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话剧表演教学中培养幼儿情感的对策

2023-11-15 14:35姜文彦
幸福家庭 2023年16期
关键词:童话剧大灰狼大熊

姜文彦

童话故事充满了艺术幻想,童话故事中的世界是每名幼儿都向往的世界。开展童话剧表演教学,让幼儿走进向往的童话世界中,体会童话故事中蕴含的情感,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情感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探究在童话剧表演教学中培养幼儿情感的策略是现阶段幼儿园教师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一、开展分组表演教学,丰富幼儿情感体验

受家庭环境、性格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幼儿之间普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开展童话剧表演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性,以幼儿的性格特征和能力水平为依据,对班级幼儿进行科学分组,使每名幼儿都能真正投入童话剧表演活动中,从而让其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

以“小蝌蚪找妈妈”童话剧表演教学为例。由于笔者所在班级的幼儿对《小蝌蚪找妈妈》这则童话故事已经非常熟悉,笔者便将分组表演教学的重心放在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及情感的培养上。在教学活动开始时,笔者根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分组原则,将班级幼儿平均分成三组,从每组中选出两名综合能力突出的幼儿,将其中一名任命为导演,另一名任命为编剧。在完成分组后,笔者对幼儿说:“大家都很熟悉‘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了,你们能不能对这一童话故事进行适当的加工,表演出不一样的‘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呢?”在笔者的引导下,各小组成员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在小组导演和编剧的组织下,积极地开展组内讨论和剧本创编工作。在正式的童话剧表演环节中,笔者惊喜地发现,每个小组都有各自的表演特点:A小组在剧本中增加了“蟾蜍”这一与青蛙十分接近的动物,使童话剧的内容更丰富;B小组在剧本中加入了“小蝌蚪发现自己外形的变化,而感到疑惑和惊恐,并在妈妈的解释下不再惊恐”的细节描写,增强了童话剧的科普性;C小组在剧本中增加了“螃蟹捕食”“小朋友捕捞”等环节,突出了小蝌蚪找妈妈过程的艰辛与危险,使童话剧的情感色彩得到增强。在各小组完成表演后,笔者组织幼儿以举手投票的方式,评选出了“最精彩剧本”“最默契表演小组”“最佳演员”等,并让获奖小组和个人分享自己的表演经验和创作体验,也鼓励其他幼儿畅所欲言,自由表达和交流此次表演活动的感受和体验。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笔者在充分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分组方法实施了“小蝌蚪找妈妈”童话剧分组表演教学。同时,基于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理念,笔者将表演教学的重心放在幼儿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及情感的培养上。

教师开展趣味化、科学性的分组表演教学,不仅有助于促进幼儿间的优势互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增强幼儿的社会性,增进同伴间的友谊,消除部分幼儿胆怯、内向、自卑等不良心理,实现培养幼儿情感的教学目标,还能够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充分发挥出个体优势,从而让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有效培养,使幼儿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二、开展多元欣赏教学,丰富幼儿情感体会

童话剧欣赏教学是童话剧表演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利用互联网资源或日常生活中的资源,为幼儿提供多种形式的童话剧表演材料,从听覺、视觉及心理等层面给予幼儿多元化的感受,有助于实现培养幼儿情感的教学目标。

欣赏富有感染力的美术、音乐及文学作品,是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陶冶幼儿的情操及培养幼儿的情感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将童话剧欣赏教学融入童话剧表演活动中,通过展示网络上优质的幼儿童话剧表演视频、优质童话故事素材或其他幼儿园创作的优质童话剧作品等不同形式的资料,帮助幼儿获得多元化的欣赏体验,从而调动幼儿的表演主动性和积极性,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

