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立军 傅彬
收稿日期: 2023-01-06
基金项目: 浙江省职业院校产教融合项目“数字经济引领下大数据技术应用师资培育项目”(CX1202101);2022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信息化时代高职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索”(JG3202204)
作者简介: 盛立军(1977—),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信息技术。
摘 要: 产教融合是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有效途径。基于IPO模型(输入—过程—输出模型)构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思维导图,并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产教融合质量评价体系及相关指标权重系数。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产教融合投入、产教融合过程、产教融合成效3个一级指标,涵盖了9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
关键词: 产教融合; IPO模型; 高职院校; 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23)06-0035-06
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人力需求相匹配是经济社会转型对产教融合提出的新要求。我国的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面临着人才需求侧数量的短缺和人才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难题[1],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的不匹配性依然存在。产业的发展要求人才的培养更具有职业性、创新性、实践性,2019年9月《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是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改革、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协同、相互融通、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2]。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对接产业,融入更多产业元素,走产教融合的道路,使所培养的人才更符合生产需要和企业岗位标准[3]。产教融合目的是在行业、企业、高校资源整合运行的基础上,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健全院校多元化办学体制,构建产教命运共同体;建立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业输送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高质量人力资源,有效解决教育链、产业链和人才链的衔接问题;促进产业和经济创新发展,真正解决“两张皮”现象,提高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度。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是实现职业教育和现代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根本路径。在“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教育迅速发展,在诸多校企合作模型下,为企业输送了大量专业的人才,但是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两张皮”现象。因此对产教融合建设成效进行质量监督,保障教育产出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构建一个完整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显得至关重要。
一、研究基础
为了解有关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以“产教融合or评价体系”和“职业教育”为关键词进行探索,查阅近五年内的相关文献,共收集426条记录。通过对国内外产教融合評价体系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梳理,发现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评价主体的相关研究
王莉从纵向和横向视角分析,认为产教融合各主体应统筹协调制定各评价维度和评价流程,完善和优化评价全过程[4]。吕路平等认为产教融合多方主体包括学校、企业、政府、行业部门等,在教育信息化、技术化过程中,各主体的价值诉求不可忽略[5]。吴林璠等认为产教融合在具体实施时,需实现“管办评”分离。在路径选择上,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鼓励和引导机构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第三方评价与产教融合同步实施。职业院校应借助评价机构的专业力量优化办学模式,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提升第三方评价主体的综合评价能力[6]。李婷等从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主体维度构建了“校政行企”四位一体的多元化产教融合质量评价体系,明确了评价主体职责,保障评价结果全面、客观、公正[7]。
(二)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评价方式方法的相关研究
王秦等在分析职业教育供给和职业教育需求概念的基础上,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由发展资源、发展结构、发展模式、发展能力和发展特色等五个方面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估职教供求协调发展的成效[8]。涂华锦基于教育经济效率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从投入、过程和效益三个维度构建了质量评价体系,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构建的评价体系进行纵横向比较,评估高职院校纵横向产教融合绩效[9]。艾頔利用平衡记分卡理论,从企业盈利与投资、院校满意度与社会影响、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等四个维度建立了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试点企业视角评估产教融合建设成效[10]。秦凤梅等构建了基于CIPP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充分考虑需求、目标、条件、过程、结果、发展等质量因素,确保评价体系科学、适用[11]。
(三)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指标的相关研究
沈绮云等聚焦产教融合目标达成度的评价,应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构建三级指标评价体系[12]。周春光等引入改进的G1-法(序关系分析法),对保障条件、组织实施和合作成效三个维度构建的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权重确定,并选择了江苏旅游职业学院进行实证研究[13]。向罗生认为产教融合质量评价要以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评价为重点,并提出以校企合作的力度、广度、深度、密度和效度等五个维度作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第三方评价指标[14]。王冰清等依据贵州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现状,设计了一套包括经费绩效、运行绩效、产出绩效三个一级指标的绩效评价体系,实践证明绩效评价体系能有效保障各利益主体对集团资源的合理利用[15]。
目前,产教融合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在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推动人才培养、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评价与激励研究提供了一定借鉴,但相关研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在研究方向上,质量评价研究指导性不强,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制度、机制原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只涉及体系的优化建设,微观层面研究不足。通过中国知网,以“产教融合质量评价”和“职业教育”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只找到234条结果(检索时间为2023年1月1日)。(2)在研究视角上,过于注重教育质量评价结果,职业教育的投入和产出特性对产教融合质量评价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但随着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和技术的更新迭代,这种静态式的评价模式已不适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对产教融合下的职业教育质量监测需要由静态转为动态模式并进行全过程评价。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借助于IPO模型(输入—过程—输出模型),结合现有政策,通过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研究,聚焦产教融合本质,瞄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立足国家政策宏观层面,构建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模型,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构建质量评价体系及相关指标权重系数,旨在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提供新的视角和参考。
