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体技术指的是在现代的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媒介手段。新媒体技术在戏剧表演上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在戏剧表演中的应用具有重大的价值意义,它使得戏剧表演具有更好的表现效果、更好的现场交互效果、更强的代入感,实现了影像、声音、场景和演员与观众的结合。因此,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戏剧表演的现场交互上,将会使戏剧舞台艺术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新时期受众的审美需要。
【关键词】新媒体;戏剧表演;现场交互模式
【中图分类号】J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18-0056-04
一、新媒体技术对戏剧表演现场交互的意义
首先,新媒体技术使得戏剧表演现场舞台表现形式更为生动。新媒体技术将三维场景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使舞台和戏剧舞台融合为一,使戏剧舞台的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多彩。在舞台上,则使整个戏剧舞台的布景与戏剧情节紧密结合,使之与戏剧情节融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人戏合一”的效果。在戏剧舞台上,LED屏幕可以为观众展示剧情背景,营造剧情氛围。戏剧舞台上的灯光在不断地聚焦和散射,变换着色彩,以更好地表现出戏剧情节的特点。同时,舞台上的灯光可以根据剧情发展而不断变化,比如在海边游玩的场景中,电影院里的LED灯会播放出波涛汹涌的场景,灯光会变成蓝白相间的冰冷光线,使得整个舞台充满了强烈的冲击。
其次,新媒体技术使得戏剧表演现场舞台获得较好的观赏性。新媒体技术将图像、音频、视频以及虚拟现实融合到了戏剧舞台之中,从而提高了戏剧舞台的体验感,让观众在观看的时候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一是视觉上的观赏性。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戏剧表演现场出现了大量的虚拟影像与视频,它们构成了戏剧舞台的场景。比如,在悲剧性的表演时,会出现黑色的、阴暗的画面,而喜剧性的表演,会出现红色的、欢乐感性的画面。二是有很好的听觉感受。声学技术通过对舞台上的声学因素进行增强,使整个演出的开始和结束都发生了变化,从而达到突出重点,渲染气氛的目的。比如在下雨的时候,可以加强雨水的声音,在沙滩的时候,可以加强海浪的声音。三是有很好的触感。虚拟实境技术将使戏剧舞台的舞台更具真实感,使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一个有风声的戏份,在戏剧舞台里会有一股风,让人感觉到风从脸上掠过。
最后,新媒体技术使得戏剧表演现场舞台参与感较强。通过图像处理、声音处理以及虚拟现实,新媒体技术创造出了一个非常真实的戏剧舞台环境,它可以让演员们的表现变得更加生动,情节的表现也变得更加精彩,这样就可以让观众对情节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并在与剧中道具的互动过程中,将自己与演员的表演融合在一起,与演员一同发生情感的变化,从而产生较强的戏剧代入感。例如,在《茶馆》的演出中,茶馆的场景会出现在舞台上,客人们的交谈声会在戏剧舞台中回荡,茶馆中的一切都会通过虚拟的影像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很快就能进入戏剧舞台所创造的气氛之中,听着茶馆中各种角色的交谈,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对《茶馆》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新媒体技术在戏剧表演现场交互中的应用
(一)戏剧表演中舞台设计的应用
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戏剧表演现场,可以使戏剧舞台呈现出立体的景象。在舞台上,有布景、背景显示屏,有与墙壁形状一致的LED显示屏,它们一起组成了戏剧舞台的立体舞台。在此阶段,运用新媒体技术之影像处理方法,可将剧情画面于戏剧舞台整体展现,令观众有沉浸感。比如演出闹市区的剧情时,就会在台上呈现出高楼的画面。演出驾车的场景,舞台上会有交通警察、交通信号灯等画面。
(二)戏剧表演中舞台灯光的应用
采用新媒体技术,以特制的特效灯形式,将戏剧舞台整体照明,呈现多种颜色。在舞台外围的LED灯和中心的照明系统相互配合,使整个演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例如,在拍摄一场家人聚餐的时候,戏剧舞台内的光线会变得柔和,在舞台中心会将光线集中在人物身上,让整个场面都洋溢着温暖的氛围。在展现矛盾剧情时,将舞台灯光减弱,使之变得昏黄,四周发光二极管发出红光,以凸显矛盾的氛围。
(三)戏剧表演中舞台表演的应用
