学生适当地增加学习压力,有压力就有动力,为学生日后学习及发展也能奠定良好基础[8]。最后,音乐教学测验,特别注意结合实际音响开展测验评价。如,演奏旋律、欣赏音乐、听教师唱、填出作品名称等,对学生演唱与演奏水平、音乐鉴赏等评价,评分标准及评价要点明确,通过师生共同完成,在课堂上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可选择的方法较多,如,小组评价法、鼓励评价法、参与评价法、错误延迟评价法等,不同的评价方法有不同的影响性及优势,依然是根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位学生综合情况的详细掌握,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关系到学科教学质量及效率,还会把评价中心放在教学过程的中学素质教育体现方面。
比如小组评价法,先强调小组活动目的,分组中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然后,根据预定目标,对各小组的汇报情况严谨评价,是由教师做出,或者是学生个体、小组与小组间的评论;最后,学生运用评价结果,对学科知识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可明显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鼓励评价法在教学中也比较常用,是教师对学生的赞扬及鼓励,尤其是对不够自信的学生,教师的鼓励是学生前进的“助推剂”,教师尊重每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随机创造各种生动的语言,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还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较强的自信心,遇到学习问题能与教师、同学主动交流,或者是在小组内相互探析,能保证学生扎实掌握学科知识及鉴赏技巧,为学生日后学习及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结束语
结合上述分析,中学素质教育视域下开展高中音乐鉴赏课,既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提升,还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并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学习及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但在实践教学阶段所面临的影响因素较多,需要学科教师能对自身工作内容与职责详细掌握,通过改变教学模式创新驱动,便于学生能动性的增强,在课堂上相互交流、鉴赏,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借助有利条件大力渗透素质教育核心理念,提高学生各学科知识能力运用与贯通,多方面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重点打造高效课堂,确保育人成效,實现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
参考文献
[1]何肖.核心素养指向下的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流程设计策略:以舒伯特鳟鱼为例[J].现代教育,2022,48(1):26-31,37.
[2]马嘉宝,倪洨.“艺术表现”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实施策略[J].戏剧之家,2022,62(8):172-174.
[3]常恩怡.浅谈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德育教育[J].戏剧之家,2021,42(6):81-82.
[4]张汉华.浅谈如何通过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培养学生的良好音乐素养[J].黄河之声,2020,48(22):102-103.
[5]于浩.核心素养语境下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设计:以阳关三叠为例[J].当代音乐,2020,6(7):54-55.
[6]江俊琪.优化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0,32(4):62-63.
[7]路阳.核心素养下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常见问题与策略研究[J].北方音乐,2020,68(2):181,183.
[8]顾红彬.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创新分析[J].北方音乐,2018,38(1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