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黄丹,杨艳
常德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湖南常德 415000
麻醉科是医院重要科室之一。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患者麻醉后生命体征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需要麻醉医师在术中维持,同时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围术期并发症,其对患者机体健康及麻醉安全产生严重威胁[1]。因此,对麻醉医生的工作要求较高。麻醉科每年都有许多学生进行学习,带教老师对其进行有效培训,使学生学习理解临床麻醉理论知识,并掌握一定的临床麻醉操作技能,成绩合格后可具备从事临床麻醉工作的基本能力[2]。除此之外,麻醉医生需要具备及时分析问题、应对并发症的能力,进而保障患者麻醉安全,实现最佳麻醉及治疗结局[3]。随着教学需求的逐渐增加,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选择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小组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状况给予教学指导,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针对性较强,教学效果好[4]。本文选取2021 年1 月—2023 年2 月常德 市妇幼 保 健院40 名麻醉科带教学生,研究上述小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措施之间的差异,旨在选择最佳教学方案,提升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麻醉科带教学生40 名,使用随机数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 名。对照组中男5 名、女15 名;年龄21~24 岁,平均(22.57±0.13)岁。研究组中男4 名,女16 名;年龄20~24 岁,平均(22.43±0.1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措施。主要实施内容为: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指导,严格落实教学相关规范及要求,讲解麻醉科的相关知识,熟悉麻醉科手术室环境、相关物品、无菌原则,讲解临床麻醉的基本知识,初步学会神经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及气管插管等麻醉操作,做好常规示范。培训后,对教学成绩进行评估,分析教学效果。
研究组采用小组教学模式。具体落实方案为:①创建小组:将学生根据实际状况进行分组,组织分组教学,主要分析内容包括学生的个人能力、数量、总体差异等,分成3 个小组,小组组长为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学生,对小组成员直接负责,做好监督等工作。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工作,帮助其熟悉麻醉科手术室环境、相关物品、无菌原则,讲解临床麻醉的基本知识,初步学会神经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及气管插管等麻醉操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告知学生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帮助其树立较强的责任意识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除此之外,重视对学生进行麻醉科相关安全知识及法律知识教育,帮助其更好地了解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增强其风险意识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而防止后续工作中患者出现麻醉并发症,提升患者对麻醉工作的满意度。②完善麻醉思维:教学过程中,需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进行有机结合,帮助患者更好地应用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提升其麻醉操作能力。将各项操作的理论操作流程告知学生,并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对于学生无法自主完成的任务,带教老师需要积极进行引导,并帮助其完成操作。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时,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患者神经阻滞麻醉操作,告知其做好工作过程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将个人、仪器观察相结合,进而实现最佳工作效果。③问题思维培养:在小组教学模式中,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选取以往临床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进而逐渐帮助其建立问题导向思维。除此之外,带教老师可以设计相关问题,鼓励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帮助其更好地应用麻醉知识的同时,可以提升其自主思维能力。例如,询问学生麻醉前如何正确评估患者病情,不同年龄段的患者麻醉前用药有何区别,全身麻醉有哪些常见的并发症,如何正确识别并处理等。告知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会带着问题学习,独立思考,提高以问题为导向思维,进而帮助其更好地投入到后续的麻醉工作中。④以问题为主导,对学生进行教学。为学生选择一些问题,组织小组学习,鼓励其进行思考,分析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进行“头脑风暴”,共同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及思考,小组讨论中,每个人都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方便更好地对问题进行分析。该措施的实施可以帮助其提升思考能力的同时,不断借鉴他人的先进观点和经验。带教老师积极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并要求每组学生选派1 位代表,对小组意见进行讲解,对于错误认知,带教老师需要积极进行指导,帮助其总结最终的答案,进而实现最佳解决效果。⑤总结与考核:培训结束后,带教老师对相关重点内容进行不断总结,帮助学生了解重点内容,掌握麻醉并发症、禁忌证,及时纠正错误操作。在考核方面,在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组织小组考核,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可以使小组之间良性竞争,激发其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不断鞭策自己,提高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操作技能,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结果:包括基础知识、综合分析、相关知识、专业病历得分,总分100 分,上述各指标均25 分,分数越高,表示考试结果越好。采取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比两组教学效果:包括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氛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力,各项0~10 分,分数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记录两组不规范操作:包括无菌操作、气管插管以及椎管内麻醉操作不规范情况的发生率。对比两组管理满意度:通过本院自制满意度量表,包括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分别0~<60 分、60~<80分、80~100 分,总分100 分,总满意率=(1-不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n)和百分数(%)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行χ2检验(不规范操作情况发生率、对教学措施的满意度);计量资料用(±s)表示(考试结果、教学效果),均符合正态分布,组间差异比较,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考试结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考试结果对比[(±s),分]
表1 两组学生考试结果对比[(±s),分]
组别研究组(n=20)对照组(n=20)t值P值专业病历19.27±1.35 17.11±1.28 5.192<0.001相关知识23.23±1.23 19.20±1.33 9.948<0.001综合分析23.15±1.42 18.25±1.35 11.184<0.001基础知识23.54±1.18 17.86±1.19 15.157<0.001总分88.37±4.35 71.61±4.25 12.324<0.001
研究组教学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教学效果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学生教学效果评分对比[(±s),分]
组别研究组(n=20)对照组(n=20)t 值P 值团队协作力9.01±0.34 7.03±0.52 14.252<0.001表达能力8.73±0.25 7.16±0.15 24.082<0.001学习氛围9.16±0.15 7.37±0.14 39.014<0.001自主学习能力8.67±1.15 7.16±1.16 4.134<0.001积极性9.21±0.24 7.33±0.12 31.333<0.001
研究组不规范操作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学生不规范操作情况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学生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对比
麻醉教学是引导学生将书本上学习掌握的麻醉理论知识转化成临床上实践操作应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临床麻醉思维能力,能为后续从事临床麻醉工作树立良好的基础。在实际工作前,麻醉科医生需要不断进行实践培训和学习,帮助其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结合,进而提升其后续工作质量[5]。麻醉科作为医院重要的科室,对从事临床麻醉工作医生的要求较高,除了熟练掌握麻醉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还需要熟悉危重症急救工作,并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其不断明确自身职责,进而更好地提升其工作质量,保障麻醉安全[6]。在临床实践中,传统教学措施的实施更加重视理论知识指导,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及重点知识进行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强化教学效果落实差,加之重视集体教学,学生人数较多,导致教学过程中无法有效集中注意力,兴趣不高,进而降低学习效果,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不到位,影响后续实践操作[7]。
近年来,小组教学模式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且发挥了显著优势,该措施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形式,主要是通过小组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并有效应用至实践操作中,对学生积极性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8]。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教学中带教老师可以实现更加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及时纠正实践中出现的问题[9]。此外,可以根据知识教学、实际操作、入职前环境等环节对带教学生进行指导教学,充分了解麻醉科日常工作流程,确保组内带教学生均有实践的机会[10]。通过组内讨论实际病例,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麻醉风险因素,引导建立麻醉思维能力,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保证在实际操作中的熟练程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研究显示,研究组对教学措施的满意度率较高,教学效果及考核成绩等均较高,不规范操作情况发生率较低(P<0.05)。其原因分析为:小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从多方面进行系统化地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并发症及解决办法,提高其理解、记忆的能力,增加其临床应用能力,对带教的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11-12]。
综上所述,小组教学模式实施价值高,可以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对后续实践的科学性及专业性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促进后续临床工作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