演员是舞台演出的中心,运用新媒体技术可以从演员的造型、表情和声音三个角度来提高演出的效果。一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实现演员造型的多侧面转换,使得一个演员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造型,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格。比如,当一个角色表现出善恶时,就会有天使和恶魔的形象出现在舞台上,表现出善恶的不同形态。二是通过影像处理技术,将演员的面部表情进行放大,使其面部表情直接呈现在后台屏幕上,使观众能够更清楚地感受到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比如当一个人露出悲伤的表情时,大屏幕上就会出现他眯起的眼睛和皱眉的表情,给人一种强烈的感觉。三是通过对角色的配音进行音频处理,在不同的场景中进行声音变换,从而反映出角色在不同的场景中的情感。
三、新媒体视域下戏剧表演的现场交互模式转变策略
(一)半开放的多线主题现场交互
首先,从戏剧剧本来看,传统的戏剧因为表演速度太慢,故事太长,所以很难让人接受。在新媒体视域下戏剧表演的现场交互模式中,不仅要将故事说清楚,还要为多元化的展现提供更多的可能,让观众感受到更多的乐趣,新媒体媒介让戏剧表演拥有了更多表达和交互的可能。
多元线形的发展更接近于读者的现实生活。任何事情都会突然爆发,而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只是一种选择。多线性策略主要有两种方式被应用到戏剧中,一种是观众可以通过个性化的选择,跟着演员进入不同的场景和情节,在鼓励探索的同时,也会引导观众走向多条线一而再再而三地交叉重叠后的剧情终点。二是一出多条主线之后,剧本呈现出开放的結尾,此时,观众之间的沟通、讨论和创作将对故事的最后结局产生直接的影响。
利用新媒体,可以运用这种多线性的拼贴式表演方式,不但使原本单一的故事结构变得更加丰富,而且还能形成与观众的交互和沟通。这种自由取舍,可以让观众产生一种强烈的个人体验,从而提高他们对未来故事的期待和创意。作为一个故事的载体,观众可以从一个表演情境中得到一种满足。一个是站在故事外面观察故事发展的人,在这个情境中,观众和演员之间有一条看不见的界线,另外一个就是故事的表演者。观众和演员在同一时间讲述同样的故事,从而形成一种互动。不管是什么关系,剧本都能让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媒介的沉浸情景营造交互场景
英国话剧总导演彼得·布鲁克,被称为“当代实验性话剧之父”,他在其代表作《空的空间》中表示:“我们可以选择任意一处地方,称它为空荡的舞台。一个人在众目睽睽之下,从这里经过,就是一场戏剧。”新媒体技术下的戏剧表演,在戏剧舞台中承担着建立表演气氛的功能,将舞台与表演情境相联系,使之与戏剧舞台的空间紧密相连。
所以在营造沉浸感时,首先就是要创建一个观看和分享的场所。在这种情况下,在某种意义上,传统的中央或凸起的舞台都会对观众产生一种客观性的距离,因此,它总是无法摆脱平面、封闭的状态,缺少一种深度和延伸的感觉,很难实现身心上的沉浸感和认同感。所以,观赏区和表演区之间的边界不再僵化,而是变得灵活多变。当“第四堵墙”被破坏之后,在这个空间里,可以进行角色和观众之间的切换,让观众的活动范围变得更加宽松,从而增强了角色和观众之间的互动,让他们拥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间的选择权,反过来,也要考虑到观众的活动范围。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类型的演出,既不影响演出过程,又不影响演出过程中的连续身临其境,从而实现演出过程中的“无限”创作。其次,在互動的状态下,表演空间不再是一成不变的静止,而是在不停地变化着,从而使表演具有更强的活动性。新媒体技术下的表演空间,不仅要在单元尺度上有所突破,还要以多条线的故事情节为基础,来提高不同时空之间的关联度,让受众在移动中产生更多互动的可能性,并将故事情节的方向和变化融入其中,加强其沉浸式的体验。
在传统的戏剧创作和交互设计之间,存在着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的戏剧表演仅限于视觉和听觉,而现代的戏剧对于沉浸性的表现,包括了仿真程序、虚拟操控以及虚拟场景的沉浸体验等,这些都可以将观众的多个感知和身体活动都激发出来。在新媒体和故事所创造的沉浸式空间中,不仅能让人“看”,还能“听”,还能让人产生多种感觉的结合,让人代入一种“第一人称”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能让人产生一种无拘无束的感觉。也就是说,随着观众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他们的参与性也越来越强。这种“沁入”的方式将会突破第一次进入这个环境时的拘谨感,从而引发受众自觉的探究与沟通。所以,当交互与戏剧演出相结合并进行创新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戏剧表演结合新媒体正在逐渐激发出更多的人的感觉,进而增加了观众的沉浸感,这与戏剧的视听和体验的本质密不可分。然而,在营造多元感知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确地意识到,新媒体带来的沉浸感只是一个“装饰品”,有助于故事的建构和转化,而不能认为科技进步就是一种更好的方式,也不能认为从现实世界中获得的虚拟感知就是一种脱离现实、与现实世界脱节的感觉。新媒体媒介之所以被选用,是因为它是一种对艺术的一种弥补力量,以弥补这种力量所带来的互动效应,而这一点是传统的艺术所不能达到的。所以,多感觉地身临其境创造是互动戏剧舞台发展所必需的。但是,有选择的、有重点的、有效的、多感觉的浸入和多种感觉的混杂运用之间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所要激发的就是感觉的次序,提高经验,让感觉的交互发挥出对戏剧的引导作用。多感知的浸入可以让人产生更多的情绪,在不同的距离上,观众所要使用的感知也会有差异。比如,从最近距离的触摸到稍微远的视觉观察,再到无法看清的状态,更多使用的是听觉。所以,在观众进入一个复杂陌生的互动关系网络中时,可以用一种逐步的感觉体验,更好地带入角色之中。这样,观众就可以面对与演员、陌生观众、空间与媒介的会面,可以有意识并且平静地进行交互。