以“三只小猪”童话剧表演教学为例。在表演教学活动正式开始前,笔者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幼儿播放《三只小猪》动画片。在欣赏动画片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对童话剧的故事内容和主要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还提高了表演兴趣。此时,笔者再次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幼儿展示现实生活中幼儿童话剧表演社团在表演该童话剧时的视频资料和图片资料。通过欣赏上述视听资料,幼儿对每个故事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神态及情感产生了更为准确和深刻的理解。接着,笔者为幼儿提供了手偶、稻草、积木、乐高玩具等道具,让幼儿自由体验并进行童话剧的自由表演。笔者看到,子涵拿起小猪手偶,基于之前多元化欣赏中产生的情感理解,自主进行童话剧表演。轩轩和皓皓看到子涵开始表演,也各自拿起一只小猪手偶,与子涵一同进行表演。三名幼儿一边结合自身对人物性格特征的理解,进行语言、神态、语气、动作的表演;一边根据故事内容,利用稻草、积木、乐高玩具等建造“房屋”。当表演到大灰狼出现的情节时,他们发现没有人扮演大灰狼,于是,轩轩便询问小宇要不要一起表演。由于大灰狼属于反派角色且在故事中被小猪兄弟打败,小宇并没有太高的表演兴趣。于是,笔者对其进行了引导:“小宇你看,虽然大灰狼是反派,但这部童话剧中反派只有大灰狼一个,而正面人物小猪却有三个。因此,相较于小猪,观众对大灰狼的关注度更高,这一角色更能够突出表演者的能力。”在笔者的引导下,小宇回想起之前欣赏过的童话剧资料中大灰狼的精彩表现,于是开心地拿起大灰狼手偶,与轩轩他们一起进行童话剧表演。

三、开展图表探索教学,提高幼儿情感认知

幼儿普遍具有具象感知能力强于抽象感知能力的认知特点。在开展童话剧表演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幼儿无法敏锐捕捉童话剧情节或人物背后所蕴含的抽象化情感,在童话剧表演过程中缺乏情感,不能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故事情节和人物特征。针对幼儿的上述认知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童话剧图表探索教学的方式,将童话剧中抽象的情感具象化,用图表形式展现出来,促进幼儿对童话剧内在情感的把握,从而增强表演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情感教学目标。

童话剧图表探索教学是指在童话剧表演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些图表,让幼儿结合童话剧对图表进行自由探索和分析。经过深入探索,幼儿会逐渐找到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或内在联系,从而将抽象情感与具象图表紧密联系,并基于对图表的解读,加深对童话剧的理解。

以“大熊的拥抱节”童话剧表演教学为例。在教学活动开始后,笔者先在黑板上画了一条折线。部分幼儿看着黑板上的折线产生了疑惑,有幼儿小声地说:“老师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画这个?”笔者画完折线后,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幼儿播放与“大熊的拥抱节”童话故事有关的课件。当课件播放完毕后,笔者提出问题:“哪位小朋友能说说黑板上的线条与童话故事有怎样的联系?”面对这一问题,幼儿纷纷露出迷茫的神情。此时,笔者引导幼儿进行思考:“童话故事中大熊的心情发生了几次明显的变化?黑板上的折线有多少个转折点?”并再次播放课件。在笔者的启发下,幼儿认真观看课件,并记录下了大熊心情发生变化的次数。当课件播放完毕后,笔者再次向幼儿询问线条与童话故事的关系,有幼儿举手并说道:“黑板上的线条能够表现出大熊心情的变化情况。”针对幼儿的发言,笔者继续进行引导:“他说的对不对呢?让我们结合线条,再观看一次童话故事。”在课件播放过程中,笔者结合故事情节的推进及大熊心情的变化,用手沿着折线不断运动,从而将童话故事与图表紧密结合起来。经过这次师生共同探究,幼儿明白了折线的含义,并结合折线变化,清晰地感受到童话故事中大熊的情感变化过程,加深了对这个童话故事情感走向的理解,从而在表演中准确、形象地表现出了大熊的心情变化:故事初期,与袋鼠、兔子、狐狸拥抱失败后,大熊感到疑惑和悲伤;故事中期,大熊意识到失败原因后深感自责,独自在家时十分落寞;故事后期,当小动物排队与大熊拥抱时,大熊非常惊喜和感动。

