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
[摘 要]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最终追求,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强有力武器.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让学生在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过程中提高数学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文章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让学生通过经历不等关系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以此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落实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学以致用;数学素养;应用价值
周知,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师生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解题上,忽视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不仅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而且限制了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 教学“不等关系与不等式”时,笔者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悟“数学是自然且有用的”,在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教学过程整理成文,以期抛砖引玉.
教学分析
1.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情境建立不等式模型,學会用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并抽象出不等式模型.
(2)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体验数学的简约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3)通过亲身经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2. 教学重难点
(1)用不等式(组)正确表示不等关系.
(2)用数学眼光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实录
1. 巧借情境,引入主题
课始,笔者以故事为背景引入新知. 故事内容如下:巴依老爷现有一个长60 m,宽40 m的矩形羊圈. 随着羊的数量不断增多,羊圈显得有些狭小,于是阿凡提建议他扩建羊圈,但是视财如命的巴依老爷却不肯出钱买栅栏,让阿凡提想办法. 聪明的阿凡提利用原来的栅栏将羊圈改成正方形,暂时帮巴依老爷解决了问题.
师:阅读以上情境,你能发现其中蕴含的相等和不等关系吗?(学生积极思考)
生1:相等的是栅栏(周长),不等的是面积.
师:请具体说一说.
生1:改造羊圈前后的周长都是200 m,改造前羊圈的面积为60×40=2400(m2),改造后羊圈的面积为50×50=2500(m2). 显然改造后栅栏没有增加,但是羊圈的面积变大了.
师:说得很好. 聪明的阿凡提通过改造羊圈的形状解决了问题. 从数学角度分析,这个属于什么问题呢?
生2:等周长的矩形面积大小问题.
师:很好,这种等量与不等量的关系是我们今天研究的重点. (板书: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设计意图 从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出发,让学生在情境中真实地感受现实中的等量和不等量关系,以此激发学生思考,引出主题.
2. 师生互动,促进概念生成
师: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不等关系,你能列举一二吗?(问题给出后,学生积极思考)
生3:班级里同学们的身高、体重、生日不同.
生4:超市里不同的商品有着不同的价格.
生5:高速公路中不同车道限速不同.
……
师:很好,古诗中也蕴含着不等关系,回忆之前学过的古诗,你想到了哪些诗句呢?
生6:《题西林壁》中有这样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里用“不同”体现了不等关系.
生7:“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里面也蕴含着不等关系.
师:你认为该诗句中哪个词语蕴含着不等关系呢?
生7:红于.
师:很好!刚刚生5提到了高速公路限速. 我们知道,高速公路一般最高限速为120 km/h,最低限速为60 km/h.如果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来反映这个不等关系,你想到的是什么?
生8:不超过与不低于.
师:我们可以用数学符号“≤”和“≥”来表示这个不等关系.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哪些数学符号来表示不等关系呢?
生齐声答:“<”“>”“≠”.
接下来,笔者给出了不等式的概念. 为了巩固概念,笔者又给出了一些具体实例让学生用不等式来表达,如用不等式表示△ABC的三边关系,用不等式表示某地某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等等.
设计意图 在生成不等式概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自然、人文等不同角度感受生活中的不等关系,启发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3. 自主探究,构建不等关系
师:现在我们回归课初的情境,基于“2500>2400”这一事实判定将长方形改造成正方形可以扩充羊圈的面积,那么能不能从数学角度来证明呢?(学生沉思)
生9:可以,设定长宽,将面积作差进行比较.
师:很好,请具体说一说,该如何证明呢?
师:很好,“S-S>0”与“S-S<0”表明了不等式的对称性.
师:将不等关系与函数最值问题关联起来求证,非常好. 大家试着猜想一下,如果羊圈的面积又不够用了,那么在原有条件的基础上还可以如何改造呢?
生12:可以改造成圆形.
设计意图 在教学中,带领学生回归最初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用数学方法进行证明,以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此环节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通过“说一说”“做一做”“议一议”等活动得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实现知识的自然生成.
4. 合理类比,发现不等关系
师:通过刚刚的探究,我有这样一些疑问,一定要改造成圆形吗?是否可以改造成其他正多边形呢?此时面积又是如何变化的呢?对于周长相等的平面图形,改造成什么形状可以使其面积最大呢?
生13:应该可以,不同图形的面积应该有所不同.
师:该问题有一定难度,课上不再进一步研究,课下可以小组为单位深入探讨,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
师:刚刚我们比较的是平面图形,对于立体图形是否可以作比较呢?
生齐声答:可以.
师:结合刚刚研究平面图形的经验,你认为立体图形作比较的前提是什么呢?(学生积极思考)
生14:我认为应以表面积为前提,研究表面积相等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我猜想其中球体的体积最大.
师:非常好,课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和互动交流的方式去证明.
师:观察生活不难发现,很多水果都近似于球体,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齐声答:表面积相等的立体图形中,球形的体积最大.
设计意图 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把平面图形作类比,让学生寻找平面图形中的不等关系;接下来诱导学生将平面图形的研究经验迁移到立体图形中,使学生发现立体图形中的不等关系;最后带领学生回归生活,鼓励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
5. 小结归纳,升华认知
笔者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知识及方法,启发学生用数学眼光欣赏现实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教學思考
大多数学知识都是从生活中抽象而来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多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生活、提炼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抽象素养,锻炼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同时,教师要提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类比、去探究、去交流,以此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认知,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在本课教学中,笔者以阿凡提扩建羊圈这一故事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抽象,由生活中的不等关系推广至数学中的不等关系,在互动交流中促进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自然生成,有效提升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另外,在教学活动中,笔者鼓励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和解决生活问题,证明生活中的不等关系,鼓励学生将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简洁美,以此提升学生的探究欲.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启发和指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以此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