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思考

2023-11-16 17:42徐建锋
高考·下 2023年8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新课改优化

徐建锋

摘 要:高中物理是一门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具有抽象性强、逻辑性强的特点,如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积极探索出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是物理教师当前需要直面的重要问题。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教育实践法,对当前人教版高中物理教学情况展开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发现,在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依据学生成长特点,构建趣味教学课堂,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协作,加强物理学科与现实生活的联结,旨在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水平与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入贯彻新课改的教育观。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教学;优化

我国目前正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在此背景下需要加大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力度,落实好新课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证教学质量。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愈发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断转换教学方式,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配合,主动思考,乐于提问,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促使学生综合素养有效提升,成为专业性强的现代化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下迅速发展的社会,成为建设国家的中坚力量。

一、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物理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更加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在选考制度上强调了物理学科的基础性,针对当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及时调整物理教学方向,更新教学方法,保证改革在物理教学方面有效推进。在学生层面,应着重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辩证思考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

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新课改背景下更加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树立物理观念,敢于质疑创新,自主摸索学习方法,与同学展开更加深入的学科知识探究。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如何将教学内容更好地呈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基于大单元教学理念,应做好高中物理知识梳理,在知识之间搭接一个阶梯,引导学生形成系统的思维习惯,以便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有更高层次的建构。

二、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物理教学原则

(一)探究性原则

探究性原则强调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应从多方面思考,应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产生较深的联结,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掌握物理知识点。无论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需要考虑当前教育的多样性,以问题为导向,逐层推进,提高教学难度,降低学生在学习物理学科过程中的压力,以更加轻松的心态参与学习。通常探究性原则强调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思考,将课堂融入生活日常,教师通过创造一个充满乐趣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深入探索,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僵化的体制,使得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全面,更加灵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1]。

(二)开放性原则

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坚持开放性原则旨在创造积极包容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乐于倾听,敢于发言,跟随教师的脚步逐一解决学习上存在的困难。开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强的意愿主动投入学习。依据具体学情,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灵活变换教学形式,在讲授教学难点时,教师可通过开展实验、组织讨论、构建信息化情境等帮助学生降低心理压力,然后由浅入深地将知识解剖,这样能够很好地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其学习兴趣。

(三)渗透性原则

滲透性原则重点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各种类型知识的整合,意味着将物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与数学、化学、生物等学科相联系。新课改指出应培养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一定要整合好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的关联,在教学实践中将学生熟知的或是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教学案例,这样可显著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不能结合实际,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那么学生在学习时会更加吃力。渗透性原则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知识迁移能力,总结教材编排规律,为更好地进行教学方法调整奠定扎实基础。

(四)实用性原则

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高中物理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坚持实用性原则。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知识,如何学以致用是教师的责任。如果将物理知识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做好教学上的调整。目前,我国非常重视科技人才培养,物理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强调知识的应用价值,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具体的操作性技能,改变学生固有的学习认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还能够强化自身专业技能,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并最终成为优秀的未来人才[2]。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优化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整个过程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的,物理教学深化改革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教师应做好身份转换,发挥好自己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避免长篇大论,在教学中套用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习习惯,要让学生主动探索适宜自己的学习方式,促进其提升自我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了解,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特点展开教学设计,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构建符合其认知规律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其更好地适应新课改教学的重点内容。

物理学科具有抽象复杂、晦涩难懂的基本特征,传统教学形式忽视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物理实验也因为教学器材有限,通常会采用实验展示的方法,缺少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流程。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善于借助手边常见材料,构建实验场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或者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互相讨论存在的物理现象。比如,在学习“弹力”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从健身器材入手,瑜伽锻炼中使用的瑜伽球非常软,具有很好的弹性,无论是用手按压还是将其用于压背会感觉非常舒适,而运动后拉伸的器材,泡沫抽、狼牙棒滚轴等非常硬,通过对比能提炼出弹性这一概念,促进学生的感性认知,可迅速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减少其对物理学科产生的畏难情绪。

(二)做好问题情境创设,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情境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具体问题为载体,以场景化、自主化、探究化为主要特征,将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直观化,将复杂物理知识简单化,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能够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其主动思考的能力。在具体贯彻落实中需要巧妙设计问题,做好知识上的连接,重点关注学生兴趣,使其更好地融入课程探讨中。

首先,可借助趣味游戏创设问题情境。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受到传统的教学理念和考试制度影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压力较大,一味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记忆重点知识内容,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课堂中参与性不强,不够活跃,缺乏学习动力,学习兴趣不足。新课改背景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使用游戏化教学方法,精心设计与物理课堂教学相关的游戏活动,如“空杯运球”“高空坠蛋”等,以问题情境为辅助手段,可推动课堂教学顺利展开,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能够切身领会物理概念及知识的确切含义,在氛围轻松的课堂教学中习得物理知识,可进一步减轻其学习压力[3]。