教师将具象图表与抽象情感巧妙结合,能够使幼儿在探索图表的过程中,对童话剧的内容和情感走向形成准确、深刻的了解,这不仅有助于幼儿在童话剧表演过程中融入情感,还能够使幼儿在感同身受的情况下,形成“不要欺负同伴”“要关爱他人”“知错就改”等情感认知,从而切实实现培养幼儿情感的教学目标。

四、开展模仿表演教学,激发情感表达

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不善于分析过于复杂的事物,只能从事物表面进行理解、形成认知。他们很难理性规划自己的行动,往往只能先做后想或边想边做。笔者发现,在童话剧表演教学中,部分幼儿始终无法将自身情感真正融入故事角色中。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可以在“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引入幼儿熟悉的生活经历或带领幼儿进行生活实践的方式,开展童话剧模仿表演教学,利用“模仿”这一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加深幼儿对童话剧情感的感悟,以增强教学效果。

以“拔蘿卜”童话剧表演为例。笔者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开展模仿表演教学。一是引入网络视频资源,引导幼儿模仿视频中的动作进行表演。笔者从网上下载“小丑拉拽气球”的趣味表演视频并播放给幼儿观看。在幼儿观看完视频后,笔者提出问题:“你认为视频中的气球与生活中的气球有什么不同?”有幼儿说道:“生活中的气球很轻,一拉就走,视频里的气球很重,小丑推也推不动,拉也拉不走。”笔者继续问道:“你们都没有拉过视频中的气球,为什么都认为视频中的气球很重呢?”此时,幼儿分享了各自的观点。有的幼儿说:“看小丑吃力的表情。”有的幼儿说:“看小丑的肢体动作。”还有的说:“因为小丑换了好多动作,气球都没动。”这时,笔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气球,说道:“这个气球好比是童话剧中的‘萝卜,哪位小朋友能够模仿视频中小丑的动作,为大家表演下‘怎么拔也拔不出埋在地里的萝卜这个情景?”此时,幼儿的表演兴趣被充分激发,他们积极上台进行模仿表演。

二是结合生活经历,开展模仿表演。笔者在幼儿园的花坛中插入一根较长的木棍,只留木棍的一小段露出土壤,并在这一段上结实地缠绕了一根布带。在做好准备工作后,笔者带领幼儿来到花坛边,对幼儿说:“木棍好比童话剧里的萝卜,布带缠绕的部分好比萝卜的叶子,现在小朋友们按照童话故事情节,进行真实的‘拔萝卜表演吧。”在确保幼儿安全的情况下,笔者引导幼儿进行“拔萝卜”活动。在完成上述实践后,笔者带领幼儿回到教室中,让幼儿回想自己刚才在“拔萝卜”过程中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及内心情感,并利用气球进行模仿表演。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笔者以“生活教育”理念为指导,将童话剧表演教学与真实的生活素材和生活经历结合,开展了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模仿表演教学,增强了幼儿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教师通过运用趣味化、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幼儿对童话剧中的动作、表情、情感产生直观的理解,使其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实现培养幼儿情感的教学目标。

结语

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关注幼儿的兴趣和认知特点,以“创造教育”“生活教育”等理念为指导,通过分组表演、多元欣赏、图表探索、模仿表演等形式开展童话剧表演教学,以实现培养幼儿情感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海西幼儿园)

猜你喜欢
童话剧大灰狼大熊
嘘,有熊出没
嘘,有熊出没
嘘,有熊出没
幼儿园主题式童话剧教学模式初探
嘘,有熊出没
大灰狼
展童话剧之魅力,促幼儿人际能力的发展
浅析幼儿园童话剧表演的指导策略
救大灰狼
蓝天上的童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