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侠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思维过程和学习方式的理解逐渐深入,也意识到了个体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与思维品质培养有关的理论。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简单探讨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一、初中英语阅读中思维品质的内涵
(一)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指学生在阅读中能够通过合理推理、归纳和演绎等方式,从前提和证据出发,得出正确结论的思维能力。具备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生能够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其中的因果关系,准确解读文章,并在推理和判断中深入理解文章主旨。在英语阅读中,逻辑思维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段落间的关联、文章的逻辑结构及作者的论证逻辑,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论点和主旨。此外,逻辑思维也有助于学生厘清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提高理解词汇和分析句法的能力。
(二)批判思维
批判思维是指学生在阅读中能够审视、评估并发表对文本观点的独立意见,它包括质疑和评估文章的可靠性、逻辑性和偏见性,进而形成自己的见解和判断的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够帮助学生辨别事实和观点,评估文章中的论证是否充分、证据是否可靠,并提出自己的质疑或补充。通过批判思维,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文章的观点,提高论证能力,掌握批判性阅读的技巧。
(三)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学生在阅读中能够发散思维,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进行创造性思考,赋予文章新的意义。创新思维能够帮助学生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深入思考文本中的意义和隐含信息,提出新的观点。同时,创新思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以独特而富有创意的方式进行写作和表达。
(四)多元思维
多元思维是指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如不同的文化、社会和个人经验等,它鼓励学生接受多元文化的观点和理念,拓展思维的边界,能增强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多元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分析文本,并在不同观点之间进行比较,从而形成对文本更加全面的认识。
二、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原则
(一)渐进性原则
渐进性原则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语言能力水平,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设计阶段性任务,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增强学生阅读的信心。
(二)兴趣性原则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究欲。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主题,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引导他们参与阅读活动。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游戏互动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三)多元化原则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各种类型的阅读材料,包括报纸、杂志、网络文章等,并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如预习导入、分层阅读、问题引导、讨论互动等,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应用文本信息。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拓宽阅读面,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阅读机会,以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和知识储备。
三、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一)结合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形形式展示信息和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工具,教师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梳理知识或观点并形成一个清晰的逻辑结构,有助于学生厘清知识或观点之间的逻辑關系、分类关系和因果关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教师通过呈现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看到不同知识或观点之间的逻辑推理过程,进而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结构,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辨析信息、分析问题和作出推理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提供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参与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引导学生将阅读材料中的不同概念、事实、观点等与自己的背景知识和经验结合。同时,教师可以提供相关主题或阅读材料,让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组织相关观点和信息。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信息分类、建立层次关系、展示因果关系等,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A green world”的阅读思维导图为例(图1)。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主要词组、关键单词“allow”及其相关的短语,结合“cut down”“drop litter”等固定搭配,合理绘制思维导图。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完善思维导图,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使思维导图更加全面。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重新绘制思维导图,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参考和借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提出与阅读材料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和探索文本内容的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是简单地提问,而是利用一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阅读材料之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或多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并给他们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假设,让他们根据文本信息预测后续发展,从而加深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问题链,保持学生思维的活跃度。
问题链是指在教学中通过连续提出相关问题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和思考的教学策略。引入问题链的目的是通过构建一个有机衔接的问题序列,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进而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问题链中的问题应该有一定的连贯性,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序列,每个问题都要建立在前一个问题的基础上,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丰富知识积累。
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Past and present”问题情境的创设为例。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可以提出“What was in the bowl an hour ago?”“What did Eddie do?”“Why did he do that thing?”这三个问题,并让学生在文中寻找答案,锻炼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在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时,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如“Where is your hometown?”“Can you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the changes to your hometown?”,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的机会。
(三)开展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读写结合,学生可以在写作过程中运用创新思维,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文本,并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教师可以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鼓励他们尝试将自己的创新思考转化成文字表达,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以从仿写、改写和扩写三个方面开展读写结合,具体如下。
仿写是指学生模仿所读材料的结构、风格和语言特点进行写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篇优秀的文章,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其中的特点,要求他们以这些特点为基础进行仿写。
改写是指学生基于所读材料的内容和结构进行重新组织和表达。教师可以选取一篇文章或一个段落,让学生改变其中的人称、时态和句式等进行写作,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
扩写是指学生基于所读材料进行扩展写作。教师可以提供一个初始的句子或段落,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扩写,让学生补充细节、加入观点、展开故事情节等,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Travelling”的写作为例,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完“Reading”板块的“A trip to Hong Kong”之后,让学生以Millie的口吻给Kitty写一封回信,可以叙述自己的近况和表达对Kitty旅行过程的好奇。接着,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写作框架或提纲,并给予学生一些指导,让学生使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型,描述旅行中的细节,表达自己的看法并提出建议。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积极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思维技巧,在写作中展示自己的个性。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旅行经历,给自己的同学写一封信,并在小组或整个班级内分享他们的信件。
(四)优化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作业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析或评价某个观点,鼓励他们发散思维,提出不同的见解。
教师可以优化作业设计,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或给学生提供一个课题,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收集信息,进行独立的调查和探究,并通过思辨性讨论或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安排多种任务,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文字材料、图片、音频、视频等,并鼓励学生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分析、比较、解释等不同层次的思考和表达,以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
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Online tours”的课后作业设计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利用互联网搜索关于旅游的相关信息,如新闻、评论、攻略等。然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关于在线旅行的问题,如“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online tours compared to real-life travel?”,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并提供支持其观点的理由和例子,以培养他们的多元思维。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城市,设计一个在线旅行流程,并利用多媒体工具呈现他们的在线旅行流程,以发展学生的多元思维,提高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结语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在开展英語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创新育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