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探索

2023-11-09 07:36:05蔡银环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了小学阶段数学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理念、新方向和新动向,是教师教学的有效依据。文章结合相关内容解析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标;教学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26-0038-03

在“立德树人”“双减”等新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全方位、多角度、有针对性地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进行调整和更新,加大教学创新力度。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深入开展和“双减”政策的逐步推进,部分教师摆脱了以往“灌输式”教学模式,开始创新教学策略,应用多元教学手段,但是初中数学教学依然存在着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与学生学习实际不匹配的现状。《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完成“知识输出”任务,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加强对新型教学技术的应用,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融合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实现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

一、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特征

(一)时代性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结合时代特征和课程改革要求,加入能力培养元素和实践操作环节,并合理运用新时代信息技术如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等,引导学生在掌握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多样能力,实现创新化、个性化学习[1]。

(二)合理性

《课程标准》着重强调“生本教育”“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等理念。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注重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给予有针对性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三)生活化

数学本身就属于带有“计算性”“逻辑性”“理论性”的生活知识总结。《课程标准》提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水平、思维能力将数学教学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开展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帮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新课标背景下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场景化是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场景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以一种最优状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

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数学思维能力、认知水平等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要求,将生活化的教学元素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让数学知识可以以一种生活实例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小学生就能轻松掌握数学知识,认识到数学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一些与“除法”“余数”等概念相联系的

生活场景引入课堂。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演示“分苹果”“分糖果”“分蛋糕”的过程,让学生沉浸到“有余数的除法”相关内容的教学情境中。教师还可以依托视频播放、图片播放等,将有余数的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引入课堂,如“学校食堂买来了26棵大白菜,每筐可装4棵,可以装几筐?还剩几棵?”,帮助学生直观了解“除法的算法”“除法和余数的关系”等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积极融入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带着兴趣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相关内容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二)小组合作学习巧开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在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以积极的状态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内化,进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3]。

《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中的“生本教育”理念、“生活化教育”理念、“以生為本”思想、“因材施教”观念等均突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推动学生数学思维拓展、数学学习思路构建的重要教学策略。因此,教师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应用这一模式。

以“3,9,( ),81中括号中的数字是多少?”这一数学问题为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围绕“3和9之间的关系”“数字3的倍数有哪些”等展开探究,同时将“3和9”“9和( )”“( )和81”分别展现,让学生了解“3,9,( ),81中括号中的数字是多少?”这一推理题的规律在于每组数字之间是“倍数关系”。随后,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判断分析“3和9”之间的关系,并将这种关系引入“9和( )”和“( )和81”中,再进行分析和证明。这样,依托小组合作开展学习活动,学生能有效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得出数字与数字之间的规律是“3的倍数”,且间隔的数字之间的倍数是3倍,即9是3的3倍。所以3,9,( ),81中括号中的数字是“9的3倍”和“81的”即27。

(三)融入核心素养培养元素,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长期以来,在小学数学教学开展过程中,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滞后等问题的影响,部分教师并没有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培养[4]。大部分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形成较强的思维能力,再加上数学知识抽象、复杂,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且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也要求教师凸显学科育人特征。自《课程标准》颁布和实施以来,小学数学教材中一些应用性和工具性的教学元素逐步开始发挥教育功能,且与核心素养培养相关的内容也在《课程标准》的加持之下逐步显现出来。因此,

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素,并将核心素养培养要素进行筛选、归纳,并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具体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实施之前,教师需要挖掘教材内容,将教材内容中与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能力、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推理意识、空间观念等相关培养元素“拆分重组”,并应用于教学环节中,确保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相关核心素养。

例如,在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然后借助网络教学视频、PPT课件等素材,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步骤”“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习题”相关算法要求、知识应用等内容直观呈现出来,并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算法的归纳整理和交流表达,在自身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归纳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一位数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学生通过推理和思考总结出一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1)都是从个位算起;(2)都是分别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3)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不同点:(1)一位数乘两位数乘完就得出结果,两位数乘两位数要乘两次,再把两个部分的积相加才能得到结果;(2)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得数的个位要与被乘数的十位对齐而不是与被乘数的个位对齐。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相关知识,还能通过推理锻炼思维能力,增强推理意识,推动自身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开展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需要充分凸显数学学科特色,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实践和应用的过程中推动思维能力发展[5]。具体来说,小学数学教师可围绕重难点知识,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化元素结合起来,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应用和实践,进而高效完成学习任务[6]。

例如,“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一课包括“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比例”“公顷和平方米的比例”“平方米和平方千米的比例”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知识,将“足球场的面积计算”“足球场面积的公顷表示和平方米表示”“我国国土面积是多少”等极具生活化的元素挖掘出来,然后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相关数据,并让学生进行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换算,感受公顷和平方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由于学生很难体会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教师可组织学生到学校足球场进行长度测量、宽度测量及面积计算,将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1平方分千米”“1公顷”的大小,通过推算、想象,深刻体会推测更大物体面积的方法。

这样,在生活感知和实践应用中,学生不仅能深度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知识要点,还能进行“公顷和平方千米”的知识应用,提高学习质量,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五)应用问题导学法,呈现数学知识魅力

教师借助相关数学问题,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还能让学生发挥数学学习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数学学习[7]。具体来说,教师可依托问题导学法实施教学,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数学学习能力[8]。此外,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运用还能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的运用方式和应用情境,体验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问题导学法为方向,规划初中数学高效教学的创新方案[9]。

三、结束语

随着《课程标准》和“双减”政策的落实,小学数学教学面临更高的要求。对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内容和具体要求,着眼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围绕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创设生活化场景,开展小组合作教学,融入核心素养元素,推动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提高,助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彭国庆.两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综合与实践”的比较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2(23):4-7.

葛丽霞.聚焦“一致性”落实新课标:《分数加减法》单元整体教学实践[J].现代教育,2022(7):50-54.

朱小鹏.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2(6):224-226.

王文竹.提升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有效性策略[J].亚太教育,2022(10):169-171.

刘璇.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实施策略探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2,36(1):173-176.

豆等成.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华夏教师,2022(2):61-62.

杨玉清.小学数学学习数感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9):253-255.

魏进民.关于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5):154-155.

樊学涛.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5):176-177.

作者简介:蔡银环(1986.5-),女,福建石狮人,

任教于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附属小学,教务处副主任,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新课标小学数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趣味(语文)(2021年10期)2021-12-28 09:34:35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 02:20:53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5:04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4:32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1:43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2:56