二、基于IPO模型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模型研究
(一)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方法的选择
国内外教育评价理论在经历了测量、描述、判断和构建阶段后,才逐步形成了相对科学、系统的教育评价模型。在教育評价理论产生至今,先后出现了50余种评价模型,如CIPP模型、IEO模型、ECPE模型、IPO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平衡记分卡理论等等,其中较突出的是IPO模型。IPO评价模型包含输入评价(input)、过程评价(process)和输出评价(output)三个维度,输入评价和过程评价属于过程性评价指标,输出评价为结果性评价指标,因此,IPO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可兼顾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指标,满足产教融合质量全过程评价的要求。
(二)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IPO模型包括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输出评价三个步骤,本研究将IPO模型引入产教融合质量评价中,构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模型,具体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产教融合投入指的是在建设经费、人力资源、实训场地等方面的投入,且各方面的投入情况和产教融合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性。产教融合过程性指标是个动态指标,较完善的动态指标能推进产教融合深化,主要包括专业建设、技术创新、教学与培训,其中专业建设是基础,技术创新是动力,教学与培训是保障。产教融合成效是展现各主体在投入和过程建设中的绩效,是各主体参与产教融合的最初动力,是各主体对其展现的创新性成果的一种认可程度。
根据产教融合IPO模型理论框架,借鉴模型中的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输出评价设计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具体的评价范围、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具体如表1所示。
三、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遵循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结合《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数据,采用德尔菲法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估数据进行筛选、分析、补充,进而达到量化评价的目的。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质量评价指标构造比较矩阵,同时进行权重划分和一致性检验,构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一)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 一级指标评价层的构建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基于IPO模型,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工作任务作为产教融合评价目标,将一级指标分为“产教融合投入”“产教融合过程”和“产教融合成效”三个维度,分别对应IPO模型中的“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输出评价”。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关键在于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同时不能忽视对产教融合实施的情况进行过程性监控。产教融合投入是实施产教融合的基础,是顺利实现产教融合改革目标的保障。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从投入到产出是一个完整的协同过程,要考虑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协同发展等,利用投入创设的有利条件,提高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质量,其中过程检测是产教融合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要全面考虑企业、学校、学生三方效益,体现校企协同育人成效,这是实施产教融合的根本任务,是实施产教融合的必要指标。
2. 二级指标评价层的构建
(1)在产教融合投入下设立“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和“实训室基地建设”3项二级指标。“双高计划”提出创新校企协同运行模式,资源对促进产教融合的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能有效提高校企双方的融合动力,促使校企建立产教命运共同体,携手开展产教融合项目等[6]。经费投入方面主要涵盖政府投入、行业企业投入、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以及年生均财政拨款等。师资队伍是指高职教师和企业技术员等人员,需要共同协作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师资队伍维度下主要包括“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企业兼职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年度到企业挂职锻炼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和企业兼职教师讲授专业课占比。实训基地建设,包括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是产教融合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
(2)产教融合过程可从“专业建设”“技术创新”和“教师与培训”方面来共同构建。对接区域经济发展是“双高计划”对产教融合提出的任务之一,而专业建设是完成该任务的必要途径,通过专业和产业融合发展,提高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专业建设维度下包含专业设置与区域重点产业匹配度、合作企业总数、产教融合专业占比和合作企业专业相关度等四个指标。“技术创新”既是企业提高效益的源动力,也是高职教师自我升值的体现。作为产教融合过程的其中一个维度,技术创新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创新活力,可以包含合作研发项目数量、合作研发项目经费总额、合作研发专利数量、合作研发的专利或成果转化获得的收益。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双方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包括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试点、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标准制定等,可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包含“订单班”试点学生人数占比、顶岗实习学生人数占比、现代学徒制试点学生人数占比、校企合作开展的社会培训数量和非学历培训到款额。
(3)产教融合成效体现在“企业效益”“学校效益”和“学生满意度”上。在产教融合的利益主体中,企业效益主要体现在院校能输送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就业,也是企业参与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产教融合过程的内在动力,同时通过产教融合过程中技术创新维度获得一定的技术和经济效益,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包含毕业生到合作企业就业人数、产教融合创造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社会效益以及知名度的提升。院校开展产教融合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就业质量,为企业输送高质量毕业生,这跟企业利益是一致的,主要包括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对口就业率、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到500强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占比,这些维度也是体现产教融合成效的重要指标。学生是产教融合具体的服务对象,是产教融合质量评价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学生的满意度评价对产教融合取得显著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学生满意度可包含对企业满意度、对师资满意度、对自身实习效果满意度,这些维度可为高职院校修正产教融合目标提供参考。
3.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利用层次分析法,将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指标划分为3个层级,一级层级包括产教融合投入指标(A1)、产教融合过程指标(A2)和产教融合成效指标(A3)三个维度,分别对应IPO模型中的“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输出评价”。由经费投入(A12)、师资队伍(A12)、实训基地建设(A13)、专业建设(A21)、技术创新(A22)、教学与培训(A23)、企业效益(A31)、学校效益(A32)和学生满意度(A33)9个指标组成二级指标,各二级指标包含多个三级指标,层级结构模型如表2所示。