其次,利用故事元素创设问题情境。物理学科在普及过程中有诸多有趣的物理实验故事,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将故事应用到教学中,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关注,化解了物理学科的枯燥与乏味,将抽象的知识以一种更容易被理解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具体应用中,教师可以将故事化元素与问题情境融合,提炼出故事中的关键点,层层递进,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设身处地思考物理学历史、物理学趣味实验现象、有趣的物理学家生平经历等,提升其探究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圆周运动”相关知识时,可以创设杂技演员在铁笼中骑车飞檐走壁的情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启发学生思考,提升教学质量。

最后,利用实验元素创设问题情境。高中物理学科相比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内容,难度更高,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高,在理解和解析物理知识时,也常常出现畏难情绪,梳理知识、建构学习框架的过程常出现逻辑不够清晰的情况。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改教学目标,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增强实验探究和创新实践能力,可利用实验元素创设情境,以“自感”教学为例,通过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的实验现象,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三)理论联系实际,贯彻生活化教育观

生活化教育观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复杂化的特点有效化解,从学生认知及其日常生活经历出发展开教学设计,让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环境相结合,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具吸引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加深对学生的了解,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了解学生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可通过学生的兴趣入手进行教学形式的创新,做好物理问题的引导,还可使用学生熟悉的物理现象,将其作为教学案例,将物理理论联系到实际,实现新课改生活化教学的目标。以“超重与失重”相关知识教学为例,单纯地让学生去理解超重与失重的概念,学生很难清晰地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个电子秤,让学生自己站在秤上观察下蹲时和起身时的体重变化,自行将这种现象与超重和失重概念联系,激发其学习物理的热情,在生活中养成物理思维的习惯[4]。

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与开放性。物理课程包含现实生活多个场景,教师可以将节能技术、环境保护等内容引入到课程教学中,通过探索各种生活实例背后的物理原理,提升学生思辨能力。以电学学习为例:在相同的电压条件下,如何进行灯泡的连接能够实现亮度最大,同时保证节能效果。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学习时,需采用串联、并联等电路连接方式,在电压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加电阻或者使用不同功率灯泡,改变影响电能消耗的其他变量,使学生加深对电力能效知识的印象。另外还应引导学生在课后观察路灯、家用灯、声控灯照明情况,分析灯具供能方式和连接方式,如何避免出现短路故障等问题,养成物理思考的习惯,在生活中求知、实践。

(四)借助信息化技术,做好教学设计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巧妙进行实验设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教学改革实践中,这种新的教学手段,打破了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展示形象生动的图像与动画,化抽象为具体,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在物理教学中,利用投影技术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实验器材与实验现象;利用虚拟仿真平台,能够完成现实条件下无法完成的实验,弥补了实验室器材不足;利用DIS系统和传感器可以实现精确测量、采集处理并分析实验数据,用图像直观展示实验过程及物理规律,可以使学生充分调动多感官系统,有更加丰富的感性认知,促进教学效率有效提升[5]。

基于信息化展开高中物理教学,要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展开教学设计,应建构符合学生认知的现代化物理教学课堂,根据每个单元教学要点和每节课教学要点理清教学思路,分析学生学习新知识应该具备的知识储备、思维水平和能力基础。比如,在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播放骆驼拉车前进的情境,提出启发性疑问:为什么骆驼拉车的力与车拉骆驼的力大小相等,但是车会前进,而不是骆驼后退呢?生动的教学情境使抽象知识形象化,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对运动的车辆和骆驼轨迹追踪,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时,在选用教学软件的过程中应注重发挥软件的优势,使其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弥补教学中讲解知识不到位的问题。

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进一步提升学生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高中物理课程的总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当前高中物理教学情况,发现目前在教学方法调整上还存在一定问题。基于当前学情,学校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促使教师专业素养不断增强,使其深刻意识到新课改的目的,构建高质量的物理教学课堂,引导学生勇于提问,乐于探究,激发其学习物理的热情,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邱霞.主动思考探索提升: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21):65-67.

[2]楊群.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跨学科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阜阳:阜阳师范大学,2023.

[3]马小平.发挥网络优势,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水平:新时代高中物理网络教研模式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2023(17):78-80.

[4]邹家俊.高中物理“学生必做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23.

[5]郑育林.高中物理连续性“问题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23.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教学新课改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高考新政策下高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初探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浅析数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体现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