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雨
美术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绘画、工艺和鉴赏等,对幼儿审美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在开展户外美术活动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将抽象的知识和鲜活的形象进行整合,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拓宽幼儿的认知视野,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释放幼儿的天性,让幼儿近距离地接触和感受自然,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基于此,笔者阐述了巧用自然资源开展幼儿户外美术活动的实践价值和策略,以供参考。
一、巧用自然资源开展户外美术活动的实践价值
(一)丰富教学内容
开展户外美术活动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其学习效率。若教师只教授课本的内容,忽视了对幼儿其他能力的培养,会导致幼儿在知识获取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能够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美,帮助幼儿独立完成作品的创作,让幼儿产生极强的成就感,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实现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二)激发学习兴趣
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利用自然資源,能够激发幼儿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部分幼儿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对此,教师可以运用“美术活动+自然资源”的形式,吸引幼儿注意力,降低教学的难度。将自然资源融入美术活动,不仅能够开拓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体会自然资源的独特性和趣味性,还能够丰富幼儿的艺术知识储备,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增强教学效果
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能够引导幼儿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帮助幼儿在玩耍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知识,开阔他们的认知视野,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巧用自然资源,开展户外美术活动的策略
(一)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开展户外美术活动不仅能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还能够提高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美术活动的内容设计要综合考虑幼儿思维的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丰富幼儿的思维模式,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例如,在开展“变废为宝”户外美术活动时,教师可以播放与“变废为宝”主题相关的动画片,让幼儿了解视频中小动物的家、衣服等都是由废旧物品改造而成的。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根据动画片内容,分析小动物的家、衣服等是由哪些废旧物品改造成的,从而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提高幼儿的分析能力。然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向户外,收集废旧物品,如水瓶、纸盒等,并引导幼儿运用剪裁、粘贴等方式,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对废旧物品的改造。由此可见,教师开展“变废为宝”户外美术活动,能够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投放合适的自然材料
在开展户外美术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善用自然资源,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投放合适的自然材料,丰富美术活动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开展户外美术活动时,笔者根据幼儿的性格特征,投放大量枯树枝、树叶、花瓣等自然材料,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看到这些自然材料时,幼儿产生了疑惑,并向笔者提出“这些枯树枝是用来干什么的?”“是让我们对树枝进行装饰吗?”“我们可以用花瓣来画画吗?”等问题。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并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才能让枯树枝变得好看”这一问题。有的幼儿认为可以将枯树枝做成相框;有的幼儿认为可以用花瓣装饰枯树枝;还有的幼儿认为可以用水彩笔直接在枯树枝上画画;等等。接着,笔者将幼儿分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开展实践活动,使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地参与美术活动。在幼儿遇到问题时,笔者及时予以帮助,让幼儿的想法得以实现,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在幼儿完成实践活动后,笔者组织幼儿开展了评比活动,让幼儿投票选出心目中最好看的枯树枝,并予以奖励,以此提高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由此可见,教师在户外美术活动中投放合适的自然材料,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启发幼儿的创造灵感,提升幼儿的艺术修养。
(三)整合自然资源
幼儿在亲近自然时,能够感受自然的独特魅力,形成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用自然资源开展户外美术活动,为幼儿提供更多接触自然的机会。教师还可以帮助幼儿收集和整合自然资源,并把它们当作美术材料,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素材,创作出自然且独特的作品。
以“自然调色盘”户外美术活动为例,这一游戏的目的是提高幼儿的色彩感知能力,并对幼儿展开情感教育。教师可以选择包装盒、绳子等材料,让幼儿将包装盒剪成自己喜欢的形状,保留凹槽,并用绳子将剪下来的包装盒两端固定。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去户外找寻可以作为调色板的材料,如粉色的花瓣、褐色的泥土等,并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涂抹鸡蛋凹槽,从而帮助幼儿深度探索自然事物,让幼儿感受自然的独特之美,充分挖掘自然资源,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四)开展主题活动
开展美术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所处的自然环境,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开展不同主题的美术活动。
例如,笔者带领幼儿前往种植园,让他们仔细观察种植园中的蔬菜,如胡萝卜、西蓝花等。在此过程中,幼儿提出了“老师,我们来这里干什么啊?”“是让我们采摘蔬菜吗?”等问题,萌生了好奇心。接着,笔者回答了幼儿的问题:“小朋友们,我们来这里是为了举办‘蔬菜印章活动,小朋友们可以先在脑海里构思印章的形状、大小,然后选择自己需要的蔬菜进行采摘,最后让我们比一比谁做的印章最好看,好不好呀?”在听完笔者的话后,幼儿纷纷在脑海中构思印章的形状、大小,随后去采摘了蔬菜,如番茄、黄瓜等,并将其制作成圆形、正方形等形状的印章。在此过程中,当幼儿遇到问题时,笔者指导幼儿制作更加完美的蔬菜印章。在幼儿完成印章制作后,笔者引导大家评选出印章做得最好的幼儿,并予以奖励。由此可见,笔者开展的“蔬菜印章”主题活动,能够发散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的审美水平。
(五)关注季节元素
教師要关注季节元素,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帮助幼儿掌握一定的绘画技术,拓展和延伸文化活动的范围,丰富美术活动的内容,从而提高幼儿的参与度,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
例如,在春天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户外,感受春天的各种特征,并为幼儿准备种植活动、绘画活动、手工活动的工具与材料,将幼儿分为不同的小组,如绘画小组、手工小组等,并为不同小组设计不同的任务。如绘画小组需要完成有关春天的布栏;手工组需要利用野花、柳树等自然资源,编制不同的手工物品;种植组需要播种萝卜、玉米等植物;收集组需要在户外捕捉不同的昆虫,并将其做成标本;等等。教师还可以结合园内资源进行统计,统计出适合本土种植的植物,如樱花、香樟、橘子等,并根据自然资源属性和幼儿的兴趣特点合理分析,筛选出适宜幼儿进行种植活动的植物。
又如,在秋天的时候,教师可以开展“橘子红了”美术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幼儿去户外采摘橘子,并收集不同的橘叶进行装饰,让幼儿近距离观察橘子,了解橘子的特点,激发幼儿对自然资源的创造热情。
(六)促进家园合作
美术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让幼儿更好地亲近自然,热爱生活,在学习、认知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美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大部分幼儿都喜欢绘画,喜欢用画笔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因此,教师可以组织户外亲子绘画活动,先向家长分发“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了解活动开展的目的和意义,再让家长充当志愿者,对周围的自然资源进行收集和整合,重温童年的乐趣,最后,引导幼儿与家长一起走进自然,以开阔幼儿的认知视野,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
例如,在开展户外亲子绘画活动时,教师可以要求家长和幼儿准备绘画工具,如排笔、颜料等,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并鼓励家长与幼儿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如树叶、花朵等,创作出与众不同的画作。在幼儿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家长适当地帮助幼儿完成绘画内容,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在所有幼儿完成绘画内容后,教师可以开展评比活动,让家长和幼儿共同选出喜欢的画作,并鼓励其他幼儿继续努力,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
结语
巧用自然资源,不仅能够提高幼儿园美术教育的质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能够拓宽幼儿的认知视野。因此,在未来的美术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带领幼儿到户外开展美术活动,挖掘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资源,提高幼儿的探索能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迈皋桥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