戏剧表演的全身心沉浸需要受众的信赖,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受众会产生与真实情境一样的情绪,比如恐惧、恐惧、喜悦等,让受众暂时忘却自己是“假扮”的身份,自然而然地沉浸其中,进而促进受众的交互。同时,新媒体可以完成互动中一部分隐藏的、内在的约束功能,从对空间的划分和利用的角度来讲,它可以将一些情节中无法直接表达的东西给填充进去,它采取的方式可以让每一位观众都戴着耳机,聆听录音中的对话和讲述,之后再按照所听到的内容去进行感受。通过调动自己的感知和情绪,引导观众的交互,从而达到戏剧表演现场交互模式的转变。
(三)引导式观演合作
在新媒体技术条件下,戏剧舞台演出中的受众已逐渐变成了主要的观演主体,而受众话语权的扩张则是突破常规模式的重要途径。伴随着媒体、空间和文本表演的持续优化,受众权益扩展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在新媒体时代,“观众”和“演员”之间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即:“观众”和“角色”之间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其次,就是在舞台上,可以让听众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各种演员一起表演。在演员的引导下,进入戏剧舞台气氛之后,之前真实生活中的情绪就会慢慢地变得轻松起来,就好像戴上了一张角色的面具,而观众也会以一种主动的方式与之互动。因此,引导式观演合作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演出的方式和演出的内容,因为观众的观看和演出的距离被突破,在一个更加空旷和丰富的舞台上演出,除了言语交流之外,还需要身体的表现。单纯的文字表现缺乏整体氛围中的紧张感和视觉上的冲击感,必须用身体语言才能更好地传达剧情和情感。通过更加紧密地交往和交互,可以形成多层面的行为方式,从而形成言语交际。演员们所关心的表演也不仅仅是自己的部分,他们还必须要与观众进行交流。所以,每一个角色都可以为观众带来一个即兴创作的机会,肢体、台词等都会变成一扇打开的大门,指引着他们走向剧情,而每一个演员都可以在规定的情节之上,选择属于自己的风格。
其次,在互动的背后,还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角色,那就是,从最初的接受者,到后来的参与者,再到创作者,如此循环往复,不会由于采用了一种新的表演方式,就立刻放弃原来的观察者的形象,而代入到参与者的角色当中。所以,在陌生的剧情、场景和新媒体面前,演员可以更好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就要求演员可以利用自己的即兴创作,来激发观众的情感,让他们忘掉自己的最初身份,迅速地进入到自己的角色中。在指导观众的功能以外,演员还要有一定的观察力,各种类型的观众都会表现出各自的个性特点,因此,演员必须要在不打乱演出的节奏的前提下做到这一点,迅速辨别观众的种类,做出有效的指引,赢得观众的信赖,这一点至关重要。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视域下,通过舞台设计、舞台灯光和舞台演出,构成了一种对戏剧舞台进行创意表达的方式,具有非常高的使用价值,它可以使舞台的表现力、体验感和代入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戏剧表演中运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大大推动戏剧舞台的发展,并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影体验。随着新媒体技术在戏剧演出中的运用,传统戏剧舞台演出逐渐被取代,戏剧舞台演出的连贯性、完整性、有确定空间和完整的结尾不再是戏剧舞台演出的唯一目的。在新媒体技术下,要进行沉浸性的建设,要做到利用空间景观的营造和媒体的指导,让观众和演员都能很自然地进入一个整体。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都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自我阐释和吸收创造。而戏剧结尾的走向与意义也将在观众不断地参与、动作与情感的代入感中,形成个性化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张丽凤.新媒体时代戏剧的创意表达——以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为例[J].中国创意写作研究,2022(01):193-199.
[2]李新宇.戏剧表演中演员自我与角色塑造的关系探究[J].对联,2023,29(04):44-46.
[3]钟雪怡.论新媒体影视艺术教育的优势[J].戏剧之家,2023(19):164-166.
[4]桑俊,王华龙.新媒体语境下传统戏剧类非遗传承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6(03):27-31.
[5]梁晓.新媒体时代对戏剧影视文学创作的影响探讨[J].名家名作,2023(10):158-160.
[6]郭怡冰.新媒体时代下戏剧影视艺术语言的美学特征[J].艺术大观,2023(10):94-96.
作者简介:
梅林(1993-), 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