(二)确定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指标权重
1. 确定指标体系因子集
对表1评价指标体系中各维度进行重要性评判,一级指标用Ai表示(i=1,2,3),对应权重为Qi(i=1,2,3),且■Qi=1,二级指标用Aij表示(i=1,2,3;j=1,2,3…),对应权重为Qij(i=1,2,3;j=1,2,3…),且■Qij=1[16]。
2. 构造判断矩阵
利用1~9标度法,依据矩阵设计准则,根据专家意见对各维度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得出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并根据评分表,构建判断矩阵A。研究中邀请12位高职院校教职工对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判断矩阵进行比较和打分。其中12位专家主要为高职院校质量办、科研处、发展处、二级学院负责人及一线教师等。
3. 重要性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为了得到各评价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及一致性检验,根据构建的判断矩阵A,计算最大特征根λmax和特征向量Wi,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Wi=(i=1,2,…,n) (1)
λmax= (2)
CI= (3)
CR= (4)
公式(1)为特征向量计算方法,(2)为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计算方法,对计算得到的特征向量W值进行归一化处理,作为权重值指标CI。判断矩阵的一般一致性指标,可由公式(3)得到,根据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标准值(阶数为3的RI=0.52),利用公式(4)计算出一致性检验系数CR。
4.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通过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出评价指标重要性判断结果,一级指标重要性判断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权重向量Wi =(0.376 1,0.276 7,
0.347 2),λmax=3.061 9,CR=0.060 1。各二级指标重要性判断结果如表4所示,其中产教融合投入二级指标检测结果为:权重向量Wi=(0.645 1,0.222 6,
0.132 3),λmax=3.049 5,CR=0.050 2;产教融合过程二级指标检测结果为:权重向量Wi=(0.596 8,
0.258 1,0.145 1),λmax=3.075 8,CR=0.076 4;产教融合成效二级指标检测结果为:权重向量Wi=(0.577 1,
0.299 3,0.123 6),λmax=3.051 1,CR=0.061 2。
四、结束语
高职教育是跨界的教育,产教融合是提高高职教育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有效途径。本文构建了基于IPO模型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投入—过程—成效”评价模型为思维导图,通过政策文献和学术文献梳理,在借鉴其他学者产教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数据,采用德尔菲法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估数据进行筛选、分析、补充,进而达到量化评价的目的。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质量评价指标重要性程度的专家判断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同时进行权重划分和一致性检验,得到带权重的指标体系,以此构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能较客观公正地评价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张军贤,张军华,甘坚强. 基于CIPP模型构建高职院校產教融合质量评价体系[J]. 职业教育研究,2021(9):19-24.
[2] 关于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9-25)[2023-01-02]. http://zfxxgk.ndrc.gov.cn/web/iteminfo.jsp?id=16431.
[3] 陈保荣.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国际比较研究[J]. 职教论坛,2018(5):40-46.
[4] 王莉.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评价体系优化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19(22):98-101.
[5] 吕路平,童国通.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20(30):31-36.
[6] 吴林璠,徐远火. 产教融合视域下职业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价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21(6):19-26.
[7] 李婷,徐乐乐.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22(4):21-27.
[8] 王秦,赵玮.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我国职业教育供求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现代教育管理,2018(2):94-99.
[9] 涂华锦.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4):92-95.
[10] 艾頔. 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平衡记分卡理论[J].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1(1):36-42.
[11] 秦凤梅,莫堃. 基于CIPP模型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评价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194-203.
[12] 沈绮云,欧阳河,欧阳育良. 产教融合目标达成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研究[J]. 高教探索,2021(12):104-109.
[13] 周春光,周蒋浒,王俊杰,等. 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研究:基于灰色聚类评估模型的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21(19):70-76.
[14] 向罗生.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第三方评价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21(2):49-53.
[15] 王冰清,陈鸣,姜佩文,等. 贵州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18(26):6-10.
[16] 盛立军. 网络学习空间教师的在线行为评测建模研究[J]. 江苏高职教育,2021(1):50-55.
Research on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ing of Integration of Enterprises with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IPO Model
SHENG Lijun, FU Bin
(Shaoxi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Shaoxing 312000, China)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enterprises with school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stimulate the vitality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 Based on IPO model (input-process-output model),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mind map of enterprise-school integr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ses Delphi method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 enterprise-school integr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and the weight coefficient of related indicators. The constructed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cludes three first-level indexes, including input of enterprise-school integration, enterprise-school integration process and enterprise-school integration effect, including nine second-level indexes and 33 third-level indexes.
Keywords: integration of enterprises with schools; IPO mode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quality evaluation
(責任编